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2300000002

第2章 禅理诗(2)

本是表现禅理的偈句,写得形象生动便成为诗。这首诗以无着的思想讽刺执着于一定的坐禅修道方式的僧徒。印度佛教中,禅作为六度波罗蜜之一,其修禅的方式也有严格的规定。修禅之处须在森林中或石洞中,须结跏趺坐,不动不睡,心摄一处。有将修禅与头陀行相结合,禅者更须持戒、行苦行。而中国禅宗特别是慧能开创的南宗,对这种方式进行了根本的改变。《坛经》云:“善知识;又见有人教人坐,看心看净,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悟,便执成颠,即有数百般以如此教道者,故知大错。”南宗禅以为,禅在于悟,无须坐修的方式,若执着于方式,这种执着本身便是迷误,因为它偏离了自性。司空图的这首偈句便表现了这种思想。菩提与阐提,即有成佛之智慧与无成佛之善根者,在印度佛教中,有根本的区别。一阐提之人,永远不能成佛。但是,中国佛教许多宗派特别是禅宗,打破了这种区别,宣扬人人都可成佛。南宗禅以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坛经》)。区别不在人的根性,而在迷误。迷有多种,迷于名利、迷于情欲等,世人易知此等为迷;可是,迷于修道仍是迷误,世人却往往不省悟。因释迦牟尼曾在雪山苦行修道而得成佛,后世便有许多人仿效,推崇雪山苦修。但不知“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悟得清静本性是禅的不二法门。心外求道,如捕风捉影。一定坚持只有雪山才是清凉的修道场所,那除了挨冻之外,别无意义。

溪上月

皎然

秋水月娟娟,初生色界天。

蟾光散浦溆①,素影动沦涟。

何事无心见,亏盈向夜禅。

【注释】

①蟾:传说月中有蟾蜍,故“蟾”常作月之代称。浦溆:水滨。

【译文】

像秋水般的月色多么娟秀美好,初升起时,遍照着色界九天。

又把它的光芒,挥洒在江水之滨,它卧在水中的素影,更掀动着水波沦涟。是如何的机境啊,让人无心而见道,这有亏有盈的溪月,就是向夜的禅心机源。

【赏析】

此诗以月喻佛性。佛性周遍色界,恰如月之遍照色界九天佛性无所不在,恰如月光挥洒在江滨,连它在水中的素影也掀起沦涟。这样的月色就提供了机境,让人无心而见道。因而结句说作者的禅心就像这有亏有盈的溪月。皎然诗中,写月色的有多篇,此篇亦为其中富于禅趣的佳篇。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译文】

凿穿山崖倾泄奔腾的急湍,古人说这是大禹留下的神迹。

涛声在山门店前一夜喧响不停,让我独宿之人通宵不能安席。

佛性真如本性是清净,石岩之中原本没有声音。

为什么当两物相撞击时,就会惊雷转响空山震惊?

且把此情事告你这位道门旧友,请你为我解说这物我之情。

【赏析】

此诗写听水声而引起对佛理的思索。作者在山寺独宿,嘉陵江水的涛喧如雷,使作者不能安席,引起作者对佛性、对物理的思索,主要是思索静的自性怎么会转而成动的喧响,这奇妙的涛声是如何出现的。结联希望老友能为其解说。此诗所提出的问题实质是动静联系的问题,诗以疑问提出此问题,启发人去思考,是颇富意趣的,因虽未明作解答,但其实已表明涛声是动静相反相成相互为用的结果。

寄韬光禅师

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译文】

一个山门变作两个山门,两个山寺原是一寺所分。

东涧水中流着西涧的水,南山云叠起了北山的云。

前台的花绽开后台能看见,上界的钟声下界听得清。

遥想我的宗师行道的地方,飘着天香的桂子落纷纷。

【赏析】

此诗的旨意亦在说明佛性无所不在。有如云水,水的流动,东涧西涧毫无差别;云的飘浮,南山北山全为一体。又如花开,前台花开后台可见,又如钟声,上界钟响下界可闻。结联写天香桂子纷落,亦是渲染佛性的无所不在。先师行道之时,天香桂子纷落亦可说是佛性的显现。 言默吟

邵庸

当默用言言是垢,当言任默默为尘①。

当言当默都无任,尘垢何由得到身。

【注释】

①任:放任,不管束。

【译文】

应当沉默时言语都是污垢,应当说话时沉默即是灰尘。

当说话当沉默时都应无拘无束,尘垢又怎能沾上自身?

