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54900000059

第59章 困扰人类的谜团(1)

■ 大海是人类的故乡吗

人们现在已经普遍相信,人类是由古猿中的一支进化而来的。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时间可以概括为:拉玛古猿—南方古猿—猿人。其中,拉玛古猿生活在1400万年~800万年前,南方古猿生活在400万年~100万年前,猿人生活在170万年~20万年以前。

值得注意的是,在拉玛古猿和南方古猿之间,有着一段长达400万年之久的空白期,这段时期被称为“化石缺环”。因为在这段长达400万年的时间里,科学家没有找到任何过渡生物的化石,这就给经典的人类起源理论提出了难题。

1960年,英国人类学家哈代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化石空白期的人类祖先,不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中,在人类进化史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

他认为,在距今800万年~4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海水淹没了那里的大片地区,部分古猿因此被迫下海求生,从而进化为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已经适应了水中生活的海猿重返陆地,由此成为了今天人类的祖先。由于水中生活而进化出的两足直立、控制呼吸等本领,为以后的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发展语言交流等重大进化步骤创造了条件。

从现实中看,许多人类独特的生理特征,与海洋生物有着极其相似之处。比如:

除人类以外的所有灵长类动物,身体表面都长满了浓密的体毛,只有人类的躯体绝大部分是光滑的,这和海洋哺乳动物相同;所有的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而人类却有皮下脂肪,这一点,也与海洋生物相似;人类是唯一能以含盐分的泪液来表达某种感情的灵长类动物,这也是水兽所具有的生理特征。

还有,人类的正面性行为以及出汗等等生理现象,也是灵长类动物所没有的,而与水生生物相似。

此外,很多与鱼类有关的人类起源传说在各民族间流传。如古代苏美尔人认为,他们的文化来自印度洋的鱼神;现代非洲的多贡族人认为,他们的文化是一种鱼人传播的。

“人类起源于大海”,这一观点现在已为许多科学家接受,但它能否填充“空白期”,尚有待科学家们研究证实。因为毕竟并没有找到足以填补这段“空白期”的化石祖先。

■ 古猿是怎样向人类演化的

目前,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大约起源于38亿年前。19世纪以来,人类为弄清自身的由来,做了艰苦的努力。

1809年,法国学者拉马克在《动物的哲学》一书中首先向“上帝创造人类”的说法提出了挑战,他大胆地断定人类起源于类人猿。1859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揭示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进一步肯定了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说法。

1863年,英国学者赫胥黎出版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应用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方面的科学成果,明确地阐述了人、猿同祖的观点。

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中明确地指出人类和现在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是从已经灭绝的古猿进化而来的。

在这之后,不少科学家进行了多方研究,特别是生物化学家们通过对生物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研究,证实了人类是起源于古猿的真实性。

但是,古猿本是习惯于树栖生活的,又是什么原因使一些古猿下地生活,由臂行动物向两足动物过渡呢?

原来,在距今1500万年前,地球上特别是非洲大陆森林茂密,古猿成群地生活在森林中,以树为“家”。

后来,由于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变化,许多森林逐渐退化,成为树木稀疏的草原。一些习性难改的古猿迁徙到了有森林的地方继续过树栖的生活,逐渐演化为今天的类人猿——猩猩、黑猩猩等。

也有一部分古猿不愿迁徙,为了生存,它们只有来到地面生活。为了扩大视野,它们经常站立起来。为了寻找食物,它们又经常使用前肢劳动而由后肢负责行走。久而久之,它们便和继续在森林中生活的其他同类分道扬镳,朝着人类的方向演化。这样的说法或解释,目前得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同。

但是,古猿究竟是怎样向人类演化的?又是哪一种古猿率先踏上了向人类进化的征途?还有很多谜团需要科学家去继续探索。

■ 人类起源于何时

既然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那么,古猿又是在什么时候朝着人的方向进化的呢?这也是人类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

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前,不少学者认为人与猿的分化是在距今2000万年以前。其中,美国的西蒙斯和英国的皮尔比姆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拉玛古猿是人科成员,人类的起源应在1500万年前甚至3000万年前。这种观点曾被大多数人类学家所接受。

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生物化学家们研究出了遗传物质DNA分子的变化速率,这一研究成果给人类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根据“分子生物钟”理论和人与现存类人猿遗传物质DNA分子的差异,生物化学家们研究出了人类与4种类人猿从猿的系统中分化出来的顺序。

大约在2000万年前,长臂猿首先分离出去;大约在1500万年前,猩猩自成一支;到了900万年前,大猩猩又分离了出去。最后,人类与黑猩猩则在700万年前也开始分离出来。也就是说,人类的起源只能追溯到700万年前,再往前,人与黑猩猩便是一家了。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与黑猩猩分离的时间似乎还要晚,约在距今500万年左右。

生物化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曾一度未得到人类学家的承认,但后来还是逐渐接受了。人类起源的历史,动辄以几十万年上百万年计,误差很大。特别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肯定存在一个漫长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目前的情况看,人类起源的时间进程并未完全弄清楚,需要继续探索的地方还有很多。

