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5000000003

第3章 母语的诸天(3)

更有意思的,是课堂上常常会发生的“多语境对话”——来自不同国家、种族、语种的学生,会对同一个词的语音和语义来源及其异同,给出让你匪夷所思的答案。比如“爱”——“Love”,古文言里“爱”的本义,汉语官话(“普通话”)的表述,各地方言的表述,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的表述,本来就有着趣味横生的千差万别,如果再加上来自不同国度、不同区域及文化类型的对于“爱”的异用歧解,它与文化和时代变迁所发生的奇异关联……课堂上的讨论,可就要为“爱”开出花儿来了!又比如,“加油!”这个现代汉语的呼号俗词,与古汉语完全无涉,它的来源何在?想当然的,它应该来自工业革命后的西方诸国语言。但是,问遍班上的英、法、德、意以及日、韩的学生,都否认“加油!”源自他们的母语,而且你从现在的欧、美运动场上,也绝对听不到类似语义的呐喊叫唤。

“加油!”的汉语语义究竟从何而来?一时成为课堂上的一段悬案。某一年课上,来了一位乌克兰的学生,一讨论到“加油!”,他乐了,告诉我们:这是俄语的说法,现代汉语里的“加油!”,直接来源于俄语——这就跟整个中国现代史与苏俄关系的独特联系牵扯在一起了。噢噢,原来如此!这位叫“冯力夫”的小伙子马上用俄语给大家表演喊“加油!”的粗豪态,一时间,课堂大乐,疑窦开解,“天都亮啦!”

上面言说的,其实是在我的“当代小说选读”课上,因为选用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作为课文,无意得之的一个意趣横溢的讨沦场景。顺便说一句,本来以文学作品作为高级汉语教材(行话叫“语料”),最忌选用太先锋、太实验一派的文本。《马桥词典》写法上刻意远离传统写实,本可归入“先锋”一路,而且用的又是很不规范的方言句式,我知道很多大学的中国小说选读课程,是把《马桥词典》视为畏途的。我不敢说这算是鄙人的独家发现——《马桥词典》一课,成为我的整个小说选读课程上最为叫座精彩的一节,连我自己也大出意外。每年一上到这一课就满堂生辉,相关话题的讨论每每欲罢不能(我其实选用的是只是其中“同锅”、“放锅”、“老人家”等几个小节)。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马桥词典》,触动了每一个学生对于自身母语的敏感和热情。除了上面提到的“Politician”、“爱”、“加油”,还有“好”、“酷”、“老”—“小”、“肥”—“胖”、“大款”—“大腕”、“坏家伙”、“书呆子”等字眼,几乎所有关于社会—语言变迁的关键词,都可以纳入这节课的讨论,那就非把课时拉长延续而不过瘾了。语言教学的特点跟一般专业课不同,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少,能启发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越多,越是对一门好课、一个好教师的基本要求。依我看,善用比较法,永远是课堂上的常胜将军。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语言改变生命”的小文,观察我的美国学生学了中文以后,对自己整个生命形态的改变。其实,语言对生命的塑造,首先,就是对观看世界的方式的改变。学生在语言的比较学习中,仿佛一下子拓开了自己的精神视界(Vision,这是所谓“耶鲁精神”里最强调的东西),人生的尺度,历练,境界,圈子……整个儿就不一样了。

“蓝皮书”的上游

有一回,系主任向我提出:因为学生要求者众,要我开设一门广东话的“独立辅导课”(IndependentStudy)。后来,因为每年的“独立辅导课”修读的学生竟也有八九名之多,系里就决定:把这门广东话课,变成耶鲁课程表“蓝皮书”上的一门正式课程。按照惯例,每个“蓝皮书”上新开的课目,都要先行向校方提出一套包括学术缘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之类的正式申请。广东话——我的母语,在耶鲁校园开设的50多种外语课程中,实在是一个边缘而又边缘的方言语种。我,可以向校方,提出一个什么样的开课申请呢?

