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2700000002

第2章 终结乱世,一统山河——太祖朝(1)

回眸大宋,应自赵匡胤始。话说中国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宋建立前夕,中原大地上已经混乱纷争了一百多年,百姓背井离乡、食不果腹,整个社会一片萧条。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戏剧性地“黄袍加身”,不费一刀一枪便坐上皇帝的宝座,“变”出了万里江山——大宋王朝。然后,“杯酒释兵权”,没有刀光剑影,却也消除了藩镇兵权。又务农兴学,慎刑薄敛,安抚天下,将大宋的阴柔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外则一展雄风,平南唐、荆南、后蜀、南汉,消卧榻之忧,真是风采奕奕!

陈桥兵变,“变”出江山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留下了孤儿寡母和后周这个庞大的帝国。当时的太子柴宗训,只有七岁,而他身边的文臣武将们却都从政多年、老成世故,他们对年轻气盛的柴荣都颇为不服,更何况区区一个七岁小儿?

为了防止后周大权旁落,柴荣在死之前封太子柴宗训为梁王,领左卫上将军。同时册立了大将符彦卿的女儿(前任皇后的妹妹)为皇后,希望皇后和她的父亲能够共同保护和辅佐年幼的柴宗训。最后,他让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大臣在他百年之后担任辅政大臣之职,还罢免了都点检张永德的官职,封年轻有为的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

殿前都点检是直属帝王的近卫军统领,相当于帝王亲兵的统帅,有保家卫国的重任,能防止地方军事实力的反扑。坐上这个职位,并不像赵匡胤想象的那么轻松。况且,此时在他之上还有柴荣临终前托孤的三位顾命大臣。最严重的是,此时真正掌握军权的却是侍卫司副都指挥使韩通,而赵匡胤在死去的柴荣眼里只不过是一个牵制着韩通大权的棋子。这些人牵制着赵匡胤的势力,使得他不仅不能展开手脚建功立业,还随时面临着杀身之祸。

为了保全自己,在柴荣去世一个月后,赵匡胤以属地还有繁忙的公务要处理为由,向朝廷请旨离开了京城,回到了自己的属地——归德府。在赵匡胤回归德府之后的短短半年时间内,后周的军事系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一切对赵匡胤都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赵匡胤之友慕容延钊出任了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其次,“义社十兄弟”之一的王审琦担任了殿前都虞候一职,他与赵匡胤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时光流转,转眼间公元959年即将过去,巨大的变革酝酿了如此之久,终于要揭开真面目,登上历史的舞台。次年的正月初一,刚登基不久的小皇帝柴宗训照例身穿华服端坐在大殿上等待着接受群臣的朝贺。新年伊始,整个开封府都笼罩在一片喜气洋洋的祥和气氛当中,没有人觉察到,这样祥和的气氛,文武百官和百姓喜悦的心情就要和随之而来的动乱一起消失。

就在此时,从北方边疆的镇州、定州传来急报,北汉和契丹趁着后周新皇登基,皇帝年幼,国家还未稳定下来的空当,居然联合起来向后周的边境进犯。北汉一直以来就是后周的死敌,当年就是太祖郭威从后汉手中夺来了后周政权,而如今的北汉是后汉的一支,北汉之主刘崇对后周夺取后汉政权的仇恨一直都没有消失,这是前话,此处不赘述。而辽国在北方占有广阔的疆域,兵强马壮。辽国一直以来就对后周虎视眈眈,其骑兵更是骁勇善战,勇猛无敌,如今两国联手,实力不容小觑。

正当前线告急之时,后周的统治者却只是个年仅七岁的孩子,根本无法对这样紧急的情况做出任何正确的判断。大殿之上顿时乱作一团,大臣们围住宰相纷纷讨论该如何是好。宰相范质等人也面面相觑。

经过宰相们的研究决定,如今辽国和北汉来犯,来者不善,后周不能示弱,要以最快的速度给予反击,打压住对方的嚣张气焰。时局如此,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这个艰巨的任务要由谁来完成呢?

