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1100000014

第14章 白求恩的故事

诺尔曼·白求恩, 1890年3月3日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赫斯特城一个牧师家庭。从中学时代开始,白求恩为筹集学费卖过报纸,做过烧火工、食堂服务员和伐木工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中断了大学生活,参加了战地救护队。1916年12月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先后在英国皇家海军、加拿大空军任医官。1923年2月,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后来,他到美国进修神经外科。1924年底,他在美国底特律贫民区挂牌行医,并专攻肺结核外科治疗。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白求恩发表了几十篇医学论著,改革了三十余种胸外科器械,相继任美国胸外科学会五人理事会理事,加拿大联邦及地方政府卫生部门顾问,成为北美四大名医之一,是加拿大医学界少数薪金最高的医生。

在行医中,白求恩深深感到:“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治疗的只是肺结核在人体上产生的严重后果,可是治疗不了产生结核的社会原因。”他发表了多篇文章抨击资本主义医疗制度,创办了加拿大第一个免费诊所。他为穷家子弟筹办了蒙特利尔儿童美术学校,发起成立蒙特利尔保卫人民健康委员会,其宗旨就是“从医疗事业中清除私利,将健康还给人民!”1935年8月,他去列宁格勒参加世界生理学大会,访问了苏联。回国后,他参加了蒙特利尔失业工人的斗争,年底参加了加拿大共产党。

1936年7月,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爆发。白求恩加入国际纵队,奔赴炮火连天的马得里前线。他倡导并组织了一个“流动输血队”,这个医学史上的创举,及时挽救了许多反法西斯战士的生命。人们激动地高呼:“战地输血万岁!”

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支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经过许多艰难曲折,于3月底到达延安。见到毛泽东后,他说:“医疗队必须到前线去,到战壕附近去。”毛泽东对此深为赞许。白求恩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毛泽东那样感动每一个和他见面的人。这是一个巨人,他是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5月1日,白求恩离开延安, 6月17日到达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聘他为军区卫生顾问。

白求恩有两句名言:“对抢救伤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哪里有伤员,就到哪里去。”他到晋察冀军区第二天,就去后方医院视察。他用一周时间往返百里,检查了散住在农家的五百二十名伤员,在以后一个月中,连续为一百四十多名伤员施行了手术,白求恩的工作效率、干劲、精神,都是十分惊人的,他四次带医疗队到火线工作。第一次是1938年10月,在河北省平山县洪子店,战斗刚结束,他及时救治了一批伤员。第二次是11月底,他应三五九旅王震旅长的邀请,参加广灵公路伏击战。他将手术站设在离火线仅十二里的地方。敌机投下的炸弹,不断地在附近落下,同志们劝他后撤,他回答说:“战士的岗位在火线,我们的岗位在手术台;战士不会因为轰炸而停止战斗,我们也不能因为轰炸而停止手术!”战斗结束后,手术还在进行,王震赶来慰问,陪他工作了一夜,看他做完第七十一个手术。这时白求恩已经连续工作四十个小时,累得胸部发闷,两耳轰鸣,嘴唇干裂,眼睛布满血丝。当军区医疗队赶来时,他已靠着土墙睡着了。第三次是在1939年2月,白求恩率“东征医疗队”配合一二○师挺进冀中。在冀中的四个月,他行程一千五百里,参加四次大的战斗,施行手术三百多次。在著名的齐会战斗中,他将手术站设在离火线仅七里的破庙里。敌人的炮弹炸塌了庙宇的围墙,他仍坚持工作,连续为一百一十多名伤员施行了手术才撤离。

为了克服医疗器材的奇缺和赢得治疗时间,白求恩发明了可以减少换药次数的外用药“毕普”;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流动换药的“白求恩换药篮”和“卢沟桥”药驮子。一个药驮子装的药品器材,足够施行一百次手术、五百次包扎。他设计的“两用送饭桶”,既保温又能送水送饭。他还为战地医院制定了“消毒十三步法”,以控制和减少伤口感染。

为了改进抗日根据地的医疗卫生工作,白求恩开办了医护训练班,“特种外科实习周”,加速培训医务卫生干部。在冀中前线,他利用战斗间隙举办了两期医务人员短训班,为冀中部队建立了十三个手术室和包扎所。返回冀西后,他筹建了军区卫生学校,并编写卫生教材二十余种,其中《游击战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一书是冒着酷暑写成的,共九章,书中结合实际情况吸收了八路军乃至红军时期的卫生工作经验。

