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4100000044

第44章 净土奥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学记第一讲(3)

其次是十住位,住在三昧,观佛实相,就是摄十住的法行,要能够成就十住位也是依靠住在念佛三昧之中,观佛实相,其实都是观我们不生不灭本自具足的真心,妙真如性。

再往上是十行位,行念佛行,度念佛人,即摄十行法行。

再往上是十回向位,回念佛心,向佛心住,即摄十回向法行。

再往上就是十地位,菩萨十地,前面的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三贤位,后面十地才是圣位,心地观佛,地如佛地,就是摄十地法行。

《华严经》上说:“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蕅益大师也在《弥陀要解》上面赞叹《阿弥陀经》说:“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这就赞叹《阿弥陀经》到极处,《阿弥陀经》主要是讲持名念佛的方法,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具足持名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所以也是无比的殊胜,是三藏十二部的总持。

再往上是等觉位,忆佛念佛,去佛不远,就是摄等觉法行。心想佛时,是心即佛,就是摄妙觉佛果位的法行。可以知道超凡入圣,唯有念佛最妙。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这是敬佛的礼仪,身业、语业都非常恭敬,“从座起”来礼佛,这是身业,“而白佛言”就是语业恭敬。意业当然也必然是至诚恭敬。

2.正陈所证

大势至菩萨正陈所证的念佛圆通,先说法的源流,就是古佛超日月光佛所教导的念佛三昧。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

大势至菩萨说:我铭记不忘,过去恒河沙数劫前有十二尊佛相继出世,教化众生,第一尊佛名为无量光佛,乃至于最后第十二尊佛名为超日月光佛。

[十二如来]这个名号与《无量寿经》里面阿弥陀佛的十二名号相同,但是十二如来是古如来、古佛,不是今现在极乐世界说法的阿弥陀佛。此处我们也略说一下十二如来。

第一尊是无量光佛。无量光佛是指佛光之中含有真实智慧,日月的光明虽然有亮光,但是没有智慧力,佛放出来的智慧光能够加持众生,能够让众生破除垢障,心地显发光明,所以佛放出来的光充满智慧,佛把他累劫修行所证得的般若智慧用光明播散到十方,众生蒙佛光照耀就能够显发自性本具的光明。日月的光明是物质光明,所以是有限量的,佛开显自性的智慧光明,不是物质光明,而是无穷无尽的自性智慧光明,因此是无限量的,所以称之为无量光佛。

第二尊是无边光佛。前一尊无量光佛是从侧重于开发本体界的智慧光明来立名的,又称之为实智,又称为如所有智,又称之为根本智的光明。

这一尊无边光佛是从开发现象界的智慧光明来立名的,前一尊是侧重于从本体界立名,后一尊是从现象界来立名,又称之为权智,又称之为尽所有智的光明,也称之为后得智的光明,佛陀已经将自性的智慧圆满开发,无所不知,佛能知的智慧内涵与所知的外延完全符合,现象界无有边际,森罗万象,权智的智慧力也无有边际,所以就称之为无边光佛。

第三尊是无碍光佛。慈悲无障碍,这尊佛从慈光与乐无障碍立名为无碍光佛。佛光很微妙,不但是能够令我们增长智慧,而且能够让我们欢喜自在,身心柔软,没有障碍。

第四尊是无等光佛。是从悲光拔苦加持众生殊胜到极处而立名为无等光佛,没有能够与佛的殊胜加持力对等的,所以也称之为无对光佛。

第五尊是智慧光佛。佛教化众生破除对身体的执著,断思惑;破除对精神的执著,对所知的知识的执著,断见惑。然后以根本智破无明惑,以后得智断尘沙惑,所以立名为智慧光佛。

第六尊是常照光佛。佛的身光有常光和放光两种,佛光寂而常照就立名为常照光佛,又称之为不断光佛。

第七尊是清净光佛。佛光能够加持众生舍离贪瞋痴烦恼成就清净心,所以立名为清净光佛。如果从自利这一边来说,佛陀已经证得了离垢妙极法身,离垢清净发光明,名为清净光佛。

第八尊是欢喜光佛。佛光能够令众生心开意解,得大安乐,生大欢喜,所以名为欢喜光佛。

第九尊是解脱光佛。佛光加持众生成就心解脱、慧解脱、俱解脱,所以名为解脱光佛。

第十尊是安稳光佛。佛光能够加持众生离凡夫知见,离生灭妄心,开示悟人佛之知见,与不生不灭的真心自性相应,是真正地得大安稳,所以名为安稳光佛。

第十一尊是不思议光佛。佛光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圆满地包含了不可思议的功德,佛光照耀众生,能够让众生开发智慧,增长慈悲,消除业障,身心安稳,等等具足这些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名为不思议光佛。

第十二尊是超日月光佛,佛光超越日月的光辉,超过一切物质的光明。太阳的光明,如果我们没有窗子,太阳的光照不进来,但是佛陀的智慧光任何幽暗之处都能照耀,只要对佛有信心相应,而且物质的光明是有限的,而佛光、智慧光是无限的。物质的光明只有亮光,没有智慧力、慈悲力,而佛光是悲智具足的,正如《无量寿经》上说:“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故名为超日月光佛。”

