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8500000016

第16章 从俭学到勤工之路

马赛,是法国南部的重要港口和工商业城市,地处罗讷河口和地中海之滨。

1920年10月19日,“鸯特莱蓬”号邮船驶入马赛港。船上的中国学生历经三十九天的时间,行程三万余里,终于到达欧罗巴的西部,踏上了他们向往已久的法兰西的土地。

华法教育会已派人专程从巴黎前往马赛迎接这批新到的学生。

《小马赛人报》10月20日报道:一百名中国青年人到达马赛,他们的年龄在十五到二十五岁之间,穿着西式和美式服装,戴着宽边帽,身着尖皮鞋,显得彬彬有礼和温文尔雅。华法教育会学生处的处长刘先生给他们致了欢迎词。这些年青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欧洲,特别是来到法国,心情是非常高兴的,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冯学宗同学的记述,

这批学生打点行李下船之后,当天即离开马赛,乘汽车直赴巴黎。

经过十六个小时的行程,他们到达巴黎。

据江泽民回忆:“第二天我们来到巴黎,受到了许多勤工俭学学生的欢迎,其中就有在一年前就到法国的聂荣臻同志。我们在异国相逢,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和亲切之感。”

聂荣臻,四川江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青年时代便接受进步思想影响,在中学时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暑期,怀着变革现状的热情,筹措了三百块银元,和十来位同学一道,先到重庆,通过重庆商会会长汪云松,到法国领事馆办了护照,于1919年12月9日乘“凤凰”号(司芬克司号)赴法勤工俭学。到法后曾在施奈德的克鲁梭钢铁厂做工,1922年复进入比利时沙洛瓦劳动大学学习。聂荣臻由于先到法国,自然是学长。从法国时期开始,父亲便和他结下了战斗友情。解放后,从1952年到1957年,我们家和聂家曾比邻而居,我们孩子们常常穿过院墙的小门到聂伯伯家玩。聂伯伯也常常请我们全家去他家吃四川风味——豆花。1992年聂伯伯去世前,父亲已很少出去串门,但有时还是去聂伯伯家走一走。每次见到聂伯伯,父亲总是亲切地叫他“老兄”。他们自从这次见面结下的友谊,历经七十二个春秋,历尽风风雨雨,深沉、深刻而又感人至深。

在巴黎呆了不久,父亲和他的同学们由华法教育会安排,分别到蒙达尼、枫丹白露、圣得田、佛勒尔等地中学去学习或补习法文。

邓希贤和邓绍圣被分到诺曼底的巴耶男子中学,他们的同乡胡伦被分到巩比耶公学学习。

这些新到法国的学生,在开始他们的勤工俭学生活之前,已初步领略了法兰西的风貌和巴黎的气派。冯学宗描述道:“巴黎之大,直径约三十余里,周围可百余里,街房之高,平均五六层,不见败陋的形状。街的上层,只见汽车电车,风驰电掣的争道而驰。街的下层,观隧道一层叠一层,真是层出不穷。天堂地狱,瞬息可到,真是便利极了!还有王宫的陈列品,件件完全,博物院的博览物,样样齐备。八道车站,四通八达,既可供游客的赏玩,又能给旅人的便宜,‘世界花都’真是不错。”这欧洲大陆的景色,西方大都市的繁华,乃至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在这些初来乍到的中国学生眼中一定是充满了新鲜感和魅力,使他们惊叹不已。比起他们那贫穷落后、封建不开化的祖国,这里真正的好似另一番天地。几天的所见所闻,使他们对未来的勤工俭学生活,又增添了不少的信心和美好的向往。

1920年10月21日,父亲和他的族叔邓绍圣,还有二十名中国学生,开始了在巴耶(Bayeux)中学的学习生活。

巴耶中学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大区,离巴黎约有二百多公里。《巴耶日报》于10月22日发表了一条消息,题为《中国学生到巴耶》,消息说:“二十多名中国学生在二名法文讲得非常流利的同乡带领下,于昨天晚上到达巴耶市,这些年轻人是由他们的政府派往法国的,并在巴耶中学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课程,以便使他们了解法国的语言和风土人情。他们是寄宿制学生。”

