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1100000129

第129章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诗人。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字退之。进士出身。任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因谏佛骨事贬为潮州刺史。后为国子祭酒。文学上反对六朝骈体,倡导古文运动。所作散文气势雄浑,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是唐代的散文大家。文起八代之衰。毛泽东自出韶山冲后,有半个多世纪读韩文、说韩文、评韩文。他的文体深受韩文影响。

早在1913年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国文教师袁仲谦为毛泽东开了一份必读书目,其中一种就是韩愈的诗文集。袁仲谦指出毛泽东乃学梁启超的文章笔法,过于铺张排比;好纵论中外古今,往往似是而非,给人以轻率、粗浅之感,因此要他改变文风,摒弃梁体,下决心钻研韩愈文章。毛泽东听了,特地从旧书坊买回一部《韩昌黎全集》二十卷本,并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韩昌黎全集》作校补。每天用上一两个小时,精心钻研,用了一年多的课余时间诵读韩文。据同学周世钊追忆:“读韩集时,除开那些歌功颂德的墓志铭、叹老嗟卑的感伤诗一类毫无意义的作品外,他都一篇一篇地钻研阅读。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他凭借一部字典和注释的帮助,进行理解、领会,使其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进行反复的默读和朗读,这样就懂得更深,记得更熟。通过持久的努力,韩集的大部分诗文都被他背得烂熟。”几十年后的1950年夏天,毛泽东在北京会见来自湖南的老同学还说,仍然能背诵好多篇韩昌黎的文章。

毛泽东的文体深受韩文影响,因此毛泽东也经常谈起韩愈和他的文章。1940年秋的一个晚上,毛泽东应邀去延安马列学院作报告,在归路上与护送的安平生等人。说:“韩愈的《师说》是有真知灼见的:‘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路上,你们给我介绍了很好的情况,真是‘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谢谢你们!然而我还要坚持一条原则,再作报告时,不搞接接送送了。”(《难忘的回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149页)1942年,延安开展整风运动。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反对党八股》的演说,其中又引用了韩愈《进学解》里的文句开导大家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他说:“孔夫子提倡‘再思’,韩愈也说‘行成于思’,那是古代的事情。现在的事情,问题很复杂,有些事情甚至想三四回,还不够。”(《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44页)1949年8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又以韩愈《伯夷颂》,“民主个人主义”思想。

建国以后,毛泽东也曾多次谈论和引用韩愈诗文,评论韩愈。1956年12月,毛泽东在与民建和工商联等负责人谈话中说:“韩愈是提倡古文的,其实他那个古文是新的。韩愈的古文对后世很有影响,写文学史不可轻视他。韩愈很会写文章,他写的文章有一篇《送穷文》,我们也要写‘送穷文’,中国要几十年才能把穷鬼送走。”(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上册第339—340页)1957年3月8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同文艺界部分代表谈话时说:“韩愈是提倡古文的,其实他那个古文是新古文,道理是没有什么的,只要文章是新的。人家说好的,他说坏,人家说坏的,他说好。”(《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256页)1959年4月15日,他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谈到做工作要留有余地时,就以韩愈做诗不留余地为例引为借鉴。他说:“韩愈做诗,他就是统统把话讲完了。人们批评他的缺点,就是他的文章同诗都是讲完的,讲尽了,不能割爱,特别是他那首《南山诗》,搞那么多。”(《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第2287页)1965年7月21日,他在写给陈毅的信里又谈了韩愈的诗:“韩愈以文为体;有些人说他完全不知诗,则未免太过,如《山石》、《衡岳》、《八月十五酬张功曹》之类,还是可以的。”(《毛泽东诗词集》第266页)

虽然毛泽东重视韩愈的诗文,韩愈的文论自古也被多家奉为圭臬,但毛泽东却从不人云亦云,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次他读《古文辞类纂》中韩愈《与崔群书》的“自古贤者少,不肖者多”时,颇有异议,在旁批斥:“就劳动者言,自古贤者多,不肖者少。”又有一次,在读《新唐书·姚崇传》,见有姚崇批评佛教的一段话,不禁想及韩愈著名的《论佛骨表》,随即批注:“韩愈佛骨表祖此。”在1964年8月18日在北戴河与哲学家谈话时,又说了“韩愈不讲道理,‘师其意,不师其辞’,是他的口号。意思完全照别人的,形式、文章,改一改。不讲道理,讲一点点也基本上是古人的。《师说》之类有点新的”。六七十年代,毛泽东与《中国文学发展史》作者、复旦大学教授刘大杰谈论中国古典文学时,几次评论了韩文和韩愈,认为韩愈的文章还是写得好的。他说:唐朝韩愈文章还可以,但是缺乏思想性。那篇东西价值并不高,那些话大多是前人说的,他只是从破除迷信来批评佛教而没有从生产力方面来分析佛教的坏处。又说:但是,韩愈的文章有点奇。唐朝人也说:“学奇于韩愈,学涩于樊宗师。”韩愈的古文对后世很有影响,写文学史不可轻视他。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在教育工作座谈会的讲话里批评了状元和那些擅长书画诗词的皇帝们,而说“韩愈是二等进士。”他把韩愈划入“卑贱”一方,给以肯定。1976年2月12日在复刘大杰信,又次表示了自己看法:“我同意你对韩愈的意见,一分为二为宜。”(《毛泽东评点圈阅的古典诗词》第109页)

