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5800000047

第47章 让恶结出善果

人最关心的当是:化邪恶为正义,化无知为有知。

——《塔木德》

犹太人是一个弘扬善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对恶持十分理智、十分坦然态度的民族,后一种品质尤为难能可贵。在犹太人看来,恶本身是无所不在的,伊甸园里有,其他地方也有,更遑论人心之中了。《塔木德》上说,当年上帝发大水淹没不义之人时,曾预先告知义人挪亚,让他造一只大船,全家避难于船上,并将所有动物都按一公一母配齐,各带一对。当时,善闻讯也急急忙忙跑来找诺亚,要求登舟避难。可是,它却遭到诺亚的拒绝。诺亚说:“我只能让成公母一对的上船。”于是,善只好跑回树林,寻找可以和自己成为一对的对象,结果找到了恶,便一起成双作对地登上了方舟。从此以后,有善的地方就必有恶的存在。这就是说,犹太人基本上把恶看作某种正常存在的东西,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像诺亚上方舟时不仅带了洁净的动物,也带了不洁净的动物一样。

不过,既然承认了恶的无处不在,那也没必要兴师动众成年累月地从事消灭恶的徒劳。相反,犹太人常常认为,恶有时还会促使人做些于人类大有意义的业绩。犹太人有句名言:“如果人类没有恶的冲动,应该会不造房子,不娶妻子,不生孩子,不工作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犹太人至高的善乃是虔信和求知,而造房子、娶妻子、生孩子、赚钱,势必让人忘记虔信或者丢下经卷,这当然是恶的唆使了。有个拉比曾就犹太人离开农业进入城市从事商业,作过神学上的辩解,他说:“要是犹太人像农民那样整天忙于田里干活,那他什么时候钻研《托拉》呢?”不过,犹太人与基督徒不同,他们不是把这些世俗活动本身看作恶,而是看作人类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甚或前提。上帝本人就经常许诺义人们“生养众多”,还将财富、子女赐福于他们。这与中世纪基督教修士幽居在黑暗的修道院里禁欲苦修的自作孽大异其趣。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犹太人的一种基本心态:恶,只要导入正常的渠道,就可以驱使人做出功德之举。这要比单纯压抑恶的冲动有效、有利得多了。这当然不是说对恶就可以不加防范,相反,犹太人有时防范得还特别紧,不肯让人有一点钻空子的机会。

从前,有一个青年深深爱上了一个女子。后来青年病倒了,医生诊断之后,对他说:“你是因为思念太深不能实现,才患了这种病。只要和你思念的人同房,病一定会好。”这个青年便来找拉比,把医生的话告诉拉比,请他表达个意见。拉比坚决表示,绝对不能与这个女人发生肉体关系。于是,青年又表示,如果让这个女人一丝不挂地站在他面前,也能使他内心的郁结消除而病愈的话,可不可以这么做?拉比还是认为不行。既然如此,那么是否可以让他和她隔着墙作面对面的谈话呢?拉比仍然不同意。在《塔木德》中,没有明白交代这个女性是否已经结婚。在别人问他何以如此强硬地反对这件事时,拉比回答说:“人类应该有贞节,假若一个人以思念很深为理由就可以立刻获得同房的话,社会的规范就得不到遵守了。”对这则寓言,也不要理解为犹太人热衷于把人的恶念防范得严严实实,让人因为不得发泄而死去活来。拉比知道这个青年一时死不了,说不定纯属装病。因为本来只要他履行合法手续结婚就可以了,何必急着同房呢?当然要是对方不爱他或者已经是有夫之妇,那青年即使真的病得要死,也没有办法。

不过,就总的态度来看,犹太人相信的还是“防范不如疏导”。犹太人不相信高墙大院关门苦修的寺院或不娶妻子的僧侣。因为这种生活不自然,人的正常欲求得不到疏导,就会越来越强烈,结果造成墙随欲增,欲随墙高的局面。修道院墙的高度成了修士们欲念强烈程度的函数与标志。而且,墙越高越容易倒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最终必然会使恶的冲动泛滥而出。所谓“凡教师不能没有妻子,凡拉比不能没有结婚”,真是智人智语、智人快语。要是为人师表者只顾忙着在心中“高筑墙”,还怎么教育学生?要是聪明人的基因传不下来,人类岂不会越来越蠢?犹太人对性中所藏匿的“恶的冲动”是这样的态度,对其他事情中藏匿的“恶”也持同样的态度。