众臣环顾四周,此时留在京师的武将中能够担当此重任的只有韩通和赵匡胤两人。京城是万万离不开韩通的,所以只能由禁军统帅、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亲率大军北伐,迎击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而赵匡胤正是年富力强,更何况他一直领兵在外,所以这个决定非常“英明”,根本没有让朝中的人产生任何怀疑。

刻不容缓,第二天,也就是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二,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就率领后周大军出征北上,担任此次前锋的正是赵匡胤的好友——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随军出征的还有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等人。

赵匡胤此举非常高明,他将韩通手下的大半兵力都调过来随他北上出征,而将自己的亲信主力留下来镇守京师。表面上看,一切风平浪静,显然赵匡胤是为了让朝廷各位大臣放心,他是丝毫没有叛乱之心的。但实际上,那些留在京城的殿前司人员——赵匡胤的亲信,都是他日后起兵留在京城的内应。

新皇登基不久就与邻国开战,这给开封府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恐慌,而朝中也渐渐陷入了混乱,原因就在于一块写着“点检做天子”的三寸木牌。

周世宗柴荣去世之前,民间曾出现过“点检做天子”的木牌,被呈到了他的面前。比较迷信的周世宗想起来时任都点检的张永德——张永德是他的姐夫,本来可能并无野心,不过周世宗却害怕出现后晋取代后唐的局面。因为后晋石敬瑭就是后唐的驸马,他篡夺了皇位。心中有了这种计较,周世宗便无法安心将重任交给姐夫,所以撤了张永德的职位,改用看上去忠厚且有战功的赵匡胤。

这一次赵匡胤带兵北上,京师竟又出现“点检做天子”的牌子,民间甚至流行起“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的谶言。想当年契丹侵犯后汉边境,当时的枢密使郭威率后汉大军北征。后来,郭威在澶州(今河南濮阳)突然发生兵变,建立了后周政权。如今赵匡胤北上,和太祖郭威当年的情况如出一辙,故而京城中一时流言四起——只要是有重兵在握的大将北上,又是担任都点检一职,即是将来的天子。

赵匡胤虽然有野心,但还未到昭然若揭的地步,而“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此时的都点检指的正是他本人无疑。如今,他还没起事就有如此多的传言,这对他十分不利。朝中大臣们,尤其是宰相范质和大将韩通听闻之后必然会有所动作,到时候不但大事不能得逞,他和全家的性命都要受到威胁。

据史料记载,此时心生恐惧的赵匡胤默默地回到了家中,自言自语道:“外间汹汹若此,将奈何?”听到哥哥如此之言,赵匡胤的妹妹立刻拿着擀面杖从厨房走了出来,史称“面如铁色,引擀面杖逐太祖,击之”。她对哥哥正色道:“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赵匡胤听了妹妹的话,转身离开了家,下一步棋该如何走呢?

赵匡胤苦苦思索着,但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先发制人,主动出击,不然就会被别人控制。出征之前,他在众人的诧异声中独自一人来到韩通家中拜访韩通,韩通的儿子韩微建议父亲趁此良机杀掉赵匡胤,以绝后患。赵匡胤处境非常危险,因为他只身进入韩府,倘若韩通一声令下,他就算武艺再高强,也是寡不敌众。

但出乎意料的是,顾全大局的韩通又一次放过了赵匡胤,这一放,就将柴荣临终前托付给他的后周江山断送了,也将自己的性命拱手交于他人。赵匡胤从韩通府中安全地走了出来。开封府内,无论是即将参与改朝换代阴谋的人,还是希望天下太平永远相安无事的人,都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三,大军如期抵达了距离开封城四十里地的陈桥驿。此时天色已晚,天上也开始下起了小雪,赵匡胤抬头看了看天空,停马下令三军在陈桥驿安营扎寨,养足精神,明日再行。安顿完毕之后,军校苗训悄悄对赵匡胤的亲信楚昭辅说:“末将颇懂天数,我前日观天,见日下复有一日,且黑光摩荡者久之。两个太阳正在搏斗,犹如当今两虎相争,这是天命所归!”楚昭辅不明其意,苗训又对他说道:“天象如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和点检如此亲近,我不妨就对你实话实说。那先没的日光,代表的是大周,而那后起的,便是太尉大人了。”楚昭辅大惊失色,又问道:“这天象何时会应验呢?”苗训答曰:“天象已经出现,应验就在眼前了。”

