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3000000018

第18章 生活民俗·养生保健(3)

古时,人们还将“端午节”称为“重五”和“重午”。对此,《宋史·刘温叟传》里作了记载:“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为什么将端午节称为“重五”呢?据古籍名著《北平风俗类征》里记载,古时“端午节”,并不是像如今这样,每年只有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才算是“端午节”;而是每年从五月初一开始,一直到初五,为期五天,皆为“端午节”。所以,人们取重五之意,将“端午节”别称为“重五”了。

2.端午节的另U称

其实,古时,人们还将“端午节”别称为“古天中节”和“女儿节”。究其因,亦是很有趣的。

古天中节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人中国后,佛教思想对于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都有一定影响,“端午节”亦不例外。在生活中,结合人们信奉神佛精神生活的需要,就出现了供奉神佛的风俗,即每年一到阴历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人们讲究把粽子、桑葚和自做的各样点心,供神佛,以示尊崇。所以,历史上曾出现将“端午节”别称为“古天中节”(《北平风俗类征》)。

女儿节从前,每年一到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女孩们皆用绫罗做小虎,或者拿彩线缠成桑葚、葫芦、粽子等,串成一串,装饰佩戴在头上,或者挂在上衣胸前的纽扣上,既美观,又好玩,还可互相比,看谁手巧。所以,在生活中,就出现了人们将“端午节”,称为“女儿节”。

3.吃粽子纪念屈原

屈原屈原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等官职。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在同守旧贵族子兰、靳尚等人斗争中,遭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比较接近人民生活,对黑暗现实愈益不满。后因楚国的社会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纪城)亦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相传,就是在公元前223年(秦王政24年)楚国被灭的这年阴历“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投江自尽。战国时的这位爱国诗人,给后世留下的不朽诗篇《离骚》、《九歌》、《九章》等,被人们所传诵。人们为了悼念他,逐渐出现每年一到阴历“五月初五”这天,纷纷把粽子投入江中,以此示意不让江中的鱼虾等损伤屈原遗体。于是渐渐形成人们每年一到“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家家户户讲究吃粽子,成为纪念(古时,称“祭祀”)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种生活风俗了。

然而,不论将“端午节”别称为“古天中节”,还是别称为“女儿节”,皆未流传下来,流传至今的,还是每年一到五月节讲究吃粽子,以示纪念屈原。

4.端午节纪念活动多种多样

赛龙舟龙舟是一种龙形的船。船的首尾做成龙的形状。我国民间生活中,尤其南方,讲究在每年“端午节”这天,要举行“龙舟”赛,传说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对此,在北宋进士余靖的《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诗中,就有记载:“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

赛马从前,北京每年在“端午节”这天,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其他活动,“赛马”便是其中的一项比较有趣的活动。

清代,朝廷在“端午节”这天,讲究要举行两场隆重的赛马活动。一场,是在朝廷的“后苑”,文武百官集会,进行骑术表演赛。《北平风俗类征》一书记载:“五月五日,赐文武官走骠骑于后苑”,比赛时,“一人执旗于前,二人驰马继出,呈艺于马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腾跃跻捷……”另一场,则是在“西华门”内。到时,太子及诸王“召集各衙门万户千户能击球者”,骑上骏马前来“西华门”内参加击球比赛,亦称“击鞠”。比赛开始,“一马前驰,掷大皮缝软球子于地,群马争骤,各以长藤柄杖争接之,而球子忽绰在球棒上,随马走如电,终不坠地,力捷而熟闲者,以球子挑剔踯于虚空中,而终不离于球杖,然后打入球门,中者为胜。”其实,这就是我国旧时的马球运动,用以练武。这种古老的“赛马”练武,盛行于唐、宋,在一些史书里,皆有记载。

