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54900000028

第28章 洞察地球的奥秘(1)

■ 地球形成之谜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在中国,自古就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在西方,也有上帝创造了地球的神话。但这些都只是传说,并不能解释地球的形成之谜。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星云假说”。他认为,几十亿年前,太阳系只是一团庞大的旋转的原始星云,里面充满了某种气体和宇宙尘埃。后来,无数不停旋转的气体云聚集到了一起,却又互不相让,在推撞、挤压中产生了高温,这才有了太阳。

在太阳的周围,也形成了一个围绕着它的赤道旋转的星云盘。星云盘中的物质,在旋转中又不断地碰撞和吸附,渐渐形成不同的圆团,小圆团不断地向比自己大的圆团靠拢,成了更大的圆团。地球和其他行星,就是在这些原始行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1796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提出了另一种“星云假说”。他认为,太阳系本是一团高速旋转的高温星云,它在冷却过程中,逐渐收缩,旋转速度越来越快,离心力使得星云赤道附近渐渐凸出,当星云外缘的离心力超过自身引力的时候,这些外缘物质就脱离了太阳,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团块。

这个团块没有逃出太阳的引力范畴,继续围绕着太阳旋转,经过凝聚和冷却,就变成了行星(包括地球)。

另外,法国博物学家布丰提出了“碰撞假说”。他认为,几十亿年前,某一星体与太阳发生碰撞,使大量物质从母体中分离出来,这些物质在继续运行的过程中,逐渐冷却、积聚,形成了包括地球在内的许多行星。

还有人认为,太阳本身是一颗双星,一个巨大的行星路过这里,撞坏了其中一个,幸存的那个就是现在的太阳,被撞坏的那个分裂成许多大碎块,就变成了太阳周围众多的行星(包括地球)。

目前,根据现代空间探测的成就,科学家普遍倾向于支持“星云假说”。

■ 地底下是什么

古人认为,天有九层,地也有九层,所谓“九泉之下”、“十八层地狱”,指的就是这些只可清谈、无法验证的地方。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内部可以分成好几个同心圈层。粗略地看,它大致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又称“中间层”)、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是地球外部的一层坚硬外壳。它由各种岩石组成,上部主要由花岗岩类的岩石组成,而下部则主要由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的岩石组成。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高原和山地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是6千米,最薄处仅2千米。地壳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1%,质量却只占地球总质量的0.2%。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位于几十千米以下到2900千米左右的深处,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82%,质量占地球总质量的67.8%,可分为两层。据推测,上地幔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成分除硅、氧外,铁、镁显著增加,铝则退居次位;物质状态为固态结晶质,但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下地幔的物质成分除硅酸盐外,金属氧化物与硫化物显著增加,温度、压力、密度增大,可能是固体,地幔物质常处于熔岩状态,成为岩浆的发源地。

地核是指地幔以下到地球的核心部分。地球中心压力可达350万个大气压,温度约为3000~5000℃,它的半径大约是3400千米,体积约占地球总体积的17%,质量却要占地球总质量的31.5%~33%。

关于地核的物质组成,科学界尚有不同的争论。一般认为,外核可能是液体,温度在3700℃以上,由液态的铁、镍等物质组成;内核可能是固体,温度在4000~4500℃之间,由极高压下结晶的铁镍合金组成。它的密度大约每立方厘米13克,是地壳密度的4倍多。

■ 地球在膨胀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地球的体积是1.1万亿立方千米。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地球的实际体积比这个数字更大,因为它在不断地膨胀。

地质学家在收集大西洋中脊东西两侧的大量资料时,看到了令人吃惊的一幕:大洋的底面在不断扩大!由于海底火山不断涌出熔岩形成新的地壳,海脊西侧的旧地壳便被向外推移过去,大西洋的东侧海底正在向东移动,西侧海底在向西移动,这一切都表明大洋底部在扩张。

