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9900000031

第31章 南海谜(11)

她正在设计一项聚变数码模型的宏观经济电脑软件,对世界宏观经济的演绎作过深入研究。她认为《三浦开发区方案》对落后的未开发地区很具创意。倘若开发成功,对中国西部地区开发推动极大,还有东北地区。她感到困惑不解,改革开放之后,先进的东北地区反而落后了,被遗忘了。这是一个失误,太可惜了。因此她寄希望于南海经济特区的开发,这的确是一个大胆的极具远见的设想。她的理解是一个自由港的中国式演绎的起步。正因为如此,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种种非议,甚至攻击。然而,《三浦开发区方案》毕竟是反映着世界经济潮流,极具生命力。她由衷地祝贺洛古,又暗自为他担忧。也许生命的乐趣就在这两者的折磨之间吧!

洛古很重视她对《三浦开发区方案》的评价,便说:"说说你的意见。"

她坦率地说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三浦开发是在二十世纪末开始的,它应该是高科技高效益高环保高管理的先进科技整合的工业组团园区,设有高科技的信息电子业,也设置高技术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化工业,后者是制造硬件的工业基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工程,适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三浦开发区方案》是适应这一主流的,也开创了资本的有序的多元化的融合模式。

她还加重语气说,倘若这个方案被否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将会被拖后半个世纪。你想想,一个十三亿人口的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是多么巨大的影响啊!我们还犹豫什么呢?

"这又是一家之言。"洛古冷静而又大度地说。但他不管如何冷静,也无法遮掩自己内心的喜悦。

姑娘的性格酷似父亲,坦率直言,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此次北京之行,她悄悄地把《三浦开发区方案》连同自己的看法意见,都交到老首长的手上,她相信老首长会重视的看好的。

她有点疑惑不解,洛古没问及周静,也许这还是他心上的一个结子,不想去触及。人的感情蛮复杂的,再理性的人也有个缠绵苦困的时候。然而,她还是对他说了她所知道的事。

她说,周静的记忆恢复了,每天都弹钢琴,弹得动听极了,但从不开口唱歌。她的嗓音极佳,太可惜了。海谷一直在听她弹琴,也从来不要求她唱歌。日子就这样在动听悦耳的琴声中度过了,和谐地流淌过去了。她爱看动画片,美国原版的带子,欣赏英语。她不喜欢看日本的,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动画片使她生活在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似乎不是同一个人类。然而,她从不向人透露她的另一个世界的喜怒哀乐。但从她美丽的眼睛里,可以感觉到她是快乐的。

知道白林林要回中国,她显得很高兴,对白林林说,问你妈妈好,我很想她。问洛古好,我很对不起他。说完,便又坐下来弹琴了,琴声委婉忧郁极了。

"海谷好吗?他说了些什么?"洛古问。他了解画家是个寓言天才。

"他说是水往低处流的时候了。君不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家伙好通灵。"他仿佛觉得空间拥挤了,摘桃子的人都来了。

他顿悟,琴声是纯音乐的美,充满着音乐的语言音乐的色彩音乐的美丽,尤其是音乐的清纯。歌声虽美,但毕竟掺杂了人世的噪音。画家是劝我去享受一个清纯的世界,顺其自然地去过自己的暮年。

然而,望着空荡荡的房子,他却感到一种宁静的孤独。真的,妻子恢复自由了,儿子长大了,父亲早已去世,母亲走得更早,只剩下他一个人,无牵无挂。屋里安静得出奇,可是他的心是火热的。他愿让火热的生活去替代这出奇的宁静,燃烧着那壮志来酬的暮年的兴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勇往直前竭尽全力,去弥补失去了的岁月。

"这话是他知道你当上南海市市长后说的。"她提醒他说。

洛古想了想说:"林林,你给他说,我一直欣赏着他那幅国画《鹏回头》。"

"啊呀!他好像已经忘记了,从未听他提起过。"

《鹏回头》多有深意啊!怎么可以忘记呢?她不解。

她妈妈也说过这样的话。妈妈认同海谷的话,大鹏该回头了。然而,她明白大鹏决不回头,因为他是大鹏啊!展翅盖泰山扶摇九万里击水三万丈,一往无前。应该说真正理解洛古的是她妈妈。这是从她爸爸身上遗留下来的让妈妈感受到的一种默然自我慰藉的幸福。人啊,能有这么一点自我慰藉也足够了。

看来妈妈的日子过得也累了。她话更少了,本来她就是个说话不多的人。个中原因妈妈没有说,但她多少猜得出来。

"妈,我见过李业深了。"她说。

"他说了些什么?"

