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9100000011

第11章 管仲的故事(2)

管仲理解齐使的用心,知道机会正在等着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请求回国。在回国的途中,管仲怕施伯改变主意再追上来,那自己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为了鼓舞士气,管仲编了一首斗志昂扬的黄鹄之词,士兵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他们边走边唱,越唱越起劲,不知不觉就加快了步伐,两天的路程不到一天半就走完了。而鲁国方面,施伯在把管仲交给齐使之后,就开始后悔了。他对鲁庄公说:“鲍叔牙是管仲的好朋友,管仲回到齐国,一定会被重用,那就对我们鲁国不利了,不如现在把他杀了。”鲁庄公马上派施伯率领上兵追来,可是为时已晚,管仲早已进入齐国国境了。

管仲一行刚到堂阜(齐地,今山东蒙阴县西北),鲍叔牙就命人除去了管仲的枷锁,并且给他以极尊重的礼遇:为他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为他举行除灾求福的祭祀仪式。齐桓公也亲自到郊外迎接他,马上就与他谈论起了国家大事,并任命他为大夫。

四、中原需霸主,管仲拜齐相

管仲所处的时代,正当春秋初年。这时周王室的势力衰微,财政困难,周天子甚至向鲁国去要钱来下葬周平王。周平王的儿子周桓王出门没有齐全的马车,还向鲁国去借。周桓王死后七年才得以埋葬,原因就在于没有钱!周王室不仅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能力,而且自己也只相当于一个二等的诸侯国,只不过还保持着一个“天下共主”的虚名罢了。

与此相对,诸侯国的势力却迅速膨胀起来。由于经济的发展,诸侯国对别国土地和人民的占有欲也更加强烈,于是出现了频繁的兼并战争和大国争霸的局面。春秋初期较大的诸侯国,在黄河上游地区有秦和晋。但当时秦国主要忙于对付西戎,晋国自从晋昭侯封桓叔于曲沃之后,晋国便陷入了长达六七十年的大宗与小宗的斗争之中,内乱不止,因此秦国、晋国都还无力向东方发展。南方的大国主要是楚。楚国在春秋初年已开始强盛起来,并且控制了汉水流域和长江中游地区,在它的周围又都是些小国和野蛮部落,因此楚国成了独霸南方的唯一大国,并对中原地区构成威胁。但当时楚国的力量也还没有强大到足以与中原大国争霸的程度。北方有个燕国(北燕),因为远离中原,自身也不够强大,还常被戎族所侵扰,自然也无力向南发展。所以春秋初期的诸侯争霸,主要在黄河下游各国之间展开。当时黄河下游的大国主要有郑、宋、卫、鲁、齐五国,小国则有陈、蔡、邢、谭、遂、纪、莒、杞等。最初中原地区曾出现郑国独强的局面。

在郑庄公当政期间,郑国势力很大。郑国作为一个诸侯国,郑庄公居然与周天子交换太子以表信任,由此可见郑国的势力已经大到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的地步了,历史上称之为“周郑交质”。郑庄公曾经派祭仲率领军队在收获季节抢割了周王畿温地(河南温县)的小麦,又取了成周的禾。按照礼俗,诸侯国君即位之后应该立即到洛邑去向周天子请命,从而得到周天子的认可,但是郑庄公在自己即位的二十七年(前717)才去朝见周天子。周桓王因为郑国割取王室麦子一事对郑庄公极为不满,因而没有对他加以礼遇。郑庄公三十七年(前707),庄公不朝见周天子,出现了“周郑交恶”的局面。周桓王率领陈国、蔡国、虢国、卫国的军队讨伐郑国,双方会战于繻葛(今河南长葛北),在这次战斗中,郑国人祝赡竟然射中了桓王的手臂!如此大事,庄公也只是让祭仲夜里去“问王疾”。由此可见当时周王室的势力已经何等衰微。

