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4100000001

第1章 华藏遍《普贤行愿品》学记第一讲(1)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大行菩萨称普贤

重重愿海浩无边

端严示坐六牙象

智慧化生七宝莲

一切三昧皆自在

本来妙德尽周圆

宝威来赞娑婆化

灵感神通震大千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的如母众生,速速地从生死流转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很欢喜有这么一个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那么这一次,方广寺能够举办四十九天的精进佛七,在将近圆满的时候,我们来学习《普贤行愿品》,有非常好的一个缘起。方广寺是南岳最古老的寺院,始建于南北朝时候粱天监二年也就是公元503年。那么到现在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一座历史非常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古寺。开创这座古寺的是慧海尊者。当时,我们现在这个寺院大雄宝殿这个地方,不是平地,而是一个湖,大概有二三十亩的面积。我们看这个周围的山,都环抱着,好像莲花一样。

这个慧海法师就在山坡上面用功修行,为大众说法。有一段时期每一天都有五个穿白衣服的男子来听法。有一次听完法以后,其他人都走了,这五个男子就留下来说,很欢喜听到慧海尊者讲法,希望能够供养慧海尊者:“请问法师有什么需要?”慧海尊者就说:“这个地方山坡比较狭窄,希望能够有一块平地。”当天晚上就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周围山上的土和石头都冲下来,把这个水潭就填平了。然后慧海尊者在这个平地上建起了方广寺。那么这个是方广寺开创的一个缘起,五位龙王献地。

我们很高兴,能够与大家共同学习佛陀,号称为如来所说的经中之海,最殊胜的《华严经》的一品。《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功圆果满以后,在菩提场菩提迦耶,初成无上正等正觉,以万德庄严的报身,为大根机的众生称性宣说,佛自证圣智境界的殊胜的法宝。天台宗有一个比方说,如日初出,先照高山。五时八教第一时是华严时。华严时呢,华严最初三七日,是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说的。佛陀宣扬《大方广佛华严经》使因缘成熟的众生,当下直入佛之知见,入佛的境界,一时功圆果满,究竟成佛。所以在《华严经》上说,初发心时即成正觉。祖师也说:“为勇猛丈夫说成佛,在刹那间。”

事实上,《华严经》、《法华经》、《大般若经》都是讲佛果地的经典。《华严经》讲佛的境界。我们说,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也就是说我们没有读过《华严经》,对于成佛的好处不知道,对于成佛以后,佛的圣智境界我们不明了。《法华经》讲佛之知见,我们将凡夫的知见能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般若》就讲佛的行持。所以我们能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能够了解,体悟佛的境界。华严大教是如来的根本法轮,犹如百川归海,同样的呢,一切法门也都以入于华严法海作为归宿,佛教的百千陀罗尼,百千三味呢,也都以入于华严的海印三昧为究竟。所以说《华严经》是整个佛法的纲要,一切的经典都是《华严经》的眷属。

而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普贤行愿品》,又是华严的精髓。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国师把华严判摄为教、理、行、证四分,那么《行愿品》属于证分,所以是华严广大的教海的一个总的归纳,是华严的枢纽,是华严的精髓。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就圆满成佛。

那我们依据天台的教法先说五重玄义: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相。

五重玄义

释名来说,本经是人法喻具足立名。“大方广”是法,是指我们的真心的体、相、用。“佛”是人。“华严”是比喻,以菩萨六度万行的因花来庄严佛果,众德庄严的境界。

显体来说,《行愿品》以一真法界性具三千为体,那么体是性德;宗,就是修德。

第三明宗,也就是说修行的方法,本经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宗,为修行方法,那么明宗是指自己修行得解脱的自行自利的方法。

