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1100000226

第226章 笑傲帝王将相——毛泽东纵谈二十四史人物(2)

西汉东汉交接之际,中原逐鹿,尔虞我诈,毛泽东对这时期的故事也大有兴趣,并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里,将新市、平林、东眉、铜马等农民反抗运动,称为农民革命战争,予以赞扬和肯定。他读《后汉书》说:“《后汉书》写得不坏,许多篇章,胜于《前汉书》。”(《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31页)

毛泽东读《光武帝纪》颇为仔细,为称赞刘秀早年“性勤于稼穑。”特在此五字侧画了密圈。刘秀“避吏新野”(史称刘缜宾客杀人,刘秀为躲官府搜捕,避到新野)时,值“南阳荒饥”,“因卖谷于宛”。他还把李贤所作转引自《东观记》的“而上田独牧”移写于此,用以突出刘秀善于耕田的技术。

他也应用《后汉书》故事借古喻今,说明事理。1939年9月16日,在《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中就说:“现在许多人的文章上常常有一句话,说是‘无使亲痛仇快’。这句话出于东汉时刘秀的一位将军叫朱浮的,写给渔阳太守彭宠的一封信,那信上说:‘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朱浮这句话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政治原则,我们千万不可忘记。”(《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90页)

毛泽东读史传故事,往往前后串连,浮想联翩。如读《陈寔传》时即有此举。陈窟是大知识分子,为人高义,当时“党铜之祸”,相干者纷纷溜跑,陈寔却对人说:“吾不就狱,众无所恃”,遂挺身而出,自求人狱。毛泽东读毕,很快联想到因“苏报案”主动进狱的章炳麟,于是在《陈寔传》有关文字边,写了“章炳麟学陈长弓一事”(《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33页)的批语。寥寥数字,从这里发掘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观认识论。

毛泽东还称赞陈寔教育小偷,“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即在此语旁加有批语:“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造的。”(同上,第131页)

1965年,他还把《陈寔传》和《黄琼传》、《李固传》送与陈毅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阅读。

(三)说《晋书》人物断片

《晋书》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主持、由房玄龄、褚遂良等国家级学者和政治家们编修的一部断代史,也是李唐王朝开史馆后、完全官修的第一部史书。毛泽东对《晋书》颇感兴趣,他常读《晋书》的故事,特别是《晋书》里的若干人物传记。

大概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求知若渴的毛泽东已接触《晋书》。1915年,毛泽东以署名“二十八画生”贴出“征友启事”。以后他对同学罗章龙说。“回信的有三个半人,”“还有半个是李隆郅”。此处所谓半个人,典出有据。他是搬用了《晋书·习凿齿传》故事,“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既见,大悦之,赐遗甚厚。又以其蹇疾,与诸镇书:‘昔晋氏平吴,利在二陆,今破汉南,获士裁一人有半耳。’”因为顶级史学家习凿齿乃是跛脚,苻坚就戏说是得到一个半人。

在此期间,毛泽东对晋史人物大见热心,有次与同学就读书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的努力时,即从晋朝孙康映雪夜读,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车胤夏夜囊萤攻诗书,日积月累,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成为一位大学者故事为例,启发同学。在今存的1913年《讲堂录》笔记里记有陶侃故事,“小不谨,大事败矣。克勤小物而可法者,陶桓公是也。”(《毛泽东早期文稿》第600页)1915年,在给同学信中再次提及陶侃,“古之人有行之者,陶侃、克林威尔、华盛顿是也。陶侃运甓习劳,克将军驱猎山林,华盛顿后园砍木。”(同上,第23页)因为对《晋书》故事熟悉,以至在1917年暑假游学途中,遇安化县名儒夏默安作上联求对,“绿杨枝上鸟声声,春来也,春去也”。即毫不思索地引用《晋书·惠帝纪》的白痴皇帝听蛙鸣事答以下联:“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所对均有典出,且带有辣味,遂令夏先生惊叹不已,连声称赞。

《晋书》人物是他游学时常提及的。一次还和同学萧瑜争论西晋学者皇甫谧《高士传》文化价值到对后世的影响。

他对《晋书》故事相当熟悉,读后就难以忘却。1935年,红军长征,夺取天险娄山关,毛泽东登临关上,仰天长啸,豪情万丈,大声吟诵,西晋大学者、中书令(宰相)张华《励志诗》的名句:“大仪斡运,天回地游”。此时此景正可谓是伟人胸襟的自我抒发,若非不熟悉史实,焉能触景生情,随口而出。

