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8500000062

第62章 日本的《酒茶论》

日本歧阜县稻叶郡长良川的渡津岛,有座临济宗的寺院,叫做乙津寺。《酒茶论》的作者就是这座寺院的沙门兰叔。

兰叔字尹阜,号梅里子。据说今传有他亲笔书写的《酒茶论》一卷的挂轴,新校类从本第15卷卷头有这幅挂轴的照片。《酒茶论》收在该书饮食部卷368,题作“酒茶论一条歧阳乙津寺沙门兰叔述”。他的身世我们不清楚,只是从这篇《酒茶论》抄写于1576年来看,他可能是生活在16世纪前期或中叶的僧侣。

这是一篇用汉文撰写的游戏赋。它将酒与茶都拟人化,各述己长,互不相让。后来“一闲人”出场,给与评判。其文虽然长一点,倒也不太难读,我们且一边解说,一边往下读:

春昼阒(原文作,误,当作阒,音qu,寂静)然,而四无人声。唯花片染眼,鸟声湍耳而已。当此时,空谷有声,二客跫(音qiong,脚踏地的声音)然而来。一人者,花间开筵,而饮酒不吃茶;一人者,松边下榻,而吃茶不饮酒。

两人相对,春游移刻。问其姓名,花间开筵者曰:“吾无姓名,自号忘忧君。”松边下榻者曰:“自号涤烦子。”

于兹忘忧君谓涤烦子曰:“此中不可容俗谈。汝须论茶德,吾乃论酒之德。”

忘忧君为酒的别名,涤烦子则为茶的别名,其称本于唐代诗人施肩吾诗句“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全唐诗》四九四)。

涤烦子曰:“止止,不可论矣。汝酒何类吾茶!汝酒者,世尊(世尊,佛的尊号,以佛具万德,世所尊重,故称,又寓于世独尊之意)在世时,娑竭陀醉卧吐泣,衣钵纵横,以彼因缘制饮酒。又一鬼问目连言:`我顽无所知,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强劝人酒,令其颠倒。`又曰:`酒有三十六失,人饮酒者皆犯三十六失,故世尊深戒之。然而失天下亡身者,酒也。”

忘忧君怒曰:“汝饶舌如鹦鹉叫煎茶不恐人。汝才知小而不知大。世尊曰:酒者,甘露良药。又波斯匿王末利夫人犯饮酒,世尊曰:`如此犯戒得大功德。”又曰:“菩萨以酒施人,于佛无过。又四天王有天浆,名为花酒。又阿修罗以四大海为酒,而饮之犹不足。阿修罗此翻云无酒。上自四天王,下至阿修罗界悉用酒。如来藏中,酒之德惟伙,未闻有茶德。亦复六经不载茶。”

涤烦子曰:“七佛师文殊大士于五台山与无着吃茶,举起玻璃盏子云:南方有这个么?然则是文殊非文殊,百千文殊皆须吃茶。加之有真如茶、有鹿苑茶。又《茶榜》云:唤起华严大海众。古来献佛以茶不以酒。佛教岂无茶德?汝所谓六经不载茶,如《离骚》不载梅,以天下更无清可比也。若论禅门,赵州吃茶保七百甲子.风穴赏茶匡三巡礼度。沩(音wei,水名,在湖南省)山摘茶知体用,香严点茶原好梦。南泉同鲁祖归宗杉山吃茶,洞山为雪峰岩头钦山行茶,夹山监中之一瓯,投子饭后之碗,皆是丛林盛事也。”

这里讲了很多高僧与茶的因缘。“赵州吃茶”云云,赵州,乃唐代高僧从禅师,居赵州(今河北省赵县)观音院,丛林中称为“赵州”。《五灯会元》卷四载“赵州茶”公案,赵州三称“吃茶去”,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后来丛林中多沿用赵州之法打念头,除妄想。