我们自己成就以后,还要化他,那么利他,化他就是用。本品以拔众生苦、与佛果乐为力用。

第五是本品以圆顿大教第一乳味为教相。

释名

先说释名,佛经的名一般来说,就可以概括为七种立题,单三、复三、具足一,单人立题、单法立题、单喻立题,人法立题、人喻立题、法喻立题,以及人法喻具足立题。

“大方广”是指我们真心佛性的体、相、用。

“大”是指真心的本体,这个“大”不是指大小相对的大,而是指什么?绝待圆融。它不需要依靠其他的因缘而生起,它是离缘独立的,是不生不灭的,是清净无染的。这样称之为大。也就是指我们不生灭的真心。

所以南朝傅大士说,“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这个就是指我们的真心本体,先天地而有,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无形本寂寥”,你不可以指它具体是一个什么东西,但是,又“能为万象主”,一切的森罗万象,一切的十法界依报正报庄严,都依真心本体而显现。

真心的相呢?是“方”,“方”就是周遍含融,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四圣六凡十法界的依正庄严都是真心的显现。

真心的用是“广”,能生万法。用之恰当,就可以返妄顺真而归真,就可以背尘合觉而显发本有的真心。用之不当呢?就迷真逐妄而成妄。

所以十方诸佛,他们圆满成佛,他们开悟,悟到什么?悟到“大方广”的真心。一切众生流转生死,他们迷昧,迷昧什么?迷昧,不了解,不能够,虽然这个真心,她是“大方广”的,但是呢,我们茫然、不觉、不知。所以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本不生灭是“大”,本自具足是“方”,能生万法是“广”,所以千经万论都是说“大方广”,都是让我们显发本来不生不灭的真心。

《大佛顶首楞严经》上面讲二种根本,一种是真本,一种是妄本。真本就是“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就是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一种是妄本,就是我们这个以生灭心,以六尘缘影心来修行。所以修行最关键,第一就是见地要正。“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因地就是见地,下手的时候,要知道用什么来修,要用这个不生不灭的真心来修,才能够迅速圆成佛道。否则呢,就会走很多弯路。所以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就要体悟,我们的真心“大方广”她与佛陀无二无别。我们用“大方广”的真心来修证,那就好像我们做饭呢,要用米来煮才能做成一样。如果我们用生灭的妄心去修呢?那求成不生不灭的佛果呢?就好像煮沙而欲成饭,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在真心本体上熏修,把颠倒妄想转化,恢复本来面目。

“大方广”三个字非常重要,一切的千经万论都为了显发“大方广”的真心,都为了让我们开示悟入“大方广”。佛之知见,凡夫以生灭心来看待这个世界,佛陀让我们舍识用根。入佛之知见就是以不生不灭的真心来修。

如何去体悟呢?我们看《六祖坛经》上面,《行由品第一》,六祖大师度化惠明禅师,六祖大师在黄梅东山寺得到祖师的衣钵以后,按照五祖弘忍禅师的托付,“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所以携衣钵南来。那么当时很多的师兄弟,都不服气。因为惠能大师去东山寺,只去了八个月,他悟性很高,就得到祖师衣钵了。那么所以其他师兄弟都不服气,所以知道他得法南来以后呢,都来追赶。

有一位惠明禅师,出家以前是四品将军,他就跑得最快,一路追到湖南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他就追上了惠能祖师。那么六祖就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自己就到一边,坐在那个旁边打坐。

那惠明禅师过来的时候,就去石头上面拿衣钵,但是拿不动。

一般的解释就是说护法神守住。事实上,我们平实一点来说,就应该是惠明禅师自己还是有惭愧心,所以就向六祖求法。

那么惠能大师就问他说:“你是为法来,还是为衣来?”你是为了求法而来,还是为了抢回衣钵而来。

惠明禅师就回答说:“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他请惠能禅师开示。惠能禅师就让他打坐,然后教他一个方法,就是“不思善,不思恶”。在我们一念不生的时候,恶的念头也没有,善的念头也没有,但是也不是无记状态,这样子一种灵明不昧的大光明境界,这种状态就是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的显露。