5.用传说的形式祭祀屈原

“端午节”讲究吃“粽子”,仅是纪念屈原的一种方式,人们为了以示尊崇屈原,还有以传说的形式祭祀屈原的。

屈原故里,旧名为“乐平里”,生活中,人们称它为“落脚坪”。其地理位置,在湖北秭归县城东北30千米的屈坪。此地的突出特征是一个山间小盆地,有屈坪河,与响鼓溪在此汇注。其东侧,有雄奇壮丽的“伏虎山”;其西侧,临有“王寨山”、“白崖千寻”;其南北,“南望九岭头,烟云弥漫,北倚天池山,剑指蓝天,峰峦钟灵,清溪毓秀。”据湖北省秭归县百姓们相传:屈原就诞生在这个地方,故名“三间乡”。至今在这个地方,尚存有屈原庙、读书洞、吟诗台,照面井等遗址。其坪前,至今尚立有石碑一通,其上面书有“楚三闾大夫屈原故乡乐平里”十二个字。人们还传说屈原死后,有“神鱼”将其尸体驮回他的故里秭归,在城东五里安葬,是地遂名“屈沱”。

歌颂大诗人屈原的神话传说,其情节大体是这样的:当百姓们得知,爱国爱民的诗人屈原独个儿走到汨罗江边,怀沙、抱石,含恨投江了,汨罗江两岸的百姓立即赶来,纷纷划着渔船,操着竹竿,四处打捞。人们连续打捞了两天两夜,都不见诗人屈原的尸首。人们说,汨罗江两岸有名的水性最好的“打鱼精”——王小五,寻遍江底,连一件衣物也没有寻着。

怎么办呢?汨罗江两岸的百姓们,仍然不死心。第三天,天还没有亮,人们聚集到江边,互相商量,想什么办法,才能把屈原的尸首从江里打捞上来!正在这当儿,霎时间,汨罗江上,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浪涛汹涌,江水急剧猛涨。忽见天边金光一道,亮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睛,紧接着就是“轰”的一声巨响,年轻人反应快,眼睛也尖,直大声喊:“有一条大鱼跳出江面!”人们一瞧,可不是!眼看那条大鱼把江水搅得像开了锅似的……水柱扬起十来丈高。

“大家快看呀,神鱼出来了!”汨罗江两边远近闻名的水性最好的“打鱼精”王小五这样大声喊道。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江面上空有一条大“神鱼”,特别大,眼如灯笼,鳃如门扇……浑身放金光。孩子们的眼睛更尖,直大声惊叫起来:“那条大鱼背上,坐着一位老人……”众人定睛望去,果然是一位老人坐在鱼背上,他头戴切云冠,身穿白长袍……有的人认出来了,大声高喊道:“是诗人屈原三闾大夫坐在鱼背上……”

汨罗江两岸的百姓们都高兴地说:“三间大夫没有死!”

“他跟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啊!”

连日来,汨罗江两岸,人山人海,人来人往不断……时间已经到了第四天,天亮日出卯时,人群中,有一个人大声喊道:“神鱼又出现了!”人们一望,可不是,江面上出现的那条大鱼,驮着三闾大夫屈原,眼看着往江岸这边奔来了。岸边上的众人,待“神鱼”靠拢岸边,大伙一齐拥上去,将屈原的尸首迎接上岸,“神鱼”一翻身钻进江里,立即就不见了。紧接着,屈原故里“乐平里”的乡亲们,在“乐平里”附近的鱼形山上,拿出精工巧艺,没有几天的工夫,就建造起一座圹空,安葬了屈原“三闾大夫”的尸首。安葬的这天,“鱼形山”挤得人山人海,人们眼看屈原的尸首回到了故乡,众乡亲们,个个都撕心裂肺地号啕大哭了一场。

总而言之,两千多年来,“神鱼”的传说故事,亦有各种各样,不光是秭归百姓间口头上流传,而且在有的古典诗歌里,亦有反映性的赞颂。例如,宋代著名的大诗人苏轼,就曾经写下了这样的名句:

“海鱼岂解哀忠直”。

“七夕”牛郎会织女

1.牛郎织女星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运行,在黄道带与赤道带的两侧绕天一周,选取二十八个星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牛郎”和“织女”就是“二十八宿”里面的两颗星。

二十八宿亦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那么为什么称作为“二十八宿”?