香岩,指香岩居士,为宋人关注的号。

忘忧君曰:“吾酒者,第七祖婆须密,手执酒器与六祖弥遮迦问答,婆须密从是得大法器,的的相承,而至今日。又昙桔州者,蜀英也,性器酒,诸方谓之酒昙。或芭蕉泉禅师以杖荷大酒瓢,往来山中。马祖有浮和尚,黄檗有(音chuang,大吃大喝)酒糟汉。或曹山白家酒,犹未沾唇;青峰葡萄酒,饮者方知。且又晋陶醉酒汉常爱酒而无一点俗,继呼为第一达磨。抑又僧家号般若汤,专用之。汝前道失天下亡身者酒也,此事如何?”

涤烦子曰:“桀纣两王酣饮而果失天下,羲和二氏沉湎而竟亡身,岂虚言哉!”

忘忧君曰:“不然。昔尧帝累千觞,则其仁传万古;孔子倾百盏,则德溢四海。仪狄作酒,禹王饮之;杜康造酒,武帝歌曰:何以解我忧,唯有杜康酒。高宗中兴殷,梦以得麴孽也。又以清为圣,以浊为贤,则圣贤道亦起自酒。又饭后饮谓之中酒。古经曰:不醉不醒,饮谓之中。由之观之,中庸之道,亦起自酒焉。又《史记》云:百药长矣酒哉酒。”

这里专讲酒。般若汤,僧徒称酒的隐语。宋人窦革《酒谱异域酒》说:“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庾辞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也就是说,般若汤是佛家称酒的禁忌语。

仪狄是传说中夏禹时善酿酒者。

涤烦子曰:“茶之为饮,发神农,闻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凡出天地间者,人伦、禽兽、山川、草木也,就中以人伦为贵。分茶之一字,则人在草木之间。汝酒者,才称水边鸟矣。禽兽岂可及人伦?”

涤烦子这一段话,主要引自陆羽《茶经》六之茶,原文是“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是说茶成为饮料,开始于神农氏,到鲁周公正式对茶作了文字记载后才传闻于世。此后,春秋时齐国有宰相晏婴,汉朝德扬雄、司马相如,三国时吴国的韦曜(即韦昭),晋代的刘琨、张载、陆纳(陆纳也姓陆,所以陆羽称他为远祖纳)、谢安、左思等,都是爱喝茶的人。

涤烦子把酒称作“水边鸟”,又说茶是“人在草木之间”,是用了“拆白道字”的文字游戏,即把一个字拆开,使成一句话。“酉”与“鸟”在日语中读音相同。中田千亩所著《和尚与小僧》中有一条与此有关。说和尚吩咐小僧,把酒叫做水边酉。又吩咐他特别有人来的时候,要把汉字分拆了当作暗号讲话。有一天寺里来了两三个客人,小僧便来说道:“水边有岛(酉岛日本同读),山上加山如何?”假作参禅的样子。和尚答道:“心昔而止”。一个客人懂得了他们的意思,便说道:“文有口,墙无土”。师徒听了搔首不知所对。这在《醒睡笑》里也有一条,不过和尚是说:“一撇一捺夕复夕。”客人则说:“玄田牛一。”

忘忧君曰:“人有贵贱,位有上下。人若在草木间,岂贵人公子哉?雉兔之辈乎?殊对花啜茶,为杀风景之一,则非贵人公子之所玩。唐李杜者,天下名士也,常爱水边鸟,而终化开元二鸟而翼蔽天下,则汝辈草木间藏身耳!”

涤烦子曰:“汝知猩猩之醉能言,狒狒之叨笑人。吾虽不贵禽兽,随汝言.若以禽兽论之。吾茶者,有时成凤凰团,有时作璧龙团,煎之以麒麟炭,皆是禽兽之长也。恁么时节,水边鸟向何处展翼?若论茶具,金银珠玉、铜铁土石,作茶具则其价不知几千万,好事者秘则为无上宝,若得一时者,表声名天下。汝酒具何直(直,同值)半文钱?”

