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54900000020

第20章 探索名人谜案(2)

另有说法认为貂蝉是董卓婢女。据《后汉书·吕布传》载,董卓很是信任吕布,但吕布却趁机与董卓侍婢两情相许,但又唯恐董卓识破,由此生出很多矛盾。因此人们认为使董、吕反目的貂蝉,实际上是董卓的婢女。

还有人认为,貂蝉是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载,曹操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向曹操请求说,吕布派部将秦宜禄外出求救,城破之后,请把秦之妻赐我为妻。曹操答允了。后关羽又多次提及此事,使曹操产生好奇心,城破后,抢夺了秦宜禄之妻。

元代杂剧中也有这段剧情,但将貂蝉与秦宜禄之妻合二为一了。

总之,貂蝉的故事,或出于小说,或出于戏剧,文人的渲染与演绎使她越来越不可捉摸。由于这些故事或多或少与史实有关,真真假假,更为难辨,以致历史上的貂蝉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就成为难解的悬案了。

■ 杨贵妃归宿如何

杨贵妃,即杨玉环,她的名字在中国真可谓是家喻户晓,作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她曾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为她吟诗作赋。但是,这位绝代佳人最后的归宿是怎样的呢?

《旧唐书·杨贵妃传》写道:公元756年6月,洛阳、潼关相继被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攻陷,唐玄宗怕长安不保,于是率领妃嫔子嗣及众臣一起向四川逃跑,逃至马嵬驿时,众臣认为是杨国忠、杨贵妃祸国殃民,导致叛乱丛起,请求赐杨贵妃一死,唐玄宗无奈,派禁军将领陈玄礼等将杨贵妃缢死于佛堂。

不过也有人认为,杨贵妃可能是死于乱军之中,杜牧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的“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都认为杨贵妃被乱军杀死于马嵬驿,而不是被强迫上吊而死。

还有人认为,杨贵妃并没有死,当时被缢死的只是一个侍女,至于杨贵妃,则被贬为庶人,下放于民间。

甚至有人说杨贵妃逃到了日本。日本史学家邦光史朗在《日本史趣集事》中写道:“杨贵妃漂洋过海到日本时,是在山口县的久津港登陆,死后就被安葬在久津的二尊院。”

其死亡真相如何,至今难辨。

■ 李白是怎么死的

唐代诗坛巨匠李白于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离开人间,卒于今安徽当涂,享年62岁。关于他的死因,一直有不同的说法。

我国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从医学角度进行研究推测,认为李白61岁时曾游金陵,往来于宣城、历阳二郡间。李光弼东镇临淮,李白决计从军,可惜行至金陵发病,此为“腐胁疾”之初期,即脓胸症,后回到当涂,最终死于当涂。晚唐诗人皮日休《李翰林诗》云:“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也认为李白是因醉酒致疾致命的。

另外,有人却认为李白是溺死的,因为李白爱酒,也爱月、爱狂,他在安徽采石矶夜游,因喝醉了酒而下江捉月亮,不幸溺水身亡。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称:“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看来,李白的死因与醉酒有关,那么究竟是病死的还是溺死的呢?看来只能是一个谜了。

■ 骆宾王的生死之谜

骆宾王是初唐著名诗人,位列“初唐四杰”之一。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郁郁不得志的骆宾王跟随扬州刺史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曌檄》。据说,武则天看了檄文后,赫然变色,忙问是谁写的,当听说是骆宾王所为,十分惋惜地称骆宾王有宰相之材,却不为自己所用。

但扬州兵变仅三个月就失败了,《新唐书·骆宾王传》称兵变失败后,骆宾王亡命逃遁,下落不明,他的下落竟成了难解的谜案。

有说法认为骆宾王是被杀害的。《旧唐书·骆宾王传》、《资治通鉴》、《新唐书·李■传》均认同这种说法,称兵变失败后,骆宾王等准备入海逃往高丽,抵海陵(今江苏泰州),遇风浪受阻于遗山江中,被部将王那相所杀,传首东都,并牵连全家和族人。骆宾王的世交宋之问在《祭杜审言学士文》中,也言骆宾王是被杀害的。

还有说法认为骆宾王逃匿于今江苏南通一带。据明人朱国祯《涌幢小品》记载,明正德年间在南通城东发现骆宾王的墓,墓主衣冠如新。此墓后来迁往狼山,遗迹至今犹存。

到了清代,陈熙晋在《骆临海集笺注·附录》中又说,雍正年间有自称李■(即徐■,徐敬业系其孙)三十七世孙的李于诗,曾言家谱中所传,扬州兵变失败后,骆宾王与徐敬业之子一起藏在邗之白水荡,以后骆宾王客死崇川。骆宾王墓就是徐敬业之子修的。