苗训和楚昭辅的此番谈话在军中迅速流传开来,众军士听闻都对此议论纷纷。不少人都认为,如今先皇已去,当今皇上如此年幼,又不懂政务,如今大军出征,他们在战场上奋力杀敌,出生入死,功劳却不为人知。现在都点检为人仁德又立有奇功,岂不是现成的天子吗?天命所归,不如先拥立都点检为天子,再图北进。

这样的议论正合赵匡胤的心意,这也是古代非常常见的改朝换代之前先制造舆论的做法。为了即将发生的兵变,赵匡胤先暗中将自己的亲信郭廷斌调回京城,和石守信、王审琦二人充当内应,以便在他率军回城时给他打开城门。这一夜,赵匡胤喝得酩酊大醉,很快他就上床休息了,他睡得很沉,等他醒来,一场大戏就要上演。

第二日凌晨,赵匡胤还在沉睡之中,而一夜未眠的众将士皆手握兵器围在赵匡胤帐前,更有将士准备进入帐内。一时间呼声四起,众将士皆高声喊道“诸军无主,愿奉太尉为天子”。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似乎就要结束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大军返回京师,逼柴宗训退位,天下就是赵家的了。但此时,一个人却从背后站了出来。

这个人便是赵普——赵匡胤的第一谋士,也是后来被赵家认为“同宗”之人。面对众将士,赵普严肃地说道:“太尉大人对当今皇上,对大周忠心耿耿,天地可鉴,绝不会允许你们干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赵普非常聪明,他深知赵匡胤代周建宋需要一个相对合理的理由,倘若一着不慎,就会背上乱臣贼子的“篡位”之名,对谁都不好交代。于是他欲擒故纵,故意对意图叛变的众将士说了上述的话,这样一来,赵匡胤就会是在众人的“胁迫”之下,众望所归地登上帝位。

众将士虽不明白赵普的心意,却按部就班地按照他的计划在行动。被赵普呵斥的军士们回到营帐后百思不得其解,但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如果不进行下去,他们都会以“忤逆”之罪被判处死刑。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这些人又回到了赵匡胤的帐前,坚持要拥立都点检为帝。由于最终要的效果还没有达到,赵普又“劝”他们道:“册立之事,非同小可,不可轻举妄动。如今北汉和契丹来犯,国家正处在危难之中,不如等到北征之后再做打算。想必太尉大人也是此意。”

众人听赵普之言,纷纷大怒,情况危急,现在不立都点检为帝,性命就将不保了。于是他们言辞恳切地对赵普说:“当今皇上年幼无知,我们出征打仗,为国流血效忠,又有何人知道。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再图北征吧。”这时赵匡义(避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下文不另注)也站了出来,他义正词严地对众将士说道:“兴王异姓,虽然是天命所归,但也是人心所向。你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军士,进城之后不要烧杀抢掠。只有开封府内人心安定,大事才可成,到时候天下易主大家就可以共享富贵了。”

赵匡义这一番言语之后,赵普估计舆论铺垫成熟,心内暗喜,立刻到帐内将沉睡的赵匡胤叫醒。此时的赵匡胤睡眼蒙眬,走到帐外,众将士立刻将一件黄袍披在了赵匡胤身上。众人跪倒在地,山呼万岁。赵匡胤象征性地推辞了一下,便答应了众将士的请求。事实上,这正是他所希望的。

