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4100000005

第5章 华藏遍《普贤行愿品》学记第二讲(1)

请大家合掌跟我念——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时光灭处命光微

到眼繁华转眼非

莫在险连贪五欲

弥陀日夜望儿归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今天进入到我们第二次的《普贤行愿品》的学习。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了帮助一切的如母众生速速地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共入毗卢性海,所以我们来学习《普贤行愿品》。

昨天我讲了三个内容,第一,是修行要用不生不灭的真心来修,我们如果修行不能够用真心修,用生灭的妄心修是很难成就的。第二个方面,是我们讲到了华严经的七处九会,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我们对于七处九会,作了一个简略的介绍。第三,也就讲了《普贤行愿品》的五重玄义。

《行愿品》所介绍的修行法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的早晚功课之中都有,早课里面的普贤十大愿王,晚课《八十八佛大忏悔文》里面所念的《行愿品》的偈颂,都是普贤菩萨的修行法门。那么《行愿品》是《华严经》的最高峰,是毗卢遮那佛的心髓,是普贤菩萨的秘藏。一切诸佛之所证,一切菩萨之所修,都在《普贤行愿品》之中。所以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国师说:“西域相传,《普贤行愿品》赞为略《华严经》,《华严经》为广《行愿品》。以今观之,理实然也。”那么也就是说,整个的华严的内容,都浓缩在《普贤行愿品》之中。

我们无论是出家修行也好,还是在家学佛也好,修行三大纲要,都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第一个是信仰,第二个是见地,第三个就是行愿。

首先的基础是信仰。佛法大海,唯信能人,唯智能度。我们要由仰信到正信,首先我们是崇仰释迦如来,知道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这样子呢,所以我们相信佛陀所说的。进一步呢,我们要达到正信,也就是说我们透过如法修行,自己能够证入。这样子产生胜解,坚信不疑。经典上又打比方说:信如手,要有手才不至于入宝山而空归。同样的,我们要有信仰,才能够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信应该包括了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我们信已成佛的释迦如来,乃至于他方世界一切诸佛。更重要的是信我自己本具的不生不灭的真心,与佛无二无别。

第二方面是见地。正见,世俗的正见是业果如理取舍;出世间的正见,是体认不生不灭的真心,依此作为本修因。

第三就是行愿。愿呢,愿之所在,法门之所在。所以历代祖师都非常注重发愿,一切诸佛菩萨他们愿力的总纲,就是我们平时所念诵的四弘誓愿。如果没有宏深的愿的话,行持就会比较盲目;没有行持,那我们所发的愿也只是空头支票。所以行、愿两者,如鸟之双翼、车子两轮。

蕅益大师说:我们修净土法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得生与否全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凭持名之深浅。所以信、愿、行三资粮,是修净土法门的关键。

昨天我们已经讲到了《行愿品》的序分,普贤菩萨开示善财童子和在会的诸大菩萨。事实上也等于是开示我们现在学习《普贤行愿品》的大众,要成就浩瀚无边的如来功德,应该修十种广大行愿。

正宗分

今天我们进入到正宗分的学习,我们看经文。

【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这个是先列一个十大行愿的总纲,我们已经知道了。佛果,我们透过华严昨天介绍七处九会,已经知道了,佛果有无量无边,赞说不尽的广大功德。那么如何才能够成就殊胜的佛果功德呢?这是我们每一位佛弟子都很关心,很希望能够知道,并且依此而修行的一个话题。普贤菩萨就开示我们,要能够实践十种广大行愿,就可以迅速圆满成就佛果功德。《普贤行愿品》是修积净土资粮的最殊胜的方便,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捷径,是入于圣者境界的要门。《行愿品》中总集了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所有大愿力。所以它是一切愿海之中的最殊胜的愿,所以又称之为十大愿王。请大菩萨都依此而发广大的誓愿。

在汉传和藏传佛教之中,都特别重视和赞扬十大愿王。比方说宁玛派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就曾经在1997年的时候,再次发起所有的大众共同诵此《普贤行愿品》一亿遍,迅速都能够圆满这个愿。所以希望我们都能够透过对《行愿品》的修行和学习,迅速地通达如来的密意。

