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1100000007

第7章 游建铎的故事

“天福英雄是理琪,献身革命国忘私”,这是郭沫若于1962年8月所写的诗句。诗中的理琪指的就是中共胶东特委书记游建铎。

游建铎,化名理琪,1908年出生在河南省太康县一个地主家庭, 1925年在开封读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在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时,游建铎被派往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斗争。1935年下半年又被派往胶东工作。

当时的胶东,由于1935年11月的暴动失败,党组织遭到很大破坏。1936年4月,游建铎到达文登县,住在临时县委负责人张修家里,他脱下长衫,穿上农民服装,与同志们一道深入群众,了解情况,着手恢复党的各级组织。中共胶东临时特委建立后,他被选为特委书记。他和特委的同志们很快把县区的党组织恢复起来。游建铎和特委成功地发动了夜袭界石集的战斗,一次缴获长短枪四十余支,子弹十几箱,扩大了党的影响。1936年“九·一八”纪念日,特委决定举行一次广泛的宣传活动,游建铎写了《九一八告同胞书》的传单,号召同胞同心协力,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绝不允许日本侵略者占领我国的大好河山。这张传单散发到文登、荣成、牟平等县。由于敌人搜捕,游建铎转移到了烟台,以学生身份隐蔽在第八中学。他一面进行抗日宣传,一面指导胶东党的工作。这时,他与中共北方局派来的同志接上了关系,并根据北方局的指示,将中共胶东临时特委与烟台市委合并,组成胶东特区工委,由游建铎任书记。

11月间,由于叛徒告密,游建铎不幸被捕。敌人把他的两个指头用细皮条拴住吊在屋梁上,逼他招供。任凭敌人把他打得几次昏死过去,也没有得到半点口供。敌人无计可施,便将他解往济南,关押在高等法院看守所。敌人再次酷刑拷问,他的回答是:我们要抗日!敌人束手无策,将他判了五年徒刑。在监狱里,游建铎同大家一道坚持斗争。经过联系、酝酿,监狱里的十九位党员组成了党支部,由赵健民任支部书记,游建铎为组织委员。他们组织党员学习时事和马列主义理论,领导难友们进行斗争。“七七事变”后,平津相继沦陷,日军向南进攻,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狱中党支部决定发动一场政治斗争。一天早上,当看守长查号时,游建铎带头对看守长提出:“外边抗日战争已经兴起,这是关系到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生死存亡的斗争……我们要捐款抗日,请看守长代为转达。”看守长说:“抗战有国家料理,你们犯了法,还要多事,你们捐款,你们有什么钱?”这时,同志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有钱!有钱!钱虽不多,但表达我们一片爱国之心!”说着就把钱单子(是犯人持有的现金凭证,现金由看守所保存)扔到铁门下面。看守长气汹汹地说:“你们这是胡闹!”游建铎说:“不答应,我们就绝食!请看守长把我们绝食省的费用,一道转交抗日将士。你凭天良想想,我们做的对不对?应不应该拒绝我们的要求?”这时,所有“犯人”群情激昂,看守所长只得赶快溜走。当天,整个监狱统一行动,进行了三天的绝食,这次斗争,不仅使所有难友受到一次抗日爱国的教育,就连看守们也为政治犯的爱国热情所感动。10月,日军到达黄河北岸,济南危在旦夕。11月,经中共代表张经武同国民党山东当局多次交涉,游建铎等政治犯被保释出狱。

抗战爆发后,由于山东战略地位的重要,中共中央曾发出《关于在山东发动组织人民抗战》的指示,制定了分区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计划。游建铎出狱后,立即找到山东省委,并按省委指示,不顾刚刚出狱和长途跋涉后身体的虚弱和疲劳,返回胶东半岛,准备领导抗日的武装斗争。当时,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已南逃,济南沦陷,山东一片混乱。12月,游建铎领导的天福山起义爆发了,他代表中共胶东特委宣布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正式成立。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人民较早的、影响较大的一次抗日武装起义,它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接着,游建铎又同特委其他同志到了威海市,开展统战工作,发动群众,于1938年1月中旬举行了威海起义,占领威海。这次起义,扩大了第三军的力量。为了加强党的领导,特委决定建立司令部,并成立军政委员会,由游建铎任司令员和军政委会主席。