■ 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吗

由于人类的线粒体DNA都来自母亲,因此,线粒体DNA属于严格的母系遗传。这样一来,如果人们能证实同一人种的线粒体DNA是相同的,则说明他们来源于同一个母系。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威尔逊遗传小组,选择了来自非洲、欧洲、中东、亚洲以及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土著妇女147人,利用她们生产婴儿时的胎盘,进行不同种族婴儿胎盘的线粒体DNA研究,发现全人类线粒体DNA基本相同,差异很小,平均歧异率只有0.32%左右。因此,从逻辑上说,现代各民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最终都是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遗传下来的。

那么,这个全世界人类共同的祖先,她生活的地点是在哪里呢?这个问题目前也没有定论。不过,由于在南极、美洲、澳洲至今没有发现古猿存在的迹象,也没有野生现代类人猿,因此,人类起源的地点可以肯定在亚、非、欧三洲。

100多年前,达尔文就提出了人类的祖先出自非洲的观点。这个观点曾经风行一时,因为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不仅与人类关系最近的大猩猩与黑猩猩都生活在非洲,而且,从人类体毛退化的特征看,人类最早的祖先应该生活在热带地区。

后来,在亚洲也发现了不少古猿及古人类化石,而且亚洲南部属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同样有类人猿——长臂猿、猩猩生活,于是,人类学家又认为人类也有可能起源于亚洲。

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非洲发现了大量南方古猿化石和一些早期猿人化石及石器,非洲起源说再次流行起来。人类起源于亚洲的可能性虽然还不能排除,但从各方面的证据看,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只是还不能绝对肯定。

■ 人与猿之间的界限是什么

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那么,人与猿之间的界限是什么?

有人认为这个问题应以脑容量的大小来判断,即把脑容量是否达到750毫升作为人与猿的界限;也有人认为,能否直立行走才是人与猿相区别的主要标志。这两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虽然人与猿之间有着生理结构和步行姿态的差异,但更重要的还是与思维、意识有关的区别。现在普遍的认识是,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有无社会意识、语言及自觉能动性,这才是人与猿以及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

并且,这种区别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而是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从隐到显、积少成多的渐进过程。

如果问,人类到底是哪个世纪开始具有思维能力?哪个世纪开始能制造工具?哪个世纪开始能说话?则可能永远找不到答案。

■ 南方古猿是猿还是人

1924年,澳大利亚人类学家雷蒙德·达特在南非汤恩发现一具幼年古猿颅骨,这具颅骨化石被称为“汤恩小孩”。尽管这具颅骨脑容量小,前额低平,可其齿列性状与人相似,颅底也见有直立行走的人类的特征。达特认为它应该归入人的系统,但为慎重起见,将其命名为南方古猿非洲种。

达特的报告发表后,不仅没有得到人类学界的支持,反而受到冷嘲热讽。后来,在非洲各地陆续又出土了大量此类化石,经人类学家们研究发现,南方古猿有非洲种(纤细型)、粗壮种、鲍氏种等不同种类。这些南方古猿大约出现在400万年前,但在100万年前大都灭绝了,只有其中的非洲种进化成了人类。

南方古猿非洲种虽仍被称做古猿,但它已踏上了人类进化的征程。最近几年在肯尼亚发现有距今600万年前的土根原初人、在埃塞俄比亚发现有距今520万~580万年前的猿始祖种等早期人类化石,它们在人类进化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南方古猿与它们有何关系?等等,还需进一步探索。

■ 尼安德特人是不是智人

人类的进化顺序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所谓智人,就是指有智慧的人,人类在大约距今25万年前开始进化到智人阶段。

1856年,在德国西北部的尼安德特河流域,一个工人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化石。这就是被称为“尼安德特人”的人种类型化石,简称尼人。后来,在比利时、克罗地亚、法国、乌兹别克斯坦、英国等地也发现了类似的化石,均被归入尼人类型。

人类学家曾经认为尼人大约生活在距今13.5万~3.4万年前,现在也有人认为尼人可能在20万年前就出现了,其鼎盛时期大约在距今12.7万~4万年前,属于早期智人阶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学家们把尼人作为早期智人的典型代表和欧洲人的祖先。

20世纪后期,学者们对尼人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有人认为,尼人并非智人的祖先,因为从化石材料来看,尼人在距今2.5万~3万年前逐渐灭绝了。

他们认为智人大约是在距今6万年左右迁徙到欧洲,最终智力更高的智人逐渐战胜了尼人。尼人在对智人的“作战”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被迫退往自然环境恶劣的北方生活。在智人和恶劣环境的夹击中,尼安德特人灭绝了。

也有人认为,智人与尼人可能出现了混合,并产生有混血的后代。还有人认为,尼人与智人的关系可以看做是表兄弟关系。大约在60万年前,他们发生了进化路线的分岔,直立人中一部分经智人进化为现代人,另一部分则进化为尼人。

