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0900000015

第15章 举难劝修(2)

(八)被辱不瞋难。受到屈辱而不瞋,的确是很难。一般人都有好胜心,希望自己胜过别人,这也是凡夫心。第八章提过“恶人害贤者”,贤者应该坦然不作回应。在遭人侮辱时,我们若能怀着怜悯心宽恕对方,自然不会生气,不会怨憎;对方屈辱不了心宽的人。所以与人相处,若对方起瞋心无明时,不要和他针锋相对;要用宽恕的态度来处理,如此瞋心自然会平息。若和对方一般见识,瞋火延烧入心,即苦不堪言。

(九)有势不临难。权势当前而不执取,也着实难。一般人都不甘卑微,总是要追求显赫的地位;可是在如愿之后,能够不骄傲、不炫耀的人,实在不多;若是有很好的地位等着他,而他完全无意争取,这对凡夫而言,也是非常的难,这就是“有势不临难”。世间的一切五欲,就像清晨草上的露珠一般,很快就会消失。所以,我们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心,在得意时不要忘形,要更加谨慎,才不会得罪人,进而超越财势、功名的诱引。

(十)触事无心难。遇事能保持平常心,无挂碍、不执著,确实困难。一般凡夫,常将人我是非、得失搁在心上,导致内心无法开朗。须知事境如梦,若是过于计较是很痛苦的。因此,我们不要将过去的事一直放在心里。内心有烦恼就无法吸收清新的妙法;因为心不专、意杂乱,真正的佛法就无法摄受铭心,所以要体悟因缘生灭,切莫触事而“心随境转”。

(十一)广学博究难。要研读经论、彻悟义理,实非易事。佛法如大海,又深又广,有些人虽然发心修学,却不认真推究深奥的佛理,只是听经、读经,道理并未心会意解,也无法运用于人、事、物中,这和没有读过差不了多少。如何能与法理合一?必须身体力行,才能与理会合。所以说“广学博究难”,光学而不实行,只是徒劳无功。学了要实行也颇为困难,但是只要学道者“守志奉道”,自然“难亦非难”了。

(十二)除灭我慢难。凡夫愚昧自大,当小有成就时,容易生起“我慢心”,表现出骄傲的态度,这并不是修学者应有的心态,真正的修学者要能舍离我慢心。俗话说:“稻子越饱满,稻穗垂得越低。”只有半生不熟的稻穗才会挺直不垂;同理,人学得不彻底才有我慢心。正如一畦肥沃的稻田中,若掺入稗草,就会妨害稻禾的成长。因此,“学”是要修养自己,不是要卖弄口舌,更不是为了名利。若是为“名”而学,就会生起我慢心;若为修养而学,自然能破除我慢。

(十三)不轻未学难。佛陀曾经说过,世间有四种力量不可以轻视。一是火苗虽小,不可忽视。因为小小的火种,可以烧尽千万亩的山林,也会让都市中的高楼大厦付之一炬。所以尽管火苗很小,力量却很可怕,因此不可忽视。

二是龙虽小,不可忽视。以前的人说龙有覆云降雨的力量,对大地万物影响至巨,所以不可忽视。

三是王子虽小,不可忽视。在帝国时代,王位代代世袭。王子虽然幼小,长大后却能掌理一国之政,所以不可忽视小王子。

四是沙门虽小,不可忽视。小沙弥从小就在寺院中修学佛道,长大后成为法师,可宣扬佛法、度化众生,对佛教的影响很大,因此不可轻视。

有些人自以为学得够多了,就轻视那些初学的人,这是因为他们不知“不可忽视”的道理。现在既然知道了,便不可“倚老卖老”而加以轻视。

(十四)心行平等难。众生皆有佛性,学佛者应等视一切众生。一般人却很难有平等心,对亲近的人即生“执著心”,特别关爱照顾,但无法以同等的爱心来对待疏远的人。

修行就是要扩大爱心,从世情的分别中,推广到无色之爱,将所有的蠢动含灵,都视同“未来佛”般地爱惜与尊重,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若能达到这种境界,才是“心行平等”。

(十五)不说是非难。众生由于有人我的见解、好恶之心,而有是非的分别。例如:一般人都喜欢听好话,明知“巧言令色鲜矣仁”,明知“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却偏偏不爱听忠言而喜欢被献殷勤,这就是“是非”心。

虽然人要脱离是非很困难,但是学佛人就是要将“难”转为“不难”,若能拨开成见,化小我为大我而等视一切众生,则一切均是佛法。

(十六)会善知识难。有人说:“名师出高徒”,真正要能成就道业,就要亲近严师,也就是善知识。但是一般人由于个人的情见在是非中,让人教不得也骂不得,对于真正能引导我们体会真道的善知识,反而“敬而远之”不愿亲近,所以说“会善知识难”。

