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和另外一对住在一起,请允许我不再把碟片塞进机器里去寻找他们的名字,而用女乙和男乙冠名,以便和我称之为女的、男的的那一对区分。相对于主角们,女乙和男乙是正常和易于为我们理解的一对,不像女的般病态的疯狂,也不是男的那种刻意的不知何解的恬淡。女乙靠出租房子为生,生活平常,性格朴素。男乙开了间餐馆,性情中充满童真,是个可爱的人物,有笑有哭,哪怕是在和卖话梅的谈生意,都让人觉得是出自天性的玩闹。对比我们那位作家先生,如果他和女的结成一对,该有一个多么欢乐而简单的结局。但爱情从来都是种寻求补偿的情感,致命的吸引力往往在不同和差异之间产生。就像在学校里,我们看到班花校花往往被长相破败的家伙泡走时给自己的解释:一般靓女都是配丑男的。
后来,男乙的母亲去世,在乡下留下了一个卖钢琴的铺子,男的和女的正为生计所愁,理所当然地到乡下卖起了钢琴。在乡下,远离了出版社和编辑,小说不再被提及。两人关系的焦点也仿佛变成了如何拥有一个欢乐乡村生活:开着借来的黄色奔驰车,在田野里夕照所及的范围中,仿佛开启了他们美好生活的新光景。
作家不适合卖钢琴,于是他男扮女装去抢劫警察局。女的在卖钢琴上好像有点办法,但她很快按照既定的发展一步步歇斯底里了下去,住到医院里,被绳子绑在床上。在正常的治疗方法无法控制精神的魔咒之后,她被割去了脑叶,植物人般的无知无觉。终于,男的再次穿上鲜红的长裙,偷进医院用枕头捂杀了她的生命。
她的生命像困住精灵的瓶子,一旦被打碎,精灵便开始发挥神力,小说出版了。他继续坐在明媚的阳光里写东西,偶尔停下笔,若有所思地看着那只跑过房间的黑猫。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万簌俱寂,男主角伏案疾书。一只雪白的猫突然幽幽地问他:“你在写什么?”男主角放下笔,想了想微笑说:“我只是在思考。”
旅行感悟:
一部让人掉眼泪的情色片。
我依然不喜欢这部电影,即使是那么深刻的爱情,但实在太痛苦了,那一朵野玫瑰,很刺,可是男主角却紧紧地握住她,最后玫瑰枯了,手也流血了。
如果要给这部片一个理由,是爱。
如果要给这部片一个情绪,是uncomfortable(不适)。
如果要给这部片一个定位,就是血腥爱情片。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又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吗?当然不是。美丽的身影有很多很多,玛莲娜当然是其中的一个。但不是所有美丽的身影都会成为美丽的传说。
电影介绍:
中文片名:《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英文片名:(Malena)
其他译名:《真爱伴我行》
国别:意大利
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
主演:莫尼卡·贝鲁奇
朱塞佩·萨法罗
长度:113分钟
时间:2000年
剧情介绍:
二战期间,西西里的某城镇上居住着一位美丽的女人玛莲娜,她是众多男人的幻想。少年雷托纳就是其中一个,为她夜间遗精遭到父母痛打。这里虽然不是战场,但人心里却展开了一场战斗。因为嫉妒、欲望,玛莲娜被迫开始卖淫,战后又被众人赶出城镇。当她残废的丈夫回来时,所有人只是嘲笑,只有雷托纳偷偷告诉了他妻子的去向……
影片是以少年雷托纳的视角展开的,美丽的玛莲娜是他的老师,他的性意识萌动从她开始。他和伙伴们每天放学就要奔跑到路边,等待着风姿绰约的玛莲娜从身前走过。他所能做的只是幻想,而周围那些成年男人却用快掉了眼球的眼神注视着她。虽然她是独居,但是丈夫在战场上,一般的男人只有眼馋的份了。