由于尼人在二三万年前已灭绝,因而,他们成为了人类进化树上的一个盲支。近年来,分子人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尼人与现代人类在遗传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不可能是现代人的祖先。尼人到底应该怎样定位,人类学界一直存在着分歧。不过,从最近的研究结果看,学者们更倾向于尼人并不属于智人的说法。

■ 智人是如何生活的

智人与猿人有着明显的区别,不仅表现在身体形态上,智人的脑容量、物质和文化生活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在继承直立人打制石器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制造比较精细的磨制石器和骨器,还学会了人工取火并发明了弓箭。

特别是在晚期智人阶段逐渐开始定居生活后,他们又学会了种植、纺织、制陶和饲养动物。他们已能够熟练地使用语言,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可以进行一些原始的艺术创作和刻符记事,并产生了埋葬死人的习俗和信仰神灵的原始宗教。

在社会组织形式方面,由血缘家庭进入到氏族公社,在母系氏族公社后期及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还出现了由若干个具有血缘关系的氏族组成的部落,必要时部落还结成部落联盟。婚姻方面由族内婚转为族外婚,即由一个氏族的男子与另一个氏族的女子相互群婚,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结合松散的对偶婚。在父系氏族时期,对偶婚又开始向一夫一妻的单偶婚过渡。

在智人阶段的绝大部分时间内,人类仍然过着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父系氏族公社则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私有制逐渐产生,阶级开始形成,而人类也将告别蒙昧与野蛮,迎来文明的曙光。

不过,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仅凭考古资料和晚近原始部落的调查材料,今人很难完全弄清当时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

■ 现代人是怎么来的

现代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可是,晚期智人,即像我们现在这样的现代人又是怎样来的呢?

有人认为,直立人从非洲扩散到其他地区后分别进化成为了现代人。特别是中国出土的古人类化石,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晚期智人的化石都有,这些化石证据具有相当的连续性。这种理论称为“多地区进化学说”。

另有人认为,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直立人后来都灭绝了,只有非洲的直立人进化到了智人阶段,并逐渐向世界各地迁徙,经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发展成为我们今天这样的人类。这种理论称为“非洲进化假说”。

分子人类学家通过对亚洲、非洲和欧洲不同肤色妇女的线粒体DNA分析,发现非洲人身上的变异最多。变异越多,表明他们的演化历史越长。计算下来,非洲现代人的历史大概有20万年,而欧亚现代人的历史最多只有13万年。

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一位15万年前的非洲女性人类化石,也许就是她的后代大约在13万年前逐步走出非洲扩散到世界,并取代了当地的原始人类。

这两种说法哪一种对,目前还在讨论之中。

■ 人种是怎样形成的

很多人都知道,现代人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四类,不管是哪一种人,人种都不能被视为不同的物种,因为现代人都同属于一个生物种——智人种。

现代人虽同属于一个物种,但不同肤色的人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态特征,这是怎么出现的呢?

原来,由于太阳对地球的照射不均匀,紫外线过多或过少对人体都是不利的,加之其他不同的环境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最佳肤色和身体特征。

同类推荐
  • 中国回族茶文化

    中国回族茶文化

    本书是大中华茶文化内容的组成部分,本书内容在介绍茶基本知识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回族饮茶习俗、特点、茶文化。仅供喜茶、爱茶、知茶的穆斯林和各民族茶友们互相学习交流参考。
  • 文化海原

    文化海原

    海原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一个大县,是“西海固”的主要成员,虽然贫穷落后,但文化底蕴却十分深厚。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著名的“菜园遗存”向世人宣告:华夏远古文明的火光曾照耀过海原的山山水水。众所周知,以六盘山为代表的陇山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身处陇中山地的海原得天独厚,深受陇山文化的熏陶与养育。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共生共荣,交相辉映。
  • 世界未解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辑录了外星文明、地理、自然、生物、宝藏、人类、历史等领域中经典的未解之谜,将其分为人物传奇、神秘地带、文化迷踪、人体密码等部分。
  •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本书研讨生肖牛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热门推荐
  • 一念动

    一念动

    如果这世界是公平的,那么在被春天浓妆艳抹的草地上,靠着正是妙龄的桃花树,享受着日光浴的楚安想的就不会是他的下一餐会在哪里
  • 有母待瘦:女王大人不在线

    有母待瘦:女王大人不在线

    霸道总裁?忠犬系!宋笑笑使劲摇头!!!汉纸汉纸你走开!没看见本女王还带着一身五花肉么!邻家花美男?呆萌系!呵呵!”受受“的汉纸,不能爱了!问!为毛宋笑笑是单身妈妈?宋小陌(|||¬ω¬):人傻。叶斓o(* ̄▽ ̄*)o:钱多。苏蕴~(>﹏<)~:看不见我!宋笑笑(╯‵□′)╯︵┻━┻:去死吧!你们这群魂淡!#我是有爱的小剧场#被捡来的宋小陌一脸嫌弃的看着偷吃了冰激凌的宋笑笑:“被你