"他说他很关心你,但也很担心你。你呀,从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没留给自己一点空白。"她望着妈妈漂亮的微显皱纹的脸蛋,忧虑地说。

"一个厚颜无耻的人。"她鄙夷地说。

她叹了一口气,还是给女儿说了心中的闷闷不乐。

近日,姓李的像疯了似的缠着她,还不时去小红楼,说非娶她不可。还说想她想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才等到今天。她给他说,我从来没想过这样的事,决不可能。断然拒绝。然而,他依然故我地纠缠着,讨厌极了。他不停地问,你就真的没想过我吗?没想过,因为我讨厌极了。那你现在心里想些什么呢?我只想替周静好好照顾洛古!逼得她已无路可退了。

李业深呀!我丈夫白言尸骨未寒啊!

又一个大冤案

上面终于通知洛古到北京汇报工作。他想大抵是要批复三浦开发区的事了,便告诉何元展整理补充好一些新情况,好向上面汇报。心里觉得蛮好的。

何元展心里不安,通知没说汇报的具体内容,令人纳闷。他提醒洛古说,想想还有些什么事上面要关心的。杜副市长也接到上北京的通知,可人家就没提三浦开发区批示的事,心中有数。

洛古没有多想,马上去北京。

他跟杜可略同机抵达北京机场。杜可略坐一辆黑色轿车驶往市里。他却坐上一辆军用吉普,上一间武警招待所。

住下来时,他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上面来人责令他检查交代错误,严格监管,不准擅自离开房间。检查交代的主要问题是,丧权辱国的《三浦开发区方案》,还有其他一些问题。

他一听心里凉了半截,这都是莫须有的政治问题,够严重了。怎么可以这样随便怀疑呢?然而,待他冷静下来之后,他便又客观如实把事情交代个明白清楚。

至此,他没有多想自己,相信自己是清白的,心情也就平静下来了。也许这已是自己人生的一个句号了,别无选择的一个句号。

他眼前一黑,感到无限悲凉。

他如实地检查了一次又一次。他当然明白无法满足他们这些人的需要,人家是不达既定目的决不停手的。

之后,他只好每天静静地躺在床上反思了。他从未感受过世界如此空荡平静,从延安整风的肃反扩大化起,之后一次又一次的肃反清查反右以及塘鱼事件的审查,直至现在软禁交代,只不过是"莫须有"的延续罢了。他都经历过了,死过了好几回了。幸好现在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也无牵挂了。他相信儿子他们再也不会走自己这条路了。

他平静地躺在床上,心安理得。

这时候,副市长杜可略已回南海市了。

他召开了干部大会,向大家宣布,洛古在北京受政治审查,问题非常严重。消息来得突然,犹似晴天霹雳,人心震惊。

杜可略在大会上公布了洛古的罪行,声嘶力竭。他揭发洛古同外商财团密谋制定卖国的《三浦开发区方案》,并号召人们大胆检举揭发。

起先人们多少还满腹疑云,经他一公布原来如此,紧张的心情也就一下子放松了。

又一个大冤案啊!人们感叹地长声叹气!

