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3400000039

第39章 三皈五戒的人间意义(3)

尤其,皈依之后要以佛法来规范身心,坚固信仰,变化气质,把过去的贪心化为喜舍,把嗔恨化为慈悲,把懒惰懈怠化为精进勇猛,把消极悲观化为积极乐观,并进而求受在家五戒、八关斋戒等,来提升自己的信仰层次,并且种下趣向菩提的种子。

叁、次论“五戒”

说过了“三皈”以后,再论“五戒”。

《梵网经》说:“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戒,是成就无上菩提佛果的根本,所谓“由戒生定,因定发慧”,这是三无漏学的基础。因此,一个佛教徒学佛的第一课要皈依三宝,之后必须更进一步的受持戒律。如果你不受戒,犯法一样有罪过;受了戒,即使犯戒,还可以忏悔,还是能够消灾灭罪。

现在就将“五戒”的内容,向各位说明:

第一、不杀生:生命是可贵的,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重视自然死亡,不可以为了一己的口腹之欲,为了贪欲好吃而杀,也不可以怀着恨意嗔心而杀,更不能邪见的认为“弱肉强食”是应该的。现在人借口为了生态平衡而杀生,虽然说得好听,但杀生的因果循环,必然不爽。

杀生,有自杀、杀他、教唆他杀、别人杀时我心欢喜等,这些都同样有杀生的罪业。有时候我们虽然没有拿刀枪去杀,但是棍棒击打、语言伤害、阴弱谋致人于死,或是鞭笞令其受苦等,总之,凡是伤害别人的身心,令其痛苦,使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这都是杀生。

不杀生的思想,固然与佛教“慈悲为本”,不忍伤害众生之命的精神相符,即使儒家也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故君子远庖厨也!”可见有仁慈心的人,都尽量不接触到残忍的“杀业”。

佛教的杀生戒,有轻戒和重戒之分,轻戒叫做“突吉罗”,重戒叫做“波罗夷”。今天各位要受的“不杀生”戒,是波罗夷的重戒,这条戒的意义,就是说不可以杀人。你们一定不会杀人的,即使想要杀人,也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基本上这一条戒大家都能受持。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杀害动物,不能说因为那不是杀人,就可以恣意而杀,即使杀害小动物,也是杀生,只是罪过比“波罗夷”轻了许多,这是犯了“突吉罗”的恶作,所以还是有机会可以忏悔、补救。

其实,受持不杀生戒的仁者,不但不能杀生,进一步还要救生、护生,要做合理的放生。如古德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苦痛由它受,甘肥任我须,奠叫阎王断,自揣应何如?”

佛教虽然不强制人人吃素,但要做到不轻易杀生,所谓“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尤其不能侵略、伤害他人,这是受持不杀生戒的大家应该知道的内容。

第二、不偷盗:所谓“偷盗”,就是非法将别人的财物占为已有,也就是“不予而取”。人生每天的生活,离不开物质需求,所以要拥有财物。财物有公有的、私有的。公有的财物,如阳光、空气、海洋、公园、公路、公共设施等,我们都可以自由享用;相对的,有主的财物就不能“不予而取”了。

不予而取,不管自取、教他取,同样不当。现代的人,顺手牵羊、违法贪污、抵赖债物、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借势苟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赌博淫业、放高利贷等,都是佛教所不容许的非法所得。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总以为不偷盗在五戒当中,应该是很容易受持的一条戒,因为自己并没有偷盗的性格和行为;殊不知这条戒其实是最难受持的。例如,桌上的一杯茶,别人没有说要给你喝,你就自己拿来饮用;人家园中的一朵小花,你认为漂亮,就擅自把它摘下来插在头发上;办公室里的圆珠笔,顺手带回家里使用等等,这都叫做“不予而取”。

不过,真正的偷盗戒也并非真的那么严格,根据戒律规定,要盗取价值五钱(古印度摩揭陀国钱币单位)以上的东西,这样的偷盗行为才是犯了“波罗夷”的根本大戒。但也并不表示说,不到这个价值的东西就可以自取,否则也是犯了“突吉罗”,行为仍然是可受疵议。

第三、不邪淫:佛制戒律,佛教在家信徒正常的恋爱、正常的结婚,甚至正常的离婚后再婚,只要不违背法律,都是佛教所容许的感情生活。

只是现在的人,夫妻正常关系以外的邪淫,造成家庭的不幸、社会的混乱,真是罪莫大矣!犯了邪淫的当事人,自己以为“婚外情”不是那么严重,甚至还自找借口说:是对方爱我、是对方追求我的。即使果真是对方爱你,但是爱的方法很多,何必一定要找不适合的异性呢?

