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0400000019

第19章 动物敢死队(1)

太空中的动物敢死队

运载火箭是最精密、最复杂的飞行器之一。如果运载火箭由于某个系统、组件、元器件设计不当、质量不好或不适应环境变化,在发射、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或失效,就会造成运载火箭发射失败,甚至灾难,因此,运载火箭必须进行试验,验证运载火箭理论和技术,及时发现不可靠因素,提高运载火箭发射的成功率。特别是载人空间飞行,更要确保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送人类进入太空前,先要利用各种动物代替人类进行各种太空环境、航天医学、生命体征和生命保障等试验。这可为设计卫星、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航天器,为宇航员的训练、太空航行提供最真实、最详尽的科学依据。这些动物是航天事业的开路先锋,是太空中的动物敢死队。

动物敢死队往往搭乘运载火箭飞上高空或太空。动物敢死队的成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挑选过程几乎与宇航员一样复杂。特别是灵长类动物,都是经过与宇航员一样的特殊训练。动物们与运载火箭共存共荣,是太空飞行的英雄。在宇航员的花名册里,按资排辈,它们都排在最前面。

坐火箭去旅行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苏联为了确定人类航天飞行的可行性,向高空、亚轨道和太空轨道发射了至少57只狗。有些狗不止一次飞往太空,大部分狗活着回来。这些用于太空飞行试验的小狗被称为太空狗。

苏联科学家为每一只太空狗都取了有特色的名字。这些小狗实在太调皮可爱了,科学家实在舍不得把它们送上危机四伏、甚至有可能有去无回的太空。然而,为了科学、真理和探索宇宙,小狗们不得不做出牺牲。

科学家认为狗是太空飞行的首选试验动物。对太空狗的培训包括穿着太空服行走,将其放在一个小桶里模拟火箭发射,或放在离心机里模拟火箭发射的加速度,让其逐渐习惯生活在狭小的笼子里等。对于在轨飞行的太空狗,还要喂食营养丰富的胶状蛋白质、一些高纤维的食物,帮助太空狗排泄,防止便秘。

太空狗的飞行试验分为高空飞行试验、亚轨道飞行试验和轨道飞行试验。如利用火箭把太空狗发射到太空,然后使其自由落体返回的称为亚轨道飞行试验;利用火箭把太空狗发射到太空,围绕地球飞行一圈以上的称为轨道飞行试验。试验时,这些太空狗都是被放在一个密封压力舱(又称太空舱)内。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苏联共进行了30次火箭发射,大多数太空狗被送入了太空。

1951年7月22日,世界上首次太空狗亚轨道飞行试验开始了。太空狗德兹科乘着火箭达到110千米的高度,但没有活着回来。同年9月,太空狗丽莎乘坐火箭成功完成亚轨道飞行试验,在高空从火箭中弹出,然后乘坐降落伞安全返回。后来,丽莎由苏联物理学家阿纳托利布拉贡拉沃夫领养。

1951年9月,进行了一项新的太空实验。太空狗博利克被选为宇航员。也许小狗博利克真的有灵性,知道这次飞行的危险性。在飞行前的一天晚上,它突出重围,失踪了。科学家只能用一只名叫济卜的太空狗更换升空,但是济卜不幸牺牲。然而等济卜升空后,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官兵们发现,博利克像一只未经训练的流浪狗一样,围着军营四处乱窜。后来,博利克还是被送上了太空,并且好好地活得回来。博利克被誉为最狡猾的太空狗。

1954年6月2日,在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一枚火箭直刺蓝天。第一对太空狗小狐和红头发一起飞往100千米高空。小狐和红头发始终弄不明白,为什么飞天以后不会走路了,总是踉踉跄跄、东倒西歪。9月1日,太空狗勇敢和它的女朋友婴儿要一起进行一次太空旅行。勇敢本该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好好表现一下自己的男子汉气概。想不到这只名叫勇敢的小狗一点儿也不勇敢。在发射的前一天,这个胆小鬼逃跑了。最后,勇敢很不情愿地参加了太空飞行,并且和婴儿安全返回。

1960年7月28日,雪豹和小狐狸执行第一次飞行任务。它们很兴奋,舔舔科学家的手,还撒撒娇,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运载火箭发射后28.5秒发生爆炸,雪豹和小狐狸再也没有回来。人们对它们的残体给予烈士规格的安葬。

1960年12月22日,小妇人和小美从拜科努尔发射场乘坐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到达了远地点214千米的亚轨道。在返回地面时,火箭弹出小狗乘坐的太空舱。搜索部队迅速出动,寻找太空舱。第一天,厚厚的积雪掩埋了太空舱。搜索部队报告说:只能透过磨砂玻璃窗依稀看到里面似乎已没有任何生命迹象,但是,第二天,从太空舱里传出小狗的叫声,小妇人和小美还活着,于是人们马上把它们裹在羊皮大衣里,护送飞往莫斯科。

1957年11月3日,一只名叫莱伊卡的太空狗,在拜科努尔发射场搭乘“卫星”号运载火箭升空,成为第一个环绕地球轨道飞行的生物。虽然最终莱伊卡没能活着回到地球,但它仍创造了太空飞行奇迹,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太空狗。