忘忧君曰:“吁!汝陋如何!风流蕴藉,不可论价。夫杯有金杯、有银杯、有药玉船,岂非重器哉!且又宜四时者,酒也。春者宴桃李园,坐花醉月;夏者酌竹叶酒,扫暑迎凉;秋者林间烧叶,冬者雪里避寒。高适亦曰:饮酒胜饮茶。”

涤烦子曰:“吾茶者不拘四时,不隔昼夜,造次于之,颠沛于之。古来爱茶者虽多,以陆羽,卢仝为最。卢仝作《茶歌》,古今绝唱也;陆羽作《茶经》,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突间,祀之为茶神。《茶经》曰:木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子如榈,叶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名一曰茶,二曰,三曰,四曰茗,五曰。又品评天下名山之水味者二十处。庐山之水谷帘水第一。惠山寺石泉之水第二;蓟州兰溪石下水第三,已下不记。煎之滥不用众水。高哉!茶之为茶。论道地,日注、双井、岳源、曾坑、金粟山、蓬莱岛、建北苑、金州、西城、东吴、东州、寿州、霍山、常州、义兴、顾渚、蒙山、葛仙山,此外不可胜计。”

忘忧君曰:“酒星丽天,酒泉涌地。天地之间有人,无不赏酒者。晋有七贤八达;唐有六逸八仙。或汉家七十二人,桐马之赐;金谷二十四友,樱花之观。刘玄石一千日,淳于髡七八斗:元次山者隐三吾,漫称漫郎;欧阳修者贮一壶,醉号醉翁。王绩作《酒经》,刘伯伦作《酒德颂》。略曰: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云云。大哉酒德!”

这里提到历代豪饮之士。“晋有七贤”是说魏晋时嵇康等七个名士。唐皇甫:“沉湎于酒,有晋之七贤。”八达,则指胡毋辅之、谢鲲等八位放达之士。“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根据《晋书光逸传》记述,他们几个人在屋子里”散发裸裎,闭室酣饮已累日,光逸后来,想推门就进,被守门人堵在门外,光逸“便于户外脱衣露头于狗窦中窥之而大叫”,当时的人称他们八个人为“八达”。

唐代的酒徒,有六逸八仙。《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说李白客寓任城的时候,和孔巢父等人住在徂来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八仙则指李白,贺知章等八人,皆好饮酒赋诗,称为“酒中八仙人”,杜甫有《饮中八仙歌》。

金谷二十四友,指晋惠帝时以文才而屈节出入于秘书监贾谧之门的石崇等二十四人。

“元次山隐三吾”,是说唐元结有浯溪、亭、台、合称三吾,其名盖取吾所独有之意。隐三吾,就是隐居于三吾。他住河边,自称浪士,著《浪说》七篇,等做了郎官,“时人以郎者亦漫为官乎,遂见呼为漫郎”。

若论酒之灵地,有鲁、赵、齐、革矣。赵厚、鲁薄,齐到脐,革止鬲。或有上若、下若二村。有乌程、乌祈、蒲城、桑落、酒兰亭、桃节宴。此是酒美而地灵也。

这里谈酒的产地。“赵厚鲁薄”出《庄子箧》:“鲁酒薄而邯郸围”唐陆德明《释文》:“许慎注《淮南子》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

这里还用到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中的一个典故。说桓温有一个主薄善于品酒,一有酒就命他先品尝。好酒,他称作“青州从事”;坏酒,他称作“平原督邮”。青州辖区内有个齐郡,平原辖区内有个鬲县。“从事”二字说的是酒味到肚脐:“督邮”二字是说酒味到达膈上便停住不往下行了。上文中的“齐到脐,革止鬲”当是说的这个意思,据此,句中的“革”字,当是平字之误,平就是平原的意思。鬲,通“膈”,横隔膜,在胸腔,腹腔之间。亦借指胸腔。

王侯将相者,以酒成治国之策;士农工商者,以酒得慰劳之术;鳏寡孤独者,以酒作扫愁帚。尽乾坤一时变作醉乾坤,则汝辈无处措手足。盖屈原大夫者,以独醒被放逐;宋苏大夫者,以不饮为不能。此二人者,因酒减名者也。汝独醒而不饮,则放逐徒耶?不能徒耶?又元结以不饮酒者为恶客,则汝又恶客耶?

