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看似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她自己仍然和往常一样的上学,然每天准时回家。但是一切又似乎和以前不太一样了,自从在爸爸口中听到了“离婚”的消息之后,每天回家看到两个人同在的时间是越来越少,甚至到了后来回家只看到爸爸一人。她和爸爸的关系也有着微妙的变化,她也没有了以前的活泼,和爸爸的相处也多是沉默,最多的也就是问问学习成绩,直到最后寥寥无几的对话。距离不知不觉的也就被拉开了,可能是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明不白的离婚,太多的原因就像是被埋在地下的岩浆火山泥一样,总是碎不及的想要迸出来,就连自己都找不到理由来压制。
而她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老是晃神,有时候一天下来她都不知道上了些什么课,高中课程本就是从高一开始作为以后的垫脚石,成绩本身平平无奇的她,时间一长渐而就落下了很多的课程。
在国外的那几年她总是想要是那天晚上没有那样的好奇心,那么一切是不是就会从写,就算他们是装出来的和谐也没有关系,至少她可以若无其事的不发现,她从小就不是一个胆小的人,但是对于家人而言她怕失去,不可避免的倍感珍惜。虽然她小时候一直都很调皮,比较大大咧咧,好像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一样,其实不尽然。
小时候爸爸妈妈有很多的时间陪她,所以她的童年应该算得上是美满幸福的,10岁以后他们的工作也开始慢慢的变得繁重起来,他们在家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但是周末一家人还是会在一起过。平凡而又幸福。有一天她捡了一条流浪狗回家,不是因为她喜欢,而是因为那条狗一直跟着她甩也甩不掉,回到家以后也就在她们家门外守着,不走。她求爸爸把狗留了下来,还为它建了一个窝棚,后来那只狗狗还生下了几只小崽崽,都陆续被大院的人收养了去,她每天都会给它洗澡,她的伙伴也就多了一个,后来的那几年只要是放学回到家里,小狗都会一秒不落的出现在她的面前,那段时间她和小狗在一起的时间比和雅楠还有浩轩在一起的时间还多。走到哪里它都跟着走,那只狗狗跟了她三年,一天却离奇的消失了,无影无踪,她以为小狗只是跑出去玩了,到了晚上还是没有回来,她等也等不来,着急的到处去找,她伤心的不得了,整整的哭了一个星期,每天闹腾着爸爸去给她找回来,爸爸安慰自己说:“大不了咋们去买一个回来。”而她却说什么都不要就只要她的小狗。每天放学回家就在门口坐着,期望着大院的门口什么时候能跑出一只小狗,就是她等的那一只。雅楠也说说可能小狗遇到了它以前的主人了,回家了,它会过的很好。而时间久了大家都渐渐的忘记了这件事,但是她却没有忘记。爸也没有再买一只回来,她也不再提小狗。但是始终是印在心里的烙印去不掉,她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孩子但也敏感的怕失去。
16岁那年原本燥热无比的夏季,却怎么也没有驱赶走她心里的冰凉和阴霾,就如同在平静的生活下,一切都有着暴风雨来之前的宁静。夏季的天气是多变的,也许下一秒就晴空万里,也许是雷鸣闪电。爸爸说她的脾气也正如这天气一样,但是她却觉得爸爸那时候少说了一样,
再多遍的天气总是会有见到彩虹的一刻,她却没有等到。
一个月以后的一天下午,那天她回到家里,爸爸竟然早就在客厅的沙发上坐着,是惊而非喜。她又走进了他们曾经讨论过无数话题的书房,那也是他听到“离婚”的地方。如今时隔多年,她也能很完整的记得爸爸那天是多么的郑重其事。透露着一些重要的讯息,那时候的她却忽略的东西。
爸爸说:“爸爸知道这些日子以来你过的很不好,但是初夏你已经16岁了,再过两年也是成年人,你该理解爸爸妈妈。有时候你不能任性的只想到你自己,知道吗?这些年妈妈她为你付出的已经很多了,你不能只看到表面。”
这些话传进她的耳朵里却像是极度的指责一样,一颗心瞬间就像是着了火一样,只等着炸开来“爸爸,你怎么可以说的如此的轻松,你怎么会知道我的感受,一个活生生和你生活了16年的人,突然间从你的世界里消失了,消失就消失吧,ok!这样我想我能慢慢的接受,可是为什么你们要这样的残忍,还要告诉我这个曾经存在的人是一个谎言,那些都是假的麦兜是装出来的。你让我如何承受的来。”
“爸爸知道你想不通,但是这一切都不是假的,你想想看妈妈是不是一直都很爱你,你要用心去感受,不能就这样片面狭隘的因为一句话就否决掉了所有知道吗,不管你以后怎么样,一切都要以你的心为准则,爸爸知道你现在还不能理解我们离婚,但是爸爸一直都是很爱你的,你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无条件的为你付出,除去爸爸,知道吗???初夏。”
听到爸爸艰难的诉说着一切,没有看他的表情,也能想到当时是多么的无奈,多的是心痛。
那天他也没有哭,心里翻江倒海的痛着,仍是没有哭出来“多的话我也不想听,你说吧,今天这么早在家里等我,有什么事情?我16岁了我也有判断的能力。”
“初夏,我是你爸爸呀,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如此陌生的对话了,你以后会明白的,爸爸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希望你不要介怀。我和你妈妈已经办理的离婚,她。。放弃了你的抚养权,以后你和我一起生活,如果你想妈妈了就给她打电话,她的电话一直都不会变,当然你也可以和我说,到时候我们一家人一起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