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3400000063

第63章 化世与益人(2)

(四)开发如性的真心:每个人都有一颗自性真心,当我们开发了如海的真心、如空的真心、如地的真心以后,如果能再开发自己的性天,把本性的天地加以开发,就能发掘自己的真如自性,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就能找到自己的家乡,就能寻回自己的所有了。

总之,凡能帮助我们完成“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之学佛最高目标的愿心,诸如感恩心、惭愧心、向道心、功德心、深信心、尊敬心、广大心、忍耐心等,都是学佛者不可一刻或忘的发心。

发心,就是立志,就是发愿;发心是动力,无论什么机器都要讲究它的动力有多少。我们每一个人也要自问自己的能量、动力有多大?能量、动力来自于发心,你所发的心愿有多大,动力就有多大,所以关于如何“化世益人”的第二点,我希望未来全体佛光会员都能以“发心动力”来化世益人。

三、以随众参与来化世益人

世间万法,都靠因缘和合才能成就,所谓“缘聚则成,缘灭则散”,缺少因缘,不但诸事难成;离开因缘,个人也无法生存,所以人不能离开大众。大众就是我们的因缘,大众就是帮助我们生存的条件,故而佛教讲究“缘起”,讲究“集体创作”,讲究“众缘所成”。

佛教把人称为“众生”,意即“众缘和合而生”。世间上没有个人单独存在的时空,要存在,一定要靠大众相互依存;有了大众的因缘成就,个人才能存活。因此,我们要把这些因缘聚集起来,再分享、利益给大众,千万不要做离群的自了汉,因为“佛果在众生身上求”,离开大众,固然生命无法生存,失去大众,也无佛道可成。

众,实在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意思,像“众生平等”、“以众为我”、“大众第一”、“众志成城”、“众望所归”、“众擎易举”、“众星拱月”等,乃至佛经所说,任何一个法会,任何一个事业,都需要“众成就”,因此和合随顺众生才能成事,这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谈到“众”的重要,在自然界里,树木都要丛生成林,花草也讲究簇生聚集,动物也都是“物以类聚”。人也不例外,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都是双手空空而来,虽然在世间建设了家庭,有了眷属、家人、财产、事业,最后还是得空空而去,因此人生最好就是拥有佛法、拥有功德、拥有福田、拥有大众、拥有未来,这些才是永恒持续的资产,才是生命的最高价值。

尤其,世间上最宝贵者,并非黄金白玉,也不是汽车洋房;最可贵的是“缘分”。人与人要有缘分才能和好;人与事要有缘分才能成功;人与社会,乃至事事物物、你、我、他等等,都要有缘分才能圆满功德。因此,在人世间有许多的好事值得我们去做,例如布施、守法、奉献、服务等;在众多的善法之中,没有一样比“给人一些因缘”更为重要。

“缘”不是佛教的专有名词,缘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缘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人的一生都是在“缘”中轮转,例如机会就是机“缘”;世间凡事要靠众“缘”和合才能成功,建房子少个一砖一瓦,都不算完成。在人生的旅途上,有的人碰到困难就会有贵人适时相助,这都是因为曾经结缘的缘故,所以今日结缘就是为来日的患难与共做准备,“结缘”实在是人世间最有保障的投资。

人既然是依靠因缘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因此今后佛光人应该随众参与各种活动,多多广结善缘,因缘愈多,成就愈大;尤其我们要创办各种佛光事业,有了事业才能利益大众。过去一般人以为佛教的事业,无非就是诵经祈福,丧葬超渡;或是深入山林,农耕自足,过着离欲清净的生活。事实上,千百年来佛教一直为人间提供各种医疗救济、社会公益、教育文化等事业,不造余力的造福社会,利济群生。

例如:北魏的僧祇粟与僧祇户,帮助政府解决人民的饥馑;南北朝的寺库、唐代三阶教的无尽藏院,以及历代所从事的油坊、当铺、旅店、茶馆、食堂、碾硙业等,都是繁荣经济、便民利国的福利事业。尤其隋唐佛教之所以兴盛蓬勃,寺院发展佛教事业来利济苍生,可以说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其中磨坊、碾厂、仓库促进民生的发展,宿坊、车坊便利商旅的往来,义学、私塾、藏经阁、译经院提升社会的文教,僧祇粟、寺库稳定国家的金融,病坊、当铺照顾贫者的需要。