至此,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名家回眸

王夫之曾在《宋论》当中这样评价“陈桥兵变”:“兵不血刃而三方夷,刑不姑试而悍将服,无旧学之甘盘而文教兴,染掠杀之余风而宽仁布,是岂所望于兵权乍拥、长莫着之都点检哉?……佑之者,天也;承其佑者,人也。”这段话不仅肯定了赵匡胤兵不血刃改朝换代的才能,亦对其幸运感到惊讶。因为跟以往历代开国皇帝相比,赵匡胤的皇权之路是最为和煦平静的,没有经过大的血雨腥风,却也开创了繁盛二百多年的大宋王朝,并从一开始就透露出了“文治”的影子。

杯酒释兵权——“温柔”的一刀

“陈桥兵变”已是让人惊叹,“杯酒释兵权”却更加“温柔”,自然,这其中少不了赵普的功劳。赵普生性果敢刚毅,他一方面以天下事为己任,另一方面,他又生性深沉克制,能够杀人不见血。他位极人臣,权倾天下,他的真才实学虽然没有明确地记载过,但是北宋的权力设置是他一手构建的,这些具体而又别出心裁的巧妙设计,保证了北宋在百十年间没有武将犯上作乱,没有藩王谋逆造反,没有内廷太监独断专行,甚至没有后宫争斗,女祸作乱。

世人皆称宋太祖功不可没,却更应该记住这一切的缔造者——赵普。

他本身读书不多,却足智多谋,当上宰相之后,更是奋发图强,到晚年仍手不释卷,学识才智都大为长进,处理朝政事务“处决如流”,家人曾发现他的藏书只有一部论语,至此民间开始流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

建隆元年十二月,赵匡胤从扬州凯旋。大宋的人心归顺,谋反者均已被清剿,赵氏江山日渐稳固,但赵匡胤并不开心。

有一次,他在后花园打鸟,有臣子紧急求见,他以为出了大事,但听完臣子的汇报,却发现不过是平常事务,赵匡胤很生气,但这位臣子的一句话让赵匡胤哑口无言,他说:“臣以为,任何小事都要重于打鸟。”这时,赵匡胤的粗暴心性再次暴露,他一斧子砸掉了他两颗门牙,大臣捡起门牙,不气不恼,赵匡胤却沉不住气了。大臣决心倔强到底了,他虽然告不了皇帝,史书却自会记载。

赵普将这一切收入眼底,赵匡胤对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现在仍逢乱世,我不过是占据了后周的国土,而如今谁家的江山也不稳固。”此时,赵普开始发挥自己的真才实学,赵宋的治国精神也就此确立。百年的富足和千年的衰落也从此开始。

赵普给赵匡胤指出了这样一条路:削弱兵权、制约钱谷、收敛精兵、消除所有人的妄想,天下自当太平。这其实就是强干弱枝。听了赵普的话,赵匡胤恍然大悟。在几十天之后,他开始实践这一套政策,他清楚地知道,赵普的方案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存在了几十年的藩镇割据、君弱臣强的局面一扫而净,但是,长远来看呢?

前朝的藩镇割据也是日积月累,积重难返,而唐朝的能臣明君不计其数,却依然容忍了藩镇的存在,这不仅有客观原因,更有隋唐帝王主观上的自信和强大。赵匡胤的气度异于常人,但和李世民比起来,却差之千里。他的国家,他的执政之道,从他战场上拼杀拿下这个国度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谨慎、忧虑。他不允许任何人以自己的方式再度威胁到他的政权。他不允许任何不稳定,任何反叛的可能性,所以即使他留下了前朝旧臣,他也随时提防着他们。实权仍然在自己亲信的手中,比如弟弟赵光义、赵普、李处耘。但即使如此,他却也不得不限制他们的高官和地位。

同类推荐
  • 山河永寂

    山河永寂

    江南子弟苏祁墨,弱冠之年,却执掌家族,面对四周的重重危机,他游刃有余且一一化解,出入于宦海商场而不染,行走于江湖风雨而不败。然而命运却把他推到了这个时代的权力巅峰,他戴上了面具,终也没有摘下。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 大明魂