但自公元前701年郑庄公死后,他的四个儿子开始了历时27年的君位之争。大夫祭仲先立太子忽(郑昭公)为君,宋庄公却竭力帮助自己的外孙公子突即位,并绑架了祭仲而威胁他说如果不立公子突为国君,就杀掉他。祭仲胆小怕死,回国之后改立公子突为君。郑昭公看大势已去,公子突背后还有强大的宋国做靠山,于是出逃到卫国。公子突即位。这就是郑厉公。郑厉公是在宋庄公的帮助之下登上君位的,这就为以后宋庄公不断向郑厉公索要财物和土地、宋郑关系恶化埋下了伏笔。郑厉公即位后,祭仲专政,引起了厉公的不满,厉公和祭仲的女婿雍纠合谋要杀祭仲,但被祭仲的女儿告发,祭仲抢先杀了雍纠,厉公出逃到栎(音li,今河南省禹县),昭公复位。在昭公还是太子时就和大夫高渠弥关系不好,当时就曾经建议庄公不要任高渠弥为卿,但是庄公不听,最终还是任命高渠弥为卿。等到昭公复位之后,高渠弥怕昭公对自己不利,就先下手为强,在一次出外打猎时射死了昭公。高渠弥和祭仲又不敢迎接历公回国,所以立了公子亹(音wei)为君。公子亹年少之时曾经与齐襄公打过架,所以在齐襄公召开首止(今河南睢县东南)之会的时候,公子亹到会,但没有向齐襄公谢罪,齐襄公就杀了他,还将高渠弥五马分尸。之后公子害的弟弟公子婴即位,是为郑子,厉公劫持郑国大夫甫假,甫假为了活命,答应帮厉公回国。甫假回国后杀了郑子而迎厉公,厉公复位。郑国的内乱加上郑国的主要敌手宋国义多次联合卫、陈、蔡乃至齐、鲁等国伐郑,郑国的势力便中衰了。

由于中原无主,诸侯混乱,于是又造成异族交侵的局面。北方的狄族经常东侵南下,给中原诸侯造成巨大威胁。还有诸戎,他们从西到东分布得都有。东方的戎族经常寇略鲁、齐等国,北戎也曾侵犯过郑、齐等国,山戎则经常侵扰燕国。活跃在伊、洛流域的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则经常给周王室造成威胁。此外东方的淮夷、南方的蛮族(除楚国外),虽然当时势力不大,也都对中原的沃野膏壤垂涎欲滴,企图染指其问。

在这种形势下下,中原各国联合起来,节制诸侯国之间的肆意侵伐,抵御异族的侵扰,以便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和文化,就是当时客观形势的需要。这就是说,中原需要一个霸主,来代替周天子向诸侯国发号施令。谁的力量最强,谁就能充当霸主的角色。郑国虽然强盛过一段,但霸主的地位尚未形成,就衰落了。就是在这个时候,齐桓公登上了君位,并听从鲍叔牙的建议,设计把管仲迎回齐国,准备任以为相,授以国政。

但开始齐桓公还没有争当霸主的意识,他只是想安定他的国家。所以齐桓公和管仲第一次谈活时,首先向管仲提出的问题是:“您看齐国的社稷可以安定吗?”管仲则回答说:“君如果能成就霸业,社稷就可以安定,否则就不能安定。”桓公说:“我不敢奢望干那么大的事业,只不过想安定社稷罢了。”管仲再三劝说齐桓公树立图霸的信心,桓公仍然说“不能”。于足管仲说:“君免除了臣的死罪,这是臣的幸运。然而臣之所以不像召忽那样以身殉纠,就是为了安定齐国的社稷。君不图霸业,就不能安定社稷。社稷既不能安定,臣就是空食齐国之禄,既不能以身殉纠而又空食俸禄,臣实存不能这样。”说罢,转身便走。桓公赶忙召管仲回来,羞愧地说:“我一定努力成就霸业就是了。”于是管仲庄严地向桓公行再拜稽首的大礼,然后说:“今天君许诺成就霸业,臣才能接受君命。”管仲就这样做了齐桓公的相。

五、图霸先修内,管仲治齐国

管仲为了帮助齐桓公实现称霸诸侯的目的,便开始与齐桓公讨论如何才能把国家治理好。齐桓公说:“我有三大缺点,不知道是否还能把国家治理好?”管仲说:“我不知道您所说的缺点是什么。”齐桓公说:“我喜欢打猎,往往等到天黑见不到禽兽了才回宫;我爱好喝酒,日夜相继,这样往往耽误诸侯使者的来访和大臣的上奏;我喜欢女色,宫中有很多没有出嫁的姑姑和姐妹。”管仲说:“这都不是好习惯,但也算不上是很大的毛病。”桓公有点生气地说:“那什么才是大缺点呢?”管仲说:“一国之君,只有两大缺点,就是优柔寡断和不勤勉。优柔寡断就会丧失民众,不勤勉做事就不会成功。”桓公说:“那我就放心了。你今天先回去休息,改天我们再一起商量治理国家的方策。”管仲说:“国君做事要果断,为什么要往后推呢!”桓公问:“那怎么办呢?”管仲建议桓公先修内政,后图外事。他对桓公说:“如果本国的内政得不到治理,那么我们对外的正义行动,也不会得到诸侯的信任。必须先在本国内政的治理上做出榜样,才可能使诸侯亲附我们。”