建国后,毛泽东有了一部清同治八年重刻的武英殿板二十四史。《晋书》就是他常读的一部“正史”。五六十年代,他谈古说今,《晋书》所记的司马懿、陆机、陆云、周处、祖逖、王羲之、谢安、恒温和荀菘小女苟灌娘等,都是为他注切的。

1963年10月,他在天津与地方干部谈话,在谈及知错可改时,就说了西晋初期的的周处:周处除三害,人是可以觉悟的。

东晋初期,有范阳遒(河南涞水)人祖逖,少有大志,与好友刘琨夜闻鸡起舞,西晋末期,与家族南渡,后上书要求北伐;率部渡江北上,中流击楫,表示不收复故土决不南归。毛泽东早年熟读祖逖故事,1965年他在江西南昌,竟以《洪都》为题作七律,此诗前四句都是写祖逖的: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两晋英俊千百,能为毛泽东作诗赞扬,唯祖逖一人而已,足见他对祖逖的高度评价。

自古英雄出少年。毛泽东在1958年的某次会议谈破除迷信,提供敢想、敢说、敢做,不要被权威、名人吓倒,举了不少古今中外年轻人例子,其中一个就是苟灌娘。他说:南北朝时候有个苟灌娘,河南临颍县人,是个十三岁的女孩子,顶多只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她和父亲被困的时候,敢带几十个人杀出重围到襄阳去搬兵。你看她有多大本事。

毛泽东也常阅读《王羲之传》,现见在该传天头,就赞同传主批评殷浩北伐,写有批语:“虽圣人亦如此,况无圣人耶!”(《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70页)对于王羲之事迹毛泽东一直相当注意,他读明冯梦龙编《智囊》卷十三《王羲之》,有称王睡在帐里,假装熟睡骗过了从伯父亲王敦,而免遭因泄密杀害事,就表示质疑,旁批有“此事似误,待查”。(同上,第61页)这是因为毛泽东过去读《晋书·王允之传》,有说此故事乃王羲之从兄弟王允之,而被张冠李戴的。由此亦佐证他读《晋书》的仔细、认真。

1963年12月,毛泽东生日那天,还在读《晋书》;在桌上摊着翻开的是《顾恺之传》的一页。当前来赴宴的程潜看到了后,毛泽东即说道:《顾恺之传》说,“晋顾恺之每食甘蔗,常自尾至末,人或怪之。恺之曰:‘渐入佳境’。”颂公啊,学理论的兴趣靠培养。慢慢读一点,引起兴趣。如倒着吃甘蔗,渐入佳境就好。

毛泽东也注意读《晋书》的《载记》,《载记》是《晋书》独有的一种体例,乃是记述当时北方的大多数少数民族政权的史实,它不为旧史家界定为正统,也难作“僭伪”的定位。对此毛泽东都仔细地读了。他对《后赵载记》里辅石勒的主要谋士张宾赞叹不已,也对石勒始终对张宾的器重和信任十分欣赏,于《通鉴纪事本末》于张宾细作分析,认为出奇兵偷袭幽州(河北涿州)很有把握处,写有批语“分析方法是极重要的”,(《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97页)称赞了张宾的特有才能,更以批语“非君臣,乃朋友”,称赞了石勒与张宾的关系,从一个侧面记下了石勒能用张宾,得以建功立业称帝的原因。

七十年代初,毛泽东还以《晋书》卷一百一的《刘元海载记》里的内容,开导勉励高级干部学习理论。

1973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北京接见高级将领,就引用了其中刘元海所说的“常鄙随、陆无武,绛灌无文”,而且还说要把“鄙”字改为“恨”字,以此勉励许世友将军,以后学点文学。

毛泽东很注视这篇载记。七十年代初,晚年的毛泽东因白内障目力不济,遵他指示,这篇载记与同书的《谢安传》、《谢玄传》、《桓伊传》、《刘牢之传》等篇,由上海的史学家注释,出版大字本。这些史传经注释后于1973年2月1日送呈北京。毛泽东在一个星期里就读了它,且读得非常仔细,还指出《谢安传》第11页第6个注解中“濉汉”二字疑是“濉溪”之误,后来查明,乃是印刷厂排字时所误,校对时又没有发现。

