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88600000027

第27章 伊斯兰革命与伊斯兰共和国的实践(4)

早在1992年胡里去世之后,当时伊朗的司法部长阿亚图拉叶兹迪(MohammadYazdī)就建议胡里的追随者们应以哈梅内伊为效仿源泉,并将宗教税和自愿捐献都交于他。当1993年10月格帕甘尼去世后,叶兹迪的态度又进了一步。他和当时的议长努里(NatiqNuri)一起推举哈梅内伊担任效仿源泉。他说,多个效仿源泉并存是建立伊斯兰政体之前的事情。在一个明确无疑的伊斯兰政体中,这种局面不利于宗教和政治权威的统一,有损于“伊斯兰主权”,是“不可容忍的”①。但是,叶兹迪的提议没有得到赞同。

①SaidAmirArjomand,AuthorityinShiismandConstitutionalDevelopmentsintheIslamicRepublicofIran",p321.

根据近代以来什叶派的惯例,信徒应以在世的穆智台希德为效仿榜样。霍梅尼去世之后,政府曾退而求其次,认可年迈的阿亚图拉阿拉齐为效仿源泉,建议霍梅尼的追随者效仿阿拉齐,而阿拉齐则允许他们继续遵从霍梅尼生前的指令。1994年10月,101岁的阿拉齐逝世。叶兹迪再次出击,呼吁废除效仿源泉,但遭到抵制未能成功。此时,更多哈梅内伊的支持者提议哈梅内伊被承认为唯一的效仿源泉,以便重新确立领袖这一称谓的宗教合法性。他们发表文章指出,效仿源泉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具备处理政治和社会事务的能力。相反,一个精通教法渊源学知识,但是不能从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关系的维度来把握整个伊斯兰体系的穆智台希德,实际上没有资格成为一个真正的穆智台希德。因此,只有哈梅内伊才是最合适的效仿源泉的人选,除他之外,别无他人。但是这依然遭到诸多传统派宗教学者的抵制。由30名著名宗教学者组成的库姆宗教学者协会根据学识推举出了七位效仿源泉候选人,哈梅内伊位居第三。最后,哈梅内伊声明退出推举,声称身为领袖的重任使他不能再担当效仿源泉的称号。不过,他依然对伊朗之外的什叶派信众称“效仿源泉”,因为伊朗国内有很多穆智台希德可以指导信徒,而国外的什叶派社团却无人能够担此重任。一旦时机变化,他会像在伊朗国内一样,欣然退下。①经历这次事件之后,解决两种权威分离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领袖的宗教权威实际上已经部分交还给传统的宗教学者阶层。

①SaskiaGieling,“TheMarja’iyainIranandtheNominationofKhamaneiinDecember1994”,p.782.

经过上述两次事件,领袖的宗教权威弱化,其政治权威不断被强调,但是"997年的总统选举给教法学家统治带来第三次冲击,教法学家统治下的共和体制显现出内在的矛盾。

领袖哈梅内伊本人支持当时的议长努里为候选人。但是从一开始,这个候选人就没有得到库姆宗教学者协会半数以上的支持。在此后的选举中,持改革主义主张的候选人哈塔米(MohammadKhatami)以“依法治国”为竞选口号,而不再强调伊斯兰革命以来的“伊斯兰政府”。他提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加强伊斯兰内部团结与和谐,在国内承认和实行多民族、多文化、多信仰的政策,主张在伊斯兰范围内进行多方位的变革,允许信仰多元化,反对文化和思想压制,强调言论自由。他的这种竞选纲领深受广大选民欢迎,最终赢得70%的选票当选。

确认选举产生的总统属于领袖的职权。而现在,领袖原本支持的总统候选人在竞选中落败。在宗教权威受到质疑之后,领袖的政治权威也受到一定的冲击。1997年至今,在议会的选举中,宪法监护委员会成员的推选中,以及哈塔米争取连任的过程中,以领袖哈梅内伊为代表的强调“教法学家统治”的力量和以总统为代表的改革派力量进行了多次较量。最典型的一个事例发生在1999年1月,当时哈塔米下令逮捕情报部门的长官赛义德·艾玛米(Sa"īdEmāmī),因为他策划了针对一些自由派记者和政治家的谋杀活动。可是一些阿亚图拉在此时发表教令,公开为这种杀人行为辩护。而另外一名宗教学者胡加特·伊斯兰卡迪瓦尔(MohsinKadīwar)因为在演讲中批评这种行为,指出恐怖主义是神圣律法所不允许的,随后便被特别宗教法庭审讯。在民众广泛的抗议声和卡迪瓦尔本人精彩的自我辩护中,特别宗教法庭依然判处他十八个月监禁。各种力量斗争的复杂性从中可见一斑。