齐桓公说:“我的先君襄公,只顾享乐而不理国政,侮辱贤士而宠爱妃嫔,把国事搞得很糟,不但使国家得不到发展,恐怕连宗庙社稷也难保持了。您说要先修内政,请问,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

管仲对于富国图霸,早已深思熟虑,成竹在胸,因此针对齐桓公的问题,他献出了一整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人才选拔的改革方案。

在国家的行政建制方面,他提出了“叁其国”、“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的方案。

桓公问:“叁其国是怎么回事?”

管仲说:“叁其国,就是对国都的居民实行三分管制法。把国都中的工、商和士三种居民,划分为二十一乡,其中六个工商乡,十五个士乡,而分别由公(指齐桓公)和上卿高子、国子三人率领:公率领十一个乡(六个工商乡加五个士乡),高子率领五个士乡,国子率领五个士乡。相应的,国政也分为三项,建立三官制度加以管理:立三宰以管理官吏,立三族以管理工匠,立三乡以管理市井,立三虞以管理川泽,立三衡以管理山林。”

桓公问:“伍其鄙又是怎么回事?”

管仲说:“伍其鄙,就是对郊外的农民按轨、邑、率、乡、属五级组织编制起来。五家为一轨,设一轨长;六轨为一邑,设一邑司;十邑为一率,设一率长;十率为一乡,设一乡良人;三乡为一属,设一属帅。儿军事由属来管理,民政则由乡管理。每五属则设一大夫统领。”

桓公问:“定民之居、成民之事,是怎么回事?”

管仲说:“士、农、工、商这四种身份的人,是国家的基石,不可以使他们杂处在一起;杂处,就容易引起混乱,人们就会不专本业而见异思迁。应该使士和士住在一起,农和农住在一起,工和工住在一起,商和商住在一起。把士安置在学校周边,把工安置在靠近官府的地方,把商安置在市井的周国,把农安置在田野附近。”

“让士住在一起,这样父与父之间谈论道义,子与子之问谈论孝道,作为人臣的就谈对于君主的尊敬,年幼的则谈敬爱兄长。从小生长在这种环境里,人的思想就会安定,长大就不会见异思迁。这样即使父兄的教诲不用整饬就能做到最好,学习也能轻而易举地掌握。所以士的后代永远为为士。”

“让工住在一起,了解四季的不同需求,辨别物品的优劣和器材的用处,选取最合适的物品来用,彼此交流自己的长处,互相借鉴学习。每天都从事这种工作,让自己的产品远销各国。幼小的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自己祖辈父辈的工作,长大后也就不会见异思迁了。工匠的后代永远都是工匠。”

“让商人居住在一起,了解四季中人们的不同需求,查看本地所拥有的物品,确定它的市场价格,肩背着或者牛车拉着,把自已的物品运到需要它的地方去,用自己所拥有的换取自己所没有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并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后代,那么商人的后代将永远是商人。”

“让农民住在一起,了解四季的农事,根据季节的变化来选择要用的农具,到了冬天就锄去杂草,等待耕作。该耕种的时候,就深翻土地,等待及时好雨。及时的好雨过后就要扛着锄头从早到晚开始劳作,把自己的体力汗水洒落在土地上,这样农民的后代就永远是农民。可以选拔其中的优秀者出来做官,他们一定值得信赖。”

“这样,士农工商所从事的职业就可以世代相传,从而使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这就叫做定民之居,成民之事。能做到这样,就可以使基石牢固,国家稳定。”

此外,管仲还向桓公提出,对齐国的旧法作一次全面的审查,该改的改,该废的废,择其善者而用之,而取舍的标准,则主要看是否符合世俗(即现实)的需要,“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深知,要完成霸业,必须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管仲提出,“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只有国家的财物多了,才能吸引远方人民的归附,只有荒地得到广泛的开垦,才能把农民留下来;只有装粮食的仓库充足了,人民才会懂得礼节;人们只有吃饱穿暖了,才知道何为荣何为辱。”管仲正是按照这样一套先富民教民,后富国治国的思想,来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

