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2100000033

第33章 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近现代阿拉伯人(3)

邵基的诗歌中蕴藏着大量的源于伊斯兰历史的内容,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歌颂伊斯兰的先知穆罕默德、《古兰经》和新月等,他还仿照阿拉伯古代诗人蒲绥里的《斗篷颂》,写有《斗篷新歌》来歌颂先知穆罕默德,如他怀着热烈的感情描写穆罕默德的出场:

穆罕默德尊驾莅临,

霞光顿时映红天空。

他是最尊贵的使者,

先知中他最爱敬颂;

他的经典精深明晰,

他的民族智高才宏。

虽然邵基笃信自己的宗教,但他绝不是一个心地狭小的偏激者,诗人心胸宽阔,宽容大度,尊重其他宗教,倡导不同民族和宗教间的友好与和平:

穆罕默德的遗产,

耶稣基督的福音,

这两种不同的宗教,

是否都对你表示喜庆?

愚昧曾经使得二者

世代相斗,

如今人们是否已把

仇恨抛扔?

……

诗人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尤其在流放西班牙的岁月里,更是对祖国寄予无尽的思念:

亲爱的同胞啊,

我忠贞的心仍然不渝,

虽然远离了祖国。

啊,快把那里的河水,

捎带些来吧,

以滋润我心头的焦渴,

除开尼罗河水,

别的泉源都酸涩难喝!

母亲河尼罗河成了诗人心目中祖国的代名词,广袤的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是埃及人民世代生息的地方,对尼罗河的爱就是对埃及的爱:

尼罗河水清又甜,

两岸青葱,波光潋滟,

美哉多福河,人间好乐园!

春水浩瀚如海潮,

造福人类,神圣庄严,

灌溉万顷田,

为民献粮棉。

忠心一片慨而慷,

举目河畔,处处牧场,

四周望不尽,播种收割忙。

波涛汹涌奔入海,

时而缓流,时而湍急,

势如高山潮,

声似雄狮吼。

源远流长永不息,

水色深沉,来自远方,

岸边棕土沃,

千里飘清香。

诗人不仅为自己的祖国埃及而吟唱,而且也为整个阿拉伯东方而悲歌:

伊拉克伤者在呻吟,

东方安曼在感到苦痛;

我的诗为东方悲悼,

我的诗为东方欢颂。

邵基作为一个时代的天才诗人,是阿拉伯诗歌复兴运动的伟大奠基者之一。他的卓越艺术成就决定了“他即便不是一个世界诗人,也是一个东方诗人”。邵基的诗歌在继承阿拉伯古典诗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吸纳了西方文学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使阿拉伯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达到了又一个巅峰,在埃及现代的文艺复兴运动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沙特老王与现代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王国的第一任国王伊本·沙特(1932—1953在位),1880年出生于沙特利雅德,是王朝创建者沙特(卒于1724年)的第六代嫡系子孙。他曾被同时代的西方人称为“自先知穆罕默德以来最伟大的阿拉伯人”。伊本·沙特的童年在母亲身边度过。7岁时,开始在利雅德大法官的指导下读书,但与读书写字相比,他似乎更喜欢骑射和刀剑。6岁他就学骑骆驼,8岁就能骑马射箭。父亲用各种方式磨炼他的意志,经常对他说:“一个真正的贝都因游牧人每天只吃一把椰枣,喝一皮囊水,睡三小时觉就够了。我们的祖先就是靠这种方式统治世界的。”

1891年,统治阿拉伯半岛内志以北地区的拉希德家族夺取了利雅德,当时年仅11岁的伊本·沙特被迫跟随父亲流亡。经过沙漠中近两年的流浪,他们来到了科威特。沙漠中的生活使伊本·沙特了解了贝都因人的生活习性和军事技巧。通过参加科威特统治者的议事会,他学习了阿拉伯传统的政治谋略。不过,寄人篱下的生活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看着父亲借钱为自己操办婚事,伊本·沙特决心要恢复家族的荣誉。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拉希德家族的手中夺回利雅德。

1901年12月,伊本·沙特带着40名忠心耿耿的卫士,从科威特出发,千里奔袭利雅德。

1902年1月14日深夜,伊本·沙特来到利雅德城下,他将10个人留在城外作为后援,自己带着其他人,砍倒一棵枣椰树,搭在城墙上,顺着树干翻进了利雅德城。他们来到一个朋友的家,吃了些食物,然后爬上屋顶,顺着毗邻的屋顶一直来到拉希德家族指派的利雅德长官阿吉兰的家。破门而入,却只抓到阿吉兰的两名女眷。经过审问,阿吉兰的妻子说阿吉兰可能在第二天凌晨从马斯马克城堡回家。伊本·沙特决定蹲守等待。