改革派并未在所有问题上取胜,虽然总统根据宪法规定的责任,在1997年12月成立的“宪法实施委员会”未能完全发挥作用,但是2001年哈塔米以高达77%的选票成功连任,民选的总统显然越来越具政治威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对所谓“教法学家统治”的政治合法性和宗教合法性提出质疑。特别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宗教学者开始公开表示对现状的不满,一些人开始对领袖一职是否应该民选、是否应该有一定任期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对特别宗教法庭等机构滥用司法权力提出批评。

其间,传统什叶派伊斯兰的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所谓“教法学家的统治”不断加强对传统宗教学者的约束,竭力把传统的宗教体制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对教法学家统治的现状持不同意见的宗教学者或者被软禁家中,或者疏远政治,不表示任何态度。而在传统的宗教教育方面,过去什叶派高级宗教学者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例如开学授课、颁发“文凭”,直接收取宗教税、资助学生等。现在这些活动都受到政府政策的约束。政府要求宗教税收应通过专家委员会来统一分配。这样一来,除个别大阿亚图拉之外,其他宗教学者所得无几,无力资助学生,就连课程的开设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控制。原来一些著名学者可以居住在伊朗境外的什叶派圣城(比如伊拉克的纳杰夫),不受伊朗政府管束。但是伊斯兰共和国建立之后,国内的宗教中心受到严格管理。而由于伊朗向伊拉克输出革命及伊拉克什叶派的反政府活动,纳杰夫也受到伊拉克政府的严格控制。什叶派脱离于某个国家之外的国际中心不复存在。

但是,这些做法并未能成功地削弱官方意识形态之外的宗教学者的威望。相反,一些原本就对参与政治持不同看法的宗教学者中间出现了所谓“新原教旨主义”的潮流,强调回归传统的伊斯兰信仰,强调沙里亚和道德秩序,反对染指政治事务①。而一些原本服务于政府的宗教学者也日渐淡出政治,退居什叶派圣城库姆。伊朗国内什叶派伊斯兰教已经发生了分化,一方面是官方的什叶派,另一方面是民间的什叶派。前者以教法学家的统治为出发点,试图结合宗教权威和政治权威,更多地从政治角度处理内外问题。而后者则强调宗教学者的宗教权威,反对把伊斯兰教政治化,更关注信仰的私人化。这种分化使“教法学家统治”模式中潜在的张力越来越大,在遭遇政治和宗教两方面挑战时显得甚为被动。

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教法学家的统治”从概略的理念逐步转变为一个独特的政体。霍梅尼的去世使这一政体潜在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而各种力量的较量又使它逐渐处于不利的境地。1989年以后,领袖作为“教法学家统治”的代表,其宗教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都受到挑战。特别是尽管障碍重重,民选的总统还是获得连任,改革派力量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与之相伴随的是信仰的不断私人化,宗教学者中反对染指政治的力量不断增加,领袖面临丧失两种权威的危险。在重建理想的穆斯林乌勒玛的过程中,“教法学家的统治”这一解决什叶派传统权威观念潜在问题的创新,也许将面临现实政治中的挫败。这似乎预示着,即使作为伊玛目代理人的教法学家,也无法在今天的现实中将这两种权威真正集于一身,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理想政体。

①OliVierRoy,“TheCrisisofReligiousLegitimacyinIran”,MiddleEastsJournal,p212,Volume53,NO.2,Spring,1999.

§§§第五节 伊斯兰革命对邻国的影响

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一度致力于对外“输出”革命。什叶派人口较多的邻国伊拉克、黎巴嫩受到伊朗革命的鼓舞和支持,再加上本身国内政治中存在的问题,原本就存在的什叶派组织甚为活跃,都曾经提出进行伊斯兰革命,建立伊斯兰政府的斗争目标。那么,它们是否可能像伊朗一样,建立起一个由宗教人士控制的类似的伊斯兰政府?下面对这两个国家的情况分别做些分析。

一、伊拉克

伊拉克紧邻伊朗,什叶派信徒占总人口的60%左右。而且,什叶派的宗教发展与伊拉克有着极深的渊源。库法和巴士拉曾是什叶派最早的活动中心。许多什叶派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伊拉克。纳杰夫的阿里陵墓、卡尔巴拉的侯赛因陵墓以及据说埋葬着第十一任伊玛目的萨马腊阿里·哈吉清真寺更是全世界什叶派穆斯林心中的圣地。纳杰夫还是什叶派的重要宗教学术中心,来自世界各地的什叶派宗教学者和学生在这里学习研修,进行学术交流。