1975年8月,毛泽东又阅读了《晋书》第五十卷至第五十六卷的郭象、庾峻、皇甫谧、陆机、陆云、潘尼、潘岳、张协和江统等西晋大学者的传记,其中还眉批了《郭象传》“郭象无行”(同上,第167页);《庾峻传》指责权臣贾充“此公骂也”(同上,第168页);评《潘尼传》所称为“道家言”、“老氏”(同上,第169页);《江统传》所作《徙戎论》是“迁亦乱,不迁亦乱。在封建时代非乱不可。千数百年后,得化为不乱始辑耳。”(同上,第170页)之后,毛泽东还阅读了事关南北统一记录的《晋书》第三十四卷《羊祜传》、《杜预传》。

因为《晋书》不错,1975年,毛泽东就曾两次建议伴读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要细读。

(四)说《南史》、《北史》人物断片

自东汉黄巾起义以来的魏晋南北朝四百年,是古代中国的又一次大变化、大动荡和大改组时期。

乱世破坏社会经济,乱世也造就英雄武人,多多生奇诡惊险之事,毛泽东很注意读这段时期的史书,说这段时期的政事,品评这段时期的各色人物。

他富有卓见,精当确切的点评,正是应了自己词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意境。

对于此长达四个世纪的重要帝王将相,如开国皇帝刘裕(宋武帝)、萧衍(梁武帝)、一流将帅韦叡等。毛泽东都颇有系统的评述,此外对若干重要人物,也有点睛之语。他们之中就有南朝王镇恶、檀道济、刘义隆(宋文帝)、臧质、刘或(宋明帝)、陈庆之、曹景宗、高长恭(兰陵王)、斛律金、宇文泰和范缜、郦道元等。

东晋末年,刘裕北伐,进入长安(陕西西安),灭后秦,前锋大将王镇恶是立了大功的。王镇恶是王猛之孙。王镇恶这个名字,即为王猛所取,因生于相传为凶日的阴历五月五日,取之以扫邪。毛泽东早在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针对有人要共产党改名事就谈到了他:“历史上有个人名叫王镇恶,名字这样好听,可是他还是死了。我们是不是要起一个名字使党不死呢?随便你起一个什么名字,只要他所做的还是那样,那是不会改变实际内容的。”(《毛泽东文集》第三卷第324页)随手捡来,皆是文章,多么有说服力的例子啊!毛泽东对王镇恶故事谙熟在胸。王镇恶灭秦后骄傲自大,与同僚不好相处,又贪财;有人向刘裕打小报告称他吞没后秦皇帝的坐车;刘裕派密探调查,得悉王取装饰坐车的金银珠宝后将车弃之,刘裕由是宽心,不予追究。他不在意王镇恶贪财之好。毛泽东对此大有感叹,在所读《南史·王镇恶传》批语“使贪”。(《毛泽东读文史书籍批语集》第186页)一语点明了他俩的心理行为,一个使贪见臣下无野心;一个以贪让主子放心。

刘宋王朝自刘裕后,家族兄弟子侄骨肉相残,层出不穷。毛泽东对此都有入木三分的评述。

檀道济是刘宋开国功臣,智勇双全,北魏畏之如虎,但却遭到刘义隆畏忌,惨遭杀害。他临死时气愤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毛泽东相当注意这句话,文革初期就以此语痛斥王力之流乱军,他对檀道济冤死,颇感愤懑,见在《宋书·宗室传》元嘉九年(432)提到檀道济大名时,写有眉批“此时檀道济尚未死”(同上,第175页),

抒发了对一代名将不得善终的惋惜。

毛泽东对宋文帝刘义隆是持否定态度的。在《南史·刘湛传》提及刘与殷景仁猜隙渐生,以至相剪,即引用《诗经·大雅·桑柔》充作批语:“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同上,第194页)尔后又在刘湛之死,批语有“殷景仁与文帝密谋”(同上,第195页),点出刘义隆其人,不但无能为两人化仇,却是听了殷说刘湛将有夺位事,将他处死了的。他是一个刚愎自用,头脑简单的皇帝。