这古十二佛名字里面都有一个“光”,为什么都名为“光”呢?是因为因中念本觉佛,发明心光;果上成妙觉佛,现起身光。所以光其实包括了心光和身光,因中能够念本觉佛就发明心光,我们能够按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教导,能够即念他佛成我自佛来开显本具的如来智慧德藏,就是发明心光。果上成妙觉佛现起身光,而心光就是指佛的一切种智,遍照法界事理,身光又可以分为常光和放光两种。

是心作佛是无量光,是心是佛是无量寿;是心作佛是始觉,是心是佛是本觉。是心作佛是始觉,就是使我们真心本具的无量智慧光明焕发出来。

凡夫人看念佛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诸佛菩萨看到念佛人会肃然起敬,因为佛菩萨知道信愿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人很快就能往生成佛,所以诸圣赞叹,龙天拥护。

一个人能够至诚念佛,自然佛光照耀他,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很多人看到经典上面说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但是他还是不相信,没有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蕅益大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劝念豆儿佛序》,里面就讲到一桩公案,是与蕅益大师同时代的人所发生的一个故事,澫益大师亲耳所闻,于是把它记下来了。

这桩公案说,安徽桐城有两个人是好朋友,他们结伴到外面去做生意,其中有一个人突然得重病死在异乡,因为离家乡太远了,所以没有办法运回去,他的同伴就把他就地安葬,然后把他的财产送回家乡。但是亡者的老婆就怀疑这个同伴是谋财害命,就说了一些怨言,这个同伴觉得很委屈,就专程跑到安葬亡者的地方去陈祭哭诉,就是摆了些供品去供他,在他的坟前哭诉,说:“你老婆冤枉我,以为我是谋财害命。”那个亡者已经入鬼道了,这个鬼就跟这个同伴一问一答就如生前,这个鬼就愿意跟这个同伴一起回到家乡去作证。

行至中途这个同伴越想越觉得难过,觉得委屈,他就心想:这个世界真是苦啊,我好心帮人还遭冤枉,真是阿弥陀佛。心里面念了一句阿弥陀佛,跟在他后面这个鬼突然就大声叫唤:“何放光怖我?”就是你为什么要放大光明来吓我呀?你的身体怎么突然放大光明呢?我不能跟你走,我眼睛都睁不开了。

这个同伴听了以后就“更速转数念”,他就知道念佛身体会放光的,鬼神看得见,所以他更加多念了几句,这个鬼就很恐惧,很害怕,就说:“汝一念佛,胸辄舒五色光十余丈,眩我心目,不能复近汝矣,归语我妇,令自来,当为汝雪冤。”

就是说,你一念佛就放光,所以我没办法靠近你了,我不跟你走了,你回去告诉我老婆,叫她到我坟前来,我会帮你雪冤的。这个同伴因此就醒悟过来了,所以就出家修行,精进念佛为高僧。

因此一个人至诚念佛就能放光,诸天鬼神都能看到这些光明,而对念佛之人恭敬有加。

这是我们讲十二如来。

更进一步来说,十二如来的“十二”有什么表法的意义呢?从能念的行者来说,“十二”是表示每日十二时辰都能念念觉醒,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么无量的自性的智慧光明自然能够焕发出来。

念佛,其实我们看这两个字,念上面是个今,下面是个心,佛就是觉,今心觉就是念佛,当下念念觉醒就是念佛,当下念念都无诸尘劳之相,念真如自性与本觉相应就是念佛,从念佛所证得的果位来说,十二是表示转十二类众生而成十二圣位。

十二类生就是指众生投生的十二种方式,十二种形态,我们都知道的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还有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这就八种了,再加上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这十二类生,众生受生的形态无非就是这十二类,所以可见“十二”就表示能够把所有的众生都能够通过修证念佛三昧让他们成佛。

十二圣位就是指乾慧地、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再到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之后到十地位,然后等觉、妙觉(佛果),总共就是十二,这样分就是十二,称为十二圣位。《首楞严经》上也称之为五十五位真菩提路,是把它分得更细了。

最初以乾慧地为基础,然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加上四加行位,加上十地就五十四位了,加上等觉就五十五位,所以称为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佛陀说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不过是众生与佛陀的迷悟不同,相依而立的两种名号而已。两者都没有真实的体性,所以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我们在迷位的时候,佛陀为了引导我们解脱,安立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但是你不要对这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起执著心,一起法执你就陷入分别念,就是凡夫了,所以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十二类生是众生受生的十二种形态,众生在六道里面轮转,生生世世,生死流转,头出头没,到底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呢?从人道、人类来说,人生有四大根本问题是我们都要思考的:第一个:我是谁?第二: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第三个:真的有命运吗?第四个: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同类推荐
  •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本书是收录了《了凡四训》的原文并进行了译解,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独眼看禅机