为了将农民牢牢稳定在土地上,管仲首先提出了“相地而衰(音cui)征”的政策。意思是,观察土地的好坏及产量的多少,来制定征收地租的标准,即根据土地的优劣等级来征收不同的赋税。为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管仲又提出统治者要无夺民时,取民有度。管仲指出粮食生产有固定的时节,农民劳作也会有疲倦的时候,但是国君的欲望没有限度。正因为生产有限,而贪欲无厌,所以才会出现臣弑君、子弑父的情况。如果做到取民有度,即使是小国也可以安定,反之,即使是大国也是很危险的。管仲还提出应当宽政役、轻刑罚、辟耕地,并提出通货积财和提倡捕鱼等一系列政策。所有这些做法的目的,就是要使齐国达到“国富而民安”。

齐桓公打算通过增加税收来达到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于是齐桓公问管仲:“我想征收房屋税,可以吗?”管仲说:“这是逼迫人们拆掉房子。”桓公问:“我想征收林木税,可以吗?”管仲说:“这是要人们砍伐树木。”桓公问:“那对牲畜征税呢?”管仲说:“这是要人们杀死幼小的牲畜。”桓公问:“那我征收人头税呢?”管仲说:“这是逼人们隐藏户口。”桓公的办法被提倡“薄赋敛”的管仲一一否定了。无计可施的桓公质问道:“那我拿什么来维持国家呢?”早已胸有成竹的管仲答道:“只有管山海的办法可行。”所谓“管山海”,山指的是开山冶铁,海指的是伐木煮盐,管仲指的是由国家实行盐铁专营。

管仲的指导思想,足为了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了说明“管山海”如何能达到这一目的,管仲给齐桓公举了两个例子。先说伐木煮盐,管仲说:“每个人都要吃盐,十口之家就有十个人吃盐,百口之家就有一百个人要吃盐。一般情况下,一个月,成年男子吃盐将近五升半,成年女子吃盐将近三升半,小孩吃盐将近二升半。一百升盐就是一釜,如果每升盐加半钱,一釜就是五十钱。每升加一钱,每釜就是一百钱。每升加两钱,一釜就是二百钱。每钟就是二千钱,十钟就是二万钱,百钟就是二十万钱。千钟就是二百万钱。按照这个办法,一个万乘的大国,人数大概有千万,一天卖出一千钟盐,国家就可以收入二百万,十天就收入二千万,一个月就是六千万。如果我们征收人头税的话,一个万乘之国,可以缴纳赋税的不过百万人而已,如果每月每人可以缴纳三十钱,一国也仅是三千万钱。而我没有向国家的人民征税,却拥有两个万乘大国的税收。假如您向国民征税,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反对。但是采用这个盐的专营政策,不仅可以得到比征税多数倍的收入,而且人们又都无法避免,这就是理财之道。”

同类推荐
  • 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全集

    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全集

    习惯每时每刻都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它能够影响个人的卫生、形象,也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行为处世、杜交、口才、婚姻、爱情等。好习惯让你品尝命运的成果,坏习惯使你饱尝命运的苦果。本书在向读者阐释习惯对人的一生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的同时,还精心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培养好习惯、摒弃坏习惯的行而有效之方,以期使读者通过阅读来改变命运、成就人生。
  • 成大事赢在做事靠手腕

    成大事赢在做事靠手腕

    本书分析阐述了做事的方法和技巧,揭示出一个全新的做事理念,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左右逢源、马到成功的做事本领。
  • 贵族精神:中产阶级高级修身讲座

    贵族精神:中产阶级高级修身讲座

    贵族精神,就是将内心的良好品质再一次扩大与发扬,是人们内心深处极为渴求与需要的精神营养。我们应该不再沉默,而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修炼贵族精神,从而将人类道德的美好激发得绚烂夺目!
  • 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术》作者爱米尔,暗示,尤其是自我暗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然而,它又如同我们这一世界一样古老,并且一直被很多人错误地理解、错误地研究。库埃是心理暗示术早期研究与实践者之一,被称为“自我暗示之父”他通过《心理暗示术》向读者传授了如何积极运用自我暗示的魔力,改变自己和他人的身心,过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库埃早期学习药剂学,并被认为是一位不起的学生,后开设药店,成为一名药剂师,通过试验他发现,当他向某位病人夸赞药物的疗效后,病人真的好得很快。他,从此步入对想象力和催眠术的研究之路他坚信,想象的力量可以同时起到积极的和不良的作用,一个人可以通过运用想象的力量,从身体、精神和心灵上改善自己的生活。
  • 不一样的心灵成长之路