然而善知识果真难遇吗?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与人之间,如果能时时敞开心胸、谦冲好学,缩小自己而爱护他人,那么即使是小孩的一句善言,也有很大的启示。如此,世间一切万物形态,哪一个不是我们的善知识呢?因此真正的丛林必须有道气和清规,而且要严守规律,懂得分辨是非,才能会见真正的善知识。

(十七)见性学道难。“见性”就是会道。我们学佛,一定要学真实的实相,也就是彻底了解自己的本性。

有很多学佛的人,大多是学在“名字相”上,只求会讲、会看,能成名就好,这样绝对无法会道。要如何才能会道呢?学佛人必定要守住一念真心,不可以有应付的心态。因为在入道之时,往往会有种种的魔障现前,所以必须抱持非成道不可的决心,才能冲过考验而真正见道。

(十八)随化度人难。学佛,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既然已经立愿“守志奉道”,必定还要“下化众生”。因为唯有兼利他人,才是真正的佛道,所以要下化众生,必须学很多道理,也就是“权实之道”。“权”是指权巧方便的方法,也就是适合众生的根性,用各种方便的法门,引渡众生进入正法。“实”是一实相、明心见性。

因为众生有种种的心欲及困难,想要解开他的心欲,就要用种种方法来解决他的困境。

唯有解除困境、看淡心欲,才能渐入佛法的正道。所以要造福众生,必须广学一切法门。守志奉道,并且博闻广究,才能造福、度化众生。

(十九)睹境不动难。人心,常会随境而变化。有人说,修行要找一个非常宁静的环境才能成就。其实,并非如此。矿山中的玉石,在开采以前虽然有玉质,却因为掺杂土石而不值钱;黄金提炼前,在矿山中同样没有价值。要使玉石晶莹剔透,使金矿有价值,一定要经过一番人工的锤炼、琢磨,才能成就它的美与价值;修行也是如此,能在人群中磨炼,才是上乘的修行。

学佛一定要能达到“随化度人”的境界,否则,无法真正体会十法界的境界。“十法界”是指:佛、菩萨、辟支佛、声闻、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十种境界。“佛”的境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将爱心普施一切众生。我们若有“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境,这就与佛、菩萨的心境相似,也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守志奉道。

“缘觉”的境界是独善其身、心境清净,观照世间幻化的道理而体会四谛法门,也就是辟支佛的境界。“声闻”是追求觉道和教理的小乘修行者。“天人”,是指在快乐的天堂境界享福的人。另外,还有一“人”的境界,能守规行善,才能生于人间。而“阿修罗”道的众生,喜欢发脾气,不能忍耐,常常嫉火、瞋火攻心。“地狱”是极为痛苦的境界,人间也有很多地狱的境界,如往医院、贫民窟走一遭,就可以看到病人、穷人身心遭受煎熬的人间地狱、饿鬼的境界,以上总称为“十法界”。这十法界的境界,我们如果不在众生中磨炼、观察,是无法体会的。

例如面对毁谤我们的人时,不要把他们当做是“恶人”,要视为“增上缘”,感谢对方有如洪炉般的对待,让我们有磨炼的机会;我们要将责骂当做鼓励,把毁谤当做鞭策提醒,不可轻易发瞋而生怒,要在众生中磨炼沉着的心,修养宽恕心。若能如此,任何的境界现前,都无法动摇我们的心。反之,如果时常处在没有外境干扰的环境中,就没有机会练就一心不乱的功夫。所以,要调伏自心,不要随境动心。

(二十)善解方便难。能适当地体会方便法确实很难,因为众生的习性大多有偏执,有的执迷事相,有的迷于理论,所以不能事理圆融,易生种种烦恼,这都是不能“善解方便”的原因。但是,如能晓了方便妙法则无难不解。

而学佛人,要如何运用善巧的方法教导他人呢?这就要先“会理”才能“用事”——要先在人事的境界中,观察体解十法界的道理,并且身体力行,然后在理中施展权巧方便,以符合众生的根机,使众生容易纳受。若能如此,善解方便也就不难了!

日常生活中,总有这二十种难,所以,我们要时时不断自我反省。若能在这“二十”种困难逆境中奋力上游,就能渐入圣贤的境界;若是随顺世情,就会顺生死而无法自拔。

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铁块也要经过洪炉烈火的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利器;修学也是如此,唯有坚定心念、不畏艰苦,才能有所成就。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悟道

    悟道

    本书是采撷星云大师的禅心禅话,锤炼成一本智慧的结集,希望在每个读者的心中开垦一块天地,洒上几颗莲花的种子,等待净莲绽放的日子,身心皆安,烦恼不再丛生……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热门推荐
  • 愤怒的崛起

    愤怒的崛起

    当人生陷入了绝境之中,女朋友以自己太贫穷提出分手(我妈说了,你没房、没车、没钱,我们是不会有结果的);当朋友因为自己贫穷,而渐渐的疏远了自己(瞧你那寒酸的样儿,跟你在一起儿,真掉面儿);当参加派对时,陌生的美女都选择了无视自己(这人是谁啊,要长相没长相,一看就知道是个穷矮挫的屌丝一个。哎,还是那边的那个高富帅好一些)。无所谓。宁欺白头翁,莫欺我少年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且看我生钱有术,做一个人上之人。让你知道你今日看我不起,他日你高攀不起!
  • 此一年便一生