翌日凌晨,阿吉兰终于出现了,他只带了一小队卫兵。伊本·沙特大喝一声,带人扑了上去,惊慌失措的阿吉兰仓皇逃窜,被伊本·沙特的堂弟一刀砍死。不满拉希德家族统治的利雅德人纷纷起来支持伊本·沙特,利雅德守军军心混乱,最终投降。这一天便成为现代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奠基日。伊本·沙特千里夜袭利雅德,可能是现代阿拉伯半岛上最富传奇色彩的故事,被写成长诗在阿拉伯半岛传颂。他翻越城墙和发起进攻的地方,如今也已成为沙特王国的著名胜地而受到保护。

伊本·沙特迅速巩固利雅德这个基地,他的父兄和亲戚也从科威特赶来援助。伊本·沙特把全城的宗教学者和部落首领召集起来,让他们向自己的父亲效忠。但父亲深知能力不及儿子,当众宣布由年仅22岁的伊本·沙特担任利雅德首领,自己则担任儿子的顾问。伊本·沙特紧接着开始征讨利雅德周围的阿拉伯部落。面对来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压力,他上书奥斯曼帝国的巴士拉总督,希望成为帝国的附庸。1905年,伊本·沙特对内志地区的统治得到奥斯曼帝国的承认。

内志处于半岛内陆,伊本·沙特希望获得出海港,但阿拉伯半岛沿海地区分别为英国和奥斯曼土耳其所占据。经过反复权衡,伊本·沙特决定向英国靠拢。1911年,他在科威特与英国接触,得到英国的默许。1913年,得知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战争中失利的消息,伊本·沙特迅速出兵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的哈萨地区,将那里的奥斯曼人赶走。

沙漠中的游牧部落给伊本·沙特制造了不少麻烦。在一次战斗中,伊本·沙特率领的军队失利,一颗子弹击中了他腰间挂着的弹夹,引爆了弹夹中的子弹,在他腹部炸开了一个口子,肠子都流了出来。为了稳定军心,他忍着剧痛将肠子塞了回去,用腰带包扎好,然后命令部下给他找个女子,说他当晚就要结婚。伊本·沙特要娶亲的消息迅速传开,敌方据此判断伊本·沙特并未受伤,事实上,身负重伤的伊本·沙特并未娶亲,而是紧急布置军队撤离。

1912年,为了使游牧人定居,伊本·沙特开始着手组建宗教、政治、军事合一的联盟组织。参加该组织的游牧民最初不屑从事他们所鄙视的农业和商业,支持伊本·沙特的宗教学者发布教令,宣布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同样符合伊斯兰教的规定,也是伊斯兰教所倡导的最好的生活方式之一。20世纪20年代,大批游牧人靠拢在伊本·沙特周围,成为他东征西讨的主力军。

伊本·沙特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劲敌是统治半岛西部汉志(希贾兹)地区的哈希姆家族和北部地区的拉希德家族。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向奥斯曼土耳其宣战。为了牵制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英国支持哈希姆家族,同时也支持伊本·沙特以反对奥斯曼帝国支持的拉希德家族。

1915年,伊本·沙特与英国签订《乌凯尔条约》,将自己统治的内志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一战结束后,失势的拉希德家族试图与哈希姆家族结盟。伊本·沙特决定出兵攻打拉希德家族。1921年,他的军队出现在拉希德家族的大本营哈伊勒城下。经过将近半年的围攻,拉希德家族投降。但伊本·沙特已经不满足于利雅德地区首领的称号,他采用了新的称号——“内志及其归属地区素丹”。

1919年,伊本·沙特的军队曾打败过哈希姆家族的军队,但当时英国为了维持分而治之的局面,出面干涉,向伊本·沙特发出最后通牒,声称如不退兵,就动用摩托化部队和空军进行打击。伊本·沙特只好被迫退兵,但哈希姆家族首领谢里夫·侯赛因与英国的疏远使伊本·沙特看到了机会。1924年9月,内志的军队向汉志发动进攻,10月攻克麦加。1925年12月,汉志地区最后一个据点吉达陷落。麦加和麦地那的宗教学者和显贵一致推举伊本·沙特为汉志国王。

1926年,世界穆斯林大会在麦加召开,伊本·沙特作为圣地监护者的地位得到广泛认可。1927年5月,伊本·沙特与英国签订《吉达条约》。新条约废除了英国的特权,宣布伊本·沙特领导的国家获得“完全和绝对的独立”。1932年9月23日,伊本·沙特将国名改为沙特阿拉伯王国。为了缓和财政困难,1933年,沙特阿拉伯特许美国公司在其本土上开采石油。

1938年沙特阿拉伯第一口油井喷出石油,从此,石油逐渐成为沙特的经济命脉。随着石油收入的不断增加,伊本·沙特着手兴建城镇、港口、机场,引进先进的交通设施和通讯设备,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并拨出巨额专款修缮麦加禁寺,并为每年来此朝觐的各国穆斯林提供最大可能的服务。