其原因,主要的可作这样归纳概括: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运行,在黄道带与赤道带的两侧绕天一周,选取了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苍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蚊)四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

二十八宿以北斗斗柄所指的角宿为起点,由西向东排列,它们的名称和四象的关系是:东方苍龙:角、亢、氏、房、心、尾、箕。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等。二十八宿与三垣结合在一起,成为我国古代划分天区的标准。

“二十八宿”里面的两颗星,“牛郎”和“织女”星,又被简称为“牛女”,就是指牵牛星和织女星,即俗称“牛郎”和“织女”。牛郎织女星,被简称为“牛女”,西晋文学家潘岳在《西征赋》里记载:“仪景星于天汉,列牛女以双峙。”唐著名的大诗人,杜甫在《天河》诗里亦云:“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2.牛郎会织女

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亦称“天孙”。其实所谓“天帝”,也是古星名,亦称“帝星”,即北极“五星”中最明亮的一颗小熊β星。天帝的孙女“织女”星身负重任,就是年年要织造“云锦”。但是,自从“织女”嫁给河西“牛郎”后,就把织造“云锦”的任务中断了。这样,天空无云,不会降雨,影响了大地上的农业生产,“王母娘娘”一怒之下,大笔一挥,画了一道“天河”,使“牛郎”和“织女”两分离,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后来,“天帝”向“王母娘娘”求了个情,下令允许“牛郎”、“织女”每年阴历七月初七之夜即“七夕”相会一次。

“七夕”牛郎会织女的神话传说,始于汉朝《古诗十九首》。此后,经过多年的流传,经过人们的不断加工修改,到南宋时,牛郎会织女神话传说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基本上比较完善了。比较典型的例子,南朝梁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里,就记载得比较完整了:“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再例如,古籍《风俗通》里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其实,古时人们说的所谓天河,实际上就是天文学上讲的银河系。日常生活中,人们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每当晴朗的夜晚,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天空中有云状的光带,那就是人们俗称的天河,天文学上叫做银河系。自古始,人们习惯将银河系称作为天河,如唐代大诗人王建在《秋夜曲》里,就说“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就织女星来说,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在银河西,与“河”东的牛郎星相对。从天文学来说,这颗织女星,属于自己能发光的天体,是天空中许许多多恒星中的一颗星,它的光度,据科学家们测算,要比太阳大50倍;它的表面温度,亦要比太阳高3000℃,为9000℃。古人为了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就逐渐将二十八宿里面的两颗星牛郎和织女编造成神话传说,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之夜牛郎过天河去会织女,并且一直流传了下来。

但是,不论牛郎和织女的神话传说多么引人入胜,毕竟是神话,并不符合科学。唐著名的大诗人杜甫就有这样的诗句:“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八月中秋节

1.团圆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族的传统佳节,名曰“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对于这一佳节,人们喜欢将它别称为“团圆节”。为什么?古书《北平风俗类征》里作了解释,即每年一到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人们讲究“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将“中秋节”美名为“团圆节”。