【赏析】

这是一首阐明修禅之道的诗歌。一、二句是说,应当沉默时,如果说话,或者,应当说话时,反而沉默不语,都不是修禅之道。这时候,语言或者沉默都束缚着你的身心,牵制着你的一举一动,它们像尘垢一样蒙在你的心灵之上,阻挠你通向禅悟之境。学禅,有时候需要静心默求,有时候需要念经诵佛,养心定性,不管哪种形式,关键都在于心求,不要约束自己的身心和行动,不要受外界干扰。要发掘自身的真如本性,让它像神游之马一样,任意驰骋,带你飞入禅的境界。就像此诗三、四两句所言,无论是应当说话还是应当沉默,都要无拘无束,随心所往,这样,你的自身佛性便会明亮如镜,不会被尘垢所污。 切忌从他觅

良价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凭么会,方得契真如。

【译文】

切忌从他方去求觅,那样会越求越万里迢迢不可相遇。

今天我只是一个人独自前往,然而却无论到哪里都能与它逢聚。

它是一切它是大全它现在就是我,但是个体的我却并不和它相符。

我们只能够像这样去领悟,才能够在心中体会到真如。

【赏析】

此诗是洞山良价过水睹影猛然开悟后所作。诗以形体比实有的个体,以影喻空界的自性。禅师开悟全由自己实证,不可他求。因此说“切忌从他觅”,不求诸己而求于他人就会越求越远,故说“迢迢与我疏”。正因为自己能独自去求,才能处处遇到那自性。佛性自性包容一切,自性中就有我在,所以作为总体大全的佛性就是我,但作为个性的我却不能容纳佛性大全,所以才说我并不是佛性。结尾说要这么领会,才可以契合真如。此诗影形关系的见解,触及的是整体和部分关系问题、空和色的关系问题,是颇富禅理的。 山居

延寿

真柏最宜堆厚雪,危花终怯下轻霜。

滔滔一点无依处,举足方知尽道场。

【译文】

真正的松柏最喜欢雪拥冰堆,枯萎的花却怕轻薄的清霜。

像是流水滔滔没有一点可依存之处,其实一举足就知道处处都是道场。

【赏析】

此诗写作者对修行之道体悟,作者亦是从大自然中体悟到了禅理。首联写松柏独喜厚雪和危花怕轻霜,是以对比意自况,表现作者的清苦自守和坚持修道的意志。后联以让过一步的手法写作者的体悟,由滔滔流水似无可依之到举足都是道场,写作者认识的变化和飞跃,即认识到了对佛性真如的认识并非是毫无处所可寻,而是举足即是踏上了道场,即处处可以认识到道,也即道无所不在之意。

又答斌老病愈遣闷

黄庭坚

百疴从中来,悟罢本谁病①。

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

苦竹绕莲塘②,自悦鱼鸟性。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净③。

【注释】

①本:致病的根本。

②苦竹:也称“伞柄竹”。

③点:污,损伤。

【译文】

百病都从烦恼中来,了悟根本后就无人生病。

西风带着毛毛小雨,裹着寒意吹入居士院庭。

苦竹绕着满塘莲花,鱼鸟尽情遨游自悦本性。

红色莲花倚着荷叶,不经点染禅心本来清静。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一、二句是说,人间的烦恼是致病的根本,百病由此而生。《维摩经》:“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只有消除“诸烦恼”,才能无病。三、四、五、六句是写景,西风微拂,小雨蒙蒙,寒意迎面而来,苦竹绕着满塘的荷花,鱼鸟自由自在地遨游。作者希望病愈后的黄斌老在这种清静、优雅的环境中能够摆脱烦恼和苦闷。最后两句也有较深的佛机,“红妆”“翠盖”都是色界景象,不经点染,禅心清静,其中空无一物,作者借此宣扬色空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只有达到色空境界,才能摆脱尘世烦恼的束缚,不会产生疾病。末尾两句的意思与第一、二句前后呼应,使全诗结构谨严,富含禅意。 寓言二首(其一)

王安石

太虚无实可追寻,叶落松枝谩古今。

若见桃花生圣解,不疑还自有疑心。

【译文】

太虚本无实相难以由色界寻觅,叶落松枝的幻景从古至今欺瞒了多少人?