1960年7月28日,苏联的太空狗斯特雷卡和它的未婚妻贝尔卡,率领2只灰兔、42只小鼠、苍蝇以及一些植物和真菌进行了飞行试验。这次飞行非常成功,所有“乘客”全部生还。它们参与进行了生物和航天医学试验。小鼠在太空营造安乐窝,生儿育女。很多小鼠是第一批进入地球轨道出生,并活着返回地球的动物。它们检验了飞船的安全性和返回系统。1960年8月18日,动物英雄们从太空平安返回地球。

斯特雷卡和贝尔卡受到英雄式的待遇,还生了6只狗宝宝,非常招人喜爱。苏联科学家得知后,挑选了其中一只漂亮的狗宝宝——“小绒毛”,并且把“小绒毛”当做外交礼物,送给美国时任总统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小绒毛”成了第一只太空亲善大使。

小星星是由苏联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命名的一只太空狗。1961年3月25日,小星星乘坐飞船升空,在加加林之前进行最后一次飞行试验。它搭乘运载火箭升空、飞行,为加加林的历史性飞行开辟航线。最终小星星安全回到地面。当人们打开返回舱的时候,它好像很委屈,匍匐呜咽,似乎在说:这么剧烈危险的活动,怎么也不事先通知一下。

1966年2月22日,太空狗小凤和小煤炭升空,在太空轨道上度过22天,创造了太空存活时间最长的纪录。3月16日,小凤和小煤炭安全返回地面。当人们打开舱门,两个小家伙大声叫了起来,乱摇尾巴,激动地尿了医生一身。这个太空存活时间纪录直到1973年6月美国“天空实验室-2”,才被人类打破,但仍然为太空狗最长的太空飞行纪录。

豹胆英雄

对于进入太空的小狗,科研人员需要对其灵活性和心理素质进行鉴定。有的小狗灵活性太强,一分钟都坐不住;有的小狗胆子太小,一到嘈杂的环境就发抖,甚至痉挛。小豹,是一只黑白相间、挺拔刚毅、反应灵敏的小狗,像个男子汉,训练时十分听话;而姗姗则是一身黄毛,它性格温柔,个头适中,一副大家闺秀的气派。它们以优异的表现突破重围,成为众多候选小狗中的佼佼者,光荣地被选为太空狗。

小豹和姗姗接受了严酷的训练。如走独木桥,锻炼其平衡能力;被捆绑在不断翻转的木板上,以增强其抗晕眩本领;被捆在振动器上,锻炼其承受模拟火箭发射时受到的强烈振动;被装进小铁箱里,放在离心机中高速旋转,在强大的离心力下培养小狗的坚强意志;放在冰箱里模拟高空环境,接受低温训练。此外,还要置身于刺耳的大喇叭下,让其适应火箭发射时的噪声环境。这一切,小豹和姗姗都挺过来了。

火箭要发射了。小豹搭乘的火箭里装有记录小豹在飞行过程中的心电、血压、呼吸和体温等各项生理指标的磁记录器;拍摄小豹在飞行中姿态的摄影机;生命保障系统中有自动供氧和自动调节二氧化碳浓度的装置。小豹躺在一个托盘上,前面装了一个条件反射器,观察小豹的反应。科学家考虑得非常周到,如果小豹需要“方便”,尾部就安有大小便收容器。

火箭升空了,到达了70千米的高度。地面的跟踪设备不断收到传回的各种信息。数据表明,火箭飞行正常,小豹也正常。小豹在飞行中的心跳平稳,表现很勇敢。小豹在失重状态下眼睛睁得很大,表情显得十分“尴尬”。它似乎在想:到底怎么回事?我感觉晕晕乎乎的。

将近半小时,小豹乘着白色降落伞飘然而下,安全着陆。当科研人员小心翼翼打开生物舱的舱盖,一眼看到小豹安然无恙地趴在托盘上,目光炯炯有神。专家取出托盘,松去小豹的安全带,爱抚地把它抱在怀里。小豹欢快地摇晃着尾巴,还大声呼叫,似乎向主人述说这次遨游的美妙经历。过了半个月,姗姗也飞上了太空。

猴子宇航员

人类进入太空前,科学家将多种动物装入运载火箭发射进入太空,其中包括各类猴子,如猕猴、食蟹猴、松鼠猴、猪尾猕猴等。科学家通过研究灵长类动物太空旅行的生物效应,了解人类太空飞行的可行性和科学原理。

1958年12月13日上午,一只来自南美洲原始森林的幼小的松鼠猴戈多,来到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松鼠猴一般高30多厘米,重1.5千克,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以缠绕在树枝上。松鼠猴长着一双大眼睛,一对大耳朵,十分惹人喜爱。由于猴子的解剖结构、对温度的敏感性类似于人类,所以猴子最适宜执行太空试验任务。

戈多是最早进入太空旅行的猴子。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计划,戈多将乘坐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火箭达到500千米的高度,然后沿着抛物线飞行2400千米,亚轨道飞行返回地球。