1945年2月,伊本·沙特国王在停泊在苏伊士运河的“昆西”号巡洋舰上会见了从雅尔塔返回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他拒绝了罗斯福希望他同意允许欧洲犹太人定居巴勒斯坦的建议,但接受了关于向轴心国宣战的建议。一直把沙特视为自己势力范围的英国也立刻由首相丘吉尔亲自出面与伊本·沙特会谈,试图抵消美国的影响。雪茄烟从不离口的丘吉尔,为了尊重伊本·沙特的信仰和习惯,在会见中从头到尾没有抽烟,但沙特从英国倒向美国的趋势并没有被扭转。1945年3月,沙特正式向轴心国宣战,并因此成为联合国的一个创始国。

早年的征战,使伊本·沙特在晚年伤病缠身。在一次战斗中,他腿部中弹,医生要给他实施麻醉,进行手术,但他却自己拿起手术刀,在腿上划开口子,取出弹片,然后命令医生:“现在,你把它缝上。”腿伤多年来一直折磨着他,罗斯福定做了一把与自己所用的一模一样的轮椅送给他,伊本·沙特国王非常喜欢,一直用到去世。1953年11月9日,这位曾经为现代沙特阿拉伯的创建而赴汤蹈火的国王在塔伊夫去世。

同类推荐
  • 思想课堂-民俗笔记

    思想课堂-民俗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民族移民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民族移民

    本书从人生历程民俗、忙忙碌碌办年事、热热闹闹过大年、四时八节饶有趣、五彩缤纷的庙会花会、家常便饭最养人、风味小吃最诱人、适应环境的民间服饰等方面,介绍了兰州市的民风民俗。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一些基本的人情风俗就产生了。我们今天虽然知道见面握手是一种礼貌,结婚时要遵守种种礼仪,以及全国各地的风俗迥然有别,不懂地方风俗的人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来,人情风俗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才逐渐形成的,那么谁又是这些风俗的创始者呢?不要着急,谜底就将在本书中一一为你揭晓。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戏曲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戏曲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老北京民间传说

    老北京民间传说

    “西四附近真有游荡的忠魂吗?夜半故宫真的是鬼乐园吗?正阳门究竟怎么个“正阳”法?连慈禧都害怕的人会是谁?为啥故宫有些宫门没门槛?为何老宅院现多为“凶宅”?本书将为您揭秘这些疑团,为您带来精彩而有趣的民间传说。
热门推荐
  • DOTA小兵成神之路

    DOTA小兵成神之路

    一次机缘巧合大学生王宇穿越成一个DOTA小兵,但前世的记忆让他虽然身为小兵依然能够一骑当千,最终走上小兵成神之路!
  • 血染蒲公英

    血染蒲公英

    如果第二年的蒲公英飘到你的身旁,请记得那是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 菌谱

    菌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生命主

    长生命主

    九州像法时代。仙道隐世,妖魔蛰伏,人世间一四天下,二智三明七贤,心中皆藏有一念:堪破八柱,证天道,得永生。这是一个名为寇千的少年手持逆天刮痧板,斩馘邪妖,驱役鬼神,追寻大道的故事。这一刮板,破天机!
  • 幻想之爱

    幻想之爱

    只一眼!他就像黑暗中的一点亮光,惊醒了她的昏睡,勾起了她内心的火苗,只想热烈的燃烧。不想天公不作美,热恋之后,让她伤到身心破碎。生死过后,清醒的瞬间,才明白这一切缘由,只因她曾经遗落的一滴泪!
  • 一念惘然,灼灼韶华

    一念惘然,灼灼韶华

    是睡茶靡抓住裙钗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处牵。一纸诏书,她忍痛舍去了相恋多年的少庄主,奉命嫁给了所有皇子中最不受宠的一位,三皇子。传闻现在的三皇子容貌尽毁,还是瘸腿,脾气也变得十分暴利……少了肝肠寸断的苦,多了恰到好处的温存,杳杳红尘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你我都还在……“此生不能与你同生,却能与你同死,听起来……也不差。”
  • 界之永恒国度

    界之永恒国度

    一座神秘的小岛一尊充满谜团的殿堂十二件不明正体的神器带着永恒国度降临一场圣战一触即发这是灵魂的历练你将看清界的本源followme!!
  • 我要在哪等你

    我要在哪等你

    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故事,总是那样的意味深长,而你就是我永恒的新娘!
  • 锦绣盛世之后天皇妃

    锦绣盛世之后天皇妃

    第一次相遇,他抢了她的药,她收了他的玉;第二次相遇,她将一只耗子与几个李子扔在他脑袋上,第三次相遇;她撞见他洗澡,并面不改色的将他的衣服“借”走了。从此,惹回来一尊大佛请都请不走。某男:来来,咋们来聊聊正事。某女:不,我拒绝,滚!某男:(将某女打横抱起)既然娘子这么想滚,为夫肯定得满足啊。某女:突然有些后悔当初把药让给他!
  • 孤枕难眠——中老年爱情故事

    孤枕难眠——中老年爱情故事

    中老年的爱情故事。一个普通工人与一位女篮球教练在异地他乡发生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