其实更扩大开来看,历代的寺院无不兴办许多利济群生的事业,包括植树造林、垦荒辟田、凿井开渠、兴建水利、维护泉源、筑桥铺路、兴建公厕、建立凉亭、利济行旅、经营碾磨、设置浴室、赈饥济贫、施医给药、养老育幼、急难救助,乃至开办义冢、义学等。也可以说,佛教自从传人中国之后,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农业生产到工业参与,从旅游服务到临终关怀,从当铺油坊到仓库碾硙,从慈善工作到文教事业,不但带动经济的蓬勃发展,更是提升了社会的人文素养。

一直到了现在,我们以实践“人间佛教”为目标的佛光会员,更要有计划的兴办各种佛教事业来化世益人,福利社会。例如可以设立佛教文物流通处,让佛教徒及社会人士方便获得各类佛书、法物、佛教录音带、录像带等,以带动佛教文物流通,使佛教文化得以弘扬。或者在各地成立佛光缘美术馆、滴水书坊、语言翻译中心、医疗护理中心,乃至成立读书会、推动人间音缘、提倡心灵环保、重视生态保育等,透过语文、讲说、音乐、艺术、护生、救济、医疗等,都可以提供广大群众接触佛教的因缘,藉此利乐十方众生。

甚至佛光人为了发展慧学,将来你们也可以进入佛光山创办的各级学校教书,或是加入佛学研究中心来深入经藏,专心研究、推动人间佛教的思想、经论,或是到佛光山的禅堂、净业林,体验禅净双修,落实解行并重,乃至加入佛光教团,支薪工作等。

以下兹就适合佛教徒从事的事业,列举数十种,提供佛光会员发展事业之参考:

?文化事业:报社、电台、电视台、书局、唱片行、佛教文物流通处、美术馆、文化广场、出版社、印刷厂、翻译社、剧场、音乐厅、会议中心等。

?教育事业:各级学校、幼儿园、补习班、外籍新娘识字班、长青学院、才艺中心、信徒大学、社区大学等。

?社会福利:医院、复健中心、洗肾中心、疗养院、安养院、老人俱乐部、托儿所、育幼院、儿童之家等。

?服务业:旅行社、葬仪社、花店、托运公司、顾问公司、律师事务所、保险公司、职业介绍所、技能训练班等。

?工商类:超级市场、佛教百货公司、大饭店、素食馆、物流中心、室内设计公司、园艺设计公司、电力公司、自来水厂、农场、工厂等。

以上所举之外,只要是能化世益人,只要对国家民生、对社会大众、对经济利益、对幸福快乐生活有所增益的事业,佛光会员都可以视自己的专长、兴趣和经济能力,实际投入参与。另外,未来佛光会员还应致力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和,要将古老的东西改良成为现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例如集会的改良、共修的改良、活动多元化的举办等。尤其要鼓励青年团的发展,以便接引更多的青年人共同参与佛教事业,相信必能更有助于发挥佛教化导俗世、利益大众之功。

四、以菩提愿力来化世益人

佛教讲究智慧,但尤重慈悲;重视慈悲,更重行愿。佛教的诸佛菩萨,都是依靠悲智愿行而成就道业,因此前面提到,学佛首重发心立愿,如《大集经》说:“发愿能摧伏烦恼魔军。”《大智度论》也说:“作福无愿,无所标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由此可见,入道之由莫不行愿,因为“果”虽然是由“行”所招感,但是如果没有“愿”力,即使是行,也无法到达所期望的目的,所以学佛要发菩提心,立菩提愿。

菩提心就是指自觉觉他,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愿心。过去佛教所以衰微,就是因为佛教徒悲智愿行的力量不够,例如“四弘誓愿”,大众敢唱不敢讲,敢讲不敢做,敢做做不到。所以今日佛教要兴隆,佛教徒必须要有悲智愿行,应该要效法古圣先贤,发大菩提心,例如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立愿“若不成佛,哲不起座”,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成就极乐净土,药师如来发十二大愿庄严琉璃世界,乃至文殊、普贤、观音、地藏,也是以慈悲行愿做为实践的行门。

此外,玄奘大师西天求法,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法等,他们化世益人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乃至“四弘誓愿”更是每一位大乘行者所应奉行的功课,所以发心奉行菩萨道的佛光会员,都应该以“菩提愿力”来化世益人,因为“人间佛教”一旦离开了菩提心,那就是世间法,就会远离佛道。

因此,我们要如何发菩提心,如何发大愿才有力量呢?如《楞严经》说:“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发心立愿要合于《大乘起信论》的“大”、“正”、“圆”、“真”,要有“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菩提心”的发愿,如此才不会偏离正道。

