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3400000047

第47章 欢喜与融和

——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六日美国洛杉矶西来寺

国际佛光会第一次世界会员代表大会国际佛光会各国地区会长、各位会员代表、各位贵宾:

今天,欣逢“国际佛光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世界总会成立大会,有来自世界五大洲,四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精英代表,齐聚于美国洛杉矶西来寺,四千余人参与此一盛会,初步体现了“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

在现代世界文明互相交流,地球村民往来频繁之际,佛教也逐渐突破旧有形态,走出山林,进入社会;扩大寺院功能,深入人群服务;步向家庭,助益国家,进而超越国界而延伸全球。为了促进人类融和,发扬慈悲友爱精神,国际佛光会乃应运而生。

依星云个人的体会,本会是具足:

一、信仰的根性——以虔诚信仰的佛法,建立本会的基础。

二、普及的特性——以普及人间的服务,作为本会的目标。

三、现代的适性——以适应现代的发展,形成本会的风格。

四、国际的广性——以扩大国际的交流,开阔本会的胸襟。

所以我们主张,佛光会员要能做到:

一、做个共生的地球人。

二、做个同体的慈悲人。

三、做个明理的智慧人。

四、做个有力的忍耐人。

五、做个布施的结缘人。

六、做个清净的修道人。

在我们步上世界舞台的时刻,呈现给世人的必须是一个欢喜的团体,融和友爱的组织,所以将此次大会的主题定为“欢喜与融和”。

过去,佛教常常给予人们以消极、悲观、厌世的错觉,深山苦修,导致佛教积弱不振。诚然佛陀慈悲教诫世间是苦、空、无常,但他同时也指示对法乐喜悦的追求。因此现世悲苦的实相,不足以代表佛教,佛教的真相是禅悦与法喜。佛教有慈悲喜舍的内容,有利乐人间的圣道,有极乐净土、琉璃世界的美妙乐悦。凡是在佛法中有体验证悟的人,总是欢呼着:“法喜!解脱!禅悦!安乐!”在在表现佛教导人欢喜、令人快乐的实情。我相信国际佛光会的建立,一定能把我们的欢喜展现出来,将我们的法乐散布出去。我们要用入世替代出世,用积极取换消极,用乐观改变悲观,用喜世摧毁厌世。用欢喜的奉献,展现国际佛教的生命力与正觉观。

依据佛经记载,佛陀宣讲佛法时,他是“助令欢喜”、“欢喜说法”、“示教利喜”的典范,诸弟子闻法皆“心生欢喜”、“愿乐欲闻”,大众更以“欢喜踊跃”、“欢喜信受”、“欢喜奉行”乃至“欢喜赞叹,作礼而去”表达对佛法的信受。这么一场欢喜春风,早在佛陀时已散发遍布。佛教所拥有的法喜禅悦,才是真谛宝藏。

所以国际佛光会全体会员,所许的共同的愿望:“我们要把欢喜布满人间!”

因欢喜修道而体悟功德者,也所在多有,如:“我于喜乐念乐中,欲求五功德果。”(《释提桓因问经》)。“欢喜恭敬心,能问甚深法。”(《华严经》(入法界品))。“诸佛子菩萨,住于极喜地时,极多欢喜,多净信、多爱乐、多适悦、多忻庆。”(《十地经》)。普贤菩萨就是以“随喜功德”作为第五项修行指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弥勒菩萨也赞成在快乐修行中获至菩萨行:“以善巧方便,安乐之道,积集无上正等菩提。”(《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诸佛菩萨当中,以“欢喜”成就佛道的,有众所熟悉的笑颜常开的弥勒佛之外,尚有:欢喜王菩萨、欢喜念菩萨、欢喜意菩萨、欢喜力菩萨、欢喜快乐佛、欢喜自在佛、欢喜庄严佛、欢喜藏佛、欢喜德佛、欢喜无畏佛、欢喜威德佛等(出自《佛名经》),可见“欢喜人生”的提倡,诸佛菩萨早就以此作为修行入佛的常道。

