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2400000027

第27章 糊涂经:避免“聪明反被聪明误”(3)

守门人一见郭德成的靴子里藏有黄金,立即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见守门人如此大惊小怪,不以为然地摆摆手:“那是我赏赐给他的。”

有人因此责备郭德成道:“皇上对你偏爱,赏赐黄金,并让你不要跟别人讲,可你倒好,反而故意露出来闹得满城风雨。”对此,郭德成自有高见: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们想,宫廷之内如此严密,藏着金子出去,岂有别人不知的道理?别人既知,若存心陷害,岂不说是我从宫中偷的?到那时,我怕浑身长满了嘴也说不清了。再说我妹妹在宫中服侍皇上,我出入无阻,怎么知道皇上是否以此来试一试我呢?”

如此看来,郭德成临出宫门时故意露出黄金,确实是聪明之举。恰如郭德成所言,若有人诬告他偷金,真是有口难辩,而且从朱元璋的为人看,试探之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郭德成的这种做法,与一般意义上的大智若愚又有所不同,而是自毁形象扮迷糊,从而防患于未然!

大智慧:“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才能随风扬帆畅游人生。

装模作样惑众人

兵不厌诈,做人做事有时也要善于藏其真,示以假。这无非是为了取悦别人,或为了麻痹对手,或为了蒙蔽舆论,但最终还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事业。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性,做人亦如此。

王曾低眉顺眼除丁谓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真宗病逝,仁宗赵祯即位。丁谓继续把持朝政,上欺仁宗,下压群臣,一手遮天,威势赫赫,谁都惧他三分。

丁谓把仁宗孤立起来,不让他和其他的臣僚接近,文武百官只能在正式朝会时见到仁宗。朝会一散,各自回家,谁也不唯留身,单独和皇上交谈。

参知政事王曾虽身居副宰相之位,却整天装作迷迷糊糊的憨厚样子。在宰相丁谓面前唯唯诺诺,从不发表与丁谓不同的意见,凡朝中政事,只要丁谓所说,一切顺从,从来不予顶撞一大叠书面材料,都是丁谓的罪证,王曾早就准备好了的。太后和仁宗听了王曾的揭发,大吃一惊。刘太后心想:“我对丁谓这么好,丁谓反要算计我,真是忘恩负义的贼子,太可恨了!”至于仁宗呢?他早就忌恨丁谓专权跋扈,只是畏于太后的权势,不敢出手。今天和王曾沟通了思想,又得到太后的支持,自然不会手软。

王曾在太后和仁宗面前整整谈了两个时辰,直谈到吃午饭的时候还没完。丁谓等在阁门外,见王曾很久不出来,意识到王曾绝不是谈什么外甥服兵役的问题,肯定是谈军国大政。他作贼心虚,急得直跺脚,心想:“上当了!”但此时的丁谓已根本没有向皇上和太后辩解的机会,被仁宗一道旨意流放到了偏僻荒凉的崖州。

王曾就是这样,放了几次情真意切的烟雾弹,做怯懦迷糊状,终于赢得丁谓信任,使其放松警惕,以曲折的方式除掉了一个劲敌。

朱棣装疯篡皇权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即位,即建文帝。因藩王各掌军权,建文帝的皇权受到了严重威胁,在一些大臣的鼓励下,建文帝开始削藩。在削藩的过程中,杀了许多亲王,其中当然也有冤杀者,燕王朱棣听了,暗自着急。

好在燕王朱棣封在燕地,离当时的都城金陵很远,又兼地广兵多,一时尚可无虞。僧人道衍是朱棣的谋士,劝朱棣见机篡权,朱棣便积极操练兵马。

道衍唯恐练兵走漏消息,就在殿中挖了一个地道,通往后苑,修筑地下室,围绕重墙,在内督造兵器,为了不使外人听到里面的声音,又在墙外的室中养了无数的鹅鸭,日夕呜叫,声流如潮。但消息还是走漏出去了。