在这个灵明不昧的真心显露的时候呢,惠能大师进一步地来启发他说:“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正在这个时候,那个就是明上座,惠明禅师你的本来面目,就是你不生不灭的真心。所以惠明禅师言下大悟,这个说明惠明禅师根机很好。

所以事实上明心见性,不要高推圣境,不要认为那是个非常难的事情。我们要见性是很容易的,前念已灭,后念未生,这个中间灵明觉了的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关键是我们要能够保任,要能够敢于担当,要有大智慧、大善根、大福德,才能够真正地深信认可这一点,并且依此而修行。

有些人就会怀疑,说,既然那个就是我的真心本性,为什么我已经体悟了,我还没有开发出神通来呢?我没有显发神通呢?打一个比方,是因为你这个真心本性刚刚显露,他那种大神通、大智慧、大德能,还需要长养圣胎。那个只是圣胎,就是一个,好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他没有什么能力,他不能够像一个成年人一样,又能够挑东西,又能够做大事。但是,你把他抚养大以后呢,他同样有这个大能力。

所以我们能够当下体悟这个真心,这个就已经是种下了真正的修行成佛的种子,这个就是体悟我们的真心。如果你不用真心去修,那你学佛十年、二十年,乃至于更长,就会越修越没有信心,越修越迷茫。为什么?因为你一直在用生灭心在修。用生灭心在修,那一定是不停地在攀缘,有生有灭。我先缘这个花,知道它是红色的,好,缘清楚以后我就舍弃它。

我再看那个苹果,或者那个橙子它是黄色的,然后有生有灭。同样的,我们修行,如果不知道体悟本自具足的不生不灭的真心,我们老是向外去求法。打坐,今天觉得很清净,然后很高兴;明天觉得,好像妄念很多,然后,又很难过。这个样子都是用那个生灭的妄心在修。没有真正地了解修行的方法,见地没有真正的树立起来。

所以大德开示说:“大鹏金翅鸟,一飞千万里,全凭脚下一点力”。这个大鹏金翅鸟,它能够一飞冲天,就因为它脚落在实地上面,借这个脚向地上一撑,这个借力呢,就飞起来了。如果脚不落在实地呢,它是飞不起来的。

所以那个山区里面的人,捉那个老鹰,他怎么捉呢?挖一条沟,很窄的一条沟,但是很深,然后把那个刚刚孵出来不久的小鸡,就放在那个沟里去。这个老鹰在天上盘旋,它眼睛很厉害,在很高的高空盘旋,它一下子就可以看到地上有那个小鸡,它就来抓。马上一冲下来之后呢,因为这个沟很窄,所以它飞不下去,它冲不下去,就卡在那个沟里面。然后用爪子探下去抓那个小鸡,因为沟很深,所以抓不到小鸡。而这个脚,它这个爪子不能落地,这个翅膀就两边啪、啪、啪……但是飞不起来了。为什么?因为这个脚跟不点地,它没有办法借力,它就飞不起来。所以这个人走过来,就把这个老鹰就捉住了。

同样的,这个比喻什么?这个给我们什么启发?比喻就是说,我们修行人,如果不知道用这个“大方广”的真心来修,无论你怎么修,你都会好像这个老鹰一样,卡在六道轮回这个沟里面。你今天学这个法门,明天学那个法门,就好像那个翅膀在这个沟旁边啪、啪、啪……但是你就飞不起来,你无法冲出去,无法超出六道轮回,同样如此啊。

所以希望我们一定要能够猛然觉悟,要能够猛醒回头,不要用生灭的妄心去修。要用不生不灭的,“大方广”的真心去修。我们这个真心,她的体是“大”,是绝待圆融,是不需要依赖条件,而能够离缘独立的。这个才是我们修行的根本,这个才是我们修行下手的地方。好像一颗珍珠,它给淤泥包住了,珍珠的这个光明皎洁的这个相呢,显现不出来,但是珍珠的本体,是不会受影响的,是不会受破坏的。

同样的,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我们“大方广”的真心呢,也是如此。虽然我们在六道里面轮转,乃至于堕落到地狱中间去,但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呢,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成佛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们的真心本性会增加什么,没有,本体依然如此,只是显发她了。