这里谈酒的功用。扫愁帚也是酒的别称,出宋苏轼《洞庭春色》诗:“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恶客之说,出唐元结《将船何处去》诗:“有时逢恶客,还家亦少酣”注:“非酒徒即为恶客。”

涤烦子曰:“吾茶者不然。从京洛至蛮夷,无小无大,不好茶者非人。若以本朝论之,《西斋诗话》云:寿上人回自日本,以其国所产梅尾山茶见惠,赋诗谢。其略云:幸得梅山信,初尝日本茶。本朝梅尾山茶为第一,宇治次之。梅与相似,故通而用。近代好茶者,以宇治为第一,梅尾山次之。本朝谚谓好茶者曰数奇者。又谚曰:至宇治茶有清音,余皆浊音。又有宇治之茶别称曰无上、曰别义、曰极无。然则纵虽为酥酪醍醐,茶之下也,况于酒乎!”

旁有一闲人,出云:“今天下无虞,国家有道,好个时节!两翁虽论,可谓无事生事,以虚空为口,以须弥为舌。论而至阿僧祗劫,酒之德以不可尽;茶之德以不可极。吾能饮酒,又能吃茶。此二物,孰胜孰负乎哉!两翁请听吾歌曰:

松上云闲花上霞,翁翁相对斗豪奢;

吾言天下两尤物,酒亦酒哉茶亦茶。

敦煌本《茶酒论》多用韵,句式以四字句为多,虽广及产地品种等多方面问题,也不乏历史掌故,但与这篇《酒茶论》相比,民间俗赋的特色便很明显。这篇《酒茶论》是否受到敦煌本《茶酒论》或者同类作品的影响,还不能贸然断言。不过,即使存在这种影响,把它作为日本汉文学的一篇作品来看待,自然也会有自己的特点。虽然在形式上它和中国人写的没有很大区别,但它却是用日语来朗读的。日语没有押韵之说,汉语押韵的,拿日语一读,也出不来押韵的效果,所以对作汉诗的日本人来说,押韵是很难的事情,也不容易做到像中国人作者那样自然地押韵。同时,兰叔必须调动他掌握的全部有关中日茶酒的知识才能成篇,也许他的写作乐趣正在这里。作者身为僧侣,又特别偏爱佛家有关方面的掌故。今天我们读来,便不免有典故迭床架屋之感。

兰叔这篇用汉文写的《酒茶论》,后来被七五山人改写成了假名的《酒茶问答》。安乐庵策传(1554—1642)是日本安土桃山至江户时代的僧人和茶人,他1623年写成的《醒睡笑》8卷里就可以看到《酒茶论》的影响。他将《酒茶论》分为酒论和茶论两部分来加以模仿。卷五开头的“酒徒”,取其中论酒部分敷衍为文。文中设俗僧二人,俗述饮酒之功,僧论饮酒之害,越争越火,最后出来一位闲人,让他们停止争论,于是僧不再愤愤,俗也露出微笑,相互问讯,欲各退去。俗问僧所居,僧回答说:“正路山,无欲坊”;僧问俗为何人,俗回答说:“字寐起,名乐兵卫”。文中论饮酒之功部分,多引《酒茶论》提到的典故。而在该书卷8则有“茶水”一组短文,杂取与饮茶有关的轶事、笑话等,茶被称为“钓睡钩”、“消食”等。