2.中秋节与祭月

古时为什么会出现“中秋节”“祭月”呢?首先要说一说“月”的由来。我国古代,将月球因反射太阳光,在一个周期内变化不同形状的现象,概括命名为“月相”,还将一个周期内不同时间的“月相”,又细分为不同之称:阴历初一、初二看不见月面,称为“朔”;十四至十六前后能看见整个月面,称为“望”;初八至初十及二十至二十三前后可见的月面形如弓,称为“上弦”和“下弦”;十一至十三前后可见的月面,称为“凸月”;十七至十九前后可见的月面,称为“残月”;初五、初六前后可见的月面形如蛾眉的称为“人蛾眉月”;初三、初四可见的月面,称为“月牙”。古人通过对月亮进行长期的观察和研究,逐渐认识到月亮圆缺变化的现象,非常有规律,即从朔到朔,或望到望,时间长为29日多。为了使用和计时方便,就取其整数,或29日,或30日,即将月亮朔望变化的一个周期确定为一个月。古人把月亮圆缺变化规律运用到历法上,就产生了阴阳历。

阴历,是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作为一个月。按照现代科学精确的时间计算,一个月的时间,是29天12小时零14分3秒。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就取其整数,规定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积12个月为一年。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作为一年。精确的时间,一年为365天5小时零48分46秒。

阴历与阳历相比较,积累起来,三年就要相差一个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代科学家们,经过精心研究后,发明创造出“三年一闰,十九年七闰”的法则。具体说,就是在19年.的时间里,有7个闰年,闰年多加一个月,即闰年一年为13个月,平年为12个月。这种历法,不仅反映了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而且亦与地球绕太阳一周作为一年以及春夏秋冬天气冷热变化的规律,基本上相符合。这就是我国独创的世界闻名的“阴阳历”(亦称“阴阳合历”)。至今,我们使用的农历,就是这种“阴阳历”。

因为月亮圆缺规律在我国古代历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将月亮视为“夜明神”,逐渐形成多种形式的祭月风俗。例如,明嘉靖九年(1530年),北京城的东面和西面,就各修建了祭祀日月神的“日坛”和“月坛”。每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帝京岁时纪胜》)。

那么如何进行祭月呢?《中国名胜词典》作了介绍,即“每年秋分亥时行祭礼,配祀28宿、木火土金水五星及周围星辰”。所以,北京阜成门外的“月坛”,就成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夜明神”(祭祀月亮)的场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北京的“月坛公园”了。

九九重阳节

1.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之说,出自战国时期,如屈原作的《楚辞·远游》篇中载:“集重阳入帝宫兮,造句始而观清都。”洪兴祖对何谓“重阳”,做了比较透彻的解释:“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日重阳。”东晋时,著名诗人陶渊明(又名“陶潜”)将重阳又称作“重九”。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重阳节”的习俗,早在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吴均(469—520年)的名著志怪小说《续齐谐记》里就有反映。书中言:“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戴]茱萸囊,盖始于此。”

可见,我国南朝梁(502~557年)时,就已经出现“九月九”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生活习俗,并一直流传下来。所谓“菊花酒”,古籍《西京杂记》里作了解释,即每年当“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每年农历九月,秋高气爽,登高远眺,山清水秀,不仅赏心悦目,而且有益于健身,有益于延年益寿。所以,至今人们还讲究每年农历“九月九”重阳节进行登高活动。

然而,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其数字中的九,它所包括的文化内涵,可以言:是相当有趣的。所以,这里亦有必要举些例子说一说,并且说起来,不仅是很有内容,而且说起来,亦是相当有趣的。

2.数字中的“九”趣谈

同类推荐
  • 世界文明史讲稿

    世界文明史讲稿

    本书以编、讲和目的形式展开,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韵律和节奏。书中的“编”从纵向的角度展示了文明从一个时代走向另一个时代的进程;“讲”和“目”则从横向的角度提炼出最能代表时代特征的文明要素,勾勒出人类文明机体的立体形象。
  • 国学知识大全

    国学知识大全

    本书收录吕思勉先生《国学概论》《经子解题》《先秦学术概论》《理学纲要》《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史学与史籍》《中国史籍读法》,是迄今讲授国学入门门径最全面的指导书。
  • 民俗文学心理学