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多居住在南部的乡村地区,以宗教认同为纽带,组成了不同于逊尼派的穆斯林社团。自伊拉克独立以来,掌握国家政权的多是逊尼派穆斯林上层。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伊拉克的社会变迁,使得一直处于经济政治劣势的什叶派穆斯林境遇越发艰难。一些什叶派反对派组织应运而生,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今天依然积极活动的伊斯兰召唤党和曾以伊朗为基地的伊斯兰最高革命委员会。

但是1979年伊朗革命爆发以前,伊拉克什叶派的活动总体上处于谨慎发展阶段。1968年复兴党上台执政以来,对影响不断扩大的什叶派运动很是警惕,一方面担心它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两伊关于阿拉伯河的争端①不断激化,伊拉克政府唯恐国内的什叶派成了伊朗安置的“特洛伊木马”。同时,伊拉克政府的世俗化措施,特别是在什叶派圣地采取的一些措施,比如允许出售酒精、开设娱乐场所等,激起了什叶派乌勒玛的不满。什叶派的反对活动激烈起来。南部数个什叶派部落曾发动反政府的起义。1970年,著名的什叶派宗教领袖阿亚图拉穆赫辛·哈吉姆的葬礼成为反政府示威的良机。1974年的阿术拉日游行演变成了政治示威,一些参加者被捕,五位领导者被处决。三年之后,圣城纳杰夫和卡尔巴拉的阿术拉日游行再次以长达七天的暴乱告终。但这一阶段什叶派与政府的矛盾还没有全面激化。虽然1965至1978年间霍梅尼流亡伊拉克,居住在纳杰夫,宣传自己“伊斯兰政府”的政治设想,而什叶派群众的宗教活动有时会演变为政治示威,但伊拉克的什叶派伊斯兰主义者,包括阿亚图拉穆赫辛·哈吉姆,多坚持“通过渐进、和平的战略达到一个伊斯兰社会”的斗争策略②。即使1969年政府采取高压手段对付什叶派乌勒玛时,他们也没有提出激进和不容调和的主张,而是暂避锋芒,一些为首的乌勒玛还前往邻近的伊朗和黎巴嫩避难。

①关于阿拉伯河的主权,两伊长期争执。1975年,当时称雄海湾地区的伊朗迫使伊拉克签订阿尔及尔协议,伊拉克同意以阿拉伯河全线主航道为界,与伊朗划分边界,而伊朗则同意把自己境内300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伊拉克,但伊朗恃强一直没有交割土地。

②TheIslamicMovementofIraqShi"as,p.41

如果说伊拉克的什叶派反对派运动完全是伊朗输出革命的结果显然有些偏颇。但不可否认的是,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及伊斯兰共和国的成立确实把伊拉克什叶派的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伴随着伊朗革命的进行,伊拉克什叶派的抗议活动纷纷开始升级。1979年2月,圣城纳杰夫发生了庆祝霍梅尼返回伊朗的示威游行。青年人四处散发宣传伊斯兰革命的传单,公开张贴霍梅尼的大幅画像,在大街上涂写“要伊斯兰,不要萨达姆和阿弗拉克”①之类的标语,他们要求改变政治制度,使伊拉克成为名副其实的伊斯兰国家。什叶派宗教人士也公开表示对伊朗革命的赞赏和支持。什叶派思想家、伊斯兰召唤党的精神领袖巴齐尔·萨德尔(BaqirSadr)还把他的六篇研究论文赠送给霍梅尼,作为指导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参考文献和珍贵献礼。在伊朗革命胜利的巨大的激励作用下,什叶派的示威和罢工连续不断,首都巴格达的什叶派居住区还爆发了反政府动乱。巴齐尔·萨德尔不顾当局的警告,继续宣扬他的伊斯兰革命思想,发布教令禁止穆斯林加入复兴党,号召各地信徒派代表前来纳杰夫声援。伊拉克一度处于严重的政治危机之中。

①阿弗拉克,叙利亚人,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创始人。

在这种情况下,复兴党政府采取了高压政策以控制局面。一方面软禁巴齐尔·萨德尔,一方面采取铁血手段镇压什叶派民众的抗议活动。1980年3月31日,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通过一项法令,宣布对凡是参加伊斯兰召唤党,或帮助传播其思想的人判处死刑。这一巨大政治压力使什叶派反对派运动的重心开始转移,伊朗和其他国家的伊拉克难民营成为重要运动基地。什叶派的斗争方式也有所变化,成立了包括圣战者组织、伊斯兰任务组织等一批武装组织,采取了武装斗争、暴动、暗杀等手段,与政府的关系急剧恶化,不少组织的成员身份保密,在国内从事秘密的地下活动。

同类推荐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本书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清净