如果见了桃花即可悟道,生出了圣解;自认为不疑之处其实仍让人产生疑心。

【赏析】

此篇诗为直说禅理的说理诗,诗对太虚(即真如佛性)和色界的关系提出了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即不同意灵云志勤见桃花悟道之说。如前所分析,见桃花悟道,是由桃花的开放悟到了空有一如之理,即悟到了青春翠竹无非真如之理。大千世界森罗万象无一不是真如佛性之显现,这本是许多禅师的看法。一般说来这种认识也是一种比较通达之见解。当然,此种见解确也有其不能圆通之处。本篇即是指出其问题提出怀疑。首联即提出太虚无实可寻,即太虚不能径直由色界显示。因此,作者认为叶落松枝之幻景欺瞒了古今很多人,进而对志勤悟道生出疑心。王安石的怀疑自有其道理,因为佛家禅宗强调佛性不可说,说是一物即不中,直说佛性就是翠竹,就等于把无所不包不可比况的绝对说成了有限的东西,这确是不符佛性的本质的。其实和王安石持同样见解的也大有人在。寒山有时把佛性比作明月,有时又认为明月也不能作比,也是类似的看法。对真如和色界之关系的认识本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这样的分歧只能深化对问题的探讨。从本篇也可以进一步看出王安石对禅宗的倾心和禅学修养之深厚。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上高耸着千寻塔,听说登临塔顶鸡鸣时可见日升。

不怕层层浮云遮复开阔的视野,只因为置身在最高的峰层。

【赏析】

这首名诗脍炙人口,向来都作站得高望得远解,因诗表现这一旨意似很明显。但这样解释实为肤浅。其实,此诗亦极富禅理。飞来峰高塔是此诗赞颂的对象,站在此峰高塔可以尽览大千世界,可以看见日升,可以不畏层层浮云。可见,此峰之高塔是关键。此飞来峰之塔虽是作者写实,但显然也有寓意。无妨说,此飞来峰之千寻塔即是喻开悟彻见了的自性。彻见了自性,即是站到了最高层,当然也就富有神通妙用,也就可以不畏浮云遮障,在六祖慧能《坛经》中,“浮云”即是喻心中的尘垢,只有彻见自性,才可见到光明,如《坛经》说:

“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于外着境,妄念浮云盖复,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见。”对照看,此诗所说之理不就是慧能所说的禅理吗? 头头尽是吾家物

化禅师

翠竹黄花非外境,白云明月露全真①。

头头尽是吾家物,信手拈来不是尘②。

【注释】

①外境:指人的感官所认知的外物。意思是世上万物皆显示禅宗智慧。全真:即真如佛性。

②尘:佛教谓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引申为尘世。

【译文】

翠竹和黄花都不是外境,白云明月体现真如佛性。

样样都是我的家中之物,信手拈来无一浸染俗尘。

【赏析】

这首诗以佛家的眼光来看待世上万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等各种感觉器官所接触到的外物,诸如翠绿的竹枝、黄色的菊花、悠悠的白云、明亮的月光等,都是色界之物,它们依赖于人们的意念而存在,其本质都是虚幻的。僧人透过这些色相,感觉到的不是尘世中的有形实体,而是真如佛性的存在,正如《祖堂集》卷三所言:“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华,无非般若。”了悟禅机以后,就会感觉到,禅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翠竹黄花是禅,白云明月是禅,信手拈来的任何事物都会向你显现禅的智慧,显示真如佛性。 和子由渑池怀旧①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②,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③。

【注释】

①和子由渑池怀旧:子由之诗指苏轼弟苏辙(字子由)诗“怀渑池寄子瞻兄”。

②老僧句:老僧,指奉闲。新塔:僧人死后火葬贮藏其骨灰的塔。

③蹇:跛足。末句作者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译文】

人生所到之处像什么?就像一只鸿雁爪踏雪泥。

雪泥上偶然留下指爪的痕迹,可是鸿雁频飞哪能计较东西?