自古以来,犯下邪淫罪,造成家庭纠纷、子女受创、金钱损失、伦理有损、道德有亏,甚至误蹈法网等,尤其让对方的家庭饱受耻辱,邪淫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真是不可谓不重。像唐明皇因为宠爱杨贵妃,本是媳妇,纳为宠妃,不但乱伦,甚至造成“安史之乱”,几乎亡家亡国。唐明皇因宠爱杨贵妃的一个不当邪淫,让当时受到摧残、伤害的人民,何止百万人以上。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但是情爱要在合理的情形下,也就是戒律的范围内,才能保身,才能治家,才能有益于社会;假如人人都能不邪淫,不但自身行为健全,家庭伦理、社会道德都会因此提升。

第四、不妄语:妄语有恶口、两舌、绮语、说谎等。所谓妄语者,就是“见言不见,不见言见;是的说非,非的说是”,所以造谣生事、搬弄是非、毁谤别人的名誉,破坏别人的好事;这在自己只是一句话,但是却让别人因此受到极大的伤害。

当然,妄语也有许多层次上的不同,有恶意的栽赃,有随口不负责任的伤害,还有方便的说谎。除了恶意、方便的妄语之外,其他只要造成别人受伤害的话,都应该视为妄语。

口业在“十恶业”里占了四项,所以人的这张口平时造下的“突吉罗”罪业,也是在所难免。但是今天你们所要受持的是“波罗夷”的“大妄语”戒,也就是谎称自己开悟了,自己已经证果,自己有了神通。像一些自称为“仁波切”、自称为“活佛”的人,都是犯了大妄语戒,罪过就更为严重了。

五、不吸毒:这条戒过去是指“不饮酒”,但实际上应该是“不吸毒”,因为“毒”可包括“酒”,甚至毒品比酒的危害更为严重。过去西方国家,曾想利用毒品灭亡中国,因为人吸了毒,精神就会萎靡不振,就不肯工作,就不思上进,就会倾家荡产,甚至很多邪恶的罪事因此发生,所以“东亚病夫”的称号也就由此而来。

防止毒品泛滥,要从源头开始管制,要限制不可以种植,不可以制造,不可以贩卖,不可以吸食;因为一个人只要稍微染上毒品,就会把自己的名声吃光,会把自己的金钱吃光,会把自己的人缘吃光,会把自己的家产吃尽,所以毒品绝对不能尝试。

烟酒也是一样,现代进步的国家,公共场所,像饭店、音乐厅、图书馆,乃至飞机上,都会禁止吸烟。另外,饮酒误国,饮酒误事,因为酒醉驾车而造成车祸的憾事,不知凡几?所以现代人士,纵使不能与酒完全脱离关系,至少也要做到不敬酒、不劝酒、不醉酒、不酗酒,并且将此列为人生重要的守则。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喝一点酒,又不杀人、又不偷盗,哪有那么严重的罪过呢?殊不知饮酒之害,其大无比。活说有一个人想要“喝酒”,但是没有下酒菜。见隔壁邻居养了一只老母鸡,咕咕咕的叫着,他就“盗”来“杀”了当下酒菜,于是一下子接连犯了“杀生”与“偷盗”戒。女主人回来问起,他“谎”称没有看见鸡,犯了“妄语”戒。此时仗着几分醉意,见邻妇貌美就调戏非礼她,因而又犯了“邪淫”戒。

因为“喝酒”而把“五戒”一举全犯,如此焉能说喝酒之罪不重呢?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大戒,受持五戒不仅是入道的正因,也是净化心灵的良药。五戒的殊胜处在于,他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是伦理的基本德目,是了脱生死的正因,一切戒法都是由五戒的“不侵犯”之精神衍生出来的。例如,由五戒再扩而充之,有十善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不愚痴)。

一般佛教徒都懂得“布施”修行,这是以身外之物来利人,只要稍有施舍心的人都可以做到;受持五戒,遵行十善法,则是以止恶行善的戒行来达到自心之清净,进而带给他人和平、尊重,让大家互相关照,享受最大的自由,此不侵犯他人之功德,比布施还要来得更大。

由于受持戒法的功德比布施更加可贵,所以佛陀常赞叹五戒为“五大施”。违犯五戒不但是佛教所禁止,国家法律也不允许;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严持五戒,自能缔造一个祥和欢喜的国家社会。

肆、综论三皈五戒

以上分别介绍了“皈依三宝”和“受持五戒”的要点以后,现在再将三皈五戒的人间意义,综论如下:

三皈五戒,在佛教里是入佛之门的第一、二课,但实际上也是佛教与现代民主自由思想的古今遥相呼应。

佛教的“皈依三宝”,主张大地众生皆有佛性,人人是佛;就等于现代的政治,人人都可以当总统,总统是全民普选出来的,这就表示“民主”。佛教的“受持五戒”,“戒”的精神是“自由”,因为受了戒的人不会侵犯别人,只要管好自己,也不会违犯国法,自然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约束,也就可以逍遥自在的自由生活。所以,当初佛陀的“三皈五戒”,和今日的“自由民主”思想,实在是遥相呼应的。