    不一样的心灵成长之路

    心灵成长不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喜悦和充实感的过程,在心灵不断成长下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生活。获得心灵成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生活本身,通过在每一个当下,活出真正的自己。本书揭示了一个在这个社会、文化、只能高度文明的世界里似乎已经被遗忘了的问题——如何全能地生活和热爱我们的生命。
热门推荐
  • 娇妻哪里逃

    娇妻哪里逃

    第一次见面,她是即将分手女友的闺密,她一个过肩摔,让他记住了她;第二次见面,婚礼上,她小鸟依人的依偎在自己好友的怀中,他莫名心痛;第三次见面,她勇斗小偷,英姿飒爽,确定了!就要她!小女人,别逃!猎妻A计划正在实施中。
  • 执魔之仙

    执魔之仙

    资质废材,又能如何?他能决定我的命运?他阻挡我的脚步?不,我的路,永远只有我自己能定!那怕前方荆棘,遍体鳞伤,我,李浩然,也绝不会退缩!
  • 光华月影:呆萌妖妃逃不掉

    光华月影:呆萌妖妃逃不掉

    初遇时,未知地点,某个不知名的床。“啊,有色……”某妖孽:“如此良辰美景时刻,不知姑娘如此尖叫真的可好?”天知道,她是真的很不好。穿越,别人口中的废材,废物七公主,被退婚的相国夫人。老天,你还敢再虐点吗?某妖孽一把搂过她:“怕什么,还有我。”她笑笑不语,废材?废物?且看她如何逆天改命,笑傲异世。
  • 子夜凶灵

    子夜凶灵

    我,天生的鬼眼,但小时候看不见鬼魂,直到学校毕业那年间无意之中打破了奶奶的神像之后
  • 梦幻之歌

    梦幻之歌

    一纸婚约,将四个人的命运连在了一起。他们的父母说:一年后如果还是郎无情妾无意的话。婚姻无效。她是一个冷清的少女。有着多重身份。他邪魅无比,勾人心弦。她古灵精怪,标准吃货一枚。他孩子气。可爱无比。一年后,他们是否还会在一起?一场倾城爱恋即将开始。爆笑的校园生活,别墅中种种小事在不断上演。
  • 弃妃重生:皇上,别乱来

    弃妃重生:皇上,别乱来

    穿越到后宫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君南絮内心是崩溃的。面对着各种争宠上位,尔虞我诈,她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美女子,老死宫中。可是,一次意外,让她明白,退让和隐忍并不能让她置身事外,她不得不学着算计,学着奋起反抗,将贱人踩在脚底下,宠冠后宫!最后,她却发现了一个属于皇上的惊天大秘密,她装作不懂的样子,“皇上,以色侍君,焉能持久?求皇上隆恩,今晚臣妾没空侍寝。”皇上:“爱妃你太高估自己的色而低估了朕的……持久。”
  • 听说人们希望看到绝望的男女相爱

    听说人们希望看到绝望的男女相爱

    “最后变成这个样子我也不想的。”陈家贤说道。“是啊,你不想,可是除此以外的所有人都乐于见到。这时候,你想不想,做的对还是错就都不重要了。”“我们三个怎么会走到这个地步。”“因为你对我爱得太多,却了解的太少。”
  • 王者乐章

    王者乐章

    绝世强者林飞笑着看着在坐的各位:“在下林飞,今年十八,如果有什么得罪的地方,你们来打我呀!“”欢迎大家阅读本书,本书将尽全力,给读者一个不一般的阅读体验,还请大家能够支持!!!
  • 多雨转晴

    多雨转晴

    这些年的感触,整理了出来,虽然很少,但这是我的生活。
  • 越娘

    越娘

    荒唐!比个剑从擂台上摔下来就到五年后了?被偷走的五年发生了什么?多了个小萝卜头喊她娘亲!为毛这熊孩子居然顶着一张和颜徽瀚一毛一样的脸?还有,江湖追杀令又是怎么回事?叛出师门,剑挑群雄,浴血涅槃的魔女,确定是她越槿欢?哦(⊙o⊙)哦,NO!如今的她,只有一个名字——越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