    大明魂

    历史的细节,从未进入视野风流的故事,早已淡出记忆写下去,是因为——我越来越固执地认为,架空,是又一种真实……
  • 霸海情天

    霸海情天

    双龙八虎逐汉末,十全十美伴君行!‘双龙八虎’涵盖了以一代铁血天骄西楚霸王项羽的隔代弟子陶商在内的十位绝世武将。‘十全十美’有些‘十全’过了头儿!主人公陶商娶了十一位娇妻。本书除给书友展现出了一幅群雄争霸、汉末逐鹿、纵马大漠、扬威异域等的铁血军魂的瑰丽画卷以外,还给书友奉献上了一席幽怨缠绵、郎情妾意的情感大餐、奏响一曲‘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的柔美乐章!……
  • 梦移天下之郑氏明王

    梦移天下之郑氏明王

    文中把亲情、友情、爱情,理想,信仰抽象概括为联系,即对某种事物已经产生情感。认为人可以六亲不认,情感淡漠,没有信仰,理想,却必须要拥有联系,因为联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见证与被见证自我的存在。文中以此为基重新阐述了亲情,友情,爱情,辅之人无善恶,认为人的善是一种情感,恶只是一种处事态度。情感又可以被哲学塑造,哲学对人的作用。又把情感和观念挂钩,认为两者是一种思维世界的规则,作用就和现实世界的法律风俗,伦理教条等规则一样,只是为了规框自身。是以又对现实社会的规则作出自己的阐述,认为文明的不同就是内部规则的不同,规则影响着个人的观念,也被个人的思想所影响。
  • 大国商

    大国商

    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清贫,杀人放火儿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年轻大学生莫名穿越,从杭州城苏府的下人做起,在这万恶的封建社会中,用一生创造了一个绝顶商人的传奇!
热门推荐
  • 婚后再爱:和老公同居的日子

    婚后再爱:和老公同居的日子

    才第二次见面,他们就发生了关系!一边,是母亲为他规划好的“婚姻”,一边,是深爱却死不肯嫁他的已婚女子,还有那突然蹦出的儿子,天啊,他该怎么办?别人的婚外情,都是女的等男的离婚娶她,为什么他的就是反的呢?
  • 易烊千玺霸道总裁爱上她

    易烊千玺霸道总裁爱上她

    易烊千玺,初小婷。一对从校园认识的欢喜冤家,俗话说:“冤家路窄”,这句话还真没错!她,初小婷,本以为易烊千玺是她最讨厌的人。他,易烊千玺,认为初小婷就是个粗神经。可她和他却“一不小心在一起”了。他对她说“初小婷,你个粗神经!”她对她说“易烊千玺你好烦呐!”故事一个个接连发生,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期待呗!
  • 重生异界当土豪

    重生异界当土豪

    “不要叫我土豪,要叫我神豪大人!!!”自从捡到了钱修系统之后,姬星刻就开始了他氪金升级,拿钱砸人的神豪之路!“啊?又要花几百个亿啊!花钱真是一件劳神又费心的事啊”姬星刻有些无奈的感叹道。众人:“神豪分给我一根腿毛就好!”
  • 星君太撩人

    星君太撩人

    靠吸食人梦魇为生的女主。神秘腹黑温柔的男主。看似一段刻骨铭心的相恋,到最后才知道,原来一切只不过为了让你销魂,入狱,永不翻身。其实本文跟鬼没啥关系,这是一个有宫廷有仙侠有玄幻的言情小白文,女主有点二,男主腹黑,本书为HE,结局是好的,但是中间肯定是有虐的,所以请谨慎入坑。
  • 霸爱二少,谁主臣服