随着战争的进行,她丈夫阵亡的消息传来,同时玛莲娜在周围的人嫉妒和欲望下,丧失了工作,不得不卖淫为生。这下那些男人乐坏了。而女人更加嫉妒了。雷托纳从她那里得到了人生第一次体验。战后,玛莲娜被嫉妒的女人殴打出小镇,男人们保持了沉默。
旅行感悟:
看完了整部片子,片尾的主题旋律依然在耳边低缓地荡漾着。雷托纳转过头,目送着那个再为熟悉不过的背影渐渐远离。他知道这是最后一眼看她了。岁月会流走,他会慢慢爱上很多人,记住她们,然后再一一忘却她们。然而那个背影,却带着他青春期唯一的一段纯真之情渐渐地离开自己,他知道他会忘了所有他爱过和将要爱的人——除了她,她是唯一没有问过他会不会记住自己的人。再见了,祝你好运!这是他最后对她说的一句话。她回过头,对他笑了。她美丽的双眼里第一次正视了他的身影。
又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吗?当然不是。美丽的身影有很多很多,玛莲娜当然是其中的一个。但不是所有美丽的身影都会成为美丽的传说。玛莲娜走远了,那是因为战争。战争赋予了她更加夺目的光环,战争也给了她最最的冷漠与无情。是战争,将她一丝丝地撕碎蹂躏,残忍践踏。这个故事不是在说爱情,而是在徐徐见证战争的残酷如何刺破人生,嚼烂人性。看完这个故事,才知道导演要我们看清的是:战争究竟给了我们什么?
那就是又一部悲壮感人的战争片喽?当然也不是。如果是,玛莲娜频频摇曳的婀娜身姿早已在震隆的炮响、此起彼伏的枪声下灰飞烟灭了。然而,当她小心翼翼地提上玻璃丝袜,穿上细长的高跟鞋,袅袅婷婷地向我们走来时,大部分人和雷托纳一样忘记了要去怎么呼吸,玛莲娜的出现毫不费力地就将我们周围的空气抽成了真空。连她的背影都成为我们神圣膜拜的对象,她走过的地方就像天使刚过一秒,屏息无声。她就这样化生为美妙的女神走进了少年雷托纳的精神世界,完全地支配了他青春期的所有欲望、冲动、幻想,包括爱情。雷托纳和他的自行车跟随着玛莲娜的身影,穿过了人群,穿过了巷口,穿过了所有的流言蜚语和恶意诽谤,直到战争的结束。
他就这样看着她,躲在人群里看,躲在墙壁的角落里看,躲在大树上看,躲在庭院的大门外看。准确的说那算是偷窥。他为她去了教堂,他平生第一次虔诚的祷告只为祈求圣母玛利亚能够守护她,直到他可以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保护她为止。再等等,玛莲娜,给我时间让我长大,很快,你将由我来守护。十二岁半的少年雷托纳说。玛莲娜哭了,她在等待一个男人勇敢无私地来保护自己。
战争,无情地让美丽少妇披上了黑纱,没有一丝余地地夺走了她唯一用来支撑自己的爱情。玛莲娜依旧美丽,美丽到男人为之痴狂,女人为之憎恶。男人爱她,不是为了爱情,只是因为她的美丽;女人恨她,不只是为了自己的男人,更因为她有着她们嫉妒不来的美丽。战争的罪恶把她的美丽推向极至,然后再用她的美丽狠很地将她勒死。
对战争的最有力的控诉其实并非血腥咆哮枪声震天的场面,而是慢慢从一个人的身边夺去所有有温度的东西,最后包括那个人的身体。死亡的痛苦远不及对一个人的精神无止境的摧残与蹂躏。战争真正的恐惧永远不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而在人们平静祥和的内心。渐渐地,没有人肯卖给玛莲娜面包和食物,也没有人愿意雇佣她帮助她维持生计,大家聚拢一起仿佛都在不亦乐乎地等待看一场好戏,而这一切只因为她长得太过美丽与出众。在战争的怂恿下,人性的丑陋在这时开始张扬地抬头,驱使人们走向更深的深渊。有些男人愿意帮她,仅仅是屈从于身体的欲望。牙医、中士再到辩护律师,甚至身边的朋友,无一例外不是对她的美貌渴望已久。是他们把她逼到退无可退的地步然后再对她施舍假意的仁慈。当爱情轻而易举成为舆论的牺牲品时,战争的罪恶对人心的扭曲已漫溢到了高潮。