海底扩张,导致1910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理论。他提出,所有大陆在很久以前都曾全部合成为一块超大陆,以后超大陆逐渐破裂、分离形成了北美大陆、格陵兰大岛和欧亚大陆大部分,以及南美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和澳洲大陆。

现在的大陆仅是我们地球外层几个巨大板块的最上面部分,板块的边界都是有着剧烈地质活动的地区。火山、地震频频发生,熔岩在这里从地球深处涌上来形成新地壳。

两板块碰撞,那里便耸起高大的山脉,同时有强烈地震发生。由于海底扩张,影响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地心的密度逐渐变小,而地球的体积愈来愈大。由于体积的增大,使它自转的速度也降低了。

■ 地球会一直自转吗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地球的运动是一种标准的匀速运动,一年四季都不变。伟大的牛顿将整个宇宙天体的运动,看成是像上好发条的机械一样,准确无误。

但澳大利亚阿得雷大学的地理学家认为,地球的自转速度在越转越慢。

美国科学家威尔斯分析了许多珊瑚虫化石,从这种生物坚硬甲壳上的年轮和生长线得知,在3.7亿年前,地球上的一年等于395天,而现在只有365天。据此推论,在2亿年前,恐龙统治着整个世界,当时一年有385天,一天仅为23小时。当第一批植物离开水向陆地生根时,距今约4亿年,那时一年有405天,一天只有21.5小时。在原始海洋拥有丰富的无脊椎动物,开始诞生有保护骨骼的脊椎动物时,是距今6亿年前的事,那时,一年不少于425天,一天仅为20小时。

由于地球的转速在逐渐变慢,从而使一天的时间越来越长。美国航天局研究人员发现,地球每天的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1/700秒。

通过石英钟计时观测日地的相对运动,还发现在一年内地球自转存在着时快时慢的周期性变化:春季自转变慢,秋季加快。

是什么在影响地球的转动呢?

科学家解释为:一是月球与地球间的引力在数亿年的时间内减小地球的转速;二是冰川期后极地冰块的融化在几千年内造成地球形状及其转速的改变;三是固体地核与胶状地幔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地球在数十年间的短期变化;四是飓风和海流扰乱大气系统,从而造成地球转速的减慢。

除了地球的自转外,地球的公转也不是匀速运动。这是因为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椭圆,最远点与最近点相差约500万千米。当地球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离太阳越近,受太阳引力的作用越强,速度越快。由近日点到远日点时则相反,运行速度减慢。

那么,地球最初是如何运动起来的?未来将如何运动下去?其自转速度会一直变慢吗?目前还不得而知。

■ 地球南北磁极互换之谜

人们都知道,地球是个大磁场,南磁极(S极)在地球北端,北磁极(N极)在地球南端。

但是,在地球的某些角落,古老的岩层保持着与现代磁场相反的极性,使指南针到那里会发生紊乱现象,你一定会感到惊奇。

1906年,法国科学家布容意外地发现,法国司巴夫中央山脉地区的岩石具有与现代磁场方向相反的磁性。随后,其他科学家也相继发现了许多这样的事实。于是,人们开始相信,地球磁场不是永恒不变的,整个地球磁场曾经发生过颠倒,南磁极与北磁极曾经对换过位置。科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磁极倒转”。

通过深入研究,科学家们还发现,磁极倒转现象曾经多次发生,仅在近450万年里,就可以分出4个极性不同的时期。更详细的研究则证明,纵然在同一个时期里,地球磁场方向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发生过一些历时较短的极性变化。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地球磁场方向发生这种反反复复的变化呢?

1979年,有科学家提出,这是因为巨大的陨石撞击穿过地壳,深入地幔,从而使地幔对流和外地核物质的流动方向发生根本改变,引起地球磁极倒转。遗憾的是,还没有证据表明,在已发现的陨石坑的形成期,都有地球磁极倒转同步发生。

1989年,美国科学家缪拉发表了气候变化导致地球磁极倒转的见解,却未能获得大多数研究者的赞同。因为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正是地球气候比较温暖、比较稳定的时期,地磁极性为什么却也多次发生变化呢?