《行愿品》最好的注解是《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疏是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国师注释经文而写的。钞是华严五祖宗密大师,他觉得这个疏还是太深了,说得很略,每一个字都包含无量无边的意思,怕后世的众生不理解,所以他又来注解这个疏,为这个疏再写一个钞,所以称为《别行疏钞》。

善财童子就向普贤菩萨请法,请求普贤菩萨开示,十大愿王具体如何修?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礼敬诸佛愿

底下是礼敬诸佛愿。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一段的经文就是普贤菩萨开示“礼敬诸佛”。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告诉我们如何拜佛。那我们学佛皈依了,个个都会。无论是显宗的小礼拜也好,还是金刚乘的大礼拜也好。有一些人说十万加行我也修满了。那是不是我们真的就完全会了呢?不是。

十种礼

那么礼佛,祖师开示说有十种礼。

第一是我慢礼。没有恭敬心,内心怀一个我慢,这样子的礼拜,好像那个跷跷板一样的一上一下;好像以前那个舂米一样的一上一下。第一种和第二种都是不如法的。

憨山大师在《费闲歌》上说呢:“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那么我们外表上的拜佛,学会很容易;但是我们内在真正的保持恭敬心、清净心,是很难的。如果我们的意不虔诚,只是身体在拜,那就是“骷髅磕破也徒然”。

所以,身礼是指我们的身。敬是意礼敬诸佛。

《六祖坛经》上面,有一位法达法师,他七岁就出家。出家以后,就学会诵《妙法莲华经》,一生诵了三千多部。他以为自己功德很大,所以拜见六祖惠能大师的时候,就怀着一个贡高我慢的心,虽然是顶礼祖师,但是头就不着地。

所以六祖大师就教诲他:“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礼拜本来是折服我们的贡高我慢心的方法,为什么你的头不落地呢?那就说明你内在还是怀有我慢,我执。那么这个我执,就是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那么就是罪。

“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所以我们礼佛,本来是折服我慢的法幢。如果怀有一个我慢之心,没有恭敬,头不点地,那么依此我慢,反而成为罪过。所以如果能够不执著于功德之相,才能够获得无量的福德。以前,法达法师是口念心不行,被经所转。现在经过六祖大师的开示以后,才真正了解了,通达了《妙法莲华经》的深意,口念心行能转经。

所以法达法师很感激地就说了一个偈子说:“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以前执著于诵了三千部法华的功德,现在曹溪六祖大师为我开示,把我这个执著心,我慢心消除了,让我能够真正的心与法相应,能够真正的知道如何如法地持诵《妙法莲华经》。

第二种礼是唱和礼。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恭敬心,只是一个求名闻利养的心,礼拜的时候高声喧哗,为了求得名闻利养,故意显露,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惊扰同修的观想修行。这样子表面上很大声的唱念和拜,但是事实上,内心没有至诚恭敬心,没有清净心,这个两种都是应该要戒除的。

第三种是恭敬礼。能够五体投地,彻底地降伏我慢我执,运心观想。以我最尊贵的头来礼佛最下的足,身、语、意三业虔诚,那么这样子是恭敬礼。是属于贤首五教里面的小教,小、始、终、顿、圆,小教之礼。

有一本《离垢慧经》上介绍礼佛的方法,我们可以共同地行持。经上说:“我今五体对佛礼拜,为断五道,远离五盖。”断五道呢,断五道流转的因,就是去掉了那个修罗道,因为修罗道有天中的修罗,人中的修罗,乃至于饿鬼中的修罗,畜生中的修罗,散在渚趣。所以只说五道。令诸众生常得具五种神通,具足五眼。愿我右膝着地时,令诸众生常得正觉道。左膝着地时,令诸众生虽入外道法中,不起邪见。右手着地,如世尊坐金刚座。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迦耶金刚座上,将要成佛的时候,魔来干扰,世尊以右手指地。这时候,大地六种震动,地神就出来为世尊作证,多生累劫,三大阿僧祇劫以来,广修六度万行的、无量的福慧资粮,所以魔惊怖而退,那么世尊现种种瑞相,证大菩提。

那我们右手着地时,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如释迦牟尼佛,在金刚座上,右手指地之时,都能够早成佛道。