玛莲娜没有选择去死,她要活下去。战争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使她更快地看清了人们掩盖在皮肉下的真实面目,与其被舆论牵着鼻子走,不如大方地选择主导舆论。于是,玛莲娜做了妓女。她明白,和战争相比,她永远无力捍卫自己的身体,就和那些战场上正在拼命撕杀的男人们一样,不同的仅仅是威胁的来源。这是战争带给人性的一种巨大嘲弄,而她并不是在战场。同样显得软弱无力的还有雷托纳的愤怒,不是因为他只是一个孩子,而在于他真正的对手是战争,换作谁结局都会一样。雷托纳疯了,更多人以为他是中邪。人心在这时候就像小丑的出现,愚蠢到滑稽。玛莲娜站在雷托纳的面前,她吻了他,不是出于爱情,只因为她是个妓女。曾经无数次作为性幻想的美好对象,在战争的导演下,终于成为了雷托纳有生以来的第一个女人。战争抛给我们的炸弹又一次无声地在战场之外的地方炸开,血肉四溅。
战争结束了,很会见风驶舵的意大利人仿佛是以战争胜利者的姿态庆祝了它的结束,这个民族本来就缺乏原则。如今他们对玛莲娜的态度也一样。女人们集结在一起,粗鲁暴力地对玛莲娜拳脚相加,玛莲娜的衣衫被疯狂地撕扯,露出了白皙的乳房。围观的都是男人,没有一个上前阻止。他们的表情很怪异,是惊讶,是恐惧,是尴尬,是羞耻,是麻木,还是其他,又或许都有。站在人群里,雷托纳无疑是显眼的,他们大多曾是她的客人,他也不例外。然而现在,只有他在不断地痛苦,不断地愤怒,也在不断地绝望中挣扎,仿佛拳脚都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他是个孩子,有着没有被战争扭曲过的人性,在这里,他比周围那些大人更真实。这种极度的羞辱下,玛莲娜怨恨地看着那些男人们,他们是刽子手,曾经为了得到他们的渴望那么肆无忌惮,现在面对一个遭欺凌的柔弱女人,他们却沉默了。
令人错愕不及也是战争擅长表演的拿手好戏。玛莲娜的丈夫黎诺回来了,拖着残了一条手臂的身躯回来了。他没有看到家门口妻子的深情等待,换来的却是玛莲娜的不知去向。人们没有表现出对自己行为的丝毫悔意,而是很快地学会了遗忘,没有人愿意告诉一个战争归来的英雄的妻子的下落。就是这么冷漠的一群人,无数个战场上的黎诺们就是为了保卫他们而打仗,这群人却连一个因战争失去丈夫又继而失去父亲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这是多么的讽刺,直刺人心的悲痛!
到这里,影片差不多可以结束了,也许是希望安慰广大观众,黎诺最终在雷托纳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妻子。导演的高明在这时显露无疑。当黎诺无比尊严地挽着妻子回到原来的城市时,人们再一次震惊了。依旧是屏息无声的场面,黎诺和玛莲娜缓缓地走过人群,这里有牙医、律师,还有无数享用过他妻子肉体的人们,黎诺都知道,而他只是把眉头严肃成了一条深深的皱痕,像战争凯旋归来的英雄一般骄傲地接受人们的注视。镜头在这一刻凝固了,没有什么煽情的场面,然而我的眼睛却湿了。这就是战争,扭曲人性后,再塑造出人格的高尚,对比,烘托,就是这样的静默,给了心灵强而有力的震撼,让人们开始反省。战争究竟给了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