于是,有人提出地磁倒转是地球本身变化的结果,不过这同样缺乏必需的证据。

■ 神秘的国际日期变更线

在地球仪上,有一条纵贯太平洋的直线,这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是一条神秘的线,同一时刻它的东西两侧竟是不同的两天。因为有了这条线,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就不能够同时辞别旧岁迎来新年,而是有早有迟。比如,我国就是第十二个跨进新年的国家。

国际日期变更线将地球分为东西两半部分,从0°经线往东到东经180°为东半部,从0°经线往西到西经180°为西半部。而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是重合在一起的,它既是地球的最东端,又是地球的最西端。

国际日期变更线因照顾附近地区和国家居民生活方便,不致被直线“一分为二”,所以这条线的个别线段略有曲折。地球上每一个新的日期就从这条线开始,所以这条线两侧日期永远不相同。

位于日界线西侧的汤加王国,是全世界最早迎来新年的国家,而紧靠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国,则是全世界最后辞别旧岁的国家。当汤加已是2006年元旦凌晨l时的时候,西萨摩亚才是2005年12月31日凌晨l时。

这两个大洋岛国之间,东西相隔不过两三百千米,仅是一线之隔,日期却始终差一整天。

目前,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因此,旅行者就有连续过两个元旦和过不上元旦的时候。比如,你在1月1日那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乘飞机或轮船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那么,你在日界线东侧又要重新过一个元旦;相反,如果你在12月31日那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从东向西越过日界线,那么,你只好再等一年才能过上元旦。

■ 冰期的形成之谜

所谓冰期,是指地球历史上大规模的寒冷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不仅地球的两极和高山顶上有冰川分布,就是一些纬度较低的温带地区和低矮山岭上,也分布着许多冰川。

地球的历史告诉我们,全球各地在地质历史中曾发生过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纪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冰期和第四纪冰期。而每次大冰期又是由许多小冰期组成的。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是70万年前开始的,至今已发生过7次小冰期,每次持续时间为9万年之久,而两次冰期之间总是伴随着大约1万年的温暖的间冰期。

那么,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寒冷的冰期呢?

德国地质学家希辛格尔在1831年提出,第四纪冰期的出现与第三纪的造山运动有关。后人发展了他的观点,认为冰期的发生是由于造山运动所造成的海陆分布不同。但是人们很快发现,造山运动剧烈的时期与冰期并不完全吻合。

1896年,瑞典地球物理学家阿列尼乌斯,提出了植物可能是产生冰期的祸首。他认为植物大量繁殖的结果,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大量消耗。当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到现在含量的一半时,就会使地球的年平均温度下降4~5℃,足以导致中、高纬度地区广泛发育冰川,产生冰期。

冰期的出现又会减缓植物生长,从而使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恢复正常。于是气温又逐渐升高,冰川消退,出现间冰期,植物又开始繁盛起来,为另一次冰期到来准备了条件。

但是,历史上植物十分茂盛时期之后,并没有出现冰期。相反在6亿~7亿年前的古代,生物运动没有现在繁盛,却有震旦纪大冰川的出现。因此上述说法缺乏充分依据。

为了弥补这一说法的不足,有人提出了尘幔说,认为是由于地球上火山的猛烈喷发,大量的火山灰尘给地球撑起了一把尘埃大伞,张起了一道尘幔,于是,阳光就再也照不到地球上了,冰期由此而生。然而,造山运动也是火山极盛时期,但并不是每次造山运动后都有冰期接踵而来。

1920年,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的天体物理学家米兰柯维奇提出了天文说,认为地球上所以有周期性的冷暖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地表受到的太阳光照不均匀,而造成受热不均匀,无非是地轴的偏斜,地球的颤动以及地球本身是椭圆的,在围绕太阳转动时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差……