老僧已死只剩下收存骨灰的新塔,朽墙上再也看不见当年写的诗题。

往日颠簸崎岖山道的情景还记得吗?漫长山路上又困又乏,瘦驴不停地长嘶。

【赏析】

这是苏轼的名诗,因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而着称。诗以鸿爪雪泥喻人生的行踪不定,说明人的一生,坎坷艰危,漂泊无定,难有安定之时,这就是人的普遍命运。这种对人生如飘风之慨叹,是能唤起人的共鸣的,因为人们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因而,此诗甚受读者赞赏,“雪泥鸿爪”便成为了甚为流传的成语。其实,此诗之富于理趣,主要就是因为作者暗用了禅语。《苏诗补注》作者查慎行注此诗出处云:“《传灯录》天衣怀禅师云: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苟能如此,方解异类中行。先生此诗前四句暗用此意。”明何孟春《余冬诗话》亦云:“僧宝传载怀公提偈语曰: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东坡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却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读者试思:向来陈迹,可为之一慨,世事转头尚足问耶?”禅家的语录,为作者化用,便写出了这极富理趣之名诗。

庐山烟雨

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译文】

就像那庐山幻化无方的烟雨,又像那浙江起伏翻腾的海潮,在没有到达胜境时,心中有千愁万恨纠缠不消。

等到你到达腾境后,却原来并没有特别的事,虽然远在那幻化无方的庐山烟雨,虽然远在那起伏翻腾的浙江海潮。

【赏析】

这是一首极富禅理的诗。诗以庐山风雨浙江潮来比况修行开悟。首联是写未开悟前的情景,以烟云和海潮的迷离翻腾,写未开悟前尘垢妄念在心中兴风作浪之情景,因为未开悟,心中有妄念翻腾,不能到达胜境,所以,心情沉重,千愁万恨纠缠不休。后联则写开悟后的境界,开悟以后,心境平静,体悟到自性无所不在,得道并不神秘,亦是平常事,并不特别,此时,再看那幻化的烟雨、翻腾的江潮,就不同于未开悟前,而是万境皆静,虽然同是原来的烟雨江潮。 寄吕居仁

如璧

向来相约济时功,大似频伽饷远空①。

我已定交木上座,君犹求旧管城公②。

文章不疗百年老,世事能排双颊红。

好贷夜窗三十刻,胡床趺坐究幡风③。

【注释】

①频伽:极乐世界中的一种神鸟。饷:通“响”。

②木上座:木质的手杖,这里指禅杖。管城公:即管城子,笔的别称。

③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胡床趺坐:胡床,也称“交床”

“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趺坐,结跏趺坐的略称,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双足交叠而坐。

【译文】

同类推荐
  • 自然辩证法概论专题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专题研究

    本书是研究生公共选修课教材。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分为科学技术与自然观的发展,科学的本质、科学语言和科学价值,技术的本质、技术价值与技术社会观,技术方法和技术创新,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等内容。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元曲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元曲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是为将来有机会投身于广播电视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并希望顺利通过专业考试的高中学生准备的一本书。这本书既是一本指导专业考试的指南书,又是年轻的播音员主持人练习语言基本功的工具书。
  •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本书从小学数学教师应开展怎样的研究,如何开展研究,研究成果的形成等方面,给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根据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研究的需要,结合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的体会,选择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代表性的素材,采撷不同层次水平的研究案例,并注重典型案例的分析。启示一线教师研究要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入手,研究数学教学中的现象与规律。本书各章节重点阐述“如何开展研究”,“如何形成研究成果”,在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的前提下,侧重于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过程的规范性。
  • 高考作文升格技巧

    高考作文升格技巧

    高考是“年年岁岁花相似”,高考作文则是“岁岁年年题不同”。又是一年高考时,备战高考,要想打有准备之仗,还需回顾往年的高考作文题,研究往年的命题特点。往年高考的硝烟早已散尽,但留给我们的体验、反思、总结还在继续:灵活多样的命题形式、理性思辨的命题思想、寻求开放与限制平衡的命题原则等带来的是不断地研究与体会。理性地回顾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异彩纷呈的高考作文试题,不难看出高考命题的新思维、新特点和新趋势。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浮生若梦

    花千骨之浮生若梦

    注意注意,这相当于穿越,轮回到了现代。简介:上次旷古大战(妖神之战)后,长留上仙白子画堕仙,仙界随之沉睡。仙界人在冥界呆了2000多年,都拒喝忘姜汤,带着记忆拖生,只为重整仙界。(本文前面爆笑,跟仙界没虾米关系,后半部分先甜后虐再甜)
  • 丧尸皇重生:月下魔术师