其实,人类生命轮回的过程已够苦了,何忍再加诸忧悲苦恼于世间?我们为了解决苦恼的难题,提出一剂“欢喜”的良药来医治。我们要创造一个进取的理念:给人幸福,给人快乐;要让大家分享欢喜,具足希望。佛陀说“诸行无常”当得会意:“无常很好!”无常就是变化,好的会变成坏的,坏的也会变成好的,因为无常,所以一切在“因、缘、果”的法则下,只要善因善缘,均能否极泰来,时来运转,生机出现而希望无穷。故吾等国际佛光人由寻求自身轻安法喜,体证超越时空的清净安乐,更要散播自受用和他受用的禅悦给大众。将我们身口意的无限欢喜,呈献于法界之内,普世之前。让那些已经忘了微笑,许久没有关怀,愁眉深锁的朋友获得一份“欢喜灌顶”。让我们秉持着:“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的理念,开创佛教欢喜的风气,促使幸福快乐的人间佛教,源远流长;让欢喜的人们永保乐观,就算娑婆八苦交煎,我们也要做到从心不苦,进而做到身不苦,因为在佛光普照下,我们要让忧苦的阴影荡然无存!

在佛光山上,灵山胜境的山门定为不二门,有一则对联是:“不二本无门,二不二,具是自家真面目;灵山称胜境,山非山,无非我人清净身。”佛陀的清净法身与众生的真实自性,是同源一体,无二无别。在佛性中根本存在融和、平等与圆满的本性,不需外求。今天国际佛光会草创开始,除欢喜外,必能秉着“融和”之容性,吸收会员,接纳会友,扩展会务,发扬会风。

“融和”是一种容人的雅量,一种平等的相待,一种尊重的言行。国际佛光会正需具备一份容纳异己的气量,方能有博大的未来。古谚:“泰山不辞土壤,大海不捐细流。”昔日,齐桓公延用敌师管仲,得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唐太宗推崇魏徵鲁直规谏,显示宽容大度。同样地,佛门传颂:“百川汇归大海,共一咸味”,“各族入佛,同为佛子。”昔日,刹帝王孙难陀和阿难尚对首陀罗贱民出身的优波离,拜火教的迦叶,好玄论的迦旃延,尊奉为师兄,概因“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平等性,由此可知佛陀早就打破种族交界线、阶级差别。佛陀慈悲融和的性格,使佛种得以遍撒各地,佛法得以流传至今。今日,国际佛光会要屹立于世界,更需要努力接纳别人,融和众生,才能成长茁壮。

星云一向主张,同中容异,异中求同。在佛教里,南北传的佛教要融和,传统和现代的佛教也要融和;禅净要融和,显密也要融和;僧信要融和;入世出世法也要融和;融和就是中道,中道才是真正的佛法。今日世界更需要融和,国家与国家要融和,种族与种族要融和,士农工商与士农工商要融和,群我之间更要有群我之间的融和,政党主义应与政党主义融和,因为融和才是今后地球人的共生之道!

世人以心地不够宽大的陋习是:“自己萎弱,厌人健全;自己恶动,怪人活泼;自己饮水,嫉人喝茶;自己呻吟,恨人笑声。”国际佛光人与此陋习恰恰相反;佛光人是实行菩萨道的:“人在山林,要心怀社会;立足地球,要放眼宇宙;身居道场,要普利大众;天堂虽好,要美化人间”。处在融和的修行中,平等尊重,有活泼的人我一如,更有健全的自他两利。

古来的佛教,一直十分注重融摄反对者的理论,以及吸收异论者合理的思想,更不断取得其他学派、宗教中适合的善巧与方便,以适存于各地域、各历史、各文化、各社会与环境之中,以发挥佛教强韧的生命力。佛教对外如此,对内更是以融和来兼容并蓄。二千六百多年来,佛教几经万花齐放、百鸟争鸣,绽放出极其缤纷的光彩。在佛理、教义上有顿渐、迷悟、真妄、空有等不同的学说与议论;在印度宗派上有大众部、上座部的分岐,在中国有八大宗派的不同,不管什么殊异的发展,但总是不离佛教的三法印和八正道的轨范。可见佛法中蕴涵极深,包容极广。国际佛光会所推崇的,正是这类融和的佛法。我们的主张是:

一、以平等、尊重和开放的态度,容纳异教和异言、异人和异事,但要正而不邪。

二、以积极、慎重和稳健的作风,吸收其他的精华、特色与方法,但要与人有益。

三、以佛法、丰富和广博的内涵,滋养世间和人类,同体和共生,但要气宇胸襟。

四、以融和、交流和沟通的行动,接受文明和讯息,自觉和觉他,但要正心诚意。

所以国际佛光会全体会员共同的愿望是:“我们要以融和与世相处!”

融和的重要,从最近发生的洛杉矶种族暴动事件也反映出来。正因为缺少了融和,缺少了包容,缺少了互相谅解,缺少了互相尊重,才会产生种族隔阂,才会产生种族歧视,最后也才会产生种族暴乱。看看世界种族纠纷不断,国家暴力纠缠不已,现代的文明已影响了和平与安宁,已败坏了天地法则与自然生态,这说明了国际佛光会提倡的“欢喜与融和”,不仅是主观的愿望,也确是客观的需要。就这一点来说,象征着欢喜与融和的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此时此地在洛杉矶正式宣告成立,更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我们在消除种族彼此歧视中扮演一个角色,我们在发展现代文化思潮中促进人类的和谐,我们在提倡弘法利生佛光普照时,带给世间的希望,我们在复兴佛教宣扬法音时,提醒大众的良知,这是国际佛光人的光荣,也是国际佛光人的义务!

国际佛光会的任务是一件接一件,国际佛光人的精神是一代传一代。在此,祈愿在三宝加被及佛陀慈光下,我们共以信心、耐心与恒心延续佛法慧命,同用佛心与慈念,化解自己和世人的愚昧!我们领纳“融和”的无量,付出“欢喜”的布施,实践国际佛光人的目的:“提倡人间佛教,建设佛光净土,净化世道人心,实现世界和平。”

同类推荐
  • 自控力:别让情绪左右生命的品质

    自控力:别让情绪左右生命的品质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那些善于掌控自己的人,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烦恼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永远不要让悲观挡住了你的阳光,每一位青少年都应该学会排除负面情绪,激发潜伏在身心之内的正能量,并在不断努力中提高自身。行动起来吧,相信自己就是叱咤风云的非凡人物,就是掌控情绪的天才!
  • 管理你的老板

    管理你的老板

    挖好了坑把老板推进去是不现实的,应该远远地设好包围圈,慢慢地从四面围起来,诱导老板自愿按照你的意思走进去,才是一种智慧。
  • 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本书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探讨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戒除不良习惯对人生的积极意义。全面深刻地分析了老习惯、新习惯、好习惯、坏习惯、小习惯以及无处不在的各种习惯。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习惯,生动有趣地描述了形成各种习惯的性格。郑重地劝谕读者,要区别习惯的好坏,别让习惯牵着走。要警惕潜意识的误导。不当消极被动的奴隶。要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别囿于习惯的藩篱,被习惯所左右。从而,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懂的人情世故

    真希望我20几岁就懂的人情世故

    《真希望我20几岁就懂的人情世故》从“人情”是让这个社会高效运转的交际原则,“世故”是经过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它们都是源自生活、最接地气的智慧。想要在社会中脱颖而出,最大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学历、背景甚至能力,促使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处世态度和方式。《真希望我20几岁就懂的人情世故》可以帮助20几岁的你少走弯路,让你学会用最佳的方式表达自己,用最融洽的方式与他人相处,用最高效的方式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 开放你的心态全集

    开放你的心态全集

    战胜困难,是唯一的选择,这就需要你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做人的基本规则是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不轻言失败,因为世上难事,不可尽数,你的困难,也是别人的困难,战胜困难,是唯一的选择,这就需要你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改变自己一生的法则,往往不在于能力大小、环境好坏、机遇多少,而在于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做人、做事,找准自己的强项与弱点,扬长避短,善待自己,就会找到自己脚下的出路。以积极、乐观、开放的心态面向自己所接触的人与事,给人退路即给自己出路,融解心中积怨,包容他人,拥有阳光般的心灵,任何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人生就会向敝亮的方向发展。
热门推荐
  • 玩转幽默英语