我们受持五戒,人人不侵犯他人,彼此都能获得自由;人人皈依三宝,彼此都是同等地位,不分种族、国家、宗教,“人人皆有佛性”,这是多么平等的民主。

佛教不但适应时代,而且超乎时代。世界经过了几千年才慢慢进步到现代的自由民主时代,但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所提倡的“三皈五戒”,早已表达出自由民主的精神了。

说到佛教的“三皈”,皈依佛,佛要我们皈依他做什么呢?所以真正的皈依三宝,实际上就是皈依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原来我们在世间上像是行尸走肉一般,并不认识自己“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所谓“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今天我们皈依三宝之后,一旦发现自己原来“我是佛”,我与佛一样的有智慧、慈悲,一样有无限的潜能;我也和佛陀一样,有真如、自性,我藉着皈依三宝的信仰,而能提升到与佛同在、与佛同等,那不是无比美妙的事吗?

受持五戒,五戒分开来讲有五条,但其实从根本上来看,只有一条戒,也就是“尊重自由故,不侵犯他人”。不杀生,是不侵他人的生命;不偷盗,是不侵犯他人的财产;不邪淫,是不侵犯他人的身体;不妄语,是不侵犯他人的名誉;不吸毒,是不侵犯自他的健康。多么伟大的佛陀,因为人人受戒,我的生命、我的财产、我的身体、我的名誉、我的拥有,就不会有人来侵犯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啊!

皈依三宝的好处,是因为“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畜生;皈依僧,不堕饿鬼。”皈依三宝就可以恶道除名,人天有份,所以皈依三宝很可贵。

皈依佛:点亮心灵的灯光,所谓“千年暗室,一灯即明”;皈依法:启开活水源头,源头既已打开,生命之水自然会源源而来;皈依僧:僧宝福田,给我们耕耘,只要有田有地,总能成长我的因缘善果。

所以,皈依三宝一定要认清楚:皈依佛性,佛是有历史可考,有父母生养,有修行证悟,有能力救苦。皈依法性,法是有永恒的真理,有普遍的功用,有必然的理则,有平等的特性。皈依僧性,僧是和合的意思,做人能与和平、和谐、和好、和悦等四和相应,所有一切众生就能“同体共生”了。

今天各位在此皈依了三宝,皈依以后要将初发心的一点信心,如同守护禾苗一样,好好维护,皈依后,每天至少要诵一卷《般若心经》,持之以恒,必能开智慧。而受持五戒,戒是人生的道路,有了五戒,就能安全、平顺。

三皈五戒是净化社会的原动力,我们不只是消极的受持五戒,更要积极的做到:不但不杀生,而且要护生、不但不偷盗,而且要喜舍、不但不邪淫而且要尊重、不但不妄语,而且要实语、不但不吸毒,而且要正行。因为戒的意义,除了有消极止恶的七众别戒声闻戒以外,还有积极行善的菩萨三聚净戒,也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戒不是只有消极的防非止恶,也有积极的为善和道德勇气。

三皈五戒就是实行自由民主的最高精神,皈依三宝就是尊重自己、肯定自己的佛性;受持五戒则是尊重别人、不侵犯别人的善行。皈依三宝是民主,受持五戒是自由;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自己的希望,奉行五戒就能圆满人生的希望。

谢谢大家。

同类推荐
  • 向大师学习:卡耐基夫人如是说

    向大师学习:卡耐基夫人如是说

    这是一本传播魅力精神的书,也是一本魅力实践范本。本书把卡耐基夫人最经典的近百句言论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配以精美的插图,让经典言论再现智慧光华。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成功非一蹴而就,高尔基曾说过“凡事皆有终结,因此,耐心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爱情亦如此,宁缺毋滥。我选择用一生独自等待,我的成功……我的爱……
  • 99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

    99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

    学会用讨人喜欢的方式说话,是一件既容易又很不容易的事。说容易,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都知道说话要做到讨人喜欢。一语可以得福:一句话说对了,可以得到方便;一句话说对了,也许会成功迈进一步。
  • 职场自控力(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职场自控力(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想要在职场上顺风顺水,职场人应该加强职场自控力的修炼,明白在职场上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更成功。本书全面剖析并揭示了职场人该如何提升职场自控力以及要在哪些方面提升自控力,对渴望取得职场成功的职场人士大有帮助。"
  • 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