那个夏天没有教暑期班,便显得特别漫长。酷热里读着杂书,在这座被称作“榆城”(ElmCity)的古楼古街之间悠荡,留心着要为“蓝皮书”准备开新课“缘由”,便稍稍涉猎了一点关于耶鲁汉语教学的书籍。这一“涉猎”不打紧,这门不起眼的“广东话课”,竟然牵出了一整页与耶鲁关系密切的海外汉语教学史和传播史,并且,首先就与我们现代汉语学的奠基人——赵元任相关。

赵元任(1892-1982),稍稍知道点现代文化史的人会知道,他曾是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齐名的民初“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现代汉语的拼音系统、语法系统,包括台湾现在还在使用的汉语注音符号等的具体创建者和设计人;也是现代中国音乐的奠基者之一,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卖布谣》等,至今仍是各种华语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据《赵元任年谱》记载,赵元任曾在1939年9月至1941年6月,应聘在耶鲁教授中文两年。“到耶鲁后,元任的精神一天一天地好起来了,因为这里的人事和讨论的兴趣使得他有意思”(见赵夫人杨步伟《杂记赵家》)。赵元任在耶鲁开设了两门课程:高级中文阅读课和中国音韵学课。在中国音韵学课程中,赵元任在“国语的古音和今音的区别”题目内,突出了对广东话的研讨,“10月以后,开始讲授广东话。”(《年谱》249页)两年后,赵元任转赴哈佛任教,更利用哈佛的暑期学校开设强化型的粤语课程,“集中12周开设了600小时的课”,并“亲自灌录粤语学习唱片,请留学生中的广东人谭小麟和邬劲旅等做发音人。课程结束后曾带学生到广东人开的中国饭馆,用粤语会话……”(见《年谱》265页)在以后漫长的伯克莱加州大学任教生涯中,“粤语课”更是和“国语课”、“音韵学课”一起,是赵元任终生常设的三个主要任教课程之一。

赵元任为清代“乾隆三大家”之一、写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句的赵翼的后人。祖籍江苏常州,生于天津。本非粤人,却以对语言的惊人敏感和聪睿,利用方言调查的过程掌握了几十种方言,犹对粤语的运用得心应手。粤语号称“最难学的方言”,光是音调就有八个(也有“七调说”和“九调说”)。据赵元任《我的语言自传》记,“我到广州两个星期后,就能用广东话演说了”。不独此也,他连广东话语系的三水话和中山话都能分别掌握,在赴耶鲁任教前夕顺路出席旧金山的“太平洋科学会议”时,在海船上完成的提交论文,题目就是《中山方言》(见《年谱》242页)。据我目前查阅到的材料,在美国大学校园开设专门的粤语课程,赵元任,绝对是史上第一人。在那以后,接续赵元任的耶鲁粤语教学业绩的,则是耶鲁汉语教学史上的另一位重头人物——黄伯飞(PorkeWung)。