    清净

    在当今社会,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位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烦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问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环境要面对。不如先自我净化,让内心世界保持清净。《清净》通过大量的禅宗故事,从慈悲心、平常心、随缘、舍得、放下、活在当下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使尘世中忙碌的人们在禅的智慧中修清净心。只有内心清净,才不至被各种境遇所牵引,才能远离烦恼,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清净》由孟阳编写。
热门推荐
  • 灵之渡

    灵之渡

    一堵墙划分感情午夜可以让人昏睡摆钟并不安心寒风透过身体吹进梦里没有跟幽灵和谈之前未能触摸到星辰窗外的光却越来越耀眼:午夜十二点,通灵家族的故事开始上演,争斗、阴谋和审判会接连上演。
  • 时光刺客

    时光刺客

    假如可以回到过去,你会不会改变初衷,弥补心里遗憾,还是看着他继续。。。
  • 《太空宇航知识篇》(三)

    《太空宇航知识篇》(三)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太空宇航知识篇,能帮助广大读者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结合当前新的知识理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和展特点,向青少年全面又具体重点的介绍了自然知识。
  • 烈血焚天

    烈血焚天

    一块玉佩,一个少年,一场入侵,一次守护。“我杨烈,愿为大陆血战到底,誓要让入侵之敌血染青天。”“我辈武者,战天伐地,有畏死不战者,退立一旁,待天寇奴役尔等万世千秋。”“其余诸位随我荡尽天寇!”“荡尽天寇!”“荡尽天寇!”“荡尽天寇!”
  • 黑瞳的夏娜黑暗心脏

    黑瞳的夏娜黑暗心脏

    在血族与暗血族仇敌相对的世界里,一个人毫无记忆的凭空出现,就像是一抹空白。一张白纸,被周围不相识的人赋予感知,又被暗血族的血液感染。却是体内流淌着血族的黄金圣血拯救了他,那么他是血族还是暗血族?深陷层层未知空洞又该何去何从?
  • 田间第一人

    田间第一人

    传说,人类是上帝创造的,为了挖掘矿藏,也为了提取信仰。最初的人类具有沟通万物的能力,也有了成神的可能。由于信仰之争,远古天神之战爆发,上帝最终用洪水毁灭了世界。幸存的人类在土地上重新繁衍,因害怕再一次被毁灭,他们修建了“通天塔”,企图与天神对抗。上帝害怕人类的成长,启动了人类的基因密码,从此人类丧失沟通万物的能力,再也无法对抗上帝。上万年过去了,东、西方的人类用不同方法破解基因密码,企图对抗上帝。掌控地下世界的神灵,也因为共同的敌人,帮助人类成长。而上帝已经启动新一轮的毁灭人类计划,这次人类能够拯救自己吗?一次高烧让农家少年朱颜基因密码松动,异能渐渐呈现,从此他进入了一条神奇的修行之路、探索之路,但他能成为人类的救世主吗?新人新作,急需各种支持!感谢起点2组的各位编辑大大!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新视角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新视角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你是我最后的曙光

    你是我最后的曙光

    在那年的仲夏夜,晏柒潼拿起郗臻昱送给自己的雕花匕首,杀害了一直以来长期虐待自己的妈妈。一双眼神中没有惊吓也没有恐惧,只是冷冷的看着妈妈睁着眼的尸体,小声的说了一句“对不起”。
  • 族奴

    族奴

    浩瀚宇宙演变出亿万星辰,亿万星辰孕育出数之不尽种族,种族文明的脚下又满是赤裸裸、血淋淋的奴役。由低等级物质星球地球孕育出来的人类,天赋低下,寿命短暂,仅仅是第二密度生命族群。融入宇宙后,人类文明该如何发展?是甘愿成为高等级种族的奴族?或留守家园,与地球共存亡?抑或独自深入宇宙边荒,探索进化之路?……这一切,只是前人走过的失败之路。----当一个愿为恋人收尸殉葬的侍奴莫名重生后,他是如何开轮筑府点星炉?又是如何引领人类文明,摆脱[奴]的枷锁呢?未来世界,虚无缥缈;但《族奴》最接近真实。
  • 余生太长,你太难忘

    余生太长,你太难忘

    梁知璇为救父亲向热情爽朗的穆嵘求助,不料却阴差阳错与他的孪生哥哥穆峥发生纠葛。多年后成为空中小姐担起家庭重负的梁知璇再遇穆峥,方知当初的一切都不是偶然。隔着上一辈的恩怨与重重误会,想爱又不能爱的两个人是否能够解开彼此的心结?聚散离合间,一次次牵心动脉的疼痛,他们是否能守得云舒雪霁,携手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