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44800000006

第6章 公孙免余 辞赏佳话

对于君王的赏赐辞谢不受,往往是一个廉吏高风亮节的表现。春秋时期郑国的相国子产曾经在一次战后论功行赏时辞赏;晏子为齐国国相,不仅多次辞赏,而且还辞婚。他们这种一心为公、甘于清贫、不慕荣利、不图享受的思想境界,令人敬佩。这在有关他们的篇目中已有记述。这里再介绍几位辞赏的人物。

一、春秋·公孙免余辞赏荐贤

春秋时期,卫国大臣宁喜把持朝政,专横跋扈,卫献公深以为忧,但又无可奈何。大臣公孙免余请求杀掉宁喜。献公说:“没有宁子,也到不了今天,我已和他谈过了。再说,你要杀他,成败也未可知,只能获得不好的名声,别这样吧!”公孙免余回答说:“我去杀他,您就当不知道好了。”于是就与公孙无地、公孙巨商量,叫他们去杀宁喜,不但没成功,反而都被宁喜杀了。献公惋惜说:“公孙父子无罪,可都是为我而死的啊!”这年夏天,公孙免余再次策划并实施对宁喜的攻击,杀掉了宁喜及其同党右宰谷,陈尸于朝。卫献公为感激公孙免余为自己除了心头大患,便赏赐给他六十座城邑。公孙免余辞谢说:“只有居卿位者,才能有封地城邑一百个,而我已有六十个城邑了,如再受六十,便超过百邑了。居下位者享有居上位者的俸禄待遇,这就乱了规矩, 我不敢这样做。宁喜就是要的城邑太多了,才有如今败亡的结果,我要受了这么多的城邑,恐怕死亡的命运就很快临头了。”卫献公坚决要给,公孙免余实在推辞不掉,只接受了赐邑的一半三十个,并被任命为少师。卫献公还要任命他为卿,公孙免余坚决拒绝,并推荐了别人,说:“大叔仪这个人忠贞不二,能够担当国家大事,建议您任命他为卿吧!”献公就采纳了他的意见,任命大叔仪当了上卿。

(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赞曰:荐贤辞赏话公孙, 左氏春秋著美名。

堪笑贪婪跋扈辈, 万年遗臭比毛轻。

二、宋·富弼赈灾辞赏并拒收例外之赐

北宋仁宗朝宰相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在任盐铁判官及史馆修撰时,受命出使契丹。能坚持原则,不辱使命,争取到一段时间与契丹互通友好,保持了边境安宁和宋王朝的尊严。在执行使命时,家中一个女儿死亡,而后又生下一个儿子,富弼对这些重大家事都不顾。朝廷给他授职枢密院直学士、升为翰林学士,他都诚恳地辞谢。庆历三年(1043年),授职枢密副使,他更加坚决辞谢。朝廷于是改授他资政殿学士兼侍读学士。

宋仁宗庆历末年,富弼出任京东路安抚史,遇黄河决口,北方大水,灾民纷纷拥至京东,到处流浪乞讨。富弼体恤民情,尽力救灾。他动员自己辖区内百姓拿出粮食,再加上官库的公粮,筹集了一大批救济粮,又借用村坊、寺庙及其他公私空房,并依山崖开凿洞穴,以安置灾民,他又把灾区官吏集中起来,一一登记,都发给薪俸及日常所需器物,让他们在老百姓聚集之处,发粮赈灾,并特别照顾灾民中的老、病、残、弱者。富弼命人考查并记载这些官员们的劳绩,应允到一定时候,替他们奏请赏赐。一般在五天左右就派人送去酒肉饭菜,对这些赈灾的官员进行慰问。他的诚心和仁德之举,感动着这些官员,人人都尽力而为。对于山泽、森林、池塘之出产物有利于百姓生活的,都听任灾民们自行获取。同时,收集了死于洪水及疾病者的遗体,用大坑集体埋葬,不让暴尸于野,还亲自撰文,派人祭奠。次年夏,他的辖区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就按灾民返乡路程远近,发给粮食资用,送他们重返家园就业安居。通过以上措施,救活灾民五十余万人,招募流民当兵的达万人。宋仁宗得报后大为赞许,派遣使臣对富弼嘉奖慰问,并授官礼部侍郎。富弼婉辞不受,并上奏说:“恤灾赈困,这是臣职责范围的事。”

