登陆注册
7143600000034

第34章 菩提性空得果无住分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①

【原典】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译文】

须菩提心有所悟,向佛陀说:“佛陀!您得无上正等正觉,是真无所得!”

佛陀印可说:“是的,须菩提!不仅是无上正等正觉,乃至纤毫之法,我都无所得。得者,因为有失也,我本无所失,何来有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名,指的是觉悟自性,而非有所得。”

【注释】

①般若妙法,本是自己所有,非心外而得;本来无失,故无所谓有得。若云有所得,皆是执情未忘,能所未破之故也。此分总明无得之得,得而无得之实谛。

【讲话】

第九分到第十六分,佛陀剖析解悟之理,悟此理后,就开始依理修行。从十七分起修,须菩提于此分向佛陀呈现他所得的境界,闻色身非色相,相好非相好,说法无所说,众生非众生。由此尊者彻悟能度所度,能说所说,一切皆空,始知实无有法,得无所得。

一、证入空性得般若眼。

二、圆满觉悟一无所得。

此分尊者已真实的空掉内心诸相,不再有微细的疑惑,佛陀有法可得!肯定“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外不可说,于内不可作是念,是真真实实的究竟了不可得。

一、证入空性得般若眼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此“耶”字,不是疑问句,而是尊者深深领悟的感叹。从十七分理解授记无我,成佛无得;第十八分知三心了不可得;十九分深入无住行施的真谛;二十分见佛身无住;二十一分说法闻法,应无所住。尊者一路行来,披荆斩棘,把众生相、佛桐、法相的葛藤一概除尽,真实肯定佛陀悟处,得个无所得耶!如《六祖坛经》言:“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此刻尊者明白平等本体,本自清净,自性具足万法。如宝志禅师所言:

但有纤毫即是尘,

举意便遭魔所扰。

西禅鼎需是福州人,年少时就因学问好而小有名气。二十五岁时,偶然读《遗教经》,被佛理的奥妙深深摄伏。不禁感叹道:“差点让儒家误了大事!”因此,西禅萌生出家的念头。但是母亲不同意,以他的婚期将至为由加以阻拦。西禅一心求悟,留下一偈:“甜桃红杏,一时付与春风。翠竹黄花,此生永为道伴。”坚持出家。

当时,径山宗杲正在当地传法。有一天,西禅接到朋友弥光的一封信,弥光在信中极力称赞径山宗杲,并劝西禅最好是前去参谒。但是,西禅对弥光的信没有回应。

有一天,弥光故意约请西禅吃饭,西禅只好前来赴宴。因为这一天径山宗杲集众讲法,西禅因弥光的好意催促,只好去听径山讲法。

径山提了些问题让西禅回答,西禅答后遭到径山的责骂。在大庭广众之下,西禅没有能力反驳,只是站在那里涕泪悲泣,心想:我平时的见解,今日全被他驳得一无是处,难道这就是西天佛旨的高明处吗?从此,西禅就在径山门下做了徒弟。

一天,径山问西禅:“内不放出,外不放入,正当那时是如何?”西禅正要开口回答,径山拿起竹棍在他的背脊连打三下,西禅由此大悟,他大声对径山喊道:“师父打得太多了。”径山又打了他一下,他跪在地上向径山礼拜。径山笑着说:“今天你才知道我并没有欺骗你吧!”