除了兰叔用汉文写的《酒茶论》以外,还有一种用日本假名写作的御伽草子,也以《酒茶论》为名。写茶席上一客人失言,茶与酒发生争执,茶点水果站在茶的一方,鱼鸟菜肴站在酒的一方,两军会聚于大和国,以宇治川为界摆开战场展开激战,文字中夹杂着不少汉语词汇。这部作品属于当时流行的“异类合战物”。

《梅松论》

促使兰叔写出《酒茶论》的先踪,有敦煌《茶酒论》这样让酒与茶争奇的游戏文,也有御伽草子当中形形色色的异类合战读物,还要加上仁岫和尚的《梅松论》的影响。

松和梅是“岁寒三友”中的二友。“岁寒之友”之说,出于宋代,宋以后还有“岁寒三友”图饰之说。这种风俗传到日本,还变形为“门松饰”习俗,世代相传,延续至今。“松竹梅”一词,是广为人知的日语词,或为碗盏之图案,或为名酒之商标,或为店铺之名称,或为雅士之芳名。

也有专取其一者,大学中便有梅花女子大学。奈良时代的《万叶集》,咏梅甚至多于吟樱。平安时代的菅原道真酷爱梅花,传说他贬谪之时,家中梅花曾随之而去。兰叔写的这篇《梅松论》,表面上是松梅相争,相互贬斥,而写各自对自己的赞美对铺陈历代爱梅爱松的典故,写得最用心,从反面来看,就可以当作《梅松赞》来读。

同类推荐
  •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本部论著虽然从始至终贯彻着人学三大定理或定律的研究,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新的综合,但从本质上讲,本部论著不是那种从概念到概念、从范畴到范畴的推理式研究,而是在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并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实行新的综合时,直接面对社会人生,以价值实现中的社会历史逻辑和人生逻辑为中心内容而展开理论叙事。这只要读一读“价值实现与主体间意向性结构”、“价值实现的广泛因果论”、“文化逻辑及其辩证法的运动”、“知识结构与价值实现”、“深层价值实现的悟性”等章节,就可以看得出来。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迷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迷

    本书作者在向读者描述了自杀诗人的个案,解释了这些诗人创造的一个个扑朔迷离的神话时,在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他的诗人情怀和激情以及一个学者灵动的思维。
  • 中国禁忌风俗

    中国禁忌风俗

    世象百态,无奇不有,然而禁忌风俗常常习焉不察。这是它的奇怪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学界称之为“隐示文化”。一方之民,由于共同的禁忌,都不做某些事,都不说某些话,没有行为的表现,只在心里犯嘀咕,怎么观察?有什么办法?难,的确是难了些,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光用眼看不出来,那就再动动嘴;走马观花不行,那就深入田野。习俗要传承,禁忌有变化;横向比较,纵向考察。梦可勘,心岂不可度乎?于是,民俗学者的兴致来了,三翻七捣,普查钩沉,扑扑拉拉,没几多光景,竟把中国的民间禁忌搜罗了一大箩筐,资料、专著连篇累牍,禁忌的大门再也关不住了,禁忌的研究也渐渐深入,蔚为壮观起来。
  • 四美图

    四美图

    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创作的四十余篇散文作品,文字清新流畅,其中有对童年、青春的歌颂,有对家乡的怀念,还有对人生的感怀。
  • 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去传承。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渗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根植在自古至今的万物中。它们用其坚韧的存在,证明着文化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热门推荐
  • 皇上大叔独宠小丫头:宝宝也穿越

    皇上大叔独宠小丫头:宝宝也穿越

    浴池里突然冒出的小东西,大叔?朕有这么老吗?“小东西,你存心想勾引朕,不要玩火。”“我有吗?”调皮的眨了眨眼睛,一双小手又不老实的挑战他的忍耐力,轩辕珏眼神渐深,主动送上门的美食,哪有不吃的道理,再次吻住那片红润的唇瓣。……其实讲的就是一只狼养着一只羊,等小羊长大后一口吃掉的故事,咳,其实是只披着羊皮的小狐狸,谁吃谁还不知道呢。
  • 暖田种玉