以下兹举数例,提供佛光会员发愿之参考:

(一)我愿做一个正信的佛子,用佛法分享世人。

(二)我愿将正信佛教,传之于世界。

(三)我愿到边远落后的地方,传扬佛法。

(四)我愿到苦难的地方,施与爱心。

(五)我愿将产业交给佛教团体,永续经营;我愿将遗产交与佛教团体,利益群生。

(六)我愿建立正知正见的佛化家庭,重视信仰传承。

(七)我愿奉行一师一道,护持正法。

(八)我愿发心著书、说法、修行、传教。

此外,现代佛教徒应该以现实人生的需要,帮助社会解除苦难为自己的愿行,例如:

1.成立“电话法语中心”,让求助无门的苦闷者,用电话诉说心事,给予一些佛法的指导和慰问。

2.成立“救苦救难中心”,让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及时得到救助,免于误入歧途。

3.成立“佛法咨询中心”,为社会上一些有疑难的人,给予佛法的心理辅导,助其解决生活、职业、家庭、感情上的问题。

4.成立“老人俱乐部”,提供一般老人聚会、喝茶、下棋、阅报、念佛等,不但藉机联谊,同时可以从佛法里获得身心的安顿。

5.成立“大同养老之家”,发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照顾社会上许多独居老人,使其免于孤单无依之苦。

6.成立“收容之家”,对于一时因故无家可归的贫病孤弱,给予暂时收容,以便重新调整身心,再创前途!

7.成立“妇女求职中心”,提供乡村妇女到都市求职时,解决其求职前的食宿问题,让他有一个缓冲时间,以免遭到坏人所骗。

8.成立“病患慰问团”,有组织、有计划的到医院,或到病患家里慰问,为其诵经祝福,赠送佛书,以慰病苦。

9.参加“送医药到偏远地区”活动,如佛光山云水医院,让健康的人出钱,为穷苦的人看病。

10.组织“急难扶持会”,对一些遭受重大天灾人祸而流离失守、生活无着的人,及时施以救济,此即一般所谓“救急不救穷”也。

11.发心将个人薪水所得,拨出十分之一作为布施之用。

12.每周安排数小时的时间,为信仰或慈善而加入义工服务。

其实发心立愿并不是佛教徒的专利,社会上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发心立愿,发心,才能把事情做好,立愿,做事才有目标。尤其今日社会乱象纷陈,很多人在为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而感到忧心不安之际.如果人人都能发心立愿,例如:身为警察的,发愿克尽职守,除暴安良,打击犯罪,消除社会的歪风邪道;身为家庭主妇的,发愿孝顺公婆,教育儿女,体贴丈夫,确保家庭的伦理道德、和谐美满;身为学生的,发愿用功读书,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和睦朋友,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甚至举国上下,如果人人都能发愿,愿于每日把欢喜布施给别人,把快乐分享给大众,相信必能使社会充满祥和之气。

总之,发愿就像开采能源一样,心里的能源是每个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大财富。唯有人人经常立志发愿,才能为自己留下历史,为家庭留下贡献,为社会留下慈悲,为世界留下光明!

因此,希望未来所有佛光人等,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能拥有悲智愿行,都能以菩提愿力来化世益人,则佛教普及社会,深入人心,自是指日可待。

国际佛光会的成立,不但有助于提升信众信仰的层次,同时也是佛教史上革命性的创举。十五年来,在佛光会员们共同推动“人间佛教”的努力下,已逐渐实现佛教的生活化、现代化、本土化、国际化。未来更期许每个会员,都能本着佛教慈悲、智慧的特质,人人自觉健全,同时以发心为动力,随众参与、护持佛教的弘法事业,更以菩提愿力为后盾,一起为佛法的弘传,为世界的净化,为人类的幸福与安乐而奉献心力。

同类推荐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父爱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父爱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感悟人生枕边书全集

    感悟人生枕边书全集

    《感悟人生枕边书全集》从人生励志、修身、仕途、治学、人际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以哲学的角度启迪人生,用生动的小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渐渐重新开启感悟的心灵,让思想慢慢复苏。人生的感悟不是几句话可以概括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丰富过程,且别人无法代替。一生的感悟或多或少,但只要学会感悟,并且保持心灵的弹性,就会有所获得,于是我们充实地活着。
  • 实用辩论技法大全