所以,一定要用这个真心去修。我们无始无明妄念,可以让这个真心的,这个清净光明的相显不出来。但是本体呢?是不会受破坏的,不会受染污的。所以我们见地要正,这是关键。要懂得用“大方广”的真心去修,用“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的真本去修。

真心佛性呢?它不属迷悟,入佛界而不增,历地狱而不减。但是因为无始无明的覆盖呢,我们妄执妄取,使我们的佛性,这个德能不能开显,所以假名为迷。只要能够真正的体悟真心不生不灭,然后历事炼心,除去对境生心的,妄取妄执的习气,就能够恢复自性本具的德能。这个时候,我们也假名为悟。其实迷和悟都是假名安立的,只要我们把无始无明打破,那么迷也不可得,悟也不可得,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大方广”的真心不属迷悟,即使为无明所包裹、所覆盖,本性的光明依然存在,不会增减一丝毫。

所以这是略说“大方广”,是说我们的真心的体、相、用。并且每一法都具足三法,不单单是体“大”,相、用也“大”;不单单是真心的相“方”,体、用也是“方”;不单单是真心的用“广”,体和相也是“广”。所以其实“大方广”就是指一真法界,就是指真心,就是指佛性,就是指如来藏。

“佛华严”,上面的“大方广”是直显性德;“佛华严”是巧显修德。“佛”和“华”,“华”其实是个通假字,就是花,鲜花的花,是因果的别相;“严”是因果的总相。菩萨在因地,修六度万行,这个是能庄严;如来果地彰显众德,这个是所庄严。

《华严经》以十表示圆满,所以每一个字,都可以用十重含义来解说。比方说“佛”,有法界义。法界义就是指法身佛,性德真常,十界依正,法法皆佛。我们成佛的时候,就真正知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法法皆佛,为什么?在有情众生上,称为佛性;无情万物上,称为法性。佛性、法性,都是指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所以说都是佛,法身佛。第二是本性义。是指根本智,智光寂照,成报身佛。第三是涅槃,涅槃义。涅槃义是指化身佛,应化身佛,从体而起妙用,度化众生自在。化缘已毕呢,归于涅槃,归于寂灭,应化身佛。第四是随乐义。是意生身佛,有求必应。第五是成正觉义。是菩提身。第六是愿义。愿身。第七是三昧义。是福德身。第八是业报义。是庄严身。第九是住持义。是力持身。第十是心义。万法由心转回,威势仪容映夺,这个就是威势身。事实上佛就可以说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由始觉悟本觉,成就究竟觉。那么“华”也有十重含义。第一是含实义。表于法界,含藏性德。第二是光净义。本智明显,无不照了。第三是微妙义。一一行门,皆同法界。第四是适悦义。第五是引果义。第六是庄严义。第七是无染义。行与定俱,处浊恒清。如莲花不著水,如日月不住空。第八是巧成义。第九是芬馥义。第十是开敷义。

同类推荐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清净

    清净

    在当今社会,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位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烦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问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环境要面对。不如先自我净化,让内心世界保持清净。《清净》通过大量的禅宗故事,从慈悲心、平常心、随缘、舍得、放下、活在当下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使尘世中忙碌的人们在禅的智慧中修清净心。只有内心清净,才不至被各种境遇所牵引,才能远离烦恼,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清净》由孟阳编写。
  • 妙语微言

    妙语微言

    太桥旦增堪布自幼年出家,深喑佛法之道,在多年学习和修行过程中,悟出人生在世的许多道理。本书是作者长时间的心血积累,从人生观、幸福观、金钱名利观、世界观、环境保护、佛教的真谛等等方面阐述了佛教的精髓。将为繁忙聒噪的都市生活,贡献一丝清凉的幽香之气。
热门推荐
  • 情缘三生只为你