2月初,日军三千余人自青岛进犯烟台地区。为了打击敌人的侵略气焰,游建铎率部到达文登、牟平交界的崔家口一带活动。几天后,得知日军在牟平建立伪政权后撤回烟台,游建铎便召集军政委员会会议,决定攻打牟平县城。2月12日,游建铎率一个大队出发,经一夜急行军,于13日拂晓到达牟平城郊。他将三个中队部署在东、西、南三个城门。战斗打响后,很快攻入城内,维持会长等也被擒获,并缴枪百余支。战斗结束后,部队撤出牟平县城,游建铎带领二十多人转移到城南二三里处的雷神庙。

牟平离烟台只六十里,且有公路相连,烟台日军得知牟平为我军攻占,立即出动大队人马以空军配合向牟平扑来。由于我军后卫警戒未能及时发现并报警,致使日军在下午一点多钟包围了雷神庙,当我军战士发现开枪时,正在开会的游建铎急忙拔枪冲向院里,沉着镇静地指挥大家还击,并高喊:“同志们,坚守庙门,沉着迎敌,准备突围!”在他的指挥和鼓舞下,敌人的几次冲锋被打退了,有几位同志负伤、牺牲,游建铎也身负重伤,流血不止。可是,他仍坚持指挥战斗。“同志们,占住墙脚,坚决抵抗!我们要准备流尽最后一滴血!”不幸,一颗子弹又打中他的腹部,他仍在断断续续地喊:“同志们,坚持……节约……子弹!”几个同志赶来照顾,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摆摆手,要大家赶快去对付敌人。坚守到天黑时,我外围部队赶到,同志们背起游建铎突出重围。此时,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子游建铎,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同类推荐
  • 四十自述(精装)

    四十自述(精装)

    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 “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领袖、宗师,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论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这部自传不仅完整地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也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活动最多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状况......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 中国历代贤能录

    中国历代贤能录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和智慧,我编著了这本《中国历代贤能罗》,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不过,在开卷之前笔者要重申两点:首先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然而,也要看到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 名人传记丛书——霍华德·休斯

    名人传记丛书——霍华德·休斯

    一个孤儿接掌了父亲的产业,并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最终成为了出色的电影人、飞行家、企业家、航空设计师及慈善家。他热爱飞行事业,以巧夺天工的设计和精湛的驾驶技术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航空史上的记录;他具有远见卓识的头脑,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科研中心,他发展的通讯设备曾随宇宙飞船登陆月球。他是天才的事业家,也是古怪的亿万富豪,失去事业之后,他遁迹荒漠,至死未曾露面。本书讲述了霍华德?休斯为梦想而执著奋斗的人生经历,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来品评这位天才传奇而具争议的一生。
  • 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

    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

    钱钟书是中国二十世纪的大文学家,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大学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成年后,他遇见爱情,经历艰难,修成正果,继而留学深造走向世界。回国后与妻子相濡以沫,患难而来,坚持文学创作。他深入研读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有千古名篇《管锥编》,他的散文和小说也很出色,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其文才横溢,妙喻连篇。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将带你走进一代文学巨匠钱钟书的人生沉浮。
热门推荐
  • 快节奏中的慢生活

    快节奏中的慢生活

    为何我们总是步履匆匆?“快速之美”的确令生活变得丰富吗?是什么让我们欲慢不能?我们总是感到时间紧迫,因而要求加快做每一件事情的速度。速度的确能够增加效率并创造财富,没有谁能否认这一点。然而“快”并不等同于“高效”,在很多时候,“快”只会让我们手忙脚乱、头昏脑胀。我们越是急于完成就越理不清头绪,不停返工,一塌糊涂,所以说“欲速则不达”。只有冷静下来,从容地思考,才会事半功倍。因此,“慢”有时比“快”更能让我们接近成功。本书总结了让人们的工作生活由快转慢的35个小锦囊,权当是抛砖引玉,希望每个人都能在眼下这个快节奏、强压力的时代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以优雅的姿态,健康快乐地享受人生。
  • 泼墨天下:江山浮华