    实用辩论技法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辩论的基础知识、方法与技巧等。本书与一般的辩论书籍不同,它改变了传统的烦锁冗长的理论阐述,而将重点放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实践指导上。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故事、事例,这些有趣的事例可以作为读者进行辩论时的素材和参考。对于渴望成为辩论高手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本既能增长知识,又能提高技能的优秀作品。
  • 让学生尊敬师长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尊敬师长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李嘉诚的处事哲学与商战心经

    李嘉诚的处事哲学与商战心经

    本书分处事哲学和商战心经两篇,处事哲学包括勤奋坚忍、建立自我、外圆内方、进退有度、运筹帷幄、追求无我;商战心经介绍了智、信、胆、谋、度、让、善、才、俭、新。
热门推荐
  • 神之役战

    神之役战

    沈凌想要变得强大。在不明生物神魄的引导下,沈凌成为了神。爆发的魔兽,被改造的兽人,万魔之首的觉醒……沈凌要找到其他四位神共同进退。而沈凌作为五神之主,要与其余四神同魔物战斗,保护世界不被魔统治……可是魔主居然不是幕后黑手?到底谁才是……
  • 娇俏小红娘:腹黑王爷不要撩

    娇俏小红娘:腹黑王爷不要撩

    别人穿越都是公主王妃,到她穿越就成了为别人牵红线,老天,这不公平啊。诶等等,为什么师傅看向她的眼光一点点的变质,为什么主线人物突然把攻略目标改成她?这和最开始说好的不一样啊!
  • 末日离火

    末日离火

    “新世界自助委员会公审现在开始。”“蒋离,新世界的一切灾难的根源,都是你造成的,你可认罪?”“你们的意思是,我没死干净的事怪我咯!”……
  • 重生之荣登巅峰

    重生之荣登巅峰

    “欠我的,我要你百倍偿还,害我的,我要你永无安宁,杀我的,我要你永不超生!”主角三观不正,这是一个重生复仇,然后荣登巅峰的故事。
  • 程序也失控

    程序也失控

    杀手?富二代?凯子?太子?身份的转换程序的失控,造就了他,一代神话!不可思议的未来!他操控着CS真人制造杀戮………………来捍卫自己的爱情、亲情、事业。这一切……只为了不白活这一世!
  • 刁女也穿越之:做你王妃不可能

    刁女也穿越之:做你王妃不可能

    她倾少雅是一个算的上幸运的穿越女,因为穿越到了有钱.有势的天下第一庄‘倾剑山庄’。还有一个对自己痛爱有加的好哥哥。可是一道圣旨让她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人,管他是不是王爷,不嫁,于是她倾少雅就很低调的逃婚了。本来是想要泡一帅哥来吧这门婚事搅黄的,谁知道那帅哥居然就是自己要嫁的人,还有没有比这更狗血的事情啊????
  • 鲜血与玫瑰

    鲜血与玫瑰

    她从小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对与她来说,她的妈妈就是她唯一的希望。从小就不爱表达的她,在日记中表达她所有的感情与秘密。在三岁那年她发现了三本日记,而这三本日记记录了她妈妈的苦涩爱情。在六岁那年她失去了她唯一的希望,走上了一条全是鲜血的道路,用伪装来遮掩自己的伤疤。当伤疤再次来临,她该如何面对?他会不会一直相信她?真正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血腥和残忍?
  • 穿越之踏步生莲

    穿越之踏步生莲

    一不小心坠入荷花池可怜的慕妍穿越到一个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朝代,好不容易女扮男装成新月城君主蒙混了几天快活日子却遭遇国破家亡,展开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漫漫路。一向肃穆沉稳一派王者风范的紫庭城君主冷决然,不顾她的抗议大掌一捞如同拎小鸡一般带回身边护着,许她散尽三千佳丽只娶她一人为妻。迷迷糊糊的慕妍同学,就这样开始了她啼笑皆非的宫廷内斗之旅——后宫之争,邻国之乱,内臣为患,谁能力挽狂澜?娇俏女子,英雄男儿,江山美人,携手天涯踏步生莲去,书写怎样一段悲欢离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梦萧然

    一梦萧然

    职场三年勤勤恳恳却背黑锅,怨气四射导致车祸,穿越居然还是个出生于妓院的婴孩,简直是····还好学的就是管理,无心惹事无心参政,我们就乖乖经营起这烟花之地当个小土豪好了,可惜你不有点政治背景有钱也没用啊·····
  • 逃走

    逃走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