此外,还有说骆宾王后来削发当了和尚的,认为兵变失败后,官军没有捕获徐敬业和骆宾王,因害怕武则天治罪,便以假充真,函首以献,骆、徐两人后都落发为和尚。唐朝《本事诗》记载,宋之问曾打听到骆宾王出家于杭州灵隐寺。

还有人说,骆宾王是投水而死的。

现世对骆宾王下落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兵败后骆宾王究竟是死还是生。有的说骆宾王在兵变中被杀害,有的说他未死,而是逃了出来。有关骆宾王的下落,由于史籍记载相互矛盾,形成了种种猜测,至今难以定论。

■ 黄巢死因探秘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公元875年举兵,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还曾经建立过大齐政权,后来于公元884年失败,历时10年。对于黄巢的最后结局,往往有不同说法,官书和野史稗语、民间传说颇有相左处。仅《新唐书》和《旧唐书》两部正史的记载就有相当出入。

《新唐书·黄巢传》称,黄巢战败,退至狼虎谷(今山东泰安境内),让其部将、外甥林言割下他的头去献给官军,以谋取富贵,林言不忍下手,于是黄巢自杀而亡,后林言带着黄巢的头去献官的过程中,被沙陀人追杀,林言也被杀。

《旧唐书·黄巢传》则称,黄巢退至狼虎谷时,林言将黄巢及其弟黄邺等7人杀害,并将其头送与徐州军阀时溥。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也赞同这种说法。不过,还有人认为黄巢不是被林言杀害,而是被原起义军的二号人物尚让所杀。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黄巢并没有在狼虎谷被杀,而是在他被包围在狼虎谷后,自己剃了头发,化装成和尚逃到河南,居住在河南南禅寺,法号翠微禅师,一直到死;也有说他迁居明州(浙江宁波)雪窦山,又取法号雪窦禅师,并称他死在明州。

“假作真来真亦假”。封建史书的偏失,以及时空的错位,使得黄巢之死再难证实了。

■ “烛光斧影”与宋太祖之死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称帝,是为宋太祖。公元976年赵匡胤驾崩。但是,对于他的死,正史中却没有明确的记载。《宋史·太祖本纪》载:“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授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如此简单的两句话,是根本没法确认赵匡胤的死因的。因此,他的死,也成了历史上一个难解之谜。

据《湘山野录》载,开宝九年十月,天气严寒,宋太祖赵匡胤急唤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进入寝宫,当时宫内只有他们二人自酌自饮。酒过三巡,已是夜深了,他见晋王赵光义总是躲在后边,极其害怕,自有几分得意。赵匡胤见殿前雪厚数寸,便用玉斧刺雪。当夜赵光义留宿于寝宫。第二天清晨,寝宫里便传出宋太祖赵匡胤驾崩的消息。赵光义按遗诏,于灵柩前即皇帝位。

另据《烬余录》载,赵光义很喜爱已归降的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费氏。但后蜀亡后,费氏被赵匡胤纳为妃子。某日赵光义趁宋太祖熟睡之际,趁机调戏花蕊夫人,宋太祖惊醒,要用玉斧砍他,等到皇后、太子赶到之时,赵匡胤已经只剩一口气了。赵光义趁机逃回自己的王府,第二天宋太祖赵匡胤就死了。

不过也有人认为宋太祖并非赵光义所杀,司马光《涑水纪闻》载,赵匡胤临死时,赵光义并不知情,也不在宫中。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烛光斧影”疑案。孰真孰假,不得而知。

■ “八贤王”的原型是谁

在杨家将的故事中,经常会出现一位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他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在当时朝中,他似乎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杨家将的故事是根据一定历史依据创作的,这位八贤王也不会是凭空捏造的,但他的原型是谁呢?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宋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赵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亡,死时仅23岁。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中老令公杨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昭也未任边关统帅,因此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不会发生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赵德芳之兄)。他聪明英武,喜怒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

宋太祖传位给皇弟太宗,赵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他为武功郡王,但仍对其充满戒心。后来,赵德昭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绝不会得到善终,于是自刎而死。

人们对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让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帮助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但是,赵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与八贤王沾边?

因此,又有人认为,八贤王之称得之于太宗第八子赵元伊。当时的人称他为“八大王”。虽然,这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甚远,但他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

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逸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

■ 岳飞死因之谜

岳飞是南宋抗金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出身贫苦农民之家。绍兴十年(公历),他率军在郾城一战,大败金兀术统率的金兵主力。金军中曾流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悲叹。

可是,在收复中原即将实现的大好形势下,朝廷却将他强行召回。第二年10月,岳飞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抓捕入狱,12月29日(1142年1月27日),岳飞与其子岳云及部将高宪被秘密杀害于“风波亭”。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是秦桧杀害了岳飞,但若没有宋高宗赵构的支持,秦桧不敢也没有权力来杀害岳飞。但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害一个立下赫赫战功、保家卫国的忠良呢?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高宗眼见岳飞一心要“迎二圣”,而徽、钦两帝一旦回来,自己的皇位就不保了。他害怕中原光复,因而杀了岳飞。