何元展一下子惊呆了,他被隔离审查。他虽说多少有点儿思想准备,但没有想到会惹出如此大祸,洛古犯了严重的政治问题。不过震惊之余,他还是清醒地如实地检查交代。他明白事情要有足够的耐心才可以弄明白,也许永远也不会弄明白。那只好让历史去见证吧!不过他相信洛古是无罪的,自己也是受害的。

他没有后悔随洛古来南海市,遗憾的是来不及做点有意义的事便倒下来了,倒在地上还被人踩上一脚。

杜可略起先要他揭发洛古的罪行。他如实地说了当时的情况,平平淡淡。姓杜的一怒之下,便把他隔离审查了。于是,整个市政府机关引起了惊涛骇浪。

在一片惊惶声中,杜可略被任命为中共南海市委书记兼市长。这样眉目也就清楚了。

木瓜树上的慰问品

已过去了二十天。

洛古已无事可做了。该说的说了,该写的也写了。他想,还是耐心等待好了。

他读了《共产党宣言》,一本四十六年前就读过的书。无产阶级失去的是颈上一条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这句豪壮的口号震撼着他一辈子,我们实现了,尽管这个世界还很贫困。年逾花甲,想起已牺牲的同志,他觉得自己活得够长了也值了。这时候,他萌发出一种视死如归的轻松,问心无愧清清白白地走是了。因此他虽然很无奈,但也很平静。

一天夜里,他被押解机场登上飞机。

南海市郊。

洛古被安置在一个农场里一间已弃置的仓库里。屋外有人守卫着。他被继续审查。

南海天气多雨潮湿,气温骤起骤落。一个人孤零零地冷落在这间破房子里,水井一眼,破灶一个,过着野人般的生活。但还算比北京招待所里强些,空气清新些,活动空间也宽敞得多了。

夜黑了。蚊子成群结队蛙鸣声此起彼伏荧光闪闪,屋顶盖裂缝间透进来微弱的星光,一种死的孤寂沉沉地压着他。看这环境,他心想又是一次无期的遗弃了。他似乎又感觉到这没完没了无休无止的折磨的可怕。

他只能平静地躺着等待着。

他终于病倒了,发高烧。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理,离城里的医院又这么远,也没有一辆车子。他急得胡乱吞了几粒药丸,居然慢慢地烧退了。这一下人也见虚弱了。他已上了年纪,看来确实需要有个人来照顾他。

唉,他没有一个家人。

一天正午,来了一辆军用吉普车,车上下来一个女人。

"洁浓,你怎么也来了?"他几乎惊叫了起来。

"你需要有个人照顾呀!你可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她望着他消瘦得苍白的脸庞,悲伤得心也碎了。

"这,你也不该来受罪啊!"他痛苦着内疚着。

她莞尔一笑说:"没什么,天大的罪不也受过了?"她想起他苦难的一生,想起他对周静白言那份诚恳的感情,她心甘情愿地来到这里照顾他伺候他。末了,她笑着说,"我是个老医生,我可以给你看病,好好地呵护你,明白吗?"

她默默地给他收拾好屋里的垃圾,换洗了发出怪味的被褥,打扫干净地上的炉灶,顿见少了点野人味道。自得其所。

这回是何元展给她说了他已回南海市的消息,她焦急得很,几经周折,来南海市见了专案组下来农场。看来专案组还是通情达理的,同情洛古的处境,派车送她下来,还留给她专案组的电话。

吃了几顿热粥热饭热汤,他人也见得精神多了,说话也大声了点。他望着屋前遍地黄色的小野菊花说:"你来了,看来我还是死不了的。"

"多活几天,看看这已经好起来的世界。"她无限感慨地说。

他们等待的是一个无产者得到的世界,一个变得越来越好的世界。此外还有什么呢?

每天清晨,她一个人到圩集上买点青菜鸡蛋或小鱼。洛古当然没这个自由,但已算是额外开恩了。

也许邻近农民看见了她,也知道破仓库里住着的那个老人是洛古书记,都把竹箩里最新鲜的瓜菜给了她。后来,人们悄悄地把一篮篮青菜鸡蛋或鲜鱼挂在屋外的木瓜树上,慰问他们爱戴的洛古书记。物轻情义重。

他俩过的日子是苦的,但心里是甜的。

公道自在人心。

农民惦记着洛古,都管他叫高速公路市长。他当上市长就立刻着手建一道环岛高速公路,日夜动工,风雨不停。一下子把整个岛上的贫困偏僻县村都串通了起来,路通人通财通,贫穷的南海市开始活起来了。洛古书记呀!你一下子就给农民流淌来清甜的泉水,眼见着这块宝岛会兴旺发达起来了。突然之间,一切好像都停下来了。

洛古市长,你知道我们多么不愿意把青菜鲜鱼挂在你屋前的木瓜树上啊!