在这所中学里,中国学生专门单独开班,主要是提高法语水平,过的是正规的中学学生生活。有一次父亲告诉我们,学校待他们像小孩子一样,每天很早就要上床睡觉。他还说,那是一家私人开的学校,才上了几个月,没学什么东西,吃得却很坏。

现在在法国的国家档案中,保留了一份巴耶中国学生的开支细帐。

这份帐目中说明,1921年3月,邓希贤(TenSiHien)在当月共用了二百四十四法郎六十五生丁的食宿费。其中二百法郎生活费,七法郎的洗衣费,七法郎的卧具租金,十二法郎的校方收费和十八法郎六十五生丁的杂支费。一个月二百多法郎的开支,对于自费学生来说实在不是一笔小的数目。父亲离家时,家境已十分困难,为了支持他赴法留学,家中还卖了些谷子田地,因此到了法国后,他知道需节俭过日。根据这份帐目,其他中国同学的杂支费在十五至五十法郎之间,平均二十五法郎左右,父亲则是十八法郎,可见其用度实属节省。

尽管父亲尽量节俭用度,但是未几,所带来的钱就用完了,于是,他不得不离开巴耶学校。巴耶中学在1921年3月的一份报告中说:“二十二名中国学生中的十九名于13日晚上离开学校。他们自称去克鲁梭市工作。我怀疑他们是去打工。”

父亲和他的同学们离开了巴耶学校,他当时绝对没有想到,这次离开学校后,他便再也没有迈进过法国学校的大门。从1920年10月底到1921年3月,不过五个月的时间,父亲就结束了他在法国的学习生涯。

俭学不成,只好走勤工的道路。

父亲曾回忆道:“一到法国,听先到法国的勤工俭学生的介绍,知道那时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两年,所需劳动力已不似大战期间(即创办勤工俭学期间)那样紧迫,找工作已不大容易,工资也不高,用勤工方法来俭学,已不可能。随着我们自己的切身体验,也证明了确是这样,做工所得,口都困难,哪还能读书进学堂呢。于是,那些‘工业救国’、‘学点本事’等等幻想,变成了泡影。”

中国学生来到法国,不懂技术,又没有知识,许多同学要想勤工,只能作一般的散工,也就是杂工。散工这个词的法文音为“马篓五”,同学们就戏谑地称为“马老五”。散工无固定的工作,视各工段的需要而流动工作。苟有延误,还要受工头责骂。

到了1920年12月,到法国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已达一千五百多人。当时正值法国经济不景气,工厂紧缩或关门,要想找到工作,实在并非易事。华法教育会终于在克鲁梭的施奈德钢铁联合工厂找到大量散工工作,于是介绍了一百几十人前去工作,其中四川学生几乎占了半数。

1921年4月2日,父亲、邓绍圣和另外几名四川学生,经介绍也来到了克鲁梭的施奈德工厂做工。从此,他便开始了作为一个劳动者,一个外籍工人的长达四年多的“勤工”生活。

克鲁梭(Creusot),法国南部的重工业城市,是法国最大的军火工厂——施奈德钢铁总厂所在地。这个工厂当时是欧洲仅次于德国克虏伯工厂的第二大军火工厂。

施奈德工厂(Schneider&Cie)大约有三万余工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工人应征入伍上前线打仗,施奈德工厂便大批招募外籍工人,1917年,就有好几千中国劳工作为合同工来厂工作。1920年8月以前,在这里劳动的中国学生有二十一人,1921年夏增加到一百多人。

这个工厂有铁道、机械、造炮、冶铁、建筑、翻砂、电气等部门,除了造炮、建筑和冶铁三个部门外,其余部门都有中国学生。

直到现在,施奈德工厂的档案中还保留了父亲等人的有关档案。在工厂人事处的招工登记卡上,清清楚楚地写明,邓希贤,十六岁,工人编号为07396,进厂注册日期是1921年4月2日,由哥隆勃(Colombes)中法工人委员会送派,来自巴耶中学。