拉比本来应当是犹太人的道德典范,但偶尔也有身为拉比的人作奸犯科的。以前纽约曾破获一起大走私案,结果查出一个拉比,他在牙膏中夹带钻石走私。在其他民族中,“德高望重”之人作出这种勾当,一定会激起信徒们的“义愤填膺”,说不定会放火烧掉某所寺院。但犹太人对这类事件的反应却极为冷静,甚至可以说十分冷漠。因为他们本来就认为,恶是无处不在的。拉比也是人,身上同样也可以有恶存在。犹太教信徒的这种富于理智、富于人性敏感的冷漠,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

◇不拘一格

罗马皇帝和以色列最伟大的拉比关系密切,因为他俩是同一天出生的。有一天,罗马皇帝派一位使者给拉比带来口信说:“我有两件事要做:第一件是我死之后想让儿子继位;第二件事是准备让以色列的太巴列市成为自由关税城市。可是我只能先做一件事,但不知该先做哪一件?”由于当时两国之间的关系紧张,如果以色列人知道拉比回答了罗马皇帝的问题,一定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因此,拉比无法回答使者带来的问题。使者回来向罗马皇帝汇报了事情经过,皇帝便问他:“当你把我的口信说给拉比听的时候,他正在干什么?”使者回答说:“拉比让儿子骑在自己的肩上,然后把鸽子交给儿子,儿子把鸽子却放飞了。除此之外,拉比什么事也未做。”罗马皇帝马上明白了拉比的意思,意思是让他先把王位传给儿子,然后由儿子让太巴列市成为自由关税城市。过了一段时间,使者又送来了皇帝的请教事项:“我手下的官员欺骗我,我该怎办?”拉比同样以哑剧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走到菜园里,拔起一棵菜;几分钟,又拔起一棵……罗马皇帝同样明白了拉比的暗示,那就是“不要一下子除掉你的敌手,要分成几次,逐步消灭”。这则故事说明,拉比和罗马皇帝的私交既没有损害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也没有违法,那么是无可厚非的。但当罗马皇帝向他提出咨询时,他又不便于当面回答,而他本人又不愿意断绝这份友谊,所以他只好采用暗示的方法,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拉比的智慧在于,他既没有在“说”上违法,也没有因机械地守法而压制自己的表达,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些交织着矛盾的问题,即所谓不可以说,却可脚踏实地地去做。这难道不是这则故事带给我们的启迪吗?

同类推荐
  • 撬动地球的Google

    撬动地球的Google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Google凭借什么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据称Google是硅谷每平方米博士最密集的公司。一家能克服文化、语言和地域差异的公司,未花钱做广告或营销品牌,就成为人们心中挚爱,这样的成就堪称绝无仅有!《撬动地球的Google》便是有关这家平民媒体公司的权威性记录,描述这家公司如何在最先进的技术驱动下不断前进,以及如何在短短几年内便对信息世界来革命性影响,彻底改变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方式。
  • 管理中的心理操纵术

    管理中的心理操纵术

    管理的核心是人,只有把握了人的心性,才能把握住管理的方寸。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管理中的各种心理学现象及背后的成因,是适合广大管理工作者阅读的通俗心理读物。书中引证了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并引用了众多心理实验和心理专业术语,集可读性、实用性与科学性为一体。通过学习这些心理规律,我们可以在管理工作中更好地了解他人,读懂人心,顺利开展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 公司管理的6支标杆

    公司管理的6支标杆

    本书介绍了国内企业与跨国企业在管理上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战略、绩效、文化、管控、营销和领导力六个方面。书中既有造成差距的宏观背景分析,也有可操作性的细节归纳。
  • 社交媒体与新消费时代

    社交媒体与新消费时代

    本书以社交媒体与新消费时代为主题,内容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合伙人关于这项主题的研究集成,文章包括中国社交媒体铸就消费新时代、制胜中国社交网络市场、破解社交媒体营销谜团、社交网络危机管理法则、"会面"2020中国消费者、2011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振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
  • 一本手册管公司

    一本手册管公司

    杰出的管理者不仅能使企业发展壮大,还能使企业转危为安、重塑辉煌。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能够统揽全局、指挥若定;也能够缜密精细、洞察入微;更能够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一本手册管公司》一书是企业领导或公司老板必备的管理手册,是成功管理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实战宝典。拥有它,你必将成为一个具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胆识和气魄的战略家,在战略运筹中能把握全局、先人一步,彰显卓尔不凡的风格,引领时代潮流;通读它,你必定能够成为卓越的战术家,在激烈的商战中匠心独运,出奇制胜,通过精心的策划、良好的运作、完善的管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创造佳绩。
热门推荐
  • 原来爱很沉默