洛古真的心烦了,他还是弄不明白,突然把他从北京押回南海市,升级抑或是降格,也许什么也不是,最可怕的是被吊起来。

何元展传来一张字条:苦尽甘来。

说的是他洛古,也说他自己。他明白何元展已解除监管了,也许事情开始有点松动了。

他清楚,何元展的态度向背是至关重要的。

至此,他才恍悟杜可略是个人物。

活着多累,世事防不胜防,由他去吧!

事件的真相

专案组下来南海市有好些日子了。

杜可略书记积极活跃,把所有的检举揭发材料连同他的大会揭发发言,都交给了专案组。

专案组很重视,详细审阅了每份材料,尤其是杜可略的大会揭发,逐一核实。他们的原则是,实事求是,重在证据。因此寻找证据就成了杜可略的当务之急了。

何元展看在心里。当他清楚了专案组的态度之后,心情也就安定下来。专案组韦组长很有经验,他知道何元展是当事人之一,上下左右都接触,大小事情都经手,是个关键人物。他不急于找何元展谈话,待看过了所有检举材料之后,解除了对何元展的监管,让他认真地考虑问题。这一下子打乱了杜可略的方寸,也突出了专案组的绝对权威。可见专案组极其重视这件政治大案。

这一来,人们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何元展身上了。

何元展如实地把情况交代了。《三浦开发区方案》是经过市委常委讨论通过的,有会议记录为证。会议记录写得很清楚,《三浦开发区方案》的十项内容,杜可略都表示赞同,并不是他揭发说的从一开始便极力反对。这样事件就有了个清晰眉目了。重要的还在于,这些问题何元展都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杜可略胸有成竹,他是上面派到南海市的,有点来头,也就是说有备而来。市委常委会议记录上有关他对《三浦开发区方案》赞同的发言,他早就悄悄地撕去了。手法虽笨些,但查无实据,还是对他有利的。经此教训,他大小事情都请示顶头上司,紧跟着走。步步为营。他显得泰然淡定。

韦组长同他谈话,他照例是把洛古所有事情都揭发了,振振有词。韦组长依然耐心地对他说:"我们党一向讲实事求是。"他是洛古罢免后上来的市委书记,非同一般,韦组长当然清楚。

末了,韦组长只好把证据摊开来。他一看惊呆了,这是市委常委会记录他撕去了那一页的影印页。他无话可辩,只好修改自己的揭发了,但依然是揭发人啊!

他这才觉得何元展这个人不简单。他的失算在于把何元展看做李业深的亲信,没有防着。没想到何元展把《三浦开发区方案》的讨论记录复印一份存底。他有过南门经济特区的经历,知道该怎么设防。有备无患。

专案组从何元展提供的事实里,总算了解了事件的真相。

韦组长小个子,寡言矫健,遇事冷静,刚正不阿。他接过洛古的案子就感觉到一种复杂的内在的压力,这是一件政治大案啊!他隐隐地感到,这是冲着经济特区试验成果来的。因此他得求实客观,不放走坏人,也不冤枉好人,切忌重蹈覆辙。韦组长便如实向上面报告。

同类推荐
  • 雪山谣(上)

    雪山谣(上)

    西域歌谣,高亢音辽;雪山史诗,深邃韵潇。炎黄文化,源远博大;当代儒英,尽瘁华夏。《雪山谣·上》的作者王启军笔下浙响着百年步声,《雪山谣·上》中翻滚着江河浪腾。到底他的小说如何,您看了就会知道。
  • 父与子,温情与爱

