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0700000007

第7章 自觉提升师德魅力——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基石(2)

在社会生活中,无人指责我们的形象、过失、身份,这就要求教师严于自律。严于自律、为人师表,八个字写起来如此轻松,但当我们以心灵面对时,又是何等沉重!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我们做教师工作的,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1.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教书育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礼记》中说:“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徳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做到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决不能只管教不管导。一个只埋头教书的教师,充其量只能是个教书匠,只有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才是一个专家型教师。在今天,有个别教师却把这个给忘记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去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益于祖国、有益于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加强语言修养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语言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交流中,在评价学生的言语中,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在参与学生的活动中,教师必须把好语言这个关口。特别要注意:表扬不能失实、超限;批评不能贬斥、刺伤。要很好的掌握分寸,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教育性、启发性、简练性和直观性等。

3.规范自己的行为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表达着情感,学生从教师行为中接受着情感的熏染和启迪。这是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相互接触,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既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问题,认识人与人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行为,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然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各种价值观一涌而上,个别教育工作者迷失自我,功利思想严重,重视物质享受,迷恋世俗浮华,对个人利益患得患失,满腹牢骚,怨天尤人,变相体罚学生时有发生,更有甚者,追求低下,人格扭曲。上述种种虽属少数,但造成的恶果却不容低估。

曾看过这样一案例:

有一位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团员,在用一双追求真善美的眼睛打量现实生活时,发现实际与她美好的愿望不符,种种矛盾使她感到困惑和痛苦不堪。当她看到在山区破旧的农舍里农民的生活依然很穷困,感到十分惊讶,想不通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人还没有摆脱物质贫困和各种愚昧,当她严肃地提出这些问题后,同学们哈哈大笑说:“你真是忧国忧民啊,该让你当总理了。”这使她感到不被理解的惆怅。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但她始终保持着纯洁和诚实,但同学们却指责她假装高尚。期末考试时一位教师为了让她能得到奖学金而给她加了分数,原因是她的爸爸是这位老师爱人的上司。她痛苦地说:“我一向嘲笑那些考试作假的人,可现在我只有嘲笑自己了。”最后,她带着美丽的憧憬和对现实生活的厌恶踏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个女孩的死,虽然不是由这个教师一手造成的,但这个教师的私利行为却使女孩在学校这片净土上再次感到透彻肌骨的寒冷,最终以走极端的方式解脱。

中小学生可塑性强,而在学校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作为从事太阳底下最崇高职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既是中小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中小学生人生道路的领航人。只有教师自己站稳脚,树立崇高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的理想追求,以自己美好的心灵塑造学生,升华其思想境界,才能在学生心理上唤起尊崇效应,为“真、善、美”在社会上的立足奠定基石。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只有把尊重师德规范变成自己深刻的信念,才能有为人师表的自觉行动。教师的言行,点点滴滴,随时都注入到学生的心头,起到影响和感化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试想:一个上课迟到,学生作业不及时批改的教师,如何让学生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一个忙不帮、见坏事不制止的教师又如何教出救困济贫、助弱斗凶的学生。可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无声的命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身体力行。时时刻刻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以自己的品行感化学生,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处处做学生的模范,事事做学生的榜样。

4.以高尚的形象树立威信和尊严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服饰。庄重、大方、整洁、朴素的着装,能够体现出教师的职业特点与美感,容易引起学生的敬爱之情,进而树立教师的威信和尊严。过分鲜艳、浮华或过分拘谨邋遢,都是不适宜的。

教师的威信和尊严不是自封的,而是通过“教书育人”的实践逐步树立起来的。在这方面教师还要注意不能在学生面前把自己看得“神圣不可侵犯”。如果这样,学生当面不敢“冒犯”你,但心里不服气,在一定的时机总是要“冒犯”你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把自己同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要讲清道理,以理服人,不要大动肝火,更不能挖苦体罚学生。一旦自己有过失,要敢于承认,有错必改,以取得学生的谅解和信任。

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受着像教师这样的严格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如教师一样的深远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做到事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呢?那就是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不断提升自我修养,陶冶情操,自觉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地增强教育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以爱铸造师生情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最经常的人际关系,能否处理好这一关系是教师施教能否成功的关键。处理好这一关系,师生都有责任。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呢?古往今来,无数教师的成功经验就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与爱,就成了无池的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是的,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但是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还要学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愿望和需求,科学地严格要求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所需的人才。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全国劳模、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了这种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教师要做好教育工作,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并愿意为之献身。热爱教育事业,必须首先热爱自己的服务对象,否则热爱教育事业也是一句空话,作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必须落实到热爱学生上,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因此,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感情基础和前提,也是构成教师完美人格的一个必要因素。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当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感到悲观、失望、苦闷、甚至会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这种爱的需要无疑会更迫切、更强烈,它的满足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正因如此,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都非常重视爱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把热爱学生作为对教师的主要道德要求。