西禅曾上堂讲法道:“懒翁懒中懒,最懒得说禅。没有开悟的我,更没有成道的三世诸佛。超然物外无别事,日上三竿扰自眠。”

西禅禅师一心求悟,着迷悟相,直至明白,内不放出(内息诸缘),外不放入(外离诸相),正当内外无出无入,根尘寂然时,始知平生被欺瞒!这三下的竹棍打得念头死,法身佛现前。谈禅说悟,心有希求即是魔,不如心如墙壁,无诸喘息,超然物外,无事自眠。

须菩提证入空性,得般若眼,见自性蕴藏无量宝物,吾人欲开道眼,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具足五眼六通,应如尊者习行般若波罗蜜。《大般若经 初品》:

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遍知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欲得道慧,当习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以道慧具足道种慧,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道种慧具足一切智,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数知三千大千世界中,大地诸山微尘,当学艘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析一毛为百分,欲以一分毛尽举三千大千世界中,大海江河池泉诸水而不扰水性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三千大千世界中,诸火一时皆然,譬如劫尽烧时,菩萨摩诃萨欲一吹令灭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三千大千世界中,诸风大起,欲吹破三千大千世界及诸须弥山,如摧腐草,菩萨摩诃萨欲以一指障其风力,令不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一结加趺坐,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中虚空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乃至欲得种种其他神通、作用、功化、德业,直至得无上正等正觉,皆当学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能吹灭劫火尽烧,能以一毛分举三千大千世界中,大海江河池泉诸水,能以一指障其三千大千世界诸大风力……般若波罗蜜有如是无量无数无边功德,可惜吾人不信自力与诸佛心性无别,日日如蝇投窗,于怨亲境上,顿生风浪。唐昭宗文章供奉,子兰的短歌行,道尽人的一生,劳劳碌碌,百年空辛苦:

日日何忙忙,出没住不得。

使我勇壮心,少年如顷刻。

人生石火光,通时少于塞。

四时倏往来,寒暑变为贼。

偷人面上花,夺人头上黑。

众生陷溺于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此见相生颠倒痴迷,干生万劫常于妄想分别的业海中,出没不得。六根如劫盗,偷去面上红靥,偷去头上发黑,更劫走我们的善法功德。

《金刚经》以空为立,但不坏诸有,因此经中反复有此三连句:“如来说……,即非……,是名……”,即真即俗,空有不二,会归于中道第一义谛。从第二分起,一再探讨薄地凡夫,初学发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及第十七分深解义趣的圣者,如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可见此菩提心,是凡夫人圣贤位,圣贤位人诸佛无漏位,所不可或缺的成道资粮。《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能益世善法,圣法及诸怫。

所依宝处因,如地海种子。

菩提心,如地,一切世间善苗生长所依故;如海,一切圣法珍宝积聚处所故;如种子,一切佛树出生相续之因故。

菩提心有此功德,因此《金刚经》不断的开演释解,如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首先要先建立信心,信心清净才能听受读诵此经,得大势力,心不狂乱,信解受持般若能出生三世诸佛,菩提华果依此滋长。《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信为其种子,般若为其母

三昧为胎藏,大悲乳养人。

于法深信为菩提心种子;智慧通达无我无法为其母;三昧为胎藏,由定乐住,一切善法得安立故;大悲为乳母,以哀愍众生,于生死中无有厌倦,一切种智得圆满故。葛郯居土星身在宦海,但非常喜欢禅学。有一次参访无庵禅师,请求指点。无庵闻他“即心即佛”,他不知所然。

后来,葛郯又用“即心即佛”去问佛海,佛海听后立即说了首偈:

即心即佛眉拖地,非心非佛双眼横。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上枝月三更。

葛郯当时并不明白佛海的偈是何意。有一天,他读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突然省悟,立刻写了首偈给佛海寄去。

非心非佛也非物,五风楼前山突兀。

艳阳影里倒翻身,野狐跳进狮子窟。

佛海见到他的偈,就托人捎来一信说:“这件事靠纸笔解决不了,请居士亲自到我这里,为你解惑。”

葛郯立即赶到虎丘找佛海。佛海见到他就说:“居士的见解,只到了佛境界,还没有到魔境界。”佛海突然正色对他说:“为什么不说狮子跳进野狐窟?”葛郯到此彻悟。

野狐狮子平等无二,本无迷悟人,只因妄想不能了。葛郯居士从畏缩怯弱的野狐,跃进大雄大力的狮子窟,象征由迷入悟,自凡转圣,而佛海禅师砍断他的妄想分别,佛界魔界一如,法性犹如大海,何有高下圣凡的是非?