    玩转幽默英语

    搜集西方流传的九类笑话:女人与男人、童真童趣、雇主与雇员、律师与警察等,结合实用情景,逐一指点,保证读者活学活用,幽默中玩转英语。
  • 阿熊哥的传说

    阿熊哥的传说

    一只黑熊兽渡劫失败,被迫化为人形,重现踏上修真道路的故事。
  • 阴谋鬼计

    阴谋鬼计

    轮回之道,自有定数。前世因,今世果。苏城天生阴司命,招鬼身,克父克母克姻缘;天眼开,辨鬼辨妖辨小人。化灵符,催咒语,降妖除魔明正道。沧海桑田,一番红尘历尽,他才明白:比机关更阴毒的是人心,比鬼怪更可怕的亦是人心。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熊儿的讨论群:94501870......
  • 任务之旅

    任务之旅

    从未被模仿,一直被超越。(本书仅为个人娱乐,想喷你就喷,好了,二十个字够了。)
  • 寒冰印

    寒冰印

    十万年前,邪恶神器意外失踪;十万年后,韩冰在贫瘠的低阶星域,被一个小修真家族收养;他是冰印之魂所化,他的性格亦正亦邪,他的未来,是个未知数。
  • 霸道校草pk千金贵小姐

    霸道校草pk千金贵小姐

    她,是一个的千金大小姐,对世事反应无常,他,是霸道校草,与她战火硝烟,看他们怎么演出两人互相激斗!
  • 八部天神

    八部天神

    太古年间,佛道盛世,统领三千大世界,诸界臣服,佛界大能聚诸界强者,以诸界至宝凝练至尊神器,欲打破轮回之道,然五衰将至,天地大劫来临,诸界群起攻之,佛道衰败,聚合了佛、天、龙、修罗等八界的至尊神器遗落天地,从此消失世间。数百万年后,一个少年自天外而来,从幽冥而出,得到“八部浮屠,”掀起血雨腥风。
  • 某魔法的蕾米莉亚

    某魔法的蕾米莉亚

    幻想乡的红魔馆中居住着外地来的吸血鬼姐妹,关于她们的过去知者寥寥。好在终于有人发表了自己的猜想——《妹妹大人的幻想乡》,可惜弃坑了。为了追随这位富有幻想的先辈,我也提出了自己关于这方面的猜想。嗯,这真的不是魔禁同人哦!
  • 遗落城邦:沙漠之城

    遗落城邦:沙漠之城

    茫茫沙漠里有什么?有漫天的黄沙,有偶尔过往的驼队,有珍珠般的绿洲……当然,在莫天脑海里,还有沙漠神鹰的矫健身影,还有那个不断被提起的神秘古城——沙漠之城。刘叔说:“你要找到开启沙漠之门的玉佩钥匙。”莫天问:“玉佩在哪里?”“不知道,从来没有人知道。”从此,莫天踏上了漫漫的危机四伏的江湖之路,开始寻找玉佩,寻找不共戴天的仇人,开始快意恩仇,开始亡命天涯……月圆之夜,在他筋疲力尽,绝望着将要放弃的时候,突然从沙漠深处传来震耳欲聋的声响……
  • 笨蛋神王是天坑

    笨蛋神王是天坑

    众神未来的王,居然是个话唠+逗比?什么靠谱,正经,统统给我靠边站!不作死就不会死,超越天际毫无节操,已经让众神忍无可忍。最后还把自己给坑了,一不小心搞了个穿越。话唠逗比也就算了,可居然还特么废柴?穿越也就罢了,整天让战斗系统暴走也罢了,还专业坑基友坑队友坑好丽友~一言不合就“砰砰砰”,武器耐久度为0?不打紧,3秒之后又是一条好汉!原名《神王怎么可能这么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