学生的健康成长也需要教师对其施以爱。现实生活也表明,在一个健全的充满温馨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性格开朗,富有感情,身心健康;而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少母爱或父爱,其感情、性格的发展往往会受到挫折,很容易得“精神营养不良症”,如个性畸形,情感淡漠等。人的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的爱、教育、指导及其自身的行为是孩子的第一影响源。进入学校后,孩子们便把自己与父母产生的各种思想情感期望与爱的要求转移到自己的教师身上,要求、渴望师爱。许多孩子重视师爱胜过母爱,对师爱的反映比对父母爱的反映还要强烈。同样一句话,从父母口中说出,孩子可能不听,但若是教师说的,却百依百顺。师爱是一种社会爱,所以学生从教师的“爱”中,可以深切感受到集体对他的评价、社会对他的期望,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暗生一种自尊感、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由此可见,教师的爱对学生来说,虽是一种外部条件,但由于它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能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

总之,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能不热爱学生,学生要健康成长也不能没有师爱。无论从教师方面来看,还是从学生方面来看,热爱学生都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感情基础或前提。因此,教师是否对学生充满爱,也就成了衡量其道德水平高低的一个尺度。

1.用爱接纳他们

教育是以人为本,爱是教育最好的调节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这充分说明了教育者具备一颗爱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年长于学生,不论阅历、知识,还是涵养都胜于学生。因此对学生的过失,应该以宽宏之心对待,接纳他们,再加以耐心分析讲道理。不能在教育中说太多的“不”、“不能”、“不许”之类的字句来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的空间是广阔的,充满灿烂阳光的。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颗爱心来接纳他们的一切,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潜能。

2.了解学生,走入学生内心世界

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关键。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全面塑造和培养学生。了解学生,就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师生关系的转变,需要教师扩大和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加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成为朋友。

当然,对于教师来说,还要特别注意克服某些心理效应的影响,真正做到全面、公正地认识学生。否则,将影响教育效果,很难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3.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进取

首先,尊重学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因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自尊、自信、自强不息。只有老师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自己的存在对别人、对集体是有意义的,进而产生对自己的信心和希望,积极地肯定自己。

同样,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如果教师对学生采取一种歧视、讽刺甚至侮辱的态度和做法,就等于在师生之间筑起一道感情的围墙。心灵不通,教育者的要求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也不会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个性,同时要尊重学生对班级的意见与建议。这样才能引领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4.关心学生,与学生交朋友

对学生的关心,不应该只在学习方面,还应该在心理、生理与生活诸方面。当学生在这几方面中产生了困惑与困难,教师首先根据平时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发现学生的不正常现象,接着便可找学生单独谈心,了解情况,及时疏通、帮助、调整好学生的心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样教师才会得到学生更多的理解和热爱。

关心学生,首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当然应该严格要求,树立威信,带领学生向知识的高峰攀登。但在课后一定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交朋友。这样,学生才会对你无话不说,教师也才能了解更多的情况。同时,教师以朋友的身份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当的忠告,帮助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方面取得进步,学生不但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还会更加尊重教师。

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心理状态,多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让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心与心的碰撞,而不要轻易请家长。每个学生在其思想深处都有一个感情切入点,教育学生时,只要把握时机,找准他们的感情切入点,就会打动学生,使其深受感动,这时教师再加以巧妙引导,联系到此时对学生的教育上来,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并能使学生受到充分而深刻的教育。请家长只是关键时刻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不能当成“灵丹妙药”;相反,经常请家长,反而显得教师无能,淡化了师生情。

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周宇是一个留守儿童,家中年迈的奶奶根本管不住他。因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本该得到的教育、关爱却得不到,故养成了不少不良习惯:经常是一早一晚出入游戏室,玩到很晚才回家;早上常常迟到,上课无精打采。我多次与他交谈,问其原因,他总是说家中事多,实在是太累了。有一天中午,我听同学说他中午基本上没有吃饭。于是我将他叫到办公室,叫他给我说实话。由于我的态度诚恳,他终于承认将每天中午的饭钱用来打游戏了,并说平时对我所说的都是假话。当时我丝毫没有生气,而是拿钱请一位同学给他打饭。待他吃完饭后,与他谈人品,谈道德,重点谈打游戏的危害性。此后我坚持每天与他交谈,询问他是否进入游戏室。他肯定地告诉我:不去了。一段时间后,他彻底告别了游戏室。到七年级下学期,他改掉了不少不良习惯,学习成绩也开始上升了,并与我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5.把握“爱”与“严”的分寸

同类推荐
  •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寻找绿色的环境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寻找绿色的环境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在同环境打交道。大自然无私地献上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使人类得以生存、繁衍、发展。但是,大自然又在不断地制造灾害,如地震、火山、冰雹、瘟疫……使人类的生活与健康受到影响。因此可以说,自人类诞生以来的几十万年,实际上就是与环境打了几十万年的交道,而且还得继续打下去。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 教师公文包-谜语集锦