具有历史意义的太空飞行开始了。戈多乘坐运载火箭升上太空,它穿着专门定制的太空服,带着用于监测它健康的科学仪器。

戈多总共飞行了15分钟,经受了8.3分钟的失重测试。它以约16000千米/时的速度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这只松鼠猴承受了比宇航员还要高的速度和强度。科学家高兴地监测到,除了脉搏轻微放缓,戈多没有受到太空失重和重返大气层造成的不良影响。戈多似乎要告诉宇航员:我都能承受,你也一定可以承受。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丛书-生活小窍门(二))

    探索未知丛书-生活小窍门(二))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现代理论物理大师尼尔斯·玻尔

    现代理论物理大师尼尔斯·玻尔

    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阅读对象、介绍尼尔斯·玻尔——这位推进量子物理学、成功拓宽人类思维新领域的丹麦科学家,介绍他走上诺贝尔奖台、及“论战爱因斯坦”的故事。
  • 目击天安门-(一)

    目击天安门-(一)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 生态与环境

    生态与环境

    《生态与环境》介绍了关于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常识,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其内容包括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你知道多少世界环境纪念日、什么叫环境问题、什么是环境保护、什么是大气污染、著名的大气污染事件有哪些等。
  • 科学我知道-Why交通

    科学我知道-Why交通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交通的概念、交通的作用、公路交通的概念和作用、水路交通的概念和作用等。
热门推荐
  • 凌风落雨

    凌风落雨

    作者新手,请指教本文男女主心地‘善(fu)良(hei)‘,‘乐(yao)于(nie)助(wu)人(di)敬请期待
  • 重生之嫡女行

    重生之嫡女行

    这是一个重生嫡女的复仇路,也是一个重生嫡女追求幸福的奋斗史。上一世被庶妹陷害,孤苦无依的死去,却不想重生回十三岁时,秦湄要把自己的幸福夺回来。母亲早逝,父亲偏宠,庶妹跋扈,还好有祖母保驾护航。嫁妆?那是母亲给我留下的,看你们谁敢动一分一毫!庶妹?前世里机关算尽,这一世就让你也常常被人算计的滋味!夫婿?我的终身幸福我要自己挑!【架空朝代,轻松宅斗,温馨不虐】【每日不断更!请各位读者多多收藏!多多投推荐票!o(*≧▽≦)ツ】
  • 北溟化鲲诀

    北溟化鲲诀

    宇宙自诞生起,变化无常,沧海桑田。唯有东方、西门、南宫、北冥这四大超级太古家族恒古不变的屹立于世界之巅,因为他们是四大圣兽的后代…但北冥这个在四大超级家族中最神秘的存在却远远不止如此,他……
  • 拓魂

    拓魂

    其魂有三,其魄有七,以武拓之,以碑为墓!叶翔,背负着家庭和“拓魂碑”万世天罚之诅咒,历经生死,不断蜕变,忤命而行,肆天翱翔!
  • 异世球魂

    异世球魂

    莫小东,一觉醒来之后,他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异世,而如今这个身体的原主人雷东多,是盛世帝国当今宰相的长子。
  • 御魂番

    御魂番

    你们相信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新生命的开始吗?在人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人死后灵魂会通往一个地方,古人称之为灵魂之乡。或许世间的人并不相信灵魂之乡的存在,但这里确实承载着世间人类的灵魂,是人类灵魂的归处。而他,就生活在这里!
  • 树的背后

    树的背后

    《树的背后》:追忆的是我们那些所失去的和正在溜走的青春。我们每个人总有属于自己的纯真感情,也有初入社会的艰难和努力。我们都曾有过美好的理想,以及现在所追求的梦。我们努力过,我们不后悔。看不见尽头的等待,见证的是唯一还是苍老?又是否值得?《树的背后》全书设想为校园部分和社会部分。既非虐文,亦非狗血,秦摩无才,素文一篇,若有闲情,听秦摩与你娓娓道来。《树的背后》QQ交流群:42360211
  • 父母是最好的保健医生

    父母是最好的保健医生

    本书共十二章,从儿童常见疾病症状出发,重点描述疾病的症状表现、治疗、家庭护理及预防措施。提供儿童具体营养需要,教会家长日常生活护理和保健常识、儿童意外的家庭急救及用药常识。
  • 暴蛇的吻痕

    暴蛇的吻痕

    考古就考古,可是偏偏考出了一条大蛇来,而且那条大蛇专盯她,专门留下她。天啊,她可不可以不要?她这一辈子没吃过蛇,没欺负过蛇,没玩弄过蛇,当然上辈子的事她不知道,但她可以发誓,她绝对绝对没有对蛇不敬,对蛇不好。“蛇王大人,你就放了我吧?”她可怜兮兮,眼泪汪汪的哀求道。那墨蛇却高傲的摇了摇头,化身为人……
  • 煤炭企业工会维权实践研究

    煤炭企业工会维权实践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工会组织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随着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职工就业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随之产生的侵犯职工权益的事情越来越多;二是职工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维权工作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面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把突出维权当作工会工作职能的重点已成为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一项迫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