“左手着地时,愿以四摄法,摄受外道进入正法。”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帮助一切的外道,能够进入佛陀的智慧海。“愿我头着地时,令诸众生远离骄慢心,悉得佛的无见顶相。”那么我们礼佛的时候,能够这样子的来发愿。

第四种是无相礼。安住般若本性之中,泯灭能礼、所礼之相,属于始教之礼。

我们能够在礼佛的时候,能够知道能礼、所礼性空寂,那么不会执著于外相。我们能礼的,能够起用来礼佛的,是我们的不生不灭的真心;那所礼的佛,也是圆满成就显发不生不灭的真心的圣人。所以能礼的是真心,所礼的也是真心,这样子不会执著于外相。我们平时礼佛的时候,是以生灭心,执著于外相来礼佛,所以功德就小。我执著于我今天拜一百零八拜,然后我执著于我如何观想佛陀的像。当然这是基础,但是更重要的呢,我们要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我们要真正体悟到能礼、所礼都是真如自性。

笫五种是起用礼。虽能礼、所礼之相空寂,而又能够普运身心,随法性身普遍起用。那么这个就更进一步了,也就是说,我们所礼称性起用的,圆满成就的佛多,能礼称性起用的身也多,这个属于终教之礼。

古德有一个偈颂说:“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在礼佛的时候,心中可以默诵,并且观想。我们真正地知道“能礼所礼性空寂”,我们能礼的,能够起用来礼拜的,是什么?是我的真心,是由我的不生不灭的真心,它所起的妙用。这时候呢,我所用的不是妄心,而是真心;所礼的也是本来空寂、不生不灭的真心,佛陀已经圆满地显发了这个真心。所以能礼、所礼都是性空寂,这样感应道交难思议;这样能够迅速地显发我的真心。

并且“我此道场如帝珠”,好像帝释天的因陀罗网,帝释天的宝珠,重重无尽,中间显现无量无边的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在中间呢,我也显现千百亿的身,在一一释迦如来面前,“头面接足皈命顶礼”。

所以礼佛的法门不要轻视,要重视。真正透彻证悟空性,了解如来空性智慧的人,他的行持会更踏实,他对于微细因果会更注重。所以能海上师说他修行的经验,就有一个偈颂,当年是写给隆莲法师的,就说,“解上士道,行下士行;不空不著,悲心内蕴。”在见地上面要高远,要能够解上士的修行道,菩提道;行持上面要脚踏实地,从礼佛,礼敬诸佛,广修供养,忏悔业障,从这些最平实的地方下手,从暇满难得,念死无常上起修,不落入偏空,也不执著于功德。这样子的修行,是能够迅速地成就的。

有些人呢,他听了一点中观,以后就开口闭口,都是讲缘起性空,讲诸法空相。然后他就认为这个礼拜、供养,这些都是有为功德。他就舍弃一切的礼佛、诵经、绕塔、经行、布施、持戒,这些事相的修行。事实上呢,他就堕入到断见的深渊里面去,还是不觉不知。这一类的人,经常就说要不分别、不执著,以这个作为借口,来放弃修行善法。事实上就已经走偏掉了,他对于般若的空性,影子都没有梦见,还要去高谈顿悟成佛,事实上就已经落入断见的深渊,已经堕入魔界了。如果不能够真正地转变自己的身心,树立正知见的话,他就事实上秉持那个邪知邪见呢,就已经是办好了一个直入地狱的通行证。

所以我们古德经常会开示说,“宁可著有如须弥,不可著空如芥子。”就是为了防止产生这一类的毛病。所以在佛经上说,“厌离有为功德是为魔业,乐著无为功德亦为魔业。”

所以我们要精进礼佛,但是要不著相,不著能礼、所礼之相。那些彻悟心源,证等诸怫的祖师,都是如此做的。百丈怀海禅师说,“行道礼拜,慈悲喜舍,是沙门本分事,宛然依佛教敕,只是不许执著。”

有一个公案说:唐朝的唐宣宗,他曾经出过家。他做小沙弥的时候,有一天就看到黄檗禅师在大雄宝殿礼佛,他就跑过去卖弄口舌。说:“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长老如此辛苦礼佛求什么?”

禅师马上就开示他,回答说,“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常礼如是事。”

但是唐宣宗还是没有领悟,他不理解禅师这个深刻的开示,还是不知深浅高低的继续问说,“那禅师礼拜什么?”