刘义隆外战外行,两次北伐都以惨败告终,尤其是元嘉二十七年(450)的第二次北伐,反而诱使北魏大军饮马长江。毛泽东爱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之词,就是抨击此次惨败的。因此在《宋书·本纪》文帝论日:“而遥制兵略,至于攻战日时,成听成旨”处,对他在建业(江苏南京)遥控指挥权,严加批评:“赵宋祖此弊法。”(同上,第183页)此种有悖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军事常理,实是古代刚愎皇帝自作聪明的通病。

刘宋王朝元嘉草草,只有臧质在盱眙(江苏盱眙)城守获胜,为王朝挽回一些面子:臧质以小便代美酒,有意激怒魏太武帝拓跋焘,使其攻城大挫,毛泽东读到此处,大加赞赏,批语:“此是欲战法,激之使战。”(同上,第186页)他相当欣赏臧质的才智和胆识,却也惋惜后来刘义宣不遵他的战略方针。以至兵败身死;也对他自行其是,凡事自作主张,还以为得什,加以“此是妄想”(同上,第188页)的批语。但瑕不掩瑜,毛泽东仍认为臧质很有才气,他概括其一生是:“臧质豪杰之士,一解汝南之围,二胜盱眙之敌,三克刘劭之逆。梁山之战,刘义宣不听臧言,因以致败,惜哉。”(同上,第188页)

有正有负,他对臧质所作的完整评价,值得今以借鉴:不以成败论英雄。

《南史》和《宋书》等还有若干传记因为传主行事乖巧,古今鲜有,也为毛泽东注意:刘或(宋明帝)刚登上帝位时,号令所及只有京都建康(江苏南京),四方都反对他,但却最后获得胜利,毛泽东感慨系之,在读《通鉴纪事本末》卷一百十六卷《废帝之乱》,写有批语:“刘或据建康,四方皆反。内线作战,以寡对众,以弱敌强。以蔡兴宗为谋主,以刘休若、刘休祐、刘体仁、吴喜、任农夫、张永、萧道成、王道隆、刘勔、沈攸之、黄回、吕安同、张兴世、刘嗣祖诸人为将帅,终于全胜,可谓奇矣!”(同上,第299页)

毛泽东还谈及过《宋书》宗悫故事。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乘风破浪》毛泽东渎后称赞:社论写得好,题目用《乘风破浪》也很醒目。南北朝宋人宗悫就说过“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我们现在是要乘东风压倒西风,十五年赶上英国。

毛泽东相当欣赏南梁虎将陈庆之。陈庆之胆识皆具,破关斩将,所向无敌,曾经护魏元颢北上,“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虽然是文盲,却能写好诗。1959年7月,毛泽东在庐山某次谈建议读政治经济学时指出:公社一级干部不懂一点政治经济学是不行的。不识字的可以给他们讲课。梁武帝有个宰相陈庆之,一字不识,皇帝强迫他作诗,他口念,叫别人写:“微令值多幸,得逢时运昌。朽老精力尽,徒步还南冈。辞荣比盛世,何愧张子房。”他说你们这些读书人,还不如老夫的用耳学。毛泽东对陈庆之故事甚为向往,因而后来读《南史·陈庆之传》,在记有本卷的封面上,有用粗黑铅笔圈划两遍的符号,在目录“陈庆之”三字侧,划了两条着重线。在传记开篇的天头上,连划四个大圈,又以怀素笔法标写“陈庆之传”四字,并有批注:“再读此传,为之神往。一九六九年六月三日在武昌。”(同上,第205页)传里不少处,还点点圈圈,划满有着重线,足见注切和喜爱。

对梁武帝的爱将曹景宗,毛泽东亦很有兴趣。

同类推荐
  • 水浒黑白绰号谭

    水浒黑白绰号谭

    本书研究《水浒》人物和人物的姓名,包括两个附录、图画《水浒》一百五十幅等。
  •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是女性修心的随笔集,一本揭穿人生的启示录。这是26个女神的故事,她们真的得到过一切。张幼仪林徽因唐瑛江冬秀宋美龄孟小冬胡蝶潘素孙多慈……她们在民国军政界、商学界最出色男子的呵护下,做了一辈子美人、才女、传奇。愿她们的命运,成为你的良药。愿这本书成为女孩最靠谱的人间指南。《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这是一些最让人羡慕的女人,她们有最精彩的人生,而且征服了各个领域中最出色的男人。这里不光写风光的一面,更写她们风光背后的心酸与沧桑。这些女性的起点不同、身份各异,人生的结局却往往出人意料。
  • 隆美尔