目前这一天文假说成为当前最受拥护的冰期成因假说。但这一假说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充其量只能解释一个大冰期中的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而没能回答整个大冰期产生的原因。

■ 岩石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岩石,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界为此还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

1775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认为,花岗岩和各种金属矿物都是从原始海水中沉淀而成的。后来,英国地质学家詹姆斯·赫顿则认为花岗岩等不可能是在水里产生的,而是岩浆冷却后形成的。

这场争论持续了几十年,谁也没说服谁。而现在,科学家们借助于先进的设备,已摸清了岩石的来龙去脉。

如果按质量计算,在地壳中约有3/4的岩石是由地球内部的岩浆冷却后凝结而成的,人们称它为“岩浆岩”或者“火成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有少数的岩石是泥沙、矿物质和生物遗体等长期沉积在江湖和海洋底下,经过长期紧压胶结,以及在地球内部热力的作用下,变成了岩石,人们称它为“沉积岩”,如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等。

岩浆岩和沉积岩形成之后,受地壳内部的高温高压的作用,改变了性质和结构,就形成了另一种岩石——变质岩,如石英岩、大理石岩等。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这三种岩石之间还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埋在地下的变质岩可以被地壳运动推到地表面,在地表面再形成新的沉积岩。

■ 地球上最厚的地方

地球最厚处,指的是地心和地球表面距离最大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在哪里呢?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其实不然,位于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峰才是地球上最厚的地方。

钦博拉索峰海拔6272米,从地心到山峰峰顶为6384.1千米,我国的珠穆朗玛峰虽然为世界第一高峰,但是由于它从峰顶到地心的直线距离只有6381.949千米,比钦博拉索峰到地心的距离少2.151米。所以,从地球厚度上来说,珠穆朗玛峰只好让位于钦博拉索峰了。

钦博拉索峰位于安第斯山脉西科迪勒拉山,位置南纬1°28′,西经78°48′,是厄瓜多尔最高峰。曾长期被误认为是安第斯山脉的最高峰。

它是一座休眠的死火山,有许多火山口,山顶多冰川,在约4694米以上,终年积雪。1880年,英国登山运动员怀伯尔首次登上峰顶。

同类推荐
  • 忍者

    忍者

    这是一部讲述忍者文化的发展及其相关内容的读物,通过大量的文字与图片,真实还原忍者的发展历程。全面解读忍者的诞生,发展的流派,兵器的使用以及忍术的秘籍。深度展现忍者隐秘与真实。本书还配有大量的珍贵图片与手绘图,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忍者这一特殊的族群。
  • 中华民俗万年历

    中华民俗万年历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些都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但是随着洋节日的冲击,国人对于自己传统佳节反而越来越不熟悉了,比如七巧节、鬼节,特别是传统的结婚习俗、生育习俗几乎被我们所淡忘。本书将中华民俗和中华诸神传说融为一体,让你将它们彻底了解清楚!
  • 丝路驿花:阿拉伯波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丝路驿花:阿拉伯波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古道西风,驼铃频响,漫漫的陆路丝绸之路将中国和阿拉伯世界连接起来。多少次危险之旅,中国人步履维艰送去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内心充满走进神秘阿拉伯的激动与幸福。多少个沙漠之夜,阿拉伯人仰望星空,讲述着比一千零一夜还多的故事,其中不乏对中国文化的憧憬与梦想。宝船浩荡,海风长空,茫茫的海上陶瓷之路又在中国和阿拉伯之间增加了新的交流渠道。中阿两地的船队满载着中阿人民的希望,克服了比郑和下西洋、比辛伯达七次航海救灾要多的困难,驶向对方之港。在这种文化交流的大潮里,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形象就像丝路花雨,润物细无声的浸滋着阿拉伯文学的沃土。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思想课堂-家庭笔记