    独眼看禅机

    现代佛教并不是人们意识里“封闭和消极的”,佛教自古至今积极利用慈悲普度的情怀饶益众生,特别在文化事业上。华岩寺的弘法利生活动之一即是提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不舍弃现代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佛教界也要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李哲良先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社会对佛法对佛教的关注,欢迎更多的人们来重视佛教文化,佛教界也愿意与人民大众一起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禅,正是这样一把打通现实与理想的钥匙,以超然物外的智慧、妙趣文雅的吐属,渡人于稚拙之中,醒人于妄执之间。它是世间一道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我们进入恬静平和的生活。
  • 叶曼拈花

    叶曼拈花

    本书为一本书信集,收录了《变相的打秋风》、《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母亲的发泄》、《老年人的财产》等多篇书信作品。
热门推荐
  • 道之左右

    道之左右

    青云观小道士龙子凌离经叛道,不好经书,整日迷恋于酒肆赌坊,琴瑟笙箫。一次劫难、一次际遇,偶然踏上了一条问道寻仙之路......
  • 贪狼妖星之百世轮回

    贪狼妖星之百世轮回

    讲述贪狼妖星的百世故事,贪狼妖星本来是天神的儿子,却因为触犯天条,被上天判罚百世轮回之罪,每一世,都要生逢乱世,天灾,瘟疫,人祸,每一世都会轮回成不同身份的人,演绎搞笑却最后让人哭成狗的动人故事,而贪狼的每一世,都会和第一世的挚爱阿乔相遇相恋,却每一世,都没有结局.......!每一世的故事,开头让人笑倒床上,结尾让人哭晕厕所........!轮回百世,一百个故事!百世感动,百世悲伤,心理承受能力弱的,流不起眼泪的观众,请慎看!
  • 横断彼岸修罗之夜

    横断彼岸修罗之夜

    他是名震整个帝都——杀手集团夜袭的成员,是众人心中冷漠如冰的死神修罗。却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个失去了兄长的少年,是一个曾经被世界所抛弃的影子。而夜袭与狩人的决战结果,会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么?……【本文是斩瞳的同人文,不喜勿喷】
  • 佛魔同生

    佛魔同生

    神秘的身世,神秘的人物,佛魔岂能同生,孤独,仇恨,一切的一切,让我们走进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
  • 沧海无极

    沧海无极

    沧海化桑田,岁月涸枯竭,轮回亦毁灭。乱世中,群英荟萃,诸圣群起,万族林立。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 婚途同归,江少的神秘佳妻!

    婚途同归,江少的神秘佳妻!

    父亲锒铛入狱,姐姐嫁做人妇,夏莹刚一回国就懵了。同学会上,经不住冷嘲热讽,她落荒而逃,误入江慕北的视线。“谁允许你来这里的!”他盛气凌人,绑她回家。第二天,两人领证,成为合法夫妻,却是见不得光的那种。在南城,江慕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无数女人趋之若鹜的对象。众人皆知他有一个神秘的未婚妻,却不知他养了一只听话的“小宠物”。夜晚,他习惯性地抱着她,疼爱她;可白天,却假装互不认识。他以为如此便能护她周全,却不料,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她恨他入骨。***两年后,他风光大婚,“小宠物”抱着萌宝出来搅局。“老公,我们好像还没离婚吧?”她笑靥如花,全场哗然,当天新娘易主。从此,江慕北发疯似地宠着她,试图温暖她那颗冰冷的心。“江慕北,你从来都知道我回来的原因,为什么还对我这么好?”某天,“小宠物”忍无可忍,终于发飙了。“因为我爱我的儿子。”江慕北淡漠作答,后半句话硬是噎了回去。他了解她的性子,胜过她自己。传闻,南城最金贵的男人江慕北,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而举报者正是……***夏莹从来都不信江慕北爱过自己,直到后来,她才明白:他只是爱在心,口难开。
  • 异瞳者:时光

    异瞳者:时光

    碧瞳的少年,神秘的黑猫,一只化作少女的碧落,被血与尘沙洗炼的纹羽佩。千年之后,他在时光里遥望,原来,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九天之下,灵兽至尊,一笑问沧海妖精祸世,碧落化女,指尖摹容颜寂灭碧眸,万兽无疆,之身度时光血没逆羽,遗忘最初,风华逝流沙或许......有些东西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们遗忘。
  • 鬼颂

    鬼颂

    他是一个普通的青年他晚上能灵魂出窍如鬼一般去压别人的床,民间俗称鬼压床所以他并不普通他不普通更在于,地府给他准备了一口棺材,派鬼师出马领着四鬼锲而不舍的缉拿于他故事要从2014年九月初九拉开序幕……
  • 狱中天子

    狱中天子

    他刚出生就被判了死刑被投于监狱,他成长于民间,历经磨难,苦乐自知,他天资聪慧,喜读书也喜斗鸡走狗,他十八岁当上皇帝,在权势滔天的大将军威压下,每每如芒刺在背,他孤独无依、如履薄冰,面对硬塞给他的白富美,聪明而强硬的诏告天下寻微时故剑,他最终最终一代英主。
  • 五木

    五木

    每一粒微尘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传奇背后都是一段需要去看懂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可以去选择人生,但是不能控制人生,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人生编造者,在没有更好的名词去形容它们之前,这些编制者被统称为·····精灵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