也有人认为这是宋高宗为了取悦于金人。当时赵构正急于与金人议和,金人将除掉岳飞作为议和的一个条件。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赵构是怕岳飞在外久握重兵,日久难制,对自己的统治不利,因而下令杀害了岳飞。

但岳飞究竟是基于哪一条原因而遇害的,却始终是一个谜。

■ 是否真有济公其人

有关“专管人间不平事”的济公的传说和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广,济公到底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是人们根据自己愿望造出的神,这桩历史公案至今没有了结。

认为济公确有其人其事的,如明代田汝成,他在《西湖游览志余》十四《方外玄踪》中明白无疑地断定南宋确有其人济颠。始于清代就着手编纂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型工具书《辞源》,对济公的生卒写得更是翔实。这部我国最大的辞书在“济颠”条目下,作了确凿的认定,其结论的准确性、科学性当是毋庸置疑的。

由此可断定,济公确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个在嬉笑怒骂中扶危济困、抱打不平,而又酒肉不忌,玩世不恭的“疯”僧,的的确确生活于南宋时期。济公的故事至今仍活在民间。

同时,以济公为题材的小说作品也矗立起一座艺术丰碑。据孙楷第、傅惜华先生查考,较为著名的有这样几部:王梦吉撰写的《济公全传》三十六则;务世堂刊本《济公大师醉菩提全传》二十回;日本宫内省收藏的《济公传》十二卷等等。所有这些传世之作,都集中写了南宋时济颠济困扶危、嘲弄官府的故事。

人们为纪念这位“哪里不平哪有我”的活佛,在西湖的“虎跑”还建有“济颠塔院”,并塑有半立体的济公石雕。雕像左右还有四幅浮雕《济公斗蟋蟀》、《古井运木》、《飞来峰传说》、《装疯扫秦》。苏州的西园寺也有济颠塑像。

尽管权威性的典籍辞书对济公的存在作了认定,但历史上对这一结论还是有人表示怀疑,学术界争论更烈,众说纷纭,有人疑信参半。

更有人完全否认有济公其人。《花朝生笔记》说:“实则南宋初无是人,乃因六朝释宝志而讹传者也。”释宝志何许人也?据《南史》卷七十六载,释宝志是南北朝时期大名鼎鼎的和尚。

关于释宝志和尚的行踪和事迹,《南史》记载得十分详尽:“齐宋之交,稍显灵迹,被发徒跣,语默不伦。或被锦袍,饮啖同于凡俗。恒以铜镜剪刀镊属挂杖,负之而行。或征索酒食,或累月不食。预言未兆,识他心智。”

从中可以看出,他有时披头散发,有时穿起锦袍,有时胡说八道,有时饮酒食肉,于是人们称他为颠和尚。此后宝志误传为宝济,志公便演变为济公、济颠。

济公到底有无?认定有者,是经典性的辞书;推断无者,也有史料并作过考证。因此,很难定论。要彻底解开这一历史哑谜,一时恐怕很难。

■ 明建文帝生死之谜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又称明惠帝。然而,他刚即位不久,后来的明成祖燕王朱棣就以讨伐齐泰、黄子澄为名,起兵北平,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1402年,燕兵攻陷南京,燕王登基。

但是,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生死不明。后来,有关建文帝下落的说法颇多,明成祖也不放心,成为他的一块心病。综合各种流传的说法,对于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有两种。

一是“焚死”说。

《太宗实录》载,明成祖望见宫中烟起,急忙派人扑救,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建文帝最终在奸臣的威逼下自杀。但奇怪的是后来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却无法找到建文帝的遗骸。同时,明成祖为让天下知道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坟墓位于何处,无人可知。

二是“逃亡”说。

有人认为在南京城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住进宫内,死后葬于京郊西山。

据说,后来明成祖曾派人四处寻访建文帝的下落,均没有结果。另据传言,郑和下西洋的举动,其目的也是寻访建文帝,因为明成祖是怕他逃亡到了海外。

至于真相如何,早已不得而知了。

■ 努尔哈赤死因之谜

努尔哈赤,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奠基人。关于他的死因,史学界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定论。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是被袁崇焕的炮火所伤,郁闷而死,还是因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

据史料记载,后金军队攻打宁远城时,遭袁崇焕率领的明军猛烈炮火的攻击,后金军队严重受挫。宁远城下,八旗官兵血肉横飞,尸积如山。在攻城的第三日,后金军队便撤兵而去。

同类推荐
  • 思棠心语(下)

    思棠心语(下)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寓所。一种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有其自身的传统,传统是文化的根,民族的魂。
  • 中华寺庙