    原来爱很沉默

    洪荒年间,妖兽暴乱,天地混沌一片,凡间血流成河,修仙界人人自危,她一个小女孩,怎敢立足于这天地之间,立足于他的心中呢?
  • 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一场一起旅游的冒险,也许是俩人心里最开心的事情吧,而且路上听到的故事,即使是真也好,是假也罢,学会故事内角色们的心得,也是一种意境吧!
  • 心语如丝

    心语如丝

    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作品分为“心语如丝”和“闲暇小语”两个部分。在书中,作者以一位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眼光,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着眼,着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书中文章多以其在西安的生活、工作为主,文笔细腻唯美,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人总不会一直迷茫

    人总不会一直迷茫

    现在的我依旧是一名普通的在读大三学生,也读过一些类似的大学校园的励志书籍,却总是感觉缺些什么,直到我自己开始记录下自己已经过去的大学两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才知道,别人的青春虽好,但却不是自己的,我有属于我自己的人生,有属于我自己的青春,不必惊羡,不必模仿,我是Mr寒先生,我为自己代言。
  • tfboys的日本异能转校生

    tfboys的日本异能转校生

    夜攸予,在日本生活了9年,15岁的她终于回国。9岁那年发现自身异能,回家发现父母竟躺在血泊之中!在日本的爷爷把她接到日本并改名为工藤攸予,15岁的她决定回国查清真相!当谜团一步一步解开,当真相慢慢的浮出水面,却不知真正的凶手竟是她........她薄唇微起“动我的人,后果自负!”
  • 九劫仙戒

    九劫仙戒

    “千万别惹我,否则你们会死得很难看!”作为一个在下界重生了八次,又修炼了八次的仙界小兵,李灵墨在阵法、丹药、符篆、炼器、御兽等方面能力已经达到下界巅峰,无人能及!在我面前布阵,简直是自寻死路,我分分钟就破掉你的低级阵,而后用九阶阵反杀你!六品高级丹药就被你们争得你死我活,我就不拿九品仙丹来打击你们了!九阶符篆一出,什么魔皇、妖帝、人主,都给我乖乖的趴在地上!天地异变有什么好奇怪的,不就是我又炼制出了一件九阶极品法宝吗!忘了告诉你们,那几只称霸妖族的九阶凶兽,是我精心培养出来的灵兽……
  • 王俊凯之那个梦中的少年

    王俊凯之那个梦中的少年

    发现现在小说都是什么一见钟情,有点不是我的风格,所以就有了要写小说的决心。本人开学是初中党,所以文笔不好。不要介意。文中的王俊凯不是明星,不要上升到爱豆身上
  • 红窖

    红窖

    一个作者在书写自己的作品前,都有一种极强烈的书写欲望在支配着他。让他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冲动。同时,一个有良知的作者,他应该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因为无论他的作品是怎样的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但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为什么说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必须去揭示那些人们熟视无睹的美好与丑恶的东西,把它们展示在世人面前。《红窖》是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它以郭徵海和宋娅琳的爱情纠葛为主线,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在各种主观意识和潜在意识的相互交织中抗争。宋娅琳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人,是一个有传统意识而又有着反传统观念的多面性女人,而她的家庭决定了她的悲剧。郭徵海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男士。他有志向、有理想,但现实的无情让他欲挣无力、欲罢不能!他没有背景,但又心比天高,他有才能和智慧,但他的空中楼阁往往是那么不堪一击!其中也有一些时代的宠儿和幸运者,但他们永远也挣脱不了一种社会地位的窠臼,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五彩缤纷的上层生活对他们来说,也只是假象的幻影。物欲横流,人性堕落,也构建成了这个社会的繁华假象。处世的圆滑,视而不见的冷漠,更让人寒心!该何去何从?谁能回答?当然,一切说话的权力在读者心里。希望朋友们给予公正的点评、指点、收藏我的作品。喜欢我的朋友请加我为好友,大家共同探讨!我的qq号:1028264690.同时,我是一个孤独者,每天默默无闻地与我的作品为伍,我希望找到一个懂我、爱我、支持我的女士牵手人生!
  • 嫡妻

    嫡妻

    宋青葙绝望中嫁了个臭名昭著、轻薄无行的男人,成亲后,她才发现,这个男人并非只是声名狼藉……
  • 中夏传之帝歌

    中夏传之帝歌

    当他离开了帝都,背着皇命去向七族借宝。所有人都认为他不可能再回来了,他在和大太子的斗争中输的一败涂地。十年之后,新帝登基之日,他却带着七宝又一次踏入了帝都。他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的成长,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谱出了自己的一首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