    思想课堂-家庭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热门推荐
  • 逆女成凰废材三小姐

    逆女成凰废材三小姐

    她,杀戮,残忍,一手医术,银针是她救人的工具,亦是她的杀人武器。血月,21世纪血皇组织的一员。一朝穿越到异世,再起风雨。他,冷酷无情,遇到她以后,沦陷了。她说“不管你是谁,什么身份,我认准了你,就不准你背叛”。他说“我宁愿自己下无间地狱,也不愿伤你分毫”。新建的扣扣2200733264新建的群号欢迎加入小说讨论组,群号码:594998847有什么意见,加我扣扣。
  • 超能玄奇

    超能玄奇

    生存法则之强者生存。在这个充满着异能与高科技的世界,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各种资源的抢夺,是对权力的渴望?还是人性的泯灭?弱者,在这个时代只有被蚕食的命运,是毁灭?还是重生?奋战到底还将有一线生存的曙光。一位生于乱世的少年,家园被乱世的洪流无情的摧毁,希望的曙光是否还存在?!对于生命的渴望,少年不得不去逆天改命……
  • 篮球无极

    篮球无极

    总要有一本书来讲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真正的大地上,没有各种异能,没有逆天成长。他们只是一群孩子,一群单纯到用青春去拥抱篮球的孩子,他们用汗水浇灌这属于他们的篮球梦,这也是篮球者一生的追求!他们想绝大数人一样,爱上篮球,为篮球所痴狂,所迷恋,但这是有股最真实的快乐在内心呼唤,然后篮球的野性飞扬!他们把自己叫做……唉,他们把自己叫做什么?
  • 画中仙之丢失的梦

    画中仙之丢失的梦

    这次有点玄幻,会很短,要是各位喜欢的话,就多多支持,如果这次写的行的话,我会再写一本多的,谢谢各位,要是看完没有小说看的话,可以看看穿越之错爱一世,也是我的作品谢谢人生如梦,梦如人生,画里画外,到底哪里是梦,哪里是醒。[如梦令]万年后她为他穿越而来,已是他的弃后,他们师兄弟为她又会做些什么。
  • BTS彼岸和你

    BTS彼岸和你

    花开一千年叶落一千年彼岸最远的距离生生世世不相见你不在了,我便陪你。
  • 榴弹炮科技知识(下)

    榴弹炮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薰衣草恋爱

    薰衣草恋爱

    她们,是四个情同姐妹的好朋友,入学第一天,就和传说中的校草结下了恩怨。果然是冤家路窄,竟然和校草是同桌!那他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呢?
  • 跟随勇敢的心

    跟随勇敢的心

    记住一些词,记住一些人和书的名字,会有助予生活。谨以此书纪念那些“透过眼前浓雾而看到了远方”的人。他们曾携着电、裹着雷,闯进一个青年不眠的思想之夜:为反乌托邦咯血而死的奥威尔;战争中当逃兵的“德国良心”伯尔;苏军炮塔下镌写“布拉格精神”的克里玛;见证俄罗斯伟大精神夜晚的巴纳耶夫;与精神“鼠疫”殊死搏斗的加缪;替百万亡灵起诉“古拉格”的索尔仁尼琴;孤独讲述“人,岁月,生活”的爱伦堡……稿纸的背后,是流亡、牢狱、枪声,是过早逼近的坟墓和匆匆竖起的纪念碑。
  • 清苑路尘

    清苑路尘

    你总在我的身后,替我做好最完美的准备;但,你可知,我也能为你撑起一片天。
  • 莲花娘子

    莲花娘子

    [花雨授权]他不是说要把一辈子许给她吗?她爱他,为了能与他长相厮守,他怎能在为她描绘美好结局的时候,送她一杯毒鸠,咒她肠穿肚烂?!感情难道终究是场赌博?原来感情也要勾心斗角,原来,付出永远意味着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