同类推荐
  • 汤唯历险记

    汤唯历险记

    这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人说汤唯凭《色·戒》钱名两全已经够了,她休息了;有人说一脱成名的女明星不会路途长远。而谁都不会想到,汤唯选择了做回学生,回到平淡的学生生活。到底是什么让汤唯放下眼前的名利选择回到从前?又是谁带着她强势回归?
  •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他出生于晚清动乱年代,青年时期怀才不遇,中年步入仕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对抗太平天国、收复边疆,成为了晚清第一重臣。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被人们誉为“再世诸葛亮”。他究竟有多彪悍?可以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在官场上官运亨通。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刘铭传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刘铭传

    刘铭传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爱国者,19世纪80年代的著名抗法将领;作为首任台湾巡抚,他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贡献。述及中法战争中保台抗法的壮烈,不能不述及刘铭传的业绩;要认识祖国的宝岛——台湾,要认识台湾的近代化,不能不认识刘铭传。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热门推荐
  • 史氏浣娘

    史氏浣娘

    尘埃里开出的花民国乱世中的至情至爱.
  • 不修不朽

    不修不朽

    所谓修行:开发大脑,影响天地,天人合一,我主万物!太古时有不朽强者,太古后无人能成不朽之位。“世人修行为不朽,我修行为何?”他体内有剑仙专治太古大凶的禁制,他身上有不朽强者与他交易的黑珠,他手中有机缘所得千年不锈的铁剑……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少年!
  • 女霸天下之剑舞冰华

    女霸天下之剑舞冰华

    她,最神秘的慕容府家的二小姐,身边美男尽多,武力高强,在一场大战中失去了记忆,流落人间,慕容家,找了三年终于找到了,可是她见到自己亲生父亲母亲,第一句话竟然是“大叔大婶,你们是…,我们……认识吗?”有人,苦苦寻她三年,可她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这位美男,我们不熟,也不认识,干嘛一上来就抱!”她如何想起记忆,又与他们再续前缘呢?
  • 神秘事件簿

    神秘事件簿

    有人说,无知者无畏;有人说,恐惧源于无知。我则认为:恐惧源于神秘。所谓神秘,意为难以捉摸,高深莫测,人类所不可知,不可理解的存在。神秘的事物,人类可以看到,听到,感觉到,也能对事物的部分现象加以理解,但却无法完全解释整个事物,无法理解其中规律,无法为己所用,这些神秘的存在才是最能令人恐惧的。李伟,一个平凡的公司职员,因为一次偶然的事件,参与了一起灵异事件的调查,并且认识了活佛转世的张子阳和身手超凡的女高手燕冰,经过一次意外,李伟的身体产生了变化,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能力,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了能够重新做回正常人,李伟辞去工作,和张子阳、燕冰一起走遍天下,调查各类神秘恐怖事件,想要查明事情背后的真相,却没想到查来查去,事情却变得更加得扑朔迷离……
  • 调皮皇妃难伺候

    调皮皇妃难伺候

    莫名其妙的穿越成宰相千金,居然还要替她出嫁,她才不干呢!她还得留着自己的小命回去呢。当花轿到达宰相府的时候,她却逃之夭夭。堂堂殇国的王爷,皇上的亲弟弟,从来没有受过如此大辱,他发誓,今日所受的耻辱,他日定双倍奉还。
  • 踏歌官道

    踏歌官道

    沧海人生,独倚高楼无语问苍穹,壮志何酬?苍穹无语,踏歌仗剑斩风云。草根出身的张天皓,踏歌官路,先从人事局一小科员做起,在官路上踏歌仗剑,纵意人生。
  • 无神论者之神迹

    无神论者之神迹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淹没着很多未解之迷!跟着主角去探险,把迷团一一去解开。你,准备好了吗?GO!~咱们出发吧!!!
  • EXO之与海共眠

    EXO之与海共眠

    朴素影,一个金牌世界级的设计师,是HOG公司的“女魔头”。看她如何谱写自己的故事~行星饭们进来戳,不喜勿喷。
  • 离殇九歌

    离殇九歌

    天地初开天降九音,九音为始,后世之人创九曲征天之歌传于后世,九歌曲谱写于一副离殇古琴之上,古琴吸纳天地灵气幻化龙凤,龙鸣为琴凤息为瑟,琴瑟和鸣,奏离殇九歌。
  • 文化

    文化

    没有穿越,没有主角,只有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无数的生灵为了生活而不断挣扎的故事。(鉴于书名太不好取,所以先挖坑一个,目前无限存稿中……)正式更新时间,2012年高考结束后……简单来说就是作者是一高三学生,没什么时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