    情缘三生只为你

    今世10年宠,一昭离别——再遇万年前。重逢代表着命运的齿轮将再次转动,今生该何去何从。再见洛轩已是来这未知世界1年后,沐月莲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相爱的人再遇,相知相爱水到渠成,然而前世种种却也今生再续。面对强敌“执子之手,上穷碧落下黄泉,生死相随”“神女归,天下平”且看他们如何与命运对抗,相守今生。【本文一对一,小虐怡情】
  • 冷面殿下的调皮公主

    冷面殿下的调皮公主

    他和她是一对冤家小时候她腹黑她爱整他而他甘愿让他整她出国离开他十年时间的推移让他们改变了什么十年后她带着他和她的信物来找他的小男朋友时她们又会发生什么。请期待正文
  • 风水笔记

    风水笔记

    当时我并不知道,作为一个打酱油稀里糊涂被卷进来的人,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不像它表现出的那么简单。所以后来当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我已经模糊的意识到我们低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在经过一轮蝴蝶效应之后,事情本身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是连整件事的设计者都始料未及的,而更让人恐惧的是,随着事情的改变,整件事的走向已经没有人可以掌控。
  • 恃宠而妻:骄夫难伺候

    恃宠而妻:骄夫难伺候

    “程晓薰,我口渴!”“你不是才喝过饮料吗?”“可是我想喝咖啡了!”……“程晓薰,我饿了!”“刚刚派对上你可一直都在吃东西啊。”“谁让我肠胃消化快呢!”……“程晓薰,我想吃冰激凌!”“大冬天的,我上哪去给你弄冰激凌去呀?”“那我不管,找不到你就在门外蹲一整夜吧!”……“程晓薰!被窝冷了!去给我暖床去!”……“柯凯宸,你等着!等我赚够了钱,一定会摆脱你的魔爪的!”三年前,她为了追求财富抛弃了他,三年后,命运的齿轮再次旋转到同一时刻时,两人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个穷困潦倒的小子不再只有被选择的权利了,而她、却忘记了自己曾深深的伤害过这个男人!“九千万!包养你,成为我的奴隶……”
  • 海棠花事

    海棠花事

    海棠不是渴望轰轰烈烈的女子,她平凡,平凡如大街上随便遇见的你,和我。我只是想讲这样一个平凡的,温暖的故事,让人有希望,有勇气,于这平凡的尘世上,于这日复一日悠长的宁静时光里,她,她们,遇见那个人,不壮阔、不悲歌,只是遇见,遇见爱情,一往而深。
  • 轩辕灭世

    轩辕灭世

    在六道轮回迷路的楚轩辕阴差阳错的到了纯阳世界,他想,之所以在六道迷茫,是因为成就不大,没有大志照亮心灵。于是,他希望这一世,不灭,称霸天下,带着楚家,走向巅峰!
  • 湘江之战(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湘江之战(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湘江战役红一方面军长征中,历经百战。但真正对全军生死攸关的当首推湘江之战。在中共的军史上,湘江战役是惨败。但是,毛泽东,周恩来作为红军的最高指挥官,为挽救整个中共和红军的命运功不可没,中共和红军从死亡线上走了出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没有湘江边的这些勇士,就不会有毛泽东,共产党的天下。
  • 恶魔撩上瘾:丫头,回头撩

    恶魔撩上瘾:丫头,回头撩

    某天,“唔……你别闹了好不好?”某只大灰狼得意地摇着屁股后面的大尾巴,得意的说:“可是我好想撩你怎么办?”某只小甜心:“……”这人怎么这么无耻的!?来人啊,快收了眼前这只大灰狼!男女主身心干净,放心跳坑吧!日更文哟~想看大灰狼最后被谁降了吗?嘿嘿,就不告诉你!
  • 后水浒传

    后水浒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自傲乾坤

    我自傲乾坤

    浩瀚世界,万宗林立;浩渺天下,群雄崛起。一少年身负血仇,向着那大千世界的巅峰发起了挑战。“自古天下是谁定,我自傲笑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