    中华寺庙

    我国的佛教寺庙有三大类型,这是由佛教传入我国的路线形成的。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最早从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
  • 中国涉县女娲祭祀文化

    中国涉县女娲祭祀文化

    为了进一步向全国推介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已经列录国家级名录的,我们决心利用出版专著这种形式,组织县内外的专家和作者进行编著,有计划分步骤地出版发行。本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望社会各界多提宝贵意见。
  •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 丝路驿花:阿拉伯波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丝路驿花:阿拉伯波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古道西风,驼铃频响,漫漫的陆路丝绸之路将中国和阿拉伯世界连接起来。多少次危险之旅,中国人步履维艰送去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内心充满走进神秘阿拉伯的激动与幸福。多少个沙漠之夜,阿拉伯人仰望星空,讲述着比一千零一夜还多的故事,其中不乏对中国文化的憧憬与梦想。宝船浩荡,海风长空,茫茫的海上陶瓷之路又在中国和阿拉伯之间增加了新的交流渠道。中阿两地的船队满载着中阿人民的希望,克服了比郑和下西洋、比辛伯达七次航海救灾要多的困难,驶向对方之港。在这种文化交流的大潮里,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形象就像丝路花雨,润物细无声的浸滋着阿拉伯文学的沃土。
热门推荐
  • 扶起倾斜的天平:单亲父母的教育心经

    扶起倾斜的天平:单亲父母的教育心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因离异或丧偶等原因所形成的单亲家庭不断增多,而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随之日益突显出来……单亲家庭作为家庭形式的一种,未必会对孩子造成灾难性的伤害。单亲孩子一一样可以健康成长,甚至出类拔萃,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单亲的现实。本书对单亲父母的心理、情感,单亲子女的教育以及爵婚家庭的孩子教育等问题均有深入分析和具体建议,希望能为单亲父母及孩子提供一个家庭自助的平台,用自己的双手扶起内心深处那架倾斜的天平!
  • 异界王座

    异界王座

    讲述了一名现代被冤枉的一名男子,枪毙后无意进入了与世界平行存在的第四空间,那里的一切与他所认识的一切都不同,于是,一个二货闯异界的故事开始了
  • 天宫别传之千年泪

    天宫别传之千年泪

    :她,圣天王朝隐藏水家的唯一继承人。拥有着绝世的容貌和与生俱来的傲人气质。一个偶然的契机,隐藏了十七年的她终于踏上了江湖。从此,天下将不复平静。一场场腥风血雨的惊魂之战一段段震撼人心的爱恨情仇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生死离别她,一个风华正茂的绝代女子,又该如何招架?
  • 琴弦拉开你我的涩涩青春TF

    琴弦拉开你我的涩涩青春TF

    因为游乐场的偶遇,主角们展开了一次爱的旅途,当女主遇到帅气可爱迷人的男主时,应该怎样招架呢?
  • 异能掌控

    异能掌控

    意外获得稀有能力的他,为寻找消失的父亲,展开了一场奇幻的人生....进入异能学校的他又将如和展现自我作为....惨遭他人陷害,勿入黑暗深渊的他又该如何脱险....正义与背叛他该如何选择....古墓探险,奄奄一息只为寻找父亲踪迹....但不知惊天秘密慢慢浮出水面....毁灭一切,拯救一切掌控万物一切尽在....异能掌控!
  • 有感晴天

    有感晴天

    我就是一个凡人,吾常尝试坚信自己,余于每日生活之有感,愿不辱尔之静阅。
  • 愿望树下的他

    愿望树下的他

    她发现现在的一切都不是她的,她努力找回她自己的,却被他人用奇怪的目光看着……她遇见了他,她找到了那棵愿望树下的他,可结果……
  • 三品鸟诗歌集

    三品鸟诗歌集

    诗歌,是人的精神世界,能够体现人类的感情世界。诗歌,丰富多彩,有很多的思想在里面,更是人一生的财富。我爱诗歌,愿意为他献出我的生命。
  • 我爱上副市长的外甥女

    我爱上副市长的外甥女

    我,郝帅,年轻的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认识了副市长王志鹏的外甥女金玉凤,并且爱上了她。婚后发现,金玉凤并非王志鹏的外甥女。那么,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的前女友怎么对待她?周围的人们怎么对待她?我和她的婚姻的结局如何?故事由此展开。
  • 有钱人的秘密

    有钱人的秘密

    谁都想成为最富有的人,大家也都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得到财富,这本《有钱人的秘密》就道出了通向成功、迈进财富殿堂的真理,可以给你一些启迪如何告别负资产,远离那些可恶的债务?如何白手起家,赚到第一桶金?如何理财,创造更多财富?如何避免财产贬值,巩固你的财富?如何让钱生钱,缔造财富神活?本书部可以帮助你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