黄檗禅师回手,啪的,就给他一个巴掌,给他一个耳光,“你不是已经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了,你不是已经证入空性了吗?”

所以我们应该要能够解上士道,行下士行。

第六种是内观礼。内观自己自性天真佛,离言绝相,离念平等,犹如虚空,心不攀缘外境,心能够契合本觉妙心,这个也可以称为皈依礼敬,属于终教之礼。也就是说,心与我们的本觉妙心相应,这样子也就是在礼佛,礼自性天真佛。

第七种是实相礼。实相无相,内外一如,内观自佛,外观他佛,同一实相,即能所无能所,是顿教之礼。事实上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在礼佛,但是能礼、所礼,都不执著于这个相,而是知道都是诸法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能够彻悟心源。

第八种是大悲礼。能够观大地一切苦恼众生,皆在我心之中,那么我们礼佛的时候,就代一切众生忏悔,代一切众生消灾祈福。所以我们在修那个三十五佛大礼拜的时候,一定要先发菩提心,要观想左父右母,无量的众生围绕着共同礼拜。

第九种是总摄礼。除了前面的两种不如法之外,由第三种礼到第八种的大悲礼,都共为一观,摄为一体。

第十种是无尽礼。我此一拜,即是普贤行愿,遍尘刹依正二报,乃至极小一毛孔一微尘之中,悉皆现身,能礼之身无尽,所礼之佛亦无尽,那么这个是普贤菩萨的礼佛方法,念劫圆融,无有穷尽。

释所礼果境

同类推荐
  • 道教

    道教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讲到宗教时,曾说:“大凡人类奉拜相同的神和信仰相同的祖宗,也可以结合成一个民族”,根据这个道理来看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国固有的宗教是道教,道教崇奉的是“虚无自然元始天尊(王)”,相当于一般人通常所称的上帝,这就是中国人所奉拜的相同的神。而我们信仰相同的祖宗就是黄帝,大家都知道我们都是黄帝的子孙,因此道教是我们大部份中国人所信奉的宗教。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证严法师讲孝道

    证严法师讲孝道

    父母爱子女真如源远流长的河水啊!他们爱子女的心,就像水由高处往下流,非常的自然;而要求子女以同样的心孝顺父母,就像水由低处往上流般的困难!我常说父母疼爱子女是一辈子的事,直到自己的生命终了才停止;而子女爱父母的时间又有多长呢?父母辛辛苦苦地把子女抚养长大,大多数的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会说:“我自己有家庭要照顾,哪有办法再照顾到父母呢?”如果对自己的父母——给你很多亲情的人,你都不知道要去爱他们,你真的能去爱那些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吗?所以说百善孝为先,真正的好人是从尽孝开始。
  • 千手观音传奇

    千手观音传奇

    对于观世音菩萨,世人皆知其号,却鲜知其身世故事。相传在远古的东方,有一个喜怒无常、暴戾凶残的婆袈国妙庄王,他听信了城隍老爷之计,在御花园向天讨子,许下大愿。谁知,愿大生灾,竟惹出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来。为救人间生灵,慈航道人投胎下凡,成为妙庄王的三公主,取名“妙善”。三妙善自幼聪明俏丽,从小念经修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妙善为国解难,智斗金仙国王子,妙庄王却淫威逼嫁。从此,三妙善人生道路崎岖坎坷,九死一生,受尽磨难。她一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终成正果。三妙善是如何使盗贼改恶从善?如何使十月百花齐放?如何使炒熟的菜籽发芽?如何把热茶同时送到五百位尼姑手上?如何身上会长出千百只手?传奇故事引。
热门推荐
  • 竹马有点烦,亲梅么么哒

    竹马有点烦,亲梅么么哒

    她是a市的第一美女,第一才女,第一富家小姐,他是a市最花心的富少。两个a市的风云人物,原以为两个不相关的人,却是他们亲梅竹马。她是一只单纯无害的小绵羊,却被守了二十四年的大黑狼给吃了。最后小绵羊表示很忧桑,某只大黑狼太坏了。最后的最后他敢追她就敢逃,总裁追妻路漫漫,总裁表示很忧桑。(男女身心纯洁)第一次写文,勿喷,么么哒
  • 龙之护卫