李端愿居士从小就爱看弹书,长大后娶了妻子,仍笃志禅道。他特地请达观禅师来家中,以便参叩问道。

有一天,李端愿问达观:“有没有天堂地狱,请师父对我明说了吧!”达观答:“诸佛诅从无中说有,眼见的都是空花。李居士您从有里寻无,如以手捞水月。等你了却目心,自然就无惑了。”

李端愿又问达观:“心如何才能了?”达观说:“无论善恶,都奠思量。”李端愿又问:“如果不想,心在何处?”达观说:“你先回寮吧!”李端愿又问:“那么人死了以后,心在何处?”达观喝斥一声:“不知生,焉知死?”

有无不过是诸佛示教利喜,钩牵世人人第一义谛,善恶黑白诸法,为令凡夫去邪归正,离妄趋真的方便。就像经文所言,佛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无所得,因为在真如的本性上,圣凡未增减,善恶无损益。众生的本性,犹如一头勇猛的狮子,具大势力大威德,困于根尘缘境的樊笼,不得出入山林,作狮子吼。今了自心妄缘,狮子出笼,原是无欠无余,威德本具。《大珠慧海语录》:

不尽有为者,从初发心,至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后至双林,入般涅槃,于中一切法,悉皆不舍,即是不尽有为也。不住无为者,虽修无念,不以无念为证;虽修空,不以空为证;虽修菩提涅槃,无相无作,下以无相无作为证,即是不住无为也。

不住无为,不坏诸有,有为无为放却,上下无附,空有不著,无相无念,令心灯焰焰长明,万法无碍,光光通达辉映。如永明延寿禅师的山居诗:

真拍最宜堆厚雪,危花终怯下轻霜。

涌涌一点无依处,举足方知尽道场。

二、圆满觉悟一无所得

须菩提向佛陀呈裸解悟的心意,言佛得菩提,乃是真实无所得。佛陀印证尊者之悟境,回答:“如是!如是!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段“我于……,乃至……,是名……”仍是三连句,只是“即非……”换了“无有少法可得”,还是不离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之理。

无上正等正觉,乃佛自证之理,设有一法可加,则不得谓之无上;有一法可减,则不得旧之正等;若有加减,则不得渭之正觉。因为真如菩提无增减,更无欠无余。所以佛陀言“无有少法可得”,纤毫法相,内外无住,才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乘起信论》:

真如用者,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蜜,摄化众生;立大誓愿,尽欲度脱众生界,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身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俗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真如无有世俗境界,离于相见,别无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是真如用者。诸佛真实明白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不过以方便智,除灭众生无明,令其见本法身,有不可思议妙用。

学佛者,要真实相信《金刚经》所言,无有少法可得,尊重己灵与诸佛无别,发慈悲,以般若为眼,立大誓愿,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不见有一众生为我所度,成就水月道场,圆满梦中佛果。《坐禅三昧经》卷上:

今日营此业,明日造彼事;乐著不观苦,不觉死贼至。

匆匆为己务,他事亦不闲;死贼不待时,至则无脱缘,

如鹿渴赴泉,已饮方向水;措师无慈惠,不听饮竟杀。

痴心亦如是,勤修诸事务;死至不待时,谁当为汝护?

