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3400000022

第22章 论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义(1)

——诠释三皈、五戒及生权的内容

一、皈依三宝是民主的精神

二、受持五戒是自由的意义

三、众生生权是平等的主张

现代是一个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时代。实在说,佛教的皈依三宝,就是皈依人人和佛陀共有的佛性,这就是民主的精神;受持五戒,就是对人尊重,不任意侵犯,这就是自由的意义;众生生权的提倡,是因为诸佛与众生一如,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这就是平等的主张。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就已经对现代的民主、自由、平等之精神,向全宇宙发出宣言了。现在兹申其义如下:

一、皈依三宝是民主的精神

所谓“皈依三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称为三宝,就如世间上的金银财宝,可以解决人间经济民生的需要;佛、法、僧称为三宝,表示他是精神上的财富和宝物,有了佛、法、僧,生命才能提升,心性才能解脱。

为什么皈依三宝是民主的体现呢?因为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佛性人人平等,每一个众生都是未来的诸佛,所有的诸佛都是当初的众生。自己的本性里面就已具足自性三宝: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法性,人人都有僧性;佛、法、僧三宝是一体的,如《般若经》卷廿六说:“佛宝、法宝、僧宝,与诸法等无异。世尊,是佛宝、法宝、僧宝即是平等,是法皆不合不散。”

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自己的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所谓“没有天生的释迦.没有自然的弥勒”,有为者亦若是,直下承担“我是佛”、“我是法”、“我是僧”,这就是民主。

三宝有最初三宝、常住三宝、自性三宝等种种的层次。最初的三宝是:成道的释迦牟尼佛为佛宝,佛陀所宣说的四圣谛、十二因缘称为法宝,佛陀所度的五比丘、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称为僧宝。

从最初三宝进而有常住三宝,因此有佛像、经书、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这就成为现世的“常住三宝”。

皈依三宝的真正意义,是从最初三宝、常住三宝而皈依自性三宝,这才是真正皈依三宝的意义。

佛陀既然说人人皆有佛性,可见皈依佛、法、僧三宝就是皈依自己。吾人与佛同具真如实性,所以“心佛众生,无二无别”。佛陀把众生提升到与他平等,这还不够民主吗?

世界上其他所有的宗教,都把教主定为主宰者,都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而佛陀没有以成佛为大,也没有以众生为低。他认为自己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诸佛;自性本心,同一无二,所以皈依佛就是皈依自己的本性。

皈依法,法是真理。真理能普及宇宙万物,真理也即是吾人的真心,它融入大化之中,无始无终。无始无终的法性虽有呈现,在呈现中而能长存永恒,所谓“若诸如来出现,若诸如来不出,诸法法尔如是住。”(《大毗卢遮那经》卷二)“法尔如是”,这就是永恒不灭的生命。因此,众生和佛陀一样,可以证悟自己的真如自性。此一真如自性,又称为法身,此即吾人不死的生命。凡所有流传在世间的“觉者的思想”、“觉者的精神”、“觉者的文句名身”,就是经书。所以,藏经都是佛法,道场都是佛法,善知识都是佛法,这一切都是人人通达解脱目标的正道,是为法宝。

所谓“僧宝”,亦即是代表清净、和谐、安乐的教团,他必须要能做人天的模范,能做众生和圣者之间的桥梁。他们一师一道,同一见解,同一思想,遵守共同的法制,享有均衡的生活日用,他们是能代替佛陀解决众生苦难的指导者,是谓僧宝。

此一三宝的组合,才能成立佛教的教团。伟大的佛陀遗留在人间的此一民主的教团,充分表现了佛陀的民主思想与理念。但此一教团不一定要把它看成是外在的结构,吾人内心都具有此佛、法、僧的真义,都具备和此一教团吻合的精神。例如在家的人士,连杀生为业的屠夫,都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为此一成佛的佛性,不是从外而有,也不是立刻新生,它是本来具备,所谓“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有人问禅师:“谁是佛?”禅师说:“我不敢告诉你,恐你不信!”问者日:“禅师开示,我岂敢不信?”禅师说:“实在告诉你吧!你就是佛呀!”问者自觉自己是凡夫,怎能立刻成佛?禅师日:“你有‘我’的缘故!”问者日:“我有我故,不能成佛,禅师!那你就是佛了?”禅师说:“有你有我,更加不见!”(见《惟宽禅师语录》)

所以,人人虽有佛性,但因妄想执著,如同明镜蒙尘,光仍存在,只是尘蔽,不见光生。正如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夜睹明星,证悟正觉的那一刹那说道:“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在我们的自性当中,已经圆满具足了三宝的无量功德:

人人皆有佛性,就是佛宝;

人人都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就是法宝;

人人都有喜好清净和乐的心性,是为僧宝。

因此,皈依三宝无非是藉助佛力,引导我们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进而依靠自我,实现自我,找回自己心中的自性三宝。我们每个人都像是一座宝藏,皈依就是开采自己心内的宝藏;不皈依,就如同宝藏未经开采,黄金无法出土!所以佛陀临涅槃之际,曾教诫弟子:“自依止,法依止,奠异依止。”(《大智度论》卷二)

由于佛性人人本具,所以皈依三宝,其实就是“皈依自性佛,皈依自性法,皈依自性众生。”乃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是已觉悟的众生。”这些都是民主的诠释。

此外,佛陀说:“我是众中的一个”;常不轻菩萨的“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见《法华经》卷六),乃至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三世诸佛,佛佛平等,佛佛道同,这就是民主。

佛陀所证悟的真理“缘起性空”,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佛说初分说经》卷二)说明宇宙世间一切都是依因缘法则而运行。人有生老病死的因缘,世界有成住坏空的法则,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生生灭灭,让自然界有花开花谢、宇宙间有生住异灭、人世里有贫富贵贱等“无常”变化。这不是神明创造,也不是威权左右,甚至佛教的“因果业报”讲“种如是因,得如是果”,无论达官贵人或凡夫走卒,无一不是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下循环。可以说,人的祸福穷通,都是自己的行为所造作,没有人可以左右,也没有人可以代受,这就是以民为主的真理。

佛教的“众缘所成”、“同体共生”,甚至“公有共管”、“集体创作”都是民主的原则。佛教的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就是民主法制的思想;佛教的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也就是僧团在身口意之见解、思想、言行上所展现的和谐无诤,也都蕴含着民主的思想。

在《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卷一说:“初地菩萨勇识者,百福庄严,一切行愿皆圆满,顿超十地,证入一生补处位吉祥,三乘速证究竟成正觉。”顿超法门,人人有份,这就是民主;立地成佛,个个都能,这也是民主。

甚至在佛教里,不但佛陀提倡民主、自由、平等;禅宗呵佛骂祖,要人找回顶天立地的自我,不要臣服于神权,更把民主的思想提高到极点。

鸠摩罗什与盘达特,大乘小乘互为师,这是民主观念的呈现;文殊菩萨曾向八岁的妙慧童女顶礼,这正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更是民主思想的典范。

太虚大师的“人成即佛成”,黄檗禅师的“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乃至慧忠国师称呼侍者“佛祖”,侍者说“我不是佛!”慧忠国师责备他不敢直下承担。从这些禅门公案,都足以说明,佛教主张“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见《般若心经释要》),这就是典型的民主。

丛林生活中,出坡作务,不分资历深浅,人人一律平等,充分发挥了民主的精神;丛林制度里,清众可以选为住持,例如樵夫出身的六祖大师,他也能成为一代祖师,这就表示一种民主。

因此,佛教丛林“传位传贤”,也跟唐尧虞舜的“禅让天下”,乃至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一样,都是民主。

此外,佛教的僧团,凡事要召开会议,经大众“三番羯磨”通过,始能公诸实施,这就是民主政治的先驱。

佛陀认为一个国家政治结构的建立原则,首要条件是“数相集会,讲议正事”。(《民阿含经》卷三)佛陀留给众生一个最可贵的僧团制度,主要是因为在僧团里,凡事都是由多人会议决定,不会独断独行,这就是民主的精神。

佛陀时代的会议形式有布萨、羯磨、灭诤、说法等四类。其中,羯磨是使生善灭恶的作法,行于授戒、说戒、忏悔、结界及各种僧事的处理。当受戒时,正授由羯磨和尚开导受持戒法的意义,并行三番羯磨,一一问以“尽形寿能持否”,受戒者答“依教奉行”,始为证盟受戒。

佛教僧团透过羯磨法,发挥了高度的民主精神,它以大众的意见和力量,圆满解决僧团里的各种事情,成就大众过六和敬的生活。

佛教的羯磨法与现代的会议法相仿,分为三类:

(一)单白羯磨:意思是“唱言”,这是对于不必征求同意的事,向大众宣告常行、惯行、应行的事,唱说一遍即成。此法有如现代会议中的例行工作报告。

(二)白二羯磨:这是宣告一遍,再说一遍,征求大家的同意。如同一般会议,凡是提案皆须交由大会讨论、接纳、决议,才能生效。

(三)白四羯磨:这是作一遍宣告后,再作三读,每读一遍,即作一次征求同意,若一白三羯磨后,大众默然,便表示无异议,而宣布羯磨如法,一致通过议案。

比之现代议会程序,佛教会议法的精神显得更为庄重、神圣,更为民主。现代会议中的提案,通常只要过半数投赞成票,即算通过,很少有要求一致通过的。但是在羯磨法中,通常要求一致赞同通过,僧团中若有人执持歧见,便是羯磨不成;不过,羯磨法中有灭诤羯磨,是以投票方式取多数表决的。

所谓灭诤,就是为了解决僧团中的争议事件,佛陀在戒律中制定七灭诤法,以公正、平和的原则,处理大小诤事。

七灭诤法不但保障个人的权益,且情、理、法兼顾,同时也使僧团得到清净与和乐。佛陀制定戒律,依法摄僧,同时把执行教团制度的权力交由大众,亦即所谓“僧事僧决”,充分流露出民主、法治的精神。

在英国的政治名著《印度的遗产》一书中,对佛教的此一民主会议法,有相当详细的论述,因此塞德兰侯爵(MarguessofZeiland)说:“我们今天国会制度的基阶,竟可从两千多年前印度佛教徒的会议中见到,真是令人惊奇不已。”所以若说,现代民主国家的会议制度,是从佛教的思想中继承来的,实在不为过。

此外,佛陀入灭后,僧团遵循佛陀所制定的会议法,配合时代演进的需求,渐渐发展出许多不同类别的会议。例如,僧团不仅对内召开会泌,达成共识,甚或与信众一同集会,举行四众弟子皆得参与的会议。

乃至佛陀入灭后,佛弟子为了让正法久住,先后多次结集佛陀的教法。第一次是在佛陀入灭后的第一年夏天(约公元前四八五年),以大迦叶为上座,阿难诵经,优婆离诵律,在七叶窟中举行第一次结集,因为有五百大阿罗汉参加,称为“五百结集”。之后陆续又有“毗舍离结集”(或称“七百结集”)、“大众部结集”(又称“窟外结集”),以及在摩揭陀国华氏城举行的“第三次结集”,直至佛陀入灭后四百多年所作的“第四次结集”等,每次结集,莫不是取决于大众的意见,这些都是佛教民主思想的体现。

其实,在上古人类的历史中,根据《大楼炭经》和《众许摩诃帝经》等诸多经典记载,他们“身相端严,诸根无缺,妙色广大,自有身光恒常照曜,长寿喜乐,腾空自在……亦无男女众生之相。”(《众许摩诃帝经》卷一)他们“以好喜作食,各自有光明神足,其寿久长……时天下人,甚端正姝好,不别男女,亦不可别君长庶民人,但共众俱往还。”(《大楼炭经》)因为他们以法喜为食,以没有男女尊卑的平等为乐,因此可以说是再民主、自由、平等不过了。但后来由于世界起了变化,他们之间有了美丑、骄慢、比较、计较、相互斗争,再后有了男女之别、夫妇关系,继而形成家族、乡党、集团,终致造成世界扰攘不停。可见世间上,举凡一切纷争对立,莫不由于“我执”而起,因此也唯有人人真正做到佛教的“无我”,人人能够相互尊重,世间才有民主、自由,也才有和平可言。

唐君毅先生曾说道,世间上,没有比民主自由更好的东西!(见《唐君毅论文集》)确实不错,民主自由乃人间社会大众所共有的财富!因为举世滔滔,唯有民主和自由,才有人权,才有民意,才能共享民主、自由、平等的可贵。

二、受持五戒是自由的真义

为什么受持五戒是自由呢?佛教讲“持戒”,戒不是束缚,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戒的根本精神,就是防非止恶、对人不侵犯。所谓不侵犯,就是不能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所以不侵犯,才是真正的自由。

五戒虽然分别为五,但是根本精神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

《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所谓五戒:不杀一切诸众生等,不恼一切。……彼应不盗,自财知足,于他财物不生希望。……离彼邪淫,不以染心视他女色。……应离妄语,如说如作不诳于他。……应离酒,不醉不乱。”因此,五戒中: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就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对别人的名节不侵犯;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信誉不侵犯;不饮酒,就是对自己的理智不伤害,从而不去侵犯别人。

五戒也不只是光从消极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吸毒,就叫做持戒;五戒另有积极面的解释,就是不杀生而护生,不偷盗而喜舍,不邪淫而尊重,不妄语而诚实,不吸毒而正行。唯有如此积极的诠译,才更充分发挥佛教扩大自由,成全大众的积极精神。