富弼在仁宗及神宗朝曾几次辞谢升职,并辞谢了神宗赏赐的上等府第。宋英宗刚即位,就颁布诏书,赏赐各级官员。时任枢密使的富弼,同其他大臣一样都接受了皇帝赏赐。除了这一普遍赏赐外,英宗又额外赏给富弼一些财物,但富弼对这些例外之赏坚辞不受。英宗派人对富弼说:“这是皇上赏识你而给的特别奖赏,你不可不受啊!”富弼严肃地回答:“作为大臣,我如果接受了这额外的赏赐,就是做了规矩之外的事,万一今后皇上做了法规、条例之外的事,我又怎么去进谏和劝阻皇上呢?”最后富弼还是婉拒了这份额外的特殊奖赏。

(见《宋史·富弼传》、《渑水燕谈录》)

赞曰:中原多难叹沉沦, 富弼奇功拯万民。

更守高风辞重赏, 半缘君国半家身。

三、元·贾居贞辞增禄、护百姓

贾居贞字仲明,真定获鹿(今河北鹿泉市)人。十五岁那年,蒙古军攻破汴京,居贞奉母居于天平。刚二十岁就任行台从事。当时,元朝刚开国,法制未立,人们以贿赂相交往。有人送他黄金五十两,居贞坚决拒绝了。太宗得知,十分赞赏,令有关衙门每月给他银百两,以表彰其廉洁。世祖在即位前就知道居贞贤能,便召入王府,使他监筑上都城。

世祖即位,授居贞左右司郎中,世祖北征,居贞随从,给世祖讲述《资治通鉴》。有一天,世祖问他薪俸多少,居贞如实回答,世祖认为太少,命令增加。居贞辞谢道:“我的薪俸是由官的品级决定的,应该这么多,不可因臣而乱了朝廷的制度。”刘秉忠推荐他为参知政事,他辞谢说:“如此例一开,以后必有由郎官援例而要求做执政官的,那时将如何处理?”结果增俸与提职两项,均未接受。四年后,升为参议中书省事,诏令他与左丞姚枢巡视河东、山西。

七年以后的至元十一年(1274年),丞相伯颜伐宋,居贞因要负责行省事务而留守鄂州,战乱中,百姓转徙流离,生活困苦,居贞在鄂州开仓赈济流民,对宋室子孙流寓鄂州者,供应饮食,不改变他们原来的服饰,并准许使用原来流通宋朝的纸币。东南一些尚未攻取的州郡,其商人旅客留在鄂州的,发给他们运销货物通行证,便于他们回去。对商人免征商税,开放湖禁,造船一百数十艘,用水军驾驶,不惊扰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

至元十四年(1277年),拜湖北宣慰使,命令尚未下达,而那些骄将悍卒们合谋扰害百姓,居贞到职视事,百姓才有了靠山,避免了元军的侵扰。居贞离开鄂州时,百姓扶老携幼含泪送别,并刻其像于石,供奉于官学内膜拜。次年调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还未到任,百姓就千里来迎,诉说他们遭受的痛苦。原来是当地官府逮捕了一批收到宋益王、卫王传单的人,牵连入狱的大户就有三百余家。居贞到任后,察知详情,把他们全部释放了,只焚毁了宋“二王”的传单。有一些士兵故意带武器撞入民家,反而诬陷别人私藏武器,借以讹诈钱财,夺人子女为奴为妾,居贞将这些为非作歹的士兵绳之以法。大水冲毁了百姓房屋,居贞就开仓救济。南安李梓发作乱,居贞怕将帅出兵扰民,就亲率千人扎营于城北,并向作乱者宣传,讲明利害。李梓发部下闻居贞至,不攻自散,不肯替李卖命,梓发及其妻子自焚而死。这次事变平息,居贞未杀一人。另有一人叫杜万一在昌都反叛,居贞派兵擒获,有人上书列举巨室姓名数百人,说他们与杜万一有勾结。居贞说:“首恶已诛,牵连其他人干什么!”立即把那份上告的文书烧毁。在元朝入主中原用兵之时,对有抵抗的地方,动辄屠城。居贞身处元兴宋亡之际,在他力所能及的地方,悉心保护百姓,免遭残暴的杀戮,对维护民族团结,居功至伟!