朱棣知道建文帝已对他十分怀疑,为了打消他的疑忌,便派自己的三个儿子高炽、高煦和高燧前往金陵,祭奠太祖朱元璋。

等祭奠完了朱元璋,建文帝便想把这三个人留下,作为人质。正在迟疑不决之际,朱棣早已料到这一手,派人飞马来报。说朱棣病危,要三子速归。建文帝无奈,只得放三人归去。

又过了几天,朱棣的得力校尉于谅、周铎两人被建文帝派来监视朱棣的北平都司事张、谢二人设计骗去,送往京师处斩了。两人被斩以后,建文帝又发朝旨,严厉责备朱棣,说朱棣私练兵马,图谋不轨。朱棣见事已紧迫,起事的准备又未就绪,就想出了一条缓兵之计:装疯。

朱棣披散着头发,在街道上奔跑发狂,大喊大口叫,不知所云。有时在街头上夺取别人的食物,狼吞虎咽,有时又昏沉沉地躺在街边的沟渠之中,数日不起,张、谢二人听说朱棣病了,就前往探视。当时正值盛夏时节,烈日炎炎,酷热难耐,但见燕王府内摆着一座火炉,烈火熊熊,朱棣坐在旁边,身穿羊羔皮袄,还冻得瑟瑟发抖,连声呼冷。两人与他交谈时,朱棣更是满口胡言,让人不知所以。张、谢二人见状,相互对视了一下,就告辞了。

过了许久,朱棣派一个叫邓庸的百产到朝廷去汇报一些事情,大臣齐泰便把他抓了起来,严加拷问,邓庸熬不住酷刑?就把朱棣谋反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建文帝知道后大惊,便立即发符遣使,去逮捕燕王的官吏,并密令张、谢二人设法图燕,再命原为朱棣亲信的北平都指挥张信设法逮捕朱棣。

但朱棣托病不见,三请三辞,张信无奈,就便服前往,说有密事求见,朱棣才召见了他。进了燕王府,但见朱棣躺在床上,他就拜倒在床下。朱棣以手指口,呵呵而言,不知所云。张信便说:“殿下不必如此,有事尽可以告诉我。”

朱棣问道:“你说什么?”张信说:“臣有心归服殿下,殿下却瞒着我,令臣不解。我实话告诉你,朝廷密旨让我逮你入京。如果你确实有病,我就把你逮送入京,皇上也不会把你怎么样;如果你是无病装病,还要及早打算。”

朱棣听了此话,猛然起床下拜道:“张恩张恩!生我一家,全仗足下。”张信见朱棣果然是装病,大喜过望,便密与商议。朱棣又召来道衍等人,一同谋划,觉得事不宜迟,可以起事了。

经过三年的反复苦战,朱棣终于登上皇位,成为历史上又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若朱棣不玩点装疯卖傻的花招,哪会成就日后的事业?

“三十六计”中有一个名目,叫做“假痴不癫”。大意是,宁可装作糊涂而不行动,不可冒充聪明而轻举妄动。暗中策划而不露声色,就像雷电在冬季蓄而未发一样。

作为一种手段,诈无所谓是,无所谓非,全看行诈者的身份与动机,忠正之人为伸张正义而向昏暴奸邪行诈,那叫政治智慧,叫韬略;反之,则叫阴谋诡计,叫欺骗。

大智慧:人性的弱点就是盲目跟风和随波逐流,还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

大事绝不糊涂

美国著名讽刺作家欧·亨利说:“不明白的人永远像失去方向的螳螂。”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人真正明白自己又明白别人,是很难下定性的结论。我们知道,大糊涂的人可能是小聪明,小糊涂的人可能是大精明,但是聪明是有分寸感的。太精明的人也会变成糊涂的人,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此为悟之道。

《菜根谭》说:“对有些人,必须提高警惕,险恶之徒,嫉贤害能,稍有触犯,必置人于死地,故对之必须提高警觉,防患于未然。”