一般人总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因此有人说:何必受戒,自找束缚!其实,持戒是自由,犯戒才是束缚。因为并非学佛受戒的人才要持戒,持戒就如国民守法一样,不持戒就会触犯刑法。你看,凡是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譬如:杀人、伤害、毁容、迫害,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窃盗、勒索、抢劫、绑票,是犯了偷盗戒;强暴、拐骗、重婚、妨碍风化,是犯了邪淫戒;毁谤、背信、伪证、恐吓、造谣、仿冒,是犯了妄语戒;贩毒、吸毒、运毒、醉酒等,是犯了吸毒戒。

由于犯了五戒,于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持戒不但是守法,而且不会失去自由。若能受持五戒,真实认识五戒,不因犯戒而受国法制裁,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因此,戒的真义是自由,而非束缚,意义不言自明。

同类推荐
  • 做掌控生活的女人

    做掌控生活的女人

    做女人,是需要智慧的。女人的智慧,可以使自己魅力四射,给这个世界带来美丽的风景;女人的智慧,可以使刚强的男人为之折服,拜倒于石榴裙下;女人的智慧,可以给家庭带来温馨,给社会带来和谐;女人的智慧,更可以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境,豁达的襟怀。让我们一起擦亮自己的眼睛看看女人是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的?
  • 学生最新超长记忆法

    学生最新超长记忆法

    系统记忆法要求人们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的关系层次弄清,尽可能地以更大的整体模块。结合以前已经知道的内容,组合成有机单元来记忆;把要记的多个事物串联起来,其中每个事物都像锁链上的一个环,环环相连,这样的记忆方法称为“连锁记忆法”;选择记忆法是归纳最实用的材料输入大脑,并编码储存,以使记忆效果更加突出;规律记忆法是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而有助于记忆效果;形象联想记忆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所见所闻的事物形象化;分类归纳法是先找到事物的共同点,然后归类。条理清晰地记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这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 智囊一日一思

    智囊一日一思

    《智囊》一书内容丰富、妙趣横生,读之可以启迪思考、发展智力、增强应变能力。书中人物,虽然不乏老奸巨猾的小人,但也有不少德才兼备的贤者,这些人胸怀大志、学贯古今、通达事理,且能出以公心,所以才能扭危局、胜险恶、处事得体。正所谓大聪明者往往是大老实人,大智来源于大度与大勇。
  •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发现,虽然这些人物的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真正人生追求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 优秀企业管理培训范本.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员工

    优秀企业管理培训范本.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员工

    今天的商业社会还处在一个“利润至上”的阶段,每一个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也不得不秉承这一原则。作为员工,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为企业创造财富,而不要总觉得自己应该拿到更高的工资,应该获得更多的年终奖。如果一名员工不能为企业赚钱,不能为公司创造财富,他在公司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本书从忠诚、敬业、责任、落实、积极主动、团队合作等方面入手,用精彩纷呈的案例和浅显易懂的道理告诉大家如何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员工。
热门推荐
  • 莫篱