    父与子,温情与爱

    每一个迁徙与远去的人,都有不可言说的过往。小说讲述的是一位父亲的前半生,和一位儿子的少年时代。父亲出生于一个竹匠家庭,年幼跟着祖辈学艺,然后成人、恋爱。之后迁徙到远方的江南小镇,重新开始生活,后经历了亲人去世,悲痛欲绝。“我”出生后,经历了小学到大学的转变,作为迁徙的一族人,经历伤痛,也经历友情与爱情。小说娓娓讲述了祖父子三代人之间的故事,无疑都是想表达这个世界,不仅有绵软的母爱,还有深沉的父爱,这种爱同样令人敬畏。
  • 家庭教师

    家庭教师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通途:把进步路上的天堑变成通途

    通途:把进步路上的天堑变成通途

    一次深入贼窝的卧底采访,他的命运迎来了崭新的转机。从小记者一路进步,先担任报社副处级干部,再到上级报业集团的正处级主任,随后华丽转身,去到地方大市做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宁宇坚持理想、锐意进取,再加上那么点巧妙的智慧,他的事业可谓一路通途。可在个人情感方面,他却陷入了复杂纠葛的局面当中。一旦处理不好,对他的影响将是致命的。真正考验一个男人智慧的是什么?宁宇该何去何从?
  • 丹下左膳 百万两之壶(下)

    丹下左膳 百万两之壶(下)

    手握爱刀濡燕,单眼独臂的怪剑客丹下左膳将会大显身手!德川八代将军吉宗下令财政短黜的柳生藩整修日光东照宫。筹不出整修费用的对马守(官名),将所有希望寄托在祖先埋在某座山里的宝藏。而标示了埋藏地点的藏宝图,就放在传家之宝“猿壶”里面。此书为下卷。
热门推荐
  • 神话再造

    神话再造

    长生道,争天命。白骨铺路,红血化海。万丈红尘琉璃梦。长生不老,四个字如同一根贯彻历史河流的线,将所有的人紧紧连在了一起。在远古的神话中,在武道的尽头,有一处世界叫长生世界,只要进入那个世界就能获得长生不老的生命,为了这个梦想,无数人为之奋斗。
  • 挑战总裁丢了爱

    挑战总裁丢了爱

    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凡事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他,著名企业的继承人,努力工作事业有成。一个是邻家女孩,一个是天之骄子。两个没有交汇的人却因意外相遇,别人眼中温文尔雅的他却对她百般刁难。日久生情,他的朵朵桃花却让他们的爱情陷入危机。现实中的王子与灰姑娘是否会有一个温馨完美的结局?
  • 骚动之秋

    骚动之秋

    本书既是描写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从省市县委领导的关注到全国和省级报婚的社会舆论的宣传,从李龙山的古老传说到李王庙后殿的碑碣上刻下岳鹏程和大桑园的名字……但同时,也着重写了岳鹏程内心的种种骚动,他和儿子羸官在改革中不同的见解的矛盾引起的父子冲突;他和秋玲的感情导致与妻子的冲突和家庭矛盾的尖锐化;他在改革中处理问题的大胆、果断、魄力、远见等等,的确使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然而又的确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受到不正的社会风气的影响,采用了一些非法的手段进行了倒卖紧缺物资的活动……
  • 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邹燃主编的《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系统地介绍了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知识、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它打破了传统的教科书的书写模式,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学习疾病知识的普及读物。此外,该书对于从事慢性病预防和临床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将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 婳都行

    婳都行

    明月初升,花开花榭,一场梦罢了。我爱上了不该爱的那个人,可是,却忘不掉。“我们分开吧!”“本尊不许”泪,潸然而下。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但求你别离开我……
  • 缔造小仙界

    缔造小仙界

    地球青年冷天穿越无仙大陆,一篇天地轮回诀让他强势崛起!携风云之势横扫八荒六合,成就至尊仙神!
  • 华严经旨归

    华严经旨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原作、有采写手记、有作品评析,真实记录了宁夏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是一代新闻工作者走进生活、走进实际、走进群众的壮美画卷,亦是年轻新闻工作者学习、进步的教科书。
  • 生活在网游

    生活在网游

    生活里如此美丽,为什麽要汲汲营营於升级?不升级居然也是一种隐藏职业!果然生活永远超出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