邓希贤和邓绍圣被分配到轧钢车间当轧钢工。

轧钢车间的工作就是把高炉里熔融的钢水先铸成钢锭,再轧成钢板。这项工作不需要专业技术培训,但劳动强度极大,而且常有危险。钢材(钢条或钢板)的重量通常是几十上百公斤,在高达四十度以上的高温车间内,在被钢水映红了的热蒸气中,工人们要用长把铁钳挟着火红、炽热的钢材拖着跑,如不小心摔在热轧的钢材上,全身定被烫伤。有时轧机发生事故,钢条从轧机向外射出,乱穿乱刺,也会发生伤亡事故。工人们每周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五十多个小时,有时还要加夜班。我们从小就听父亲讲过,他在法国干过杂工,拉过钢条。可以想象,一个十六岁的学徒工,尚未成年,身材矮小,要作如此繁重的苦工,一定不堪重负。

在这个工厂里,中国学生的工资十分微薄,固定工资每天只有十二至十四个法郎。父亲当时只有十六岁,按法国的规定,不满十八岁的只能当学徒工,而学徒工的工资则更为低廉,每天只有十个法郎。

勤工俭学的学生,住在离工厂二十里地的盖沙南宿舍,二十几个人住一间大屋。宿舍设有食堂,可吃早晚二餐,中餐则只带面包在工厂吃,渴时就饮点自来水,肉菜皆无。食堂的饭菜虽比外面便宜,但一客也要四十至七十生丁。学生们还要买工作服穿去上班,每套价目也要二十到三十法郎。像父亲这样每日只有十个法郎的学徒工,生活用度是十分拮据的。本来,中国学生到工厂做工,是想以勤工而达到俭学的目的。可是,繁重的苦工压榨得他们精疲力竭,低廉的工资更使他们连日常生活都不能支持。父亲曾说过,他在克鲁梭拉红铁,作了一个月的苦工,赚的钱,连饭都吃不饱,还倒赔了一百多法郎。

在克鲁梭的工厂里,学生们中间有一首极为流行的顺口溜,叫“散工曲”:

“做工苦,

“做工苦,

“最苦莫过‘马老五’。

“舍夫(法文chef,工头)光喊‘郎德舅’(法文nondedieu,非上帝的善类),

“加涅(法文gagner,赚得)不过‘德桑苏’(法文deuxcentssous,二百个小钱,即十个法郎)。”

1921年4月23日,父亲辞去了施奈德工厂的工作,离开了克鲁梭。一个月后,邓绍圣也离开了那里。

这近一个月的法国工厂的勤工实践,使父亲初次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黑暗面,亲身体验了劳工阶级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地位。资本家的压榨,工头的辱骂,生活的痛苦,使他本来十分单纯的心里,受到了不小的震撼。但是,那时的他毕竟年轻,毕竟对人生充满着美好的追求,他后来在莫斯科时回忆道:“最初两年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虽略有感觉,然以生活浪漫之故,不能有个深刻的觉悟。”

这时的他,虽然离开了克鲁梭,但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工作,积攒些钱,以完成重新进行学习的夙愿。

同类推荐
  •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本书从古到今,以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各界名人为本,讲述了121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有趣故事,使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全面了解俄罗斯大国千百年来逐渐发祥、繁衍,相互对立、统一,盛衰兴亡、日益演进的复杂历史。
  • 一个国民党女兵的日记

    一个国民党女兵的日记

    一本尘封了60年的泛黄日记,揭开一个17岁少女残酷的青春史诗,讲述一个78岁国民党老军人埋藏了半个多世纪的秘密。主人公安琪从17岁开始加入国民党加入国民党文艺团——政工社,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1948年2月到1948年12月的个人遭遇。这是一个时代的存亡印记,更是反映那个时代变迁的珍贵资料。翻开本书,您将从一个国民党女兵的日记回看当年“天下无敌”的国民党“王牌军”如何走向最终覆灭?并见证新的人民共和国如何一步步走向胜利。
  • 一个老兵的故事