    龙之护卫

    十八龙卫在神魔大战中全部陨落。苟活万年的神龙在尘世中寻找十八龙卫的神魂。龙吟山中的一个雨夜,神龙为报恩,散了龙魂,唤醒了龙卫首领的神魂,令其转世。.................额,没错,这只是一部网游小说....
  • 鬼唱诗

    鬼唱诗

    在神秘的东藏,有一种奇怪的习俗。人们死后让自己的亲人把自己的骨头制作成工艺品贩卖。而一群从事卖骨中间交易的人闯进了这片领地,发生了一系列奇异有趣惊险的故事。
  • 抗日之英雄本色

    抗日之英雄本色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不务正业但有一身绝活的混小子,如何在波澜壮阔地抗日战争中淬炼成长,扬中华利剑,壮我军威的战斗历程。
  • 冷少通缉令:萝莉萌宝要逃跑

    冷少通缉令:萝莉萌宝要逃跑

    看着眼前脸色黑沉的男人,舒可可咬着手指头对天发誓,她真的是不想惹上他的。她不就是放了首歌给他娱乐一下,然后一不小心摔了他的碗,她又不是故意的。再然后就是放了一个小球在他屁股下面,虽然那球长了点刺,可是他至于这么追她吗?这都下通缉令了,哎!问一下,通缉令也是要钱的好伐?若是薄野寒知道她心里的想法,嘴角一定会抽搐的很有规律。放歌给他娱乐?这是人能听的吗?一个大男人唱香水有毒,还抛那该死的媚眼。碎了一个碗,拜托,那是清朝的古董好不好?你还用它来煎荷包蛋!是放了一个球没错,但是那个球是仙人球,带刺的!我不追你追谁?所以,宝贝儿还是乖乖束手就擒吧。
  • 妃同小可:上错船儿嫁对郎

    妃同小可:上错船儿嫁对郎

    她,一个小白。因为遇上仙人而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时代,错嫁给了他。学医术,过百关。以祸乱朝纲为目的的在各个王爷、公子之间徘徊。却不料爱上了不善言语的他。明知道不会有结果,却还是爱着他;明知道重任在肩,却“爱美人不爱江山”。为了他,她多次丧命。为了她,他费尽心机。冥冥中注定的姻缘,究竟是白头偕老?还是南柯一梦?
  • 薄帝独宠:娇妻到我怀里来

    薄帝独宠:娇妻到我怀里来

    “凉凉,是你骗了我,只要你还活着,我定要你生不如死!”他残忍的笑着,一如既往的清冷,似帝王般站在她的面前,只是那眼中闪烁着悲痛。女子垂眸,那绝美的脸上竟无半点表情,冷如结冰。却在他没有看到的地方紧握拳头。撑久了的伪装终会败破,她无任何怨言……——醉,如果有下辈子,我就是死也要缠着你永远不放手。——傻瓜,就是下地狱我也陪你,你一个人多害怕。——阿凉,你就是我的毒。——醉,我越来越离不开你了怎么办?——来,到我怀里来。
  • 闪婚蜜宠:暴君总裁,请消停

    闪婚蜜宠:暴君总裁,请消停

    前辈子,她不明白,为什么被称为暴君的他会娶她?最后还救她而死……重生后,她依然不明白,但她学聪明了,只要她是他老婆,她就可以狐假虎威,再也不会想前辈子那般蠢,把抱大腿的机会往外推。大家都说,他不近女色,厌恶女人,有女人过敏症,于是她放心地撩了一下,就被他凶残地吃掉,还不带吐骨头的那种……
  • 无上至尊统治

    无上至尊统治

    他,一介农民,被人鄙视,但在一次意外中,获得了无上宝典《至上尊》,从此,一代伟人诞生!种植,医术,科学,机器,武学,一切,对他来说就是个屁,因为他全部都会!钱财,美人?对他来说就是阻碍,都狗屁,他,看不上!(咳咳,当然,他也是有老婆哒)
  • 重生奋斗记

    重生奋斗记

    是金子总会发光,是银子总会花光,是裙子总会走光,是节操总会掉光。重生后的严冬努力奋斗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