人心期富贵,五欲情未满;诸大国王辈,无得免此患。

仙人持咒箭,亦不免死生;无常大象蹈,蚁蛭与地同。

《金刚经》说空,一般人恐怖难信,好像什么都空了,什么也就没有了,其实空无的世界最富有,像虚空一样,因为其空阔浩瀚,才能拥有山河大地,行星万象。人的心一旦扫尽我见我相,即能正观世间危脆幻象,觅及一个遍一切处,疾厄不侵,水火烹链不坏,超然三界外的金刚身。

俞道婆是金陵人,卖油炸食物为生。她常跟众人一起去参谒琅琊禅师,琅琊用临济的无位真人典故探问他们,他们都回答不出。

一天,俞道婆正在卖东西时,听到街上有个乞丐唱道:“不因柳毅传书信,如何才能到洞庭?”俞道婆听了以后大悟,忘情地抛去手里的盘子。她丈夫看到这情形,怒骂:“你疯啦!”俞道婆说:“这不是像你这种人的境界能够理解。”

俞道婆立即去找琅琊,琅琊一看到她,明白她道眼已开。于是再探问她:“哪个是无位真人?”俞道婆应声答道:“有一无位人,六臂三头极力嗔;一劈华山分两路,万年流水不知春。”俞道婆由此在禅林中名声噪起。

每逢有僧经过俞道婆的小店,她都说:“儿,儿。”僧人只要一点迟疑,她立即把他推出门外。

俞道婆最喜欢吟诵马祖说过的几句话:“日面月面,虚空闪电。虽然截断天下和尚舌头,分明只说了一半。”

同类推荐
  • 口才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口才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本书运用卡耐基的心理战术,哲学理念以及充满智慧而又富有涵养的语言艺术,指导人们在生活中如何待人处世的说话技巧,商业谈判诀窍及使人接受建议的技巧等,来提高您的口才与交际艺术,以便能与他人做更好的沟通,并重新获得人生的自信。
  • 身心合一

    身心合一

    "自愈力是身体的本能不是异能身体的问题就让身体自己解决。身体是心灵的镜子,探索心灵是一段身体自愈的旅行,身心合一寻找最完美的自我。求人不如求自己,身体内部有神医。接纳是改变的开始,认识完整的自己生病也是身体的需要,接受才是治疗的开始身体既然有能力把病长出来,就有能力把病再长回去。关注疾病身体就会靠近疾病,关注健康身体就会迈向健康。"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智慧必读丛书)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智慧必读丛书)

    人一生中,需要作出太多选择,无论是在爱情、婚姻上,还是在工作、事业上,不同的选择导致命运的迴异。错误的选择会让人走进弯路,辛苦一生却一无所获,或走入歧途,酿成人生悲剧;量力而行,睿智选择,才会让人一帆风顺,成就完美人生。同样,人一生中需要放弃的太多,放弃不能承受之重,放弃心灵桎梏,该放弃时就要放弃,放弃是一种超越,一种生存智慧。不懂放弃常使入背负沉重压力,长期被痛苦困扰;懂得放弃让你避免许多挫折,生活更顺利。
  • 会说才会赢

    会说才会赢

    一本终于让你开窍的口才书!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就把“口才、金钱、原子弹”作为在世界上生存的三大法宝;而20世纪60年代后,世人又将“口才、金钱、电脑”作为最有力的三大法宝。在这几大“法宝”改变的情况下,“口才”一直都独居法宝之首,足见其重要性。《会说才会赢》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口才实例,详细地介绍了一些说话方法与技巧,也单独介绍了交谈口才、社交口才、职场口才、处世口才、朗诵口才、演讲口才、论辩口才等。实景实情,令人身临其境,发现口才的奥妙,学会说话的技巧。
  • 胆商第一情商第二智商第三

    胆商第一情商第二智商第三

    人人都想踏入卓越人士的行列,都想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这些人之所以被称为“卓越人士”,必定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普通人所不具备的高贵品质。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卓越人士呢?有人说:“他一定是位智商很高的人,因为聪明人要比普通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有人说:“他一定是位受人欢迎的人。”还有人说:“他必定是位骁勇善战的‘将军’,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可见,卓越人士一定是位聪明、受人欢迎和勇敢的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智商、情商、胆商的“集合体”。
热门推荐
  • 末世觉醒纪