宋太宗赵光义病重时立第三子赵恒为皇太子。当时,吕端继吕蒙正为宰相,他为人识大体,顾大局,很有办事能力,深得太宗赏识。太宗说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不久,他便将相位让给寇准,退位参知政事。

997年,太宗驾崩。围绕谁来继位的问题,宫内多有不同意见。再者,皇太子赵恒年已二十九岁,聪明能干,处断有方。但他是太宗的第三子,没有即位资格,这就引起其他王子与大臣的忌妒和憎恨。但吕端却是站在赵恒一边的。他决心遵照先帝旨意,拥立赵恒即位。当然,他也就对宫中的一些情况细心观察。

正当太宗驾崩举国祭丧之时,太监王继恩、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人,却暗地里密谋,准备阻止赵恒即位,而立楚王元佐。吕端心中有所警惕,但具体情况却并不清楚。李皇后本来也不同意赵恒即位。所以,李皇后命王继恩传话召见吕端时,吕端心头一怔,便知大事有变,可能发生不测。一想到这里,吕端便决定抢先动手,争取主动。他一面答应去见皇后,一面又将王继恩锁在内阁,不让他出来与其他人谋通,并派人看守门口,防止有人劫持逃走。之后,吕端才毕恭毕敬地来见皇后。李皇后对吕端说:“太宗已晏驾,按理应立长子为继承人,这样才是顺应天意,你看如何?”吕端却说:“先帝立赵恒为皇太子,正是为了今天,如今,太宗刚刚晏驾,将江山留给我们,他的尸骨未寒,我们哪能违背先帝遗诏而另有所立?请皇后三思。”李皇后思虑再三,觉得吕端讲的有道理,况且,众大臣都在竭力拥立赵恒皇太子,李皇后也不得违拗,便同意了吕端的意见,决定由皇太子赵恒继承皇位,统领大宋江山。众大臣连连称是,叩首而去。

吕端至此还不放心,怕届时会被偷梁换柱。赵恒于公元998年即位为真宗,垂帘引见群臣,群臣跪拜堂前,齐呼万岁,唯独吕端平立于殿下不拜,众人忙问其故。吕端说:“皇太子即位,理当光明正大,为何垂帘侧坐,遮遮掩掩?”要求卷起帘帷,走上大殿,正面仔细观望,知是太子赵恒,然后走下台阶,率群臣拜呼万岁。至此,吕端才真正放了心。赵恒从此开始执政二十五年。

史官对吕端评价很高,宋史评论道:“吕端谏秦王居留,表已见大器,与寇准同相而常让之,留李继迁之母不诛,真宗之立,闭王继恩于室,以折李后异谋,而定大计;既立,犹请去帘,升殿审视,然后下拜,太宗谓之大事不糊涂者,知臣莫过君矣。”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发现,虽然这些人物的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真正人生追求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 跨越时空的对话

    跨越时空的对话

    本书是与古今中外的百位圣贤、先哲、名人、要人、伟人以及普通人进行的对话。内容包括:热爱生命、做好自己、实话实说、世俗社会、辩证解读、生存之道、多元文化、快乐人生等。
  • 专业精神:白金版(第2版)

    专业精神:白金版(第2版)

    企业之间拼竞争优势,员工之间拼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是成就优秀员工的重要品质,具备专业精神的员工会成为企业最需要的员工。当企业的每位员工都具备了专业精神,这个企业就会成为优秀的企业。专业精神是企业凝聚力之魂,动力之源,是员工在企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取得成就的助推器。
  • 自在:人生哲学

    自在:人生哲学

    星云大师把他在全省五百多场学校或社团,甚至国外演讲的内容归纳成自在(人生必修七堂课)一书,依两大主轴—人与己、人与人论述。人与己方面从“情绪管理”出发,进而到“沟通艺术”,再呼吁如何“远离蓝色的忧郁”、“如何防止自杀”;人与人方面,则从“亲子关系”谈起,扩及两性的“感情世界面面观”到“人际关系你我他”,皆是多数人可能碰到的问题,以深入浅出的笔法叙述问题的发生,分析其原因,说明其现象,提供预防与解决之道,并不时辅以生活小例,幽默的口吻常令人莞尔,语气虽轻松却深含玄机,最易收潜移默化之效,故颇负参考价值。
  • 生活中的幽默学:聪明人的人生智慧