    莫篱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一个转身,就是一生。
  • 重生第一千金

    重生第一千金

    陆倾雪,二十一世纪,隐士医仙世家的下任掌门命定继承人。一手金针舞得出神入化医术无双,然惨遭灭门。入俗世,躲仇人,隐身世。身无分文的她,赶上微商崛起好时光。毅然加入,建团队,创公司。得报仇之日,亦是身死穿越时。百里倾雪,盛世王朝,肤黑貌丑,胆小懦弱,自小患忧郁症,怕见生,百里将军府人人疼宠的丑小姐。一朝出门,被人暗杀勒脖子而死。当她穿越而来,代替她成了“她”之时,七色凤星亮,四海惊,天下倾,属于她一生的传奇,此刻,开启---情景一:百里倾雪冷着脸,看着某红衣美男不顾形象的又扯过那剩下的唯一一只野鸡腿猛啃,嘴角忍不住的抽了抽。心里暗道:这得多饿,多无耻,才吃得这么欢这么理所当然。她可还饿着呢,且,这野鸡还是她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抓到的。还好不容易才烤熟,现在,居然被啃得差不多了,你说这气人不气人。百里倾雪那本就黑的脸又黑了一分,用仅剩下的那点力气狠狠的踹了一脚那无耻红衣男。寒声道:“放下鸡,不然,我让你再死上一死。“某红衣男被踹本就火大。听到此,似是想到什么不吭声了,翻身抬头狠瞪了百里倾雪一眼,心情莫名的又好了。这才咧着嘴说道:“嘿,丑奴,爷还没有吃饱呢。这么---“他们的相遇,从抢夺一只鸡腿开始---情景二:南宫辕天看着怀中挣扎的百里倾雪那倾城容貌,脑子闪过什么心里阵阵心猿意马。但,想到她胆敢忤逆自己。脸上闪过狠色遂不屑的哼道:“百里倾雪,本王现在看上你了,本王答应许你侧妃之位,不要再玩欲擒故纵的游戏了。“百里倾雪听完南宫辕天那仿佛恩赐般的话,也不挣扎了。面无表情抬头邪邪娇笑一声:“我对猪不感兴趣。“话完瞬间就轻松的退离了南宫辕天的禁锢。然,下一秒则听到南宫辕天咬牙切齿嗜血的对着百里倾雪的背影阴毒的吼叫:“你,你,你个贱人,竟然给本王下药。敬酒不吃吃罚酒,本王发誓一定要娶你然后狠狠的折磨你到死﹍﹍“他们的恩怨再次升级---情景三:“小雪,你只能嫁给朕。不然,朕定要屠尽这城内之人血流成河,誓不罢休。”西门绝迷恋的紧盯着城门上的那抹背对着的绝色红,嘴角缓缓吐出那冰冷令人胆寒的威胁话语。百里倾雪终于转身看向城下的西门绝,声音比地狱罗刹还要冷上几分:“威胁我的人,你知道什么下场吗?死,死,死﹍﹍所以,你该死﹍﹍”他们从东到西,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他们﹍﹍他们﹍﹍从那一日起便纠缠在一起﹍﹍男强女强,男配女配绝对炮灰。V:2797188285
  • 我并不曾想淡忘你

    我并不曾想淡忘你

    我知道你会消失于街道上往来的人群,而可以预料我却永远找不到与那些石头、树木融为一体的闲适和宁静。其实,谁也无法真正回到出发时的起点了,对不对?虽然我已经开始耕耘我荒芜的田园,可并不曾想淡忘你……
  • 子尧

    子尧

    桃花开,桃花落,桃花尽了笙歌没!浮尘晓,红尘落,千载轮回情依旧!为何三生三世我都是你的劫难?前两世你因我而死,这一世,我在望尘殿外守你千年。这一世,我绝不会让你离去!哪怕桃花散尽,我也要换你平安。生生世世,只要世间还有轮回,我便一直爱你!
  • 素手纤华

    素手纤华

    问途仙道,天道衍衍,何为道义?只有生死,没有对错,唯问我心!
  • 轩剑云灵

    轩剑云灵

    用吾的剑,向这无尽的罪恶斩去。夺回属于吾的天下!梦屠人间千里求生死幻灭天际万层堕轮回!孤独的王……携着剑战死沙场。
  • 桃花债之十二荣宠

    桃花债之十二荣宠

    稀里糊涂穿越而来,却不想一家子都是活宝,财奴老爹不闻不问,长房大娘欺人太甚,两个姐姐太过彪悍,两个兄长又是草包,唯独一个戏子出身的亲娘,还是泥菩萨过江。无奈无奈,靠人不如靠己,小小庶女妙计翻身,女扮男装做地痞头,却不想,风侯府上门逼亲,据说未来相公虽貌美如花,却是个断袖。
  • 北冥圣皇

    北冥圣皇

    天辰,一个神族第一将领之子本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无奈父亲被诬陷母亲被杀流浪四方道号北冥成就一代神皇。
  • 异世绝宠:空间农女撩夫忙

    异世绝宠:空间农女撩夫忙

    二十一世纪的平凡妹子机缘巧合魂穿成为受尽欺凌的农家小土妞。平凡怕什么?会抽风就好!!!意外得到空间金手指,配合现代人独特的思维理念,还有一颗极其护短的强力小心脏,哈哈!一句话,谁与挣锋?...等等,猎人先生?你为什么用那么火热的眼神看着我?是要吃掉我吗?好怕怕!“云儿,嫁给我好吗?我会用生命去爱你”“不要,你的命本来就是我的,你哪来多余的命?”“.....难道还要我嫁给你?”“你既然如此这般恳求?我就好心成全你吧,还不快点回去绣嫁妆?”“.....”
  • 军事战略论

    军事战略论

    这是一部鸿篇巨作,《战略论:军事力量的产生、维持与使用》,全书共约100万个字节,分为五部分,73个章节。这部书的独特之处,在于深入研究和归纳了战略学领域中三大流派之间绵延两千年的争斗,将三派整合起来,形成一门全新战略学。其主要贡献为:统一战略学三大流派,提出军事力量循环系统,战略学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