    末世觉醒纪

    我本从良,却奈何现实逼良为娼。返祖?八尊四圣一皇首觉醒?三军六道阴阳胄世称我为阴阳,一生无人能葬。
  • 四分戒本

    四分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尊帝宠:大小姐很嚣张

    至尊帝宠:大小姐很嚣张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惨遭背叛后竟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神奇大陆!在这里实力为尊,且看她如何顶着草包废物的名头,在整个京城的耻笑中扮猪吃老虎,单枪匹马斗庶母,灭贼臣,一步一步走上巅峰,凌驾于所有人之上!而当她终于可以笑傲风云时,蓦然回首,却见某人踏在高高摞起的血尸白骨上,邪魅一笑道:“小昭儿,你就从了我吧……”
  • 凤倾九天绝色逆天宠妃

    凤倾九天绝色逆天宠妃

    21世纪的黑道杀手女皇,穿越到丘卡大陆,凤影国身份尊贵的她,却是人人耻笑的废物,当杀手女皇穿越到她身上,又将是怎样的精彩绝艳,她又有怎样的、充满谜团一样的身份?
  • 当青梅遇见竹马

    当青梅遇见竹马

    暂无。。。。。。。。。。。。。。。。。。。。。。。。。。。。。。。。。。。。。。。。。。。。。。。。。。。
  • 逃妻不乖:阔少,快去追

    逃妻不乖:阔少,快去追

    穆浩天不满的看着眼前这个从自己身边逃了整整7年的女人,好样的儿子都生了还想要开溜?想都别想!这一次他一定要把她牢牢的锁在身边!想跑?!没门!看着她一脸委屈装可怜的样子,实在是心软。但是这个小女人实在是太调皮了,还有自己腹黑的儿子也不得马虎。这爹地威严何在啊!被一女一小吃的死死的!他要找回爹地的威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离开之后再没有人像你

    你离开之后再没有人像你

    从小相依为命的两姐妹,因父亲的原因而每日被毒打,妹妹七岁那年,姐姐终于忍不住残酷的现实生活而远走他乡却跳河身亡。妹妹没了依靠,父亲又重新娶了一个后母,后母为男人生了一个儿子,妹妹在家庭里的地位一再低下,终日在谩骂和毒打的生活中度过过活。仇恨之心日渐增长,在她终于决定解决一切的时候,她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与她姐姐的相似的心的人,却也是最可望不可即的。她学会了渐渐地放弃仇恨,放弃怨念。为爱追逐,最终遍体鳞伤,体无完肤。终郁而死。我也有我不想做的事,不想说的话。我并不曾想过要伤害某人,除却我自己。
  • 绝世邪神

    绝世邪神

    生死间的行走,善恶中的杀戮,血与骨的王座,只有强者,才能登顶!地球上的方恒穿越到了一个血脉稀薄的少年身上,得逆天血脉,悟武学真谛,战大陆强者,在大陆上翻云覆雨,只手遮天!“战斗吧,只有战斗,才能变的更强!”
  • 神石总裁

    神石总裁

    我有一颗神石,它能为我抓取世上所有价值不菲的宝石;我有一颗神石,它能给我透视之眼,看穿美女欺骗我的伎俩;我有一颗神石,它能给我带来如岩石般坚不可摧的身板;我有一颗神石,它能使我的力量大到无边甚至举起一座山峰;我有一颗神石,它能与其他奇石组合,生成各种神功异能!但是,这颗神石再神通广大,也比不上我心中的那一块石头,它就是——我战斗的意志!读者交流群QQ:239060331
  • 旷世霸主

    旷世霸主

    韦莫邪,骁勇善战、雄才大略,渤海国有大半的江山是他所打下,连国王也要敬他三分,俨然一方霸主。这个为误杀驸马爷的死囚求情的女子看来弱不禁风,却极易令他动怒—唔,她的唇倒是柔软得引人耽溺。耳闻她将下嫁庄稼汉,他一时鬼迷心窍而应允娶她。不过,他怎么有种被人设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