    生活中的幽默学:聪明人的人生智慧

    本书从做人、办事、社交、家庭、职场、商场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论述了幽默的运用技巧。阐述聪明人的人生智慧。
热门推荐
  • 指尖年华,琴弦上的时光恋人

    指尖年华,琴弦上的时光恋人

    【本故事讲述的是娱乐圈/幕后音乐人的纯粹简单的爱情故事,故事主打温情/才情牌,比较素,荤味不重,格调相对温婉】他叫许冬青,三十岁,是万众注目的巨星。阳光帅气,总是带着迷人的笑容。美人、金钱,他唾手可得,可这十年来,他却只爱着那个叫张青春的女人。她叫张青春,二十八岁,是著名词曲作者,温婉独立,面对许冬青炙热的狂恋,她的选择是——逃之夭夭。(此书待到书存稿完本后再更)
  • 末世死神学徒

    末世死神学徒

    黑暗荒芜的末世,危险丛生的原始丛林,人的性命如同蝼蚁草芥。罗天,一个被死神镰刀选中的男人,孤独踏上注定无法回头的“成神”之路,在末世无奈的收割着幸存者的生命……他的心中在呐喊:“谁来拯救这个世界,谁来拯救我!”末世精彩,尽在死神学徒!
  • 论语通译

    论语通译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为方便读者,在原文之后增加了注释、译文两个板块。
  • 樱花树下,我们的缘

    樱花树下,我们的缘

    听风声划过寂寞的天空,听鸟儿唱起凄凉的歌儿,听窗外树木摇拽的步伐。正当觉得缘分已尽时,却不知,那根叫做“爱情”的红线,早已紧紧把我们拉住……我们相遇在茶馆,相爱在樱花树下。二十年后的我们相遇,你是否还记得我?你是否还恨着我?
  • 经典成功之道——用人之道

    经典成功之道——用人之道

    本书从用人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神钻王

    神钻王

    神钻王是力量的象征,同样是荣誉的象征。成为了神钻王,就要负上相应的责任,包括维护世界的平衡。一个世界只有十个神钻王,每死去一个,世界都会面临一次大难,除非立即就有人接替神钻王。主角成为神钻王后,却没有承担神钻王的义务,导致了世界有史以来最凶猛的一次大灾。而这一切,却只是因为一个女子。
  • 天灵武神

    天灵武神

    武云夕,无知少年意外被天灵武神以残魂寄于体内,形成天魂圣城。借用天魂圣城的力量与亲朋好友们,生死离别,一步一个脚印,推翻九幽诸界,建立新的秩序世界
  • 伪快穿:面瘫少女崩坏了

    伪快穿:面瘫少女崩坏了

    16岁终于逃出了暗无天日的基地,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被半路埋伏,最终还是逃不过一死。再次醒来,居然是不同的身份相同的世界。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崛起,惊艳世界。在这过程中,她身后不知何时跟了只甩不掉的男人。“你怎么老是跟着我……”“我在跟着我未来的妻子。”“哦,你继续。”说完转身就要离开。某男立刻来了个壁咚,魅笑道:“小丫头,你是逃不掉的~”
  • 公主驾到帝后不羁

    公主驾到帝后不羁

    我靠,一颗葡萄竟让21世纪人人闻丧胆的杀手伊纯羽穿越成废柴公主。呵,不能修炼是吗?姐是逆天全系。没有召唤兽吗?姐神兽成群!哼,姐还是顶尖丹药师哩!...................但是,再牛叉,也要嫁人滴!文文又名《公主很逆天》(⊙o⊙)哦
  • 荒古太尊

    荒古太尊

    西游,使得悟空遁入空门,在无尽岁月之后,一次意外,却真正造就了一代战神——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