毛主席和党中央对白求恩的生活非常关心,特别批准每月给他津贴,但他都转给医院为伤病员改善生活。他说:“我知道八路军官兵每天只有几分钱菜金,我是共产主义者,不应该有任何特殊享受。”他待伤病员如父老兄弟一样亲,他曾三次为伤员献血,并亲自为重伤员操办伙食,喂饭,端大小便,将衣服、被褥让给他们。有一次,后方送给他三百个鸡蛋、七只鸡,经来人再三请求他才收下,而他将鸡蛋煮熟后亲自分送给伤病员。他平时和战士一样,吃的是小米、土豆,穿的是粗布军装,他总是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他曾写信给国外的朋友说:“我能在一间破旧的庙宇里作手术,就象在一间有自来水,有漂亮的瓷砖墙、电灯以及其他各式各样设备的现代化的手术室一样。”他在日记中写道:“工作占据了我从早晨五点半到晚上九点的每一分钟。”“我确实很累,但是我觉得长期以来,没有这么高兴过,我感到满足,我正在做我要做的事情。”

白求恩对中国人民和八路军战士的感情是这样深厚,对新中国的诞生也寄托着厚望。他说:“对于这些人,我们只有用最大的体贴、爱护和技术,才能报答他们。因为他们打仗、受伤是为了我们,不仅是为了挽救今日的中国,而且是为了明天创建伟大的新中国。那个新中国,虽然他们和我们不一定活着能看到。但是不管他们和我们是否能活着看到幸福的共和国,主要的是,他们和我们都在用自己今天的行动帮助它诞生,使那新共和国成为可能的了。”

1939年10月,在激烈的反“扫荡”战斗中,白求恩在动手术抢救伤员时不幸划破了手指,后来又在抢救一名患头部蜂窝组织炎的伤员时受了感染。不几天,他的手指肿胀起来,体温升到三十九点六度。同志们劝他休息,他不肯。11月8日,他竟冒着寒风走了七十里山路,到达离前线只有十里的旺家台。他看见担架川流不息地从前方下来,很遗憾地说:“我们来迟了,来迟了!”他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重病员,而且体温升高到四十度。但当他神志稍清醒时,就顽强地支撑起来说:“通知各前方部队,我们已经到这儿了,有伤员立即送到旺家台来!即使我睡着了……也要叫醒我。”由于操劳过度,白求恩的病情急剧恶化。11月9日,聂荣臻司令员传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把白求恩送出敌人威胁的地区,迅速转移到后方医院救治。”一路上,他的病情继续恶化,但他却说:“我十二分惦念的是前方流血的战士,假如我还有一点支持的力量,我一定要留在前方!”

11月10日,担架到了唐县黄石口村,白求恩已知自己的生命垂危了。他吃力地坐起来,给聂荣臻司令员写信:“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就要和你们永别了。请转告加拿大、美国共产党,我在这里十分愉快,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多作贡献!”他还提出:“每年要买二百五十磅奎宁和三百磅铁剂,专为治疗患疟疾和大多数贫血的病人。千万不要再往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价钱比沪、港贵两倍”,“请转告加拿大人民和美国人民,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让我把千百倍的热忱送给你和其他千百万亲爱的同志。”白求恩写好信,交给翻译,握住周围同志的手说:“请转告毛主席,感谢他和中国共产党给我的帮助。我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遗憾的是我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他又断断续续地说:“请转告聂司令员,建议他马上组织一支医疗队,接近火线,收容伤员……”医生含泪告诉他,一切都有安排,请他放心。他又说:“非常感谢同志们给我的帮助,多么想继续和你们一起工作啊!”他再次抬起头,坚定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1939年11月12日清晨5时20分,这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白求恩逝世后,延安和晋察冀军区分别举行追悼大会,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司令彭德怀通令全军沉痛衰悼。毛主席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对白求恩精神做了最好的概括。

白求恩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同类推荐
  •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晚清历史风云变幻,爆发于19世纪中叶前后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从内外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有忧患意识的统治阶层开始思索如何自强以抵御外侮,于是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他们发起并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继爆发使洋务官员寄予办洋务以自强御侮的梦破灭,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出的新生资产阶级力量则开始思索一条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鼓动光绪帝进行改良变法。
  • 笑傲三国

    笑傲三国

    历史是人在生活中留下的一系列符号和痕迹,是生命的表现。透过生命的表现,借助神奇的时间望远境,跨越时空和前人交谈,汲取生命的智慧。在本书为你准备的望远镜里,你将认识的是“第三个曹操”,一个真实有据、有血有肉的,在大变局时代心理“超纠结”的人。曹操是一个智慧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一个狡诈的人,戏剧中的白脸曹操绝不是空穴来风。
  • 李鸿章全传:3