(见《元史·贾居贞传》)

赞曰:蒙元开国铁骑横, 幸有能臣贾仲明。

勤政屡辞增俸禄, 先忧后乐护苍生。

※诗作者:黄小遐

同类推荐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张云泉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张云泉的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胡雪岩的人生经营课

    胡雪岩的人生经营课

    胡雪岩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的人生经历却是一本关于人生经营的教科书,饱含着人生的智慧。“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胡雪岩离我们渐行渐远,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也一去不复返,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对他经营的人生进行深入的探讨,挖掘其中蕴藏的智慧,为自己的人生点亮一盏智慧的灯。
  •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为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晚年亲自指定的口述传记作者王国平,对南怀瑾去世前一百天生活的真实记录。一代宗师南怀瑾在生命最后关头的隐秘细节,在书中如画卷般逐次展现于世人眼前。南怀瑾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以及临终前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最后思考,尤其值得关心中国文化命运的人们深思和记取。
  • 生命的嬗变

    生命的嬗变

    本书汇集了许戈辉与冯小刚、张艺谋、贾樟柯、赵薇、谭盾、姚明、徐帆、斯琴高娃、刘欢的倾心对话,从中发掘他们人生中不为人知的辛酸经历和奋斗历程,展现出他们对于人生、社会的思索与感悟,在轻松的对谈中展现生命的力量,人生的智慧,以及掌控个人命运的力量。带给读者一个思想激荡的饕餮盛宴。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会移动的房子

    会移动的房子

    作者的小小说风格是非典型的80后文字风格:不张扬,不华丽,不哗众取宠,不停留在叙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伤,而是真实地揭示了80后生活、工作和情感等方面遇到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矛盾和问题。生活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丰富的,复杂性的,纷繁的。作家们往往会通过抽丝剥茧,将那些普遍性或独特的可能性提炼出来,诉诸文字,以达到关注现实、关照读者内心的目的。
  • 月老传人

    月老传人

    生活不如意的楚明,一次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月老,成了月老的弟子,并最终以出色的天赋和过人的毅力成了月老传人,也因此得到了一份特别的爱情,情比金坚……
  • 人生月票

    人生月票

    ‘白领时代’征文参赛作品买票上车,一张票只能用一次,除非你有月票……人生,只能一次,没有后悔药,无法从头再来,除非,你有人生月票……主人公李小然偶然的一次机会,得到了一张人生月票,可以回到过去的一个月中的任意时空,从此开始了他的奇异人生……**********************************************************晓财主继VIP作品《有良奸商》后,08年又一新作!《人生月票》已经签约,保证全本!请大家多投推荐票!!**********************************************************本书内容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 夕阳新娘

    夕阳新娘

    是这世界,它本来足够奇妙。爱情,是生活中最美艳的花朵。三生石畔,一柄琉璃金簪种入心间,誓永世不忘。夕阳西下,心痛难忍,以此铭记那刻骨铭心的千古爱恋。
  • 萌徒至上:拐个吃货来生娃