    此一年便一生

    杜冉冉结了婚才发现这不是自己要的生活,此时却遇到了她钟情的男人,这个男人对冉冉也是一见钟情。奈何两人因为冉冉的已婚身份痛苦不堪,为了这个男人,杜冉冉决定再次恢复单身,奈何结婚容易离婚难······
  • 情深不言谋

    情深不言谋

    苏惜沫唯一的一次任性,是她对苏沥尘说:“哥,我爱杜云深,可是他忘不了凤晓菲。哥,你能让凤晓菲爱上别人吗?”苏沥尘以为,他的人生,就像是一块已经肮脏了的被扔在角落里的抹布,发霉,恶臭,可他却遇到了凤晓菲。本来,苏沥尘是打算请一位知名编剧,为他策划一场与凤晓菲的浪漫的初遇,可是,他却在见编剧的路上,遇到了凤晓菲,还被她“美女救英雄”……第一次,苏沥尘有了这样的感觉:为他的过去而感到不堪……哪怕,只是远远地看着她,他也觉得生活充满阳光。苏沥尘:“晓菲,在这场婚姻里,你有绝对的自由,你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不必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若你想要继续,我绝不会离开你。若你想要结束,我绝不会困住你。”五十元,凤晓菲买了一对戒指,“反正只是演戏,道具而已。”可是,为了这二十五元的戒指,苏沥尘差点丢了性命,“晓菲,这是你送给我的结婚戒指,意义非凡……”许多年后,凤晓菲终于在国外找到了双目失明坐在轮椅上的苏沥尘,他的手上,依然戴着那枚戒指……“你是谁?”苏沥尘问。他的身边,已经有了另外一个女人。“我是惜沫的朋友,来做贝贝的中文教师。……有时,人的命运,会在一刹那间,发生改变。为了杜云深,凤晓菲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与他一起来到北京,他读大学,她打工,两人相约,毕业后便结婚。她怀了杜云深的孩子,却发现了杜云深与苏惜沫的结婚证。“云深,我们分手吧!”杜云深在哭,哭得隐忍,哭得凄怆,哭得孤独,哭得悲凉……“晓菲,等我……”六年后,凤晓菲拨通了杜云深的电话,“云深,你来……见女儿最后一面……她……死了……”“晓菲,我爱你,一直都爱你,我的心里,不可能再有别的女人……”“可是,云深,我却不敢再爱你了。”苏惜沫:爱,其实很简单。她讨厌烟的味道,却独独能忍受杜云深在她的面前吸烟,甚至,为他的样子着迷。而杜云深,一看到凤晓菲,便将手中的烟掐灭,很少在她的面前吸烟。
  • 玉佛

    玉佛

    玉佛,是一件商王朝的一位国王送给他的王后的生日礼物,流传至今,可畏价值连城。在几千年的流传中,它还拥有了无尚的灵力,许多人为了它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失去生命,一位平凡的中学生无意中进入了这场纷争,就这样他的一生都不会平静,直到死去。
  • 小花仙游记

    小花仙游记

    修真者穿越到小花仙................
  • 魁拔之狂炎战神

    魁拔之狂炎战神

    这是一个被称为元映界的世界,这个世界有一种神秘的现象,每隔333年,就会有一个恐怖的异常生命诞生,它就是魁拔。这个世界,还有一种隐藏的生命体,被世人所忘。而第六代魁拔的诞生,它也随之再次降临于世。
  • 林曳三姐妹

    林曳三姐妹

    大姐:林曳薇年龄:18介绍:林曳家族里的大姐,最实在。但身高是硬伤,连三妹都比她高。二姐:林曳熙年龄:18介绍:排行老二,充斥着神秘感,也是乐天派的小天使。三妹:林曳瑶年龄:18介绍:林曳家族最早熟的小妹,比较讨厌开玩笑。
  • 天末道生

    天末道生

    宁可信鬼不信神。主角秦向进入了一个天大的阴谋!六道!冥界!金灵星!秦战,半舌老者、府主!鬼府出现!天人府生死存亡!秦向一念之间,强者之路由此开始!请看《天末道生》星空+位面!
  • 十年多久,你等多久

    十年多久,你等多久

    十年有多长久,我们不得而知,可对于沐晓来说,十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切!
  • 异能少女复仇录

    异能少女复仇录

    她,一生不愿计较,不争不抢,却惨遭后母算计;一心追爱,却遭受继妹横刀夺爱,渣男狠心背叛死于非命。重生归来,附送超能力,不愿为人鱼肉;算计我家产,让你一败涂地;横刀夺爱,我让你身败名裂;对我狠下杀手,我必百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