    民俗文学心理学

    本书介绍了民俗、文学、心理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包括民俗中的心理学、灵异传奇、作家与文学心灵等内容。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是其四大主要行为活动,但现在的我们对与这四大活动相关的事物的由来却了解颇少。本书正是缘于此,重点介绍了古代人们的着装、饮食、家居和交通四个大方面的内容。当然,介绍的目的,无非是想告诉今人它们是怎么来的,它们在历史的进化历程中都发生了哪些改变。本书阅读起来颇为轻松,同时史料准确,故事有趣,可以让你在沉醉于历史的海洋的同时,享受丰盛的知识大餐。
  • 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

    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

    本系列丛书主要讲述了敦煌归义军史,本书为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樱花雨诺

    TFBOYS之樱花雨诺

    她,原本是高高在上的顾家千金,但因为某些人的判变,她……她说,就是因为她太笨,才害得自己家破人亡……
  • 婧妃

    婧妃

    “从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有人要我。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不知道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抛弃我!”“我要你。此生定不离不弃。”她喜着白色衣,他身披黑色甲,她浅笑兮似魅,他不言笑似王,她似山中仙,乘风而来。他似水上神,踏浪而来。她是他命定之人,为其夺天下。他是她命定之人,为其复大仇。她叫复婧萱。他叫慕瑾麟。
  • 笑倾民国

    笑倾民国

    她,原本是现代术士之家的女子,却怎想穿越到清初一世,死后还能重生。这第三世因执念而生,再逢乱世她将如何重展风华?他,是民国时期北方赫赫威名的军阀,他与她的执念似是而非,二人携手又是怎样笑倾山河,覆手天下?***************************************************为了更好的亲近各位喜欢看文的亲们,读者和新人作者们,小眠建了个群,呵呵,希望有兴趣的亲们可以进来坐坐,咱们唠嗑唠嗑!群号:226978363
  • 我欲寻仙

    我欲寻仙

    登临绝顶只为寻仙。问:何为仙?仙在何方?
  • 佛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智慧一点通

    生活在纷乱繁杂的世界里,整天就是房子、车子、面子、票子;使我们难以认识真实的自我,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迷失于大千世界。本书通过佛教智慧为读者阐述生活的真谛。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 酒验方

    酒验方

    药酒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酒与医药的结合是我国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创举。本书共分十二个部分:前五个部分突出药酒在养生保健上的作用;第六、七部分按强筋壮骨、外用擦疗分门别类;另外五个部分则按内科诸症、外科疾病、妇科、泌尿系统疾病和其他分类。每一部分以疾患为纲,读者朋友可以很方便地从中查找出自己所需药酒的有关内容,本书是一部极具实用价值的工具书。
  • 企业培训全书(实务篇)

    企业培训全书(实务篇)

    本书从职业培训的需要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职业培训工作中会用到的资料以及相关工具。旨在为企业培训人员、专业培训师、员工提供一本实用、系统的培训全书,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培训师设计培训课程提供一个好的参照。
  • 这个魔王画风不对

    这个魔王画风不对

    做为一个勇者,艾西亚表示自己压力很大勇者的意义就是除掉魔王可,这个魔王明显画风不对做为一个魔王,你竟然温柔治愈,助人为乐你还能不能好好的毁灭世界呢!“唉,艾西亚没事吗?今天很没有精神呢”那人担忧地看向她救,救命,她好像看见他背后圣光闪现了!
  • 我的老婆是鬼魂

    我的老婆是鬼魂

    这一天生活了几十年的环境都变了,被当作几十年疯子的人,陡然间发现原来他并不是一个疯子,而这几十年似乎只是......老婆告诉他,其实她并不是一个人,他郁闷了,为什么呢,自己貌似没有做过什么亏心事吧。“亲爱的,我有记得你的初恋啊,我也有记得你的梦想啊,想不想去实现呢。”老婆充满诱惑的向着他说道。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奉旨泡妞嘛,觉得有些不真实的他,很想答应这个请求,只是看了看老婆的眼神,他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