    李鸿章全传:3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向警予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向警予

    向警予是我党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为革命牺牲了,我们不要忘记她。向警予曾经说过:“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于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判定的。”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给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表彰先烈,激励后人,在纪念向警予烈士英勇就义五十周年的日子里,邓小平在《纪念向警予同志英勇就义五十周年》的纪念文章里,亲笔写了“向警予同志英勇就义五十周年”的题词。如今,向警予烈士的纪念墓碑,高高矗立在长江汉水汇合处的龟山之顶。烈士的忠魂安息在英雄的江城。这里,青松翠柏,碧水蓝天,山花竞放,江水长流,烈士的英名和业绩,将千秋万代,彪炳史册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蔡锷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蔡锷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生于1882年12月18日。湖南是近代中国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曾涌现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英雄豪杰。蔡锷就出生在湖南中部略偏西南的宝庆(今邵阳)县城东的亲睦乡。这里山青水秀,潺潺的流水、密密的林丛、巍峨的山岭,如画的风景伴他度过幼年的时光。正像不平凡的人物大都是从平凡的家境中陶冶出来的一样,名垂青史的护国大将军蔡锷也是从旧中国一个极其普通和相当贫寒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热门推荐
  • 不负卿

    不负卿

    我是一个普通的大四女生,有着小娇气小任性小聪明。劫后余生穿越到千年以前。这里有笑靥温柔,指尖冰冷的王;这里有英武神肃,胸怀温暖的将。不管是随遇而安还是机关算尽,我却始终逃不出千年前与千年后的羁绊。谁在我心跳的左边,谁在我手牵的右边。谁的六字真言转出我的虔诚无边……
  • 从Hello到玩转英语

    从Hello到玩转英语

    本书从生活中最常用的英语短句到模拟场景会话,循序渐进。本书亮点在于常用短句大全,重点则在场景会话部分。场景会话部分包含135个模拟情景,每个情景后都附有欧美文化介绍。语言与文化同步学习,掌握最地道英语。
  • 极品嫡妻

    极品嫡妻

    如果说倾心教导子女,尽心尽力侍奉公婆,以夫为天是她这一生都努力去做的事情,那么她努力了,最后做到了,但是换来的却是一纸休书与扫地出门,堂堂侯府夫人,最后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她的夫婿将她扫地出门的时候冷酷无情的道:最讨厌你这一副名门淑女的模样,明明就是一个贱货……再次醒来,她成了侯府的小姐。本以为这一世再也不用见到那个冷心冷情之人,但是某一日,母亲却告诉她,那是她未来的夫婿。她开始思考作为妻子是否真的要以夫为天。
  • 猎魔狩妖

    猎魔狩妖

    我是行走在黑暗中的狩猎者,在物欲横流的年代,狩猎那些由人心的黑暗面被召唤出来的怪物。我不知道应该感谢这些怪物还是憎恨这些怪物。我靠世界最险恶的一面为生。
  • 杀客行

    杀客行

    “这个杀客不太冷……”请关注元呈新话作品《杀客行》。
  • 晚清帝国风云(下)

    晚清帝国风云(下)

    作者从道光皇帝登基开始写起,通过诙谐、幽默的手法写了平定张格尔叛乱、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等重大历史片断,讲述清末一些不被真正了解的人物以及事件,揭示了东西方文化对立给中国近代历史带来的悲剧性命运。
  • 生命动力

    生命动力

    本书作者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与一些优秀的成功理念与自己的学员们分享,解答关于成功的困惑,提出只要设立了目标,有了正确的自我认知,并能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每个人都可以获取成功,成为“最好的自己”。
  • 追你天涯到海角

    追你天涯到海角

    苦恋一个人,想拥抱她,亲吻她,和她一起生活。追你到天涯海角,直到你在我怀里。
  • 权王寻妻:王妃太凶猛

    权王寻妻:王妃太凶猛

    她,是暗杀组织的头号杀手,却因情而死;他,是天下暗涌的操作者,冷血无情;一朝穿越,她竟被说成是破鞋,呵呵……不想死就给我闭嘴!
  • 欲都兵王

    欲都兵王

    他殊途同归,取得捷径变成兵王!他重返校园,完成自己曾经夙愿!他技能无数,抱得美女稳坐江山!他无限荣耀,成就了一段无人匹敌的辉煌!欲都兵王,绝对不一样的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