    萌徒至上:拐个吃货来生娃

    这是一个宠徒宠到没天理的故事。这是一个吃货如何被诱拐的故事。奇葩徒弟vs腹黑师父,究竟谁扑倒谁…【片段一】“尊上,你可得给我做主呀,好好的几坛千年陈酿,一夕之间,说没就没了!”师父微蹙眉,淡淡的瞥了一眼,躲在身后的某女,“他说的是真的吗?”某女眨了眨无辜的小眼睛,“那个……我听其他仙君说,酒仙的酒以香醇著名,我一时太好奇,没忍住……但是,老头!你骗我们,那个酒就像白水一样难喝死了!”“还有什么吗?”“没有了!”某女弱弱的说了一句。“听到没有,我徒儿说你酿的酒不好喝,回去重酿,直到她满意为止!”酒仙被这对奇葩的师徒雷得外焦里嫩,貌似话题不对吧!【片段二】“月上仙君,君悦那丫头把我的红线全弄断了!”月老前来哭诉。“月老,稍安勿躁,断了就断了吧,你乱牵红线不知祸害了多少对苦命鸳鸯!”某师父十分淡定。“可里面还有你和君悦的红线!”“什么!还愣着干嘛,快点去想办法接好啊!”尊上,说好的淡定呢!【片段三】“吃饱了吗?”某女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吃饱了,那就换我吃了!”“不好意思,都被我吃光了!”某师傅狡猾的勾起唇角,“没事,有你就行!”某女傻傻的上了贼船。shit!!谁说的月上仙君冰冷无情,分明是腹黑妖孽好不好!!传言害死人啊!!本文绝对甜宠,欢迎大家入坑!
  • 静守时光以待流年

    静守时光以待流年

    ①晓伊把脸凑近逸熙的面前问道“打不打!”逸熙的脸瞬间红了。“哈哈哈!你以为我要亲你啊!”晓伊捂着嘴笑着。逸熙的脸顿时黑了下来。“你变魔术的啊,脸一阵红一阵黑!”晓伊笑着,就没差在地上打滚了②“美女!”木澈看着晓伊放着电。对不起!我没有来电提醒!”晓伊看着木澈说道。③“你!”木澈黑着脸。“我!我很好!谢谢关心!”晓伊微笑着看着木澈说道。接着说“如果有口吃的话,请快点去医院,不然晚了没有门诊只有急救了!”木澈的脸更黑了“你你你”晓伊看着木澈说道“你真像煤炭。。”晓伊她外表嬉皮笑脸的模样,谁也不知道她曾经受过怎么样的痛苦。。。。
  • 镜转轮回

    镜转轮回

    一把残剑让一个活的diao丝变成了死的diao丝。一场冥婚,让他不得不背负起家庭的责任。一枚从未出现过的灵魂本源符文,为他奠定了装哔~咳咳,奠定了成为强者的基础。谜之音轻声道:“很多人都在举报,说你常年混迹于万界各大新手村,以吊打小朋友为乐,品德极其败坏。”某人脸色一变,正色道:“口胡!我也是弱势群体好不好。”
  • 梦,魇

    梦,魇

    第一次写耽美小说,不喜勿喷哈!(???__???
  • 小小萌妃万万岁

    小小萌妃万万岁

    现代顶级神偷穿越了。哇,成了14岁的超级无敌小美女。还是大将军的女儿。云晓晓对这个身份很满意。只是那什么太子,我滴夫君怎么可以是匹种马?坚决休掉休掉。王爷?怎么你们也来凑热闹?一个两个三四个,拜托,我现在还小,只想快快乐乐当一只小米虫,吃遍美食玩遍全国,你们全都请靠边站别来烦我了好么?
  • 凤逆天下:冥王毒宠邪魅妃

    凤逆天下:冥王毒宠邪魅妃

    身份的疑云浮出水面,暗杀排挤不断,还能忍?那就大错特错了,所以要放开胆子狠、准、稳、秒虐,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可是这个不要脸的男人是谁?当接近真相后,真相又被毁掉,身边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去,被认为是坏人的人却成为了好人,被认为是好人的人却成了坏人,她该如何抉择····PS:新书已发布,轻点右边作者有话说推荐第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