    泼墨天下:江山浮华

    几笔挥毫,墨染的江山天下尽在画卷之上。他们,是这个天下的骄子骄女。他们的每一笔,都将传奇的一生,藏在画卷之中。她只想做个平凡的女人,却身世惊奇,终与权势为伍。她贵为王妃,本以为相敬如宾的度过余生,却不想,情乱了,不懂不明。她无意无心的一句“王爷是臣妾的夫,更是臣妾的天”,最终,是落幕成殇?还是白首不离?他本已无爱,却终究还是乱了心,动了情。他在无数个日子里,悔恨曾经近在咫尺却没有抓住。只是,他瞒着,她不知。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郎在对门唱山歌

    郎在对门唱山歌

    这是一本颇具诗意并带有极大诚意的小说集,也是著名作家李春平最重要的一本小说集之一,它囊括了作者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几个中篇小说,见证了他艰难的成长步履。包括:郎在对门唱山歌、玻璃是透明的、悬崖上的村庄、酒还未醒、圣母等多部小说。
  • 黯魂紫芒

    黯魂紫芒

    “我不是天才,天才这个词,与我的距离极其遥远,我不奢望成为天才,只想做为‘人’,生活在世界上。”——黎暮云。
  • 上古帝尊

    上古帝尊

    “兵王”,深渊重生,偶获神秘玉简,习炼绝世神功,又溶轮回帝尊毕生记忆,从此凌辰天下,战尽九天仙魔,逆创一个惊古世纪。
  • 爱在晨光熹微时

    爱在晨光熹微时

    二十七岁的小会计,长相一般,家境一般,还有些迟钝,曾经有个男朋友,被闺蜜抢,去相亲,被人家长辈嫌弃。一贯倒霉的她突然被王子撞了一下腰,之后……闪婚了。顾子熹不爱周晓晨,这是一早便知的事实。不要紧,让她来爱他好了。蜜月,他说工作忙,于是她带上公婆一起旅行。婚后没几天,他就将别的女人带进了自家卧室,她怀了孩子,他只冷冷地甩下一句,“打掉!”为他,迟钝愚笨的她出尽了百宝用尽了脑细胞,美味的汤滋了他的肠润了他的胃,却始终唤不醒他的心,在最危险的车祸时刻,他怀中紧搂着的竟是另外一个女人!这一段她用尽毕生的勇气投入的婚姻,是否该抽身远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光淡忘旧人心

    时光淡忘旧人心

    时光倔强的从我们指缝中溜去,一点一滴,划过我们平静下来的心,把一切都变得不平凡,我们没办法抵抗,我们总是到最后才明白,时间是最好的解药。
  • 特工皇后不好惹

    特工皇后不好惹

    前世,她是智勇双全的扫毒特工,他是毒品集团的天才少东,因为任务,她与他成为恋人,订婚当天,她的身份被揭穿,他含笑用一颗子弹毙了她的命,这一世,她是云家堡貌丑胆怯的七小姐,父亲鄙夷她,大娘讨厌她,姐姐嫉妒她,妹妹欺凌她,哥哥们嫌弃她,偏偏她却有一个名动天下的未婚夫宠着她。终于有一年,她激怒了他,最终落得一个众叛亲离,被逐家门的下场。她傲然离去:“谁怕谁?没有家族庇护,没有未婚夫守护,我云沁一样可以杀出一片海阔天空,青云直上,将天地踩在脚下!”五年隐遁,打造江山,一朝归回,惊艳天下。识破重重计谋,颠覆江山朝纲,找回属于自己的真正身世,主宰一个国家,得天下男子目光。
  • The Princess of Cleves

    The Princess of Cleves

    The Princess de Montpensier by Mme. de Lafayette Introduction by Oliver C. ColtThis story was written by Madame de Lafayette and published anonymously in 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