    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

    纵观季老近百年的人生阅历,是一座后人汲取人生经验的富矿。在他丰赡的著述中,也常见论及人生之作,为此,我们编选了本卷,《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充分展示季羡林对人生意义与价值、为人与处世、隐忍与成功等的参悟之心,对当下生活忙碌的青年一代而言,极具开解、教导意义。
热门推荐
  • 异域志

    异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梵网经古迹记

    梵网经古迹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尽缥缈

    无尽缥缈

    传闻无尽大陆有一条通天之路,每过万年通天之路大开,无数强者争相雀跃奔赴通天之路,来击败掌天之人,夺取那通天神座,成就掌天之位。上古无数叱咤风云神魔坠落凡间,孱弱天使荣登上位,究竟是为何?破碎的神界,凋零的魔界,江山美人娇,豪杰轻狂起……是什么支撑着在下活着,是那无尽的英灵,还是那无尽地神兵……一介神秘身世少年走去大山,一步步揭开谜团,探索无尽天道。
  • 倒霉笔记

    倒霉笔记

    手持《倒霉笔记》,我这个初中生也能开馆、解谜、抗霉运、斗厉鬼!师傅带路,阅棺无数!可摸金这门艺术,真是越来越恐怖...
  • 魔界女王攻略

    魔界女王攻略

    当狠辣、血腥的女杀手灵魂穿越替代米兰大陆怯懦、单纯、任人宰割的圣女,注定要重掀大陆风云!单纯的圣女被人类皇储骗出圣宫一夜凌辱致死,当她穿越而来,凌厉的身手,狠厉的眼神,惊心动魄,冷漠寡言中毁天灭地!她的报复从来不留余地,冷酷无情!毁我者,欠我者,必让他一无所有,在一次次的失去中受尽折磨!人类皇储的掠夺、蚩尤王子的火热追求、海族祭祀的柔情以沫、精灵族皇子的求婚……圣女受到大陆所有种族男人的追捧,却原来他们只为得到她的身,让她怀上属于他们的孩子,占据最优良的基因!容貌尽毁,原本绝丽天下的圣女成为丑陋的怪物,他们依然不嫌弃,在他们眼中她却不过是一个代孕工具。“我是圣女,只有我才拥有选择男人的权力!”为了生存,她决心要做这魔幻大陆的主宰者!
  • 无敌修真王

    无敌修真王

    一介魔道太子陆尘本为短命之人,寿元将近的他为了寻找传说中可以增加千年寿元的仙丹‘星斗’,不顾面临六位正道强敌的围攻进入红莲仙府寻找仙丹,然而天命轮回,他遇到了一块神奇的五色石,诡异的变回了十六岁还未修炼时的模样,又阴差阳错的进入了天下第一大正道门派‘玄门’中成为了一介普通弟子。摇身一变成为了正道弟子的陆尘,又会怎样逆天改命,在正道仙途中闯出一道长生之路呢?原来的剧情写了一部分,发现不怎么样,所以重新写啦,这次剧情做了很多改变,不再拖泥带水,开章便打。
  • 都市之无限风流

    都市之无限风流

    连阳无意中得到了逆天之书,被其认可,因此在枪毙后,方能重生,从此命运不在平凡。得逆天之书者,必须多磨多难,甚至是宙宇公敌,连阳说道:“以后我就是天,我欲逆天,谁敢遮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神魔又如何,就是屠神魔,又有何不可。”
  • 水瓶仙

    水瓶仙

    不一样的世界中,有不一样的人物,虽都是仙,但是却呈现出不一样的仙仙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时间静止?随意穿越只见?空间?灵力与灵士的灵识以及战士的战力与那传说中甚至可以说在凡间闻所未闻但是异常强大的仙气又有着什么关系呢?不但有着灵力灵识,更有着幻术的实际应用还有多种能力共存,在这样多种能力共存的凡间将会是如何的境地呢?而且这些能力又有着不一般的关系。凡间之上还有着什么以及不为人知星座仙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人们所不知道的事情一一展现。十二星座之中最为强大的星座神是什么,还有仙与仙之间有着孰强孰弱和各种让人惊讶的故事。
  • 新课程与教育智慧(教学篇)

    新课程与教育智慧(教学篇)

    本书集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优秀教师在教育与教学两方面的心得与成功经验为一体,为其他学校及教师在教学和教育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
  • 完美都市的地底人

    完美都市的地底人

    在与我们这个世界相似的世界中,存在着这么一个国度,它叫C国,有着古老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先进的社会制度,勤劳智慧的人民……可这就是C国的全部吗?有一群定居在C国国都——完美都市的人,他们居住在地下,称自己为地底人,他们痛恨地上的黑暗和虚伪,立誓为他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留下C国的真实。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发现,地下,也是一样的黑暗。懵懂无知的少年勿入残酷的地下世界,又会给地下世界,带去怎样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