    霸爱二少,谁主臣服

    上流社会从来都是淑女的天下,惟独穆欢是一个意外。她惩罚负心男友,把小三卖到非洲,更是对其表姐夫暴揍,毫不客气。他是s市一手遮天的权贵,长相俊美,风流无比,而且,对女人更是个洁癖控。是典型的豪门浪子。一纸婚姻让两人有了交集,人们心里都在想:豪门浪子对上豪门悍女,会擦出什么火星撞地球的火花?阴暗逼仄的空间,他邪邪一笑,阴柔俊美的脸上一丝表情都没有道:“爷虽然有洁癖。但是你是我夫人,爷就勉为其难的换个习惯!”说罢,他修长的指尖摸上她的脸颊,脸上还带着一丝嫌弃。她清澈的眸子里如同淬了毒一般冰冷,然后抬高了下巴止住他的贱爪子道:“姐不需要你的勉为其难,只需要你这渣男给姐滚得远远地!”他似笑非笑的表情在听到这句话不怒反笑,眼神犀利的看向她,挑眉道:“渣男配贱女,不是绝配么?来,来,来时间不早了,别浪费爷的时间,赶紧麻利的!”然后“啪”的一声,就听到一声清脆声过后,二少的俊脸上多了一个巴掌印……他给予她最宠溺的温柔,无论如何,都站在她的背后给予她最有力的臂膀,让她沉溺在他的温柔乡之中。可是,当她看到他怀里抱着另一个女人的时候,她觉得那一切不过是个笑话……她逃,他追,他禁锢她的一切,可是最后她还是远走异国他乡……直到听到她嫁给了别国王子的时候,他才觉得一股绝望由骨子里蔓延开来……几年后一下机场,两人再次相遇,他眯起狭长的眼眸看向那个小小的人儿道:“这小子是谁的种?”穆欢一笑,然后道:“二少您耳力眼力一向好,难道不知道么?你的孩子在姐得肚子的时候早就流掉了,姐更不会演那种带球跑的傻13戏码。所以,烦请二少让让!”说罢,她带着孩子扬长而去……简单一句话,就是悍女调教渣男的成长史。本文三观不正,各位看官入文请自带避雷针。
  • 斗荣华

    斗荣华

    一段荣华争斗的历史,一篇皇朝家族交战的篇章。颜墨峦,京城颜氏家族的嫡女,因其母佩戴颜氏家传之宝。“水墨烟峦”纹饰的玉髓珠,使其多年未孕的母亲梦熊有兆,平安诞其女,祖父大喜,题”墨峦“二字为她的闺名,并将其宝贝镶嵌在她佩戴的项圈上,以保佑她一生荣华。相传此“墨峦珠”可以保得家族兴盛,可以使佩戴的人一生荣华,得此女者可得福报。种种传言,神乎其神,是否真的应验,天下无从考据。可是,这个传说,却影响着墨峦的一生,她的喜怒悲伤,她的曲折人生,都与此物相关。这样一个身负着传奇色彩的她,在皇族与各大氏族之间的明争暗斗中,上演着一场场百转千回,错综复杂的大戏。说到底,无非是一场荣华富贵的争斗,利欲熏心的闹剧。那么,这些泼天富贵,满身荣华,于墨峦,于他们每一个人,争斗的最终如何?
  • 未曾彷徨

    未曾彷徨

    相信,背叛;救赎,杀戮;期待,失望;人性。。。。。。何其丑陋啊呵~本作纯属杜撰
  • 恶魔宝贝别淘气

    恶魔宝贝别淘气

    ''呀!我告诉你,你别过来!再过来,我...我。''韩雨默往后退了两步。''我过来了,又怎么样?''凌千寒嘴角微微上扬。
  • 午灵

    午灵

    世间因果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人性的丧失!看完请不要觉得惊奇,我想你们旁边也有这样的事吧。
  • 踩着青春的尾巴

    踩着青春的尾巴

    欧阳偲偲16岁高中女生神经大条,为青梅竹马打了一架,莫名的收到丢失的手机,又被突然来的同座过分的照顾,就在她慌乱应付着身边的突发事件时,另一个一脸伪善笑容的家伙又在她的心房里种了一颗种子。简介无力,请见下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