“黄伯飞”何许人也?今天一般读者也许会对这个名字很陌生。这位出版过《诗与道》、《抒情短诗精选》等著作的老诗人和老教育家,从上世纪40年代一直到80年代,曾主导耶鲁中文项目长达40年之久。据沈从文《记胡也频》一文的介绍,黄伯飞曾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文学青年聚居的“汉园公寓”的主人的儿子,是直接在新文学熏陶中成年的“小弟弟辈”。当时在那所公寓出入的,除了沈从文以外,还有戴望舒、王鲁彦、朱湘、焦菊隐等现代文学史上熠熠闪光的名字。上世纪80年代初沈从文访美,惊喜万分地在耶鲁遇见黄伯飞,才续上了这一段“隔代之缘”。原来,从1942年“珍珠港事变”之后,美国军方为了培训派往东亚和中国作战的军兵,国防部曾一度出资,在耶鲁大学设立大型中文教学项目,黄伯飞因此应聘参与其事。于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耶鲁,成为当时西方世界最大规模的中文教学基地,接受中文特训的学生最多时达四五百人之多,任教的老师则多达三四十位之众。这,恐怕是今天任何一个汉语教学项目(包括国内),都不可能有的规模了。如今,楼下的东亚系办公室里还挂着一张1953年拍摄的,耶鲁中文项目(当时叫“远东研究所”)教职员在战后合影的黑白照片——可能是此一中文教学基地完成历史使命的“毕业照”。26位风华正茂的华、洋教员,脸上带着一种战后似乎略带疲惫的安逸气息。我知道站在后排中间那位高挑个子、戴黑边眼镜、满脸书卷气的英俊男士,正是黄伯飞;而站在他旁边的,还有另一位华文世界的知名人物——40年代末与萧乾、陆铿等齐名的中央社战地名记者赵浩生。顺及,已退休多年的赵浩生夫妇(妻子是日本人),同样是耶鲁东亚系中、日文部的元老级人物,同样在此地任教超过30年。今天,耶鲁东亚研究中心有专门设立的“黄伯飞奖学金”,而海外世界多年来通行的粤语教本和《广东话词典》,正是黄伯飞当年在耶鲁开设广东话课所使用的讲义,并最终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我知道,我的“蓝皮书”新课申请,已经拥有足够多的“缘由”了。在视传统如命的耶鲁,还有什么,比延续现代汉语一代宗师赵元任及其后继者黄伯飞在耶鲁早已开设的历史性课程——一门富有古音韵学意义的方言课程,更有分量的理由呢?

但是,差一点,我就犯上了“数典忘祖”的大错误。

因为查出了“典”——赵元任及其中文课、粤语课在耶鲁的历史出处,粤语课开课顺利,自不待说。自此,我在以后的说话、为文中,便理所当然地,把赵元任视作“教美国佬吃中文螃蟹、包括吃粤语螃蟹的第一人”。事实上,这也是汉语教学界多年来“约定俗成”的说法。可不是么,现在许多西方院校还在采用的低年级中文入门的教本,其中的发音、语法规范及其例句,大都基于赵元任在1921年前后在哈佛编写完成、1922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而由纽约哥伦比亚公司录制的《国语留声片课本》。这个教本里最有名的例句,是赵元任把中文声调的“阴阳赏(上)去入”,以各种谐谑好玩的“五声五字”的例句,让学生练习:比如,“荤油炒菜吃”,“偷尝两块肉”(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实际上已经消失了入声字,所以讲“四声”,一般人对第五音已无法辨识)。——这是现代汉语教学史上第一本被广泛认可的、为“国语”正音、定调的有声教材。连当时为教本作序的胡适也说过类似的“中国第一人”,“不作他人想”之类的话。我的“赵元任第一人说”,有什么错处吗?

“你老兄,一个不小心,可就要把耶鲁的‘汉教’历史,”他说的是行话,“——大大矮化啦!”友人崔君,为了完成他的“海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论文,正一头扎在耶鲁档案馆的故纸堆里,某天,有根有据地浇了我一瓢冷水。

原来,话题,还得追溯到容闳当初在耶鲁引发的笫一波“中国热”上。一位名叫特韦契耳(JosephH.Twichell)的牧师——他是当初最早向容闳伸出援手的美国人,1878年4月10日在耶鲁肯特俱乐部的一次演讲中,对容闳当年在耶鲁所引起的广泛关注,有极生动的描述:“1854年容闳的毕业,是那年(耶鲁)毕业典礼上的大事件。至少许多人是这么看的。而有些人来参加毕业典礼,主要就是为了看一看这位中国毕业生……”(参见容闳《西学东渐记》附录,引自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正是有感于此,耶鲁校方在1872年由容闳主导的“晚清留美学童”抵达耶鲁五年之后,由校董会通过,于1877年,正式设立中国语文历史方面的教席。耶鲁,由此也成为全美国第一个,拥有中国研究方面的专设教授的大学。

原来,第一个在美国大学开班教授中文,第一个教美国人吃“中文螃蟹”的,是美国人卫三畏。他在耶鲁校园踏出的汉语足迹,比哈佛、耶鲁年代的赵元任,早了四五十年!