    丧尸皇重生:月下魔术师

    原本以为一切都会瞒着小祖宗很久很久,最起码宫少是这样想的,可是二少是重生的;原来以为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是他的弟弟,最起码二少是这样想的,可是宫少并非如此。天底下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不在我身边,而是你在我身边你却无法留意我的存在……总的来说,这就是一对ZZ男同相爱相杀的故事。特批:总攻大人病态占有欲太过于强烈,红色警报!红色警报!
  • 德古拉的归乡

    德古拉的归乡

    流落在异界,身为百年吸血鬼的德古拉,如何归乡?
  • 天命贵妻,佞相的悍妇填房

    天命贵妻,佞相的悍妇填房

    当凶残女穿越成下堂妇,怎一个精彩了得。前婆婆隔空传话我儿要娶得是体面的千金小姐,纵是妾侍你都不要妄想。前相公痛心疾首你我情深似海,妾侍又如何?你何苦要去介意那世俗名分?千金笑里藏刀妹妹即已被休弃,万万不要做那些不要脸面的事,和我相公藕断丝连。县太爷姿态甚高你模样还算周正,既是续弦,不下蛋亦没什么关系。某弃妇冷笑连连赚钱是第一,收拾这些杂碎乃顺手。“大人,刑部尚书大人送来五个貌美如花的姑娘服侍您;刑部侍郎送了一串玛瑙给夫人添妆。”某男人脸色大变竟害我。第二日,某男人一个折子递上去,二十一条罪状参的刑部尚书永无翻身之日,刑部侍郎平步青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废柴逆天五小姐

    绝世废柴逆天五小姐

    名门世家千雪,为十大世家排行末端,五位小姐,个个资质卓绝,但不包含那位废柴五小姐。传说中的废柴竟是天才,她一步步攀爬,走上强者之路。一路上,莫不是有暗风天影的陪伴,她早已。。。
  • 洪荒之十头蛇

    洪荒之十头蛇

    一次意外上官飞,穿越到了上古洪荒时期。但是他却变成了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蛇,但是不甘平凡的上官飞。立志就是当一条蛇,也要做蛇中的王者,蛇中的传说。让我们一起跟着上官飞,看着他怎样变得更加强大吧!
  • 夺情霸爱:郁少的千金娇妻

    夺情霸爱:郁少的千金娇妻

    江肆肆还是连翘的时候,最想做的事是勾郁临川的人,爬郁临川的床,撕开他冷峻漠然的皮。那时,她仗着“暗阁”千金的身份,得手了。婚礼当晚,他解开衬衫的扣子,眉眼凉薄,“就这么期待?”,她满心雀跃,羞涩地低下头。后来,“暗阁”一朝被灭,她站在台阶上,红裙似火,凉凉开口,“郁临川,从此以后,我们势不两立!”男人冷冷看着她,薄唇勾起讽意,“江肆肆,你以为你还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将众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男人身后,突然闯进来一群人,领头的是她父亲的心腹,他在男人身侧弯下腰,“阁主,要怎么处置小姐?”处置?江肆肆笑了,笑得惊心动魄......
  • 妾身尊贵:妖孽王爷别碰我

    妾身尊贵:妖孽王爷别碰我

    从棺材中醒来,死而复生的她,失去记忆,却成了他失宠的小妾。身份来历不明,谋害夫君,毒害亲王,被人灌毒,如今死而复生,无端背上谋杀夫君的死罪…死而复生,是妖孽还是借尸还魂,为何前后性格差距如此之大,明明失忆前一个不受宠爱的小妾,竟有如此的聪明机智,一次次化险为夷反败为胜…
  • 守望之寺

    守望之寺

    以侠为尊、以行为道、以法为荣的世界,少年在十八成人之年踏上了游历华夏的旅途。在这条漫长的大道中,他追寻侠者道心,幻化万千术法,感悟天地轮回。人间正道,问尽沧桑,回首恍悟,天大地大,唯心而已。谁不曾行侠神州天下,谁又能守望心灵寸土。曾经浪迹天涯,终将落叶归根......以情,问道。修仙,不如守望我心灵寸土。筑基结丹元婴?这些都没有,本书构建的,是一个新的系统,一个崭新的修真界。
  • 无上玄种

    无上玄种

    无尽大陆,武者修元气,冲灵路,夺灵媒,只为能成功炼得玄种,成为那无数人向往的……玄师!神秘少年横空出世,一路杀意弥漫,只为那心中的倩影。要么疯狂!要么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