    一个老兵的故事

    他与豆豆是好朋友,每次回来都给豆豆带些好吃的,讲战斗故事,讲革命道理。一群由一个老兵任班长,九个男兵,一个女兵,训导员五人,连长一人。
  • 点评李小龙

    点评李小龙

    本书抛开传记体的束缚,以独特的评论形式再现了李小龙传奇的一生,对他的身世、事业、爱情做了全面的点评,对他对武术和武学理论的贡献进行了介绍,展现了他为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同时也表现了中国武术走向国际的艰辛和气节。
  •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本书按历史顺序精选了中国古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讲述了他们从小立志立德、文武兼修的成才过程和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事迹。虽然他们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和时代背景不同,但他们的智勇韬略、精忠报国、出奇制胜的品质与精神,给读者以新的启示与鼓舞。
热门推荐
  • 腹黑美妾霸王宠

    腹黑美妾霸王宠

    小小的侍妾,如何翻转朝廷大势,战胜公婆,妻妾,王公贵妾神马已经不能阻挡我了,一切敢于阻挡我上位的人都是垫脚石!
  • 恶魔印记

    恶魔印记

    人死如灯灭,一旦身死,这一生,也就意味着完结。但在九幽大陆之上,事情却没有绝对……少年被害身死,以灵魂束缚为代价,得以重生,随即就开始了他这不平凡的一生!
  • 回梦江湖

    回梦江湖

    该书原名《江湖犹在,我的流年》这个江湖,是唯属于郭嘉的。人生如梦,梦似江湖。有人说:“人之一生,他就是一个人时刻行走在江湖的过程,而当他有一天终于走得累了,想要寻个驿馆小憩一会儿时,那么这也便是他生命即将宣告红尘的长宁之日!”在这个不一样的江湖里,且看他将是如何带领我们一起踏入进他的世界?同时,这也是他的江湖!
  • 惹事生妃:皇上,莫跑!

    惹事生妃:皇上,莫跑!

    她——陌倾倾好不容易穿越过来,为毛没有大风大浪,反倒一片安宁?!不行!她必须要找事做!出国游玩,为毛碰见俩男欺一‘女’?!出手一救,唉呀妈呀!竟然是一男的!可素,这男的长滴挺帅气的,(花痴……)哎,不对!为毛你吻我!夺我初吻,还有第二次!对!就是你!别东张西望的!在这四周,除了你,别人敢近我身?!一阵啪啪啪后……苍天啊!大地啊!盘古啊!女娲啊!谁来收拾这个长得妖孽,其实无赖的妖孽男啊!(更新较慢,绝不弃文)
  • 绘雨天

    绘雨天

    她以为,他是善良的。她以为,他是有心的。她以为,他是喜欢她的。她以为的,都是错的。当雷声震醒她,闪电划破天空照亮世界的残忍时。她宁愿永远醉在梦里。她举起酒杯,火辣辣的烈酒和着眼泪咽了下去。“落儿。”他轻轻的喊着。只是落儿已不是以前的落儿,怎么还会回头?苦笑着,用冰凉的手指执起画笔一点一笔一墨画出他的模样。那墨迹却被滑落的眼泪晕染了。他用手指划过那抹痕迹,点在舌尖:“落儿,你怎么会哭?”为何不能许我一世清欢?他只会在最后才知道什么叫做珍惜眼前人。可是落儿不要他了。一无所有的人,是他。
  • 腹黑总裁爱上我:樱花树下的真爱

    腹黑总裁爱上我:樱花树下的真爱

    樱花树下的相遇,总裁遇见了自己的真爱。鼓起勇气表白得到的确是家世的诅咒。并不知道怎么破解,发现了真爱是什么。他只愿意许她一世安稳。
  • 玄门魂帝

    玄门魂帝

    灭朝之恨,皆因一魂怒启玄门,终成一帝王朝遗孤开创一个血雨腥风的异世大陆。
  • 巨星就是这样炼成的

    巨星就是这样炼成的

    “异类,意味着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能够成为娱乐圈中的一个异类,我很荣幸也很骄傲!”
  • 回到三国打天下

    回到三国打天下

    已届不惑之年的老刘穿越回到了公元180年的真定,成为19岁的刘备。依靠自己对历史的了解,老刘在三国不断培养壮大自己的势力,开始了与群雄争霸天下的漫漫征程。
  • 唐鍾馗平鬼傳

    唐鍾馗平鬼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