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49—150页。
“盘古开天地”出自宋代李日方等人编著的《太平御览》,原文是:“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这是一篇优美的神话,描述盘古创造世界的壮丽过程,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幻想而激情昂扬地唱出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颂歌。“盘古开天地”是我国人民以文学化的语言指称宇宙的起始或人类社会起源的代称。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壮举。毛泽东满怀激情地讴歌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看似诗意的夸张,而实际上确实道出了长征这一壮举的伟大历史影响。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即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8万余人从赣南闽西出发,最初计划到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但由于长征初期右倾逃跑主义的错误领导,到湘西时,兵力损失已过半数。在毛泽东等的力争下,中央红军改变了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红军进入贵州东部并攻占了遵义。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所犯的一系列严重错误,肯定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负责军事指挥。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转战云、贵、川边界地区,四渡赤水,巧渡乌江,抢渡金沙江,翻越夹金山,于6月与红军第四方面军会师于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并恢复红一方面军的番号。8月,在毛儿盖地区中央决定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组成左、右路军,经草地北上。8月中旬,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阿坝和巴西地区。9月,张国焘违背北上方针,率左路军在阿坝地区再次南下并另立中央,分裂党。毛泽东等与张国焘进行了严肃斗争并率中央红军主力继续北上,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会合。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此后改称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四川甘孜地区。在中共中央领导下,经过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坚决斗争,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于10月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从而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红军长征期间,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占领我东北四省后,又制造了华北事变。5月,日寇借口中国当局破坏《塘沽协定》,向国民党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调动军队入关,以武力相要挟。9月,日寇积极策划汉奸发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11月,又提出华北五省经济完全独立,国民党军完全退出陕西和西北各省,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划为非武装区等八项要求,使整个中国都面临着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危险。在日寇的进攻面前,国民党政府节节败退,并下令由宋哲元等人在北平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使华北名存实亡。在这十分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全国人民的抗日救国运动,相继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抗日救国宣言》,指出了抗日救国的出路,指出了中央红军完成长征、巩固扩大陕甘根据地的重大意义。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从抗日救国的高度,从红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的决心等方面,讲到了长征的伟大意义。他把长征称为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把长征说成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这是对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举的肯定和赞颂,是对长征重大意义的宣扬,是对抗日救国必胜信心的显示,更是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取得最后胜利的有力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