    暖田种玉

    孤女芍药开启暖田,以奇怪灵力种下各种玉石。春天种下玉一颗,秋天收获玉箩筐。玉能杀人,也能救人。纤纤玉手,只手撑起地狱——天堂!什么?灵力不足?快洗点兑换!生命值,善良值,坚强值,真爱值……统统来者不拒!
  • 军婚首长的特工妻

    军婚首长的特工妻

    曾经,她视为珍宝的感情,却是她致命的武器,换脸,受尽折磨,含恨而死。一朝重生,她再度归来,对世人已不在存有信任,只为仇而生,为自己而活。
  • 黑腹校草走着瞧

    黑腹校草走着瞧

    “你流氓”某女捂着被亲的脸庞“嗯,亲爱的,我只对你流氓”某男不要脸地说“谁…………是你亲爱的啊”某女红着脸说道“你啊,看,你脸都红了”某男指着某女的脸“我……我……我只是觉得天太热了”某女用手扇着风给脸“哦?可是现在是冬天啊”某男好笑的看着某女“…………”某女
  • 帝武弑天

    帝武弑天

    破灭的大地,荒弃的废墟。神的葬地,远古的坟场,当那缕天机再次窥破,迷雾渐散,人的命运将如何?神荒世界,浩瀚无垠,武者如云,武道昌盛,这是武者多如狗,生命似蝼蚁的残酷世界,这是暴虐神话的起始,万道归一的征途!逆天崛起,书写辉煌,逆战仙魔,血染星河!这是不败的暴君传说,热血的永恒篇章。
  • 云幻斗天

    云幻斗天

    来自地球的他被一把奇怪的小刀,穿越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被重重困难所扰......因为它的存在...云力斗天下,修真都苍穹,召唤宠物,智斗BOSS.....
  • 强袭自由

    强袭自由

    习自由说过,想做什么是他的自由,别人阻止不阻止是别人的自由,为了寻找属于自己自由,他不惜背叛组织。可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或许是他一生对他影响最大的人,离开时脱下了一个包袱给他,渴望自由的他,是选择遵守承诺而失去自由,还是该继续寻找自由而背叛本不属于自己的承诺?
  • 花落涟漪,夕夜迢迢

    花落涟漪,夕夜迢迢

    对于一支吸血鬼来说,穿越没有什么可惊讶的。但对于落雨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喜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落雨从小的愿望就是能够穿越到古代去,这下真的踩到狗屎运了,哈哈哈哈哈。不过,这一个个本来唾弃我像唾弃狗一样的京城六大美男,咋一个个都送上门来啦,既然你们自己来,那就别怪我这个君子没有成人之美啦!!!精彩片段一:“走,晓婷(女主忠心耿耿的丫鬟),咱们去青楼玩玩!”落雨突然说。在硬逼晓婷穿上男装之后,就准备启程啦。这时候,落雨就该偷笑了(来青楼可是每个穿越者的愿望啊)。但是却没想到,在青楼里惹到了那个不该惹的人..........
  • 星斗水浒

    星斗水浒

    正当红的明星小鲜肉赵翰在一次拍摄过程中,突然发生意外穿越到了水浒的年代。凭借着对水浒的熟悉以及过人的机智,他一次次在打打杀杀的危险境地中死里逃生。而他过人的颜值让他屡屡遭遇桃花劫,但即使身处温柔乡,他依然不能忘却那个现代的多情女友,为了能再次返回现代和他的女友相聚,他用尽手段争权利,心存杀机夺法宝,把一个水浒世界闹得天翻地覆。
  • 祸起灾生

    祸起灾生

    从一个小迷团揭开大谜团,故事开始百万集串,越来越多人出现,越来越多人随之消失。生死之交的她们,是如何抵抗海潮般的汹涌,作为世纪主宰者的她们,为何却永生不得翻身,这种不被待见的东西是什么,她们又是如何度过岁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