    教师公文包-谜语集锦

    本书对谜语的基本常识做了普及性的介绍,并且从众多谜语中选摘出部分适合中小学教育的谜语。
  • 精典教育-俗物与天才

    精典教育-俗物与天才

    本书前半部分,作者塞德兹先阐释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而在后半部分,又以小塞德兹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天才教育法的实践过程。
  • 守望美丽家园

    守望美丽家园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事环境新闻记者以来发表的若干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全书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逻辑顺序分篇设置,共分事件篇、对策篇、法制篇、宣教篇、成果篇、纪实篇、文学篇7篇。事件篇集中记录报道了有关环境问题的真人真事,基本都是提出存在的环境问题现实状况。对策篇集中了各方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措施等。法制篇侧重于挑选从立法、执法的角度处理环境保护问题的文章。宣教篇择选了如何提倡全民参与环保、提高国民环保意识的文章。成果篇则展示了作者这些年所见的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各类成果。纪实篇加进了一些文学创作的成分。文学篇则揽进了解说词、剧本、环保报告等文学体裁。
热门推荐
  • 六界屠夫

    六界屠夫

    我本一心向道,奈何神魔阻路,唯以此刀,斩神灭魔。天道苍茫,不知其所踪,神魔阻路,不知何时尽。这一是一条注定充满血雨腥风的路,且看陌一刀如何在这条铺就风雨,染满鲜血的路上同兄弟打天下,携美人赏春秋。纵马扬刀行天下,醉饮狂歌战神魔。携美共赏江山美,同袍齐唱凯旋歌。轻语第三本小说,不成神,便成魔,望众兄弟陪我一战。
  • 校草我们谁怕谁

    校草我们谁怕谁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三百六十五夜诡事

    三百六十五夜诡事

    本书将不定期更新鬼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一个童年回忆,当然只是作者小时候因为不懂事所经历的怪力乱神添油加醋写一番,还有长辈们在夏夜乘凉时所讲的故事。
  • 我送你的年华还留着吗

    我送你的年华还留着吗

    此刻,气氛变得微妙而尴尬,大概谁都不曾想过故事会如此恶俗的上演。三个好兄弟爱上同一个女孩。至少,已有两个爱上……
  • 名柯之风雨交加

    名柯之风雨交加

    莱雪加入了一个杀手组织,但是那个组织杀掉了莱雪的父母,并且威胁莱雪要是反抗就杀掉莱雪,所以莱雪决定在18岁生日那天和组织的人同归于尽。一瞬间,组织基地就变成了一片火海,令人惊讶的是莱雪并没有死,而且穿越到了二次元名侦探柯南的世界里,变成了工藤新一的妹妹:工藤千雪,遗传哥哥足球技术特别好,绝对音感,五音不全,推理能力超强,智商高。十一岁的时候去了美国,十七岁回来日本,希望可以组织哥哥变成江户川柯南,但是晚了一步,决定和哥哥一起对抗组织……
  • 未来高校

    未来高校

    一个普通的16岁女孩-杨小果,在与高中学习生活擦肩而过后,意外收到了一所名为“未来”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经历过很多思想挣扎,从未离开过小城的杨小果还是坐上了去往扬州的列车。
  • 小小美厨娘

    小小美厨娘

    她只是租用他家楼下的那间小小的房间,怎么会想到他家刚好有一个完美的厨房,她的美味食品并不是为他准备,他却总是第一个尝到……他以为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房客,谁知他的心就慢慢被她的厨艺给征服,而她却有了另外一个他……两个他两个人到底该何去何从,也许只有命运知道。
  • EXO之学霸你别闹

    EXO之学霸你别闹

    我是一个学渣却有很多人都羡慕不来的好运,也许命运就是如此吧,而我却想问:为什么世界上会有数学这种奇怪的东西。对此我非常无语,在校园中有很多人都羡慕我,可是我内心的痛苦你们谁知道,你们只注重于表面
  • 一魂三世身

    一魂三世身

    相传在天地初辟,大道初衍,万灵懵懂之时,曾有过一个只属于人族的辉煌时代。那是一个奇特而又令人向往的繁荣时代,充满创造的气息。据传,后世的一切都是那个时代的强者给创造出来的,功法、战诀,甚至包括各大种族。而如今,曾经辉煌无比的时代却也被时间给埋藏在了历史的最深处,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何,也没有知道曾经这个时代领袖一般的人物是生是死。在这些都还是谜底之时,一个名为"龙跃"的大陆也在因一少年而渐渐发生着变化...(小说每月一号更新)
  • 烟火途

    烟火途

    “命运在这里纠缠出烟火”,用丰盛的祭品交换适合菲尔德列家族这一代继承人的出生时间的时候,伴随着一个时间坐标而来一句话给这个男婴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绚烂的烟火之后,真的就什么也不剩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