    隆美尔

    埃尔温·隆美尔无疑是最有名的纳粹将领,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对他的褒奖著述甚多,战后,联邦德国用他的名字给战舰街道和兵营命名,美国还拍摄了吹捧他的影片《沙漠之狐》。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认为,构成出入隆美尔传奇色彩的因素,首先是他矮小的身材、狐狸般的狡诈和诡秘的微笑,而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挥装甲部队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常使对手措手不及。他被塑造成超脱政治的军事天才人物,几乎忘记他纳粹将领的本质。
  •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叔本华,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泰勒人生如戏

    泰勒人生如戏

    伊丽莎白·泰勒说上帝给了她美貌、声名、成功和财富,却没给她幸福,正如她爱过七个男人、结了八次婚、拿了两座奥斯卡,最终也逃不过一个葬礼——人生如戏,有些成功只是世人共同营造的幻象。
热门推荐
  • 读者精品——友情对白

    读者精品——友情对白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 火影之博人兄长

    火影之博人兄长

    宁赐穿越了,这一穿直接穿到了火影大结局,成为了鸣人的儿子!不过姓日向是怎么回事?还有我的岳父怎么会是佐助啊?-------“忍者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父亲。”
  • 莫家阴阳宅

    莫家阴阳宅

    死宅男初次相亲被捉弄,二十三年竟然还是小处处。半夜路遇结亲难道是见鬼?“没错,你就是见鬼了!”“我家的阴阳宅可以归你,前提是……做我媳妇儿……”
  • 重生之灰姑娘涅槃

    重生之灰姑娘涅槃

    上世张小爱母亲早逝,父亲另结新欢。叛逆。一夜情?痴傻的她被无情卷入一场豪门斗争,还债?以子还债?刚出生一个月的孩子被无情夺走,自己也在争斗中殒命。老天可怜她,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这一世她绝对不会放过上一世曾欺凌过她的
  • 末世下的流浪姬

    末世下的流浪姬

    女主强大末世文,我觉得这样说大家就懂了~~节操什么的不重要,爽文,如果喜欢给个收藏谢谢!这是一个少女一个人流浪末世的故事
  • 六道化龙

    六道化龙

    九大龙之血脉,天地玄黄四种修炼方法,无尽灵根,无尽国度,无尽的世界,等你征服,人族修炼以三魂为根基,地魂衍生巫族,天魂控制血脉变化妖族,一身三体的独特打斗方式,更多变,更奇幻,更精彩,并且以抢夺九大龙之血脉成就独一无二的祖龙为主线,主角带着美女兄弟争霸天下的路子,更有灵根的存在代替了炼丹和灵药,使其更加新颖
  • 情忆·名人·美文

    情忆·名人·美文

    蔡先生回国后住在上海的时候,似乎曾经跟了吴先生到他的府上去过。但是除上一所一楼一底的房子之外,什么也不记得。也许这一楼一底的房子还记忆的错误,实在不曾去拜访过也说不定。但是那时候一个印象是相当清楚的。也可以说是蔡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大约是在张园举行的许多群众大会之一吧,蔡先生的演讲是在那里第一次听到。《情忆·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和经典著作。
  • 至剑无敌

    至剑无敌

    适逢三界大乱,群魔乱舞,妖姬肆虐,仙女落凡。纷乱中,一位特立独行的穿越小人物乘风破浪、大道艰行,历经生死浮沉、花红柳绿最终睥睨群雄,傲视天地。九天苍穹,他抚剑而立,笑问诸佛龙象:安敢裁我生死造化?!至贱无敌,至剑无敌!
  • 一本手册管公司

    一本手册管公司

    杰出的管理者不仅能使企业发展壮大,还能使企业转危为安、重塑辉煌。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能够统揽全局、指挥若定;也能够缜密精细、洞察入微;更能够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一本手册管公司》一书是企业领导或公司老板必备的管理手册,是成功管理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实战宝典。拥有它,你必将成为一个具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胆识和气魄的战略家,在战略运筹中能把握全局、先人一步,彰显卓尔不凡的风格,引领时代潮流;通读它,你必定能够成为卓越的战术家,在激烈的商战中匠心独运,出奇制胜,通过精心的策划、良好的运作、完善的管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创造佳绩。
  • 医学读书记

    医学读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