我承认,我至今还是一个“人来疯”型的、一上讲台就喜欢把自己的过剩卡路里统统倾泻到课堂上去的傻用劲的老师;我也不想讳言,将近10年来,我担任的课程始终在耶鲁校园里维持着它的“火”——每每要担心人满为患,而语言课程,却偏偏是必须维持“小班制”的(顺及,为了这个原因,也为了学中文的学生人数增长迅猛,必须不断给高年级课程扩开新班,从今秋开始,只好忍痛割舍粤语课了!)。都知道语言教师在大学里“人微言轻”,但我从来不敢轻慢自己的工作。在这片容闳、詹天佑、林徽因踏过的土地上,在这个卫三畏、赵元任、黄伯飞、赵浩生以及郑愁予站过的讲台上,我学会了谦卑。我知道,在纽黑文海滨这座调子灰黑的古老校园里,母语的晖光不但照临着我,也照临在青石壁上、常青藤上、哈克尼斯钟楼的尖塔上、旧校园中心的“嘉马地校长环形石椅”上。也许你并不自觉,自己其实同样是站在历史的队列里;历史,就在校园的某个转角处,与你交会,颜色照人。

香椿

同类推荐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江山多娇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江山多娇

    收录了当代名家的散文佳作,从钓鱼台的春昼写到江南的冬景,再到济南的秋天;从黄昏的观前街写到英国的康桥,再到北戴河海滨的幻想;从阳关雪写到柳侯祠、道士塔..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尖游历各方美景,感受别样风情,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震撼心灵的生命感悟(中华阅读文库)

    震撼心灵的生命感悟(中华阅读文库)

    《震撼心灵的生命感悟(中华阅读文库)》本书精选了最优美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让青少年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梦想与憧憬,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绝望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让青少年在面对一切感到木然时,心中涌起无限的亮色;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
  • 兴水英才

    兴水英才

    本书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程系列丛书”第一辑“先进人物篇”的其中一部。本选录了水利系统涌现出的先进模范典型的事迹,通过他们的事迹,激励广大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做出更大贡献。
  • 那段最美的时光,暖到落泪

    那段最美的时光,暖到落泪

    每一段感情,从激情到平淡、从烟花到烟火,若说非要是什么让人得以改变——是相处,是时光,是年华流逝之间渐生的情感,是磨合后心生的感恩。不论是爱情、婚姻还是亲情,都需要我们有耐心并付出时间去探索、去守候、去珍惜。年少的爱情缺乏相互理解,往往被扼杀在平淡之中;年少的我们也曾叛逆得不懂父母的爱。直到长大成熟以后,方知那些是多么珍贵动人的情感,方知幸福一直都在身边。本书精选《读者》关于爱情、婚姻、亲情的情感小说。每一篇故事真情流露,动人催泪。这些平凡的故事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只是我们不曾在意。父母的牵挂、爱人的守候……朴实的文字、感人的故事,值得我们在心底细细回味,在时光中慢慢沉淀。
  • 向着未来的歌唱

    向着未来的歌唱

    又是一个金秋时节,苍翠的山林中,那金光烁烁的橘子,硕动着微醺的橘,向着未来的歌唱!
热门推荐
  • 我的范二人生路

    我的范二人生路

    欢乐的屌丝青年实现理想遇见的她,相伴的她,还有意乱的她人生路总是有几个红颜知己伴随身边的也许是你最幸运的不要错过,遇见了,大家就珍惜着不要离开了,才知道原来她才是最重要
  • 腹黑医生大小姐

    腹黑医生大小姐

    现代女医生奇迹般的穿越到了一位废物小姐的身上,她不甘废物一辈子,最终雄起,她是如何妙手回春,家财万贯,称霸天下。
  • 第一宠婚:老公,求亲亲

    第一宠婚:老公,求亲亲

    谁说女不能追男?"庄杰,我管你是不是明星,我,何真真赖定你了。"就这样,一天到晚追着男神跑,一点也不害臊。直到某天,男神说:"何真真,回来吧,没有你,我什么都做不好。"原来,有些人就是有本事,在你心里扎根。
  • 思考致富(英文朗读版)

    思考致富(英文朗读版)

    《THINKANDGROWRICH:思考致富(英文朗读版)》是作者最具代表性和最受欢迎的成功经典,成为无数人前行的灯塔和路标。在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授意和资助下,作者用了25年时间,访问了500多位商界和政界名流,总结了一套完整的致富秘诀和成功哲学。并最终指导无数普通人实践书中的这些原理和法则,获得极大成功,使很多人成为了百万富翁。希尔由此被誉为“百万富翁的制造者”。
  • In a German Pension

    In a German Pens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轻狂少年

    轻狂少年

    少年轻狂,羞涩的初恋,暴燥的脾气,没有一点修饰的心情,没有谈情说爱的浪漫,只有美好纯真的情怀。兄弟要经过实践的才是兄弟,成绩写在试卷上的才是成绩。爱恋,打架,伤离别,都是你我经历记忆过的事情,在这里多多少少你会有的留恋,一切从高考说起……
  • 世界很好,我们很糟

    世界很好,我们很糟

    疼痛,是我一生的命。薛嘉庆对影子般的姐妹顾北说。这个清冷美丽的女子,自那次受父亲暴打,逃到闺中密友凝安家里,痛之碎片于肉骨深埋。某日,年轻男子方染谷带她离开小镇,来到都市,只为与她恋爱。之后与精神科医生顾晏生邂逅,方知爱与被爱非自控,方知自己已经病了很久。痛的呕吐中,她清晰了出卖的含义。肉体像蝶,感情不过是茧,嘉庆再一次带伤离去。但感觉不到的痛最长久,无形的牢最可怕。放逐自我的烟火沉溺,寻找救赎的西藏旅行,拒绝痊愈的顽固病患……被生活紧逼,一路跌跌撞撞。烈性女子薛嘉庆终于承认:如果可以,我不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命运只会亦步亦趋。以痛为命,她的归途又将何在?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家有尸妻

    家有尸妻

    结婚当天,女方耍性子坑我,怒急攻心,我给千年女尸穿上了婚纱,带进了婚宴现场……
  • 废材逆袭:异世结界师

    废材逆袭:异世结界师

    世人皆知,“他”是凤家最纨绔无能的废材小少爷,废物之身人可欺之。谁知一朝魂醒天才复苏。万年一见的灵武法三修天才从此闪瞎眼,就问你打脸不打脸。从此组团打怪、升级收小弟,大神混得风生水起。只是,“他”竟然还有一名未婚夫?!小伙伴们表示世界观被刷新了。“他”笑,“他”是无辜的。某美男也笑。“九月,我们可是两小无猜呢,你忘记了没关系,为夫一直都记着。”“……”“来,谈完婚事,我们该谈谈孩子的事了……”……某魔君默默拔刀。柳家少年捂眼:花花,我眼睛疼~卓家少年拉过对方,眼不见为净。众人伤害+N。齐问,我的好朋友们经常当场秀恩爱怎么破?!在线等,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二分之一的温柔

    二分之一的温柔

    她是一位千金大小姐却单纯幼稚的女孩,为了自己喜欢的人,放弃了大好前途、放弃荣华富贵,每天过着拘谨的生活只为与喜欢的人在一起。经过那一次失恋,性格变得两面性。他是一位冷酷且拥有横扫音乐圈实力派的新星歌手,在一次事件中变得落魄。在重返舞台的道路上,因有她的努力与陪伴,他愿意做她的骑士默默保护着她。她是企业集团董事长的千金兼总经理,她那超群的能力与冰山般的女王气息让人胆怯。她充当她的后盾,时时刻刻都在帮助着她。他的出现让她的气息逐渐退去,使她不在是冰山女王。他是不依靠家人完全凭着自个的努力坐上集团总经理职位,他那滑稽的性格让她又爱又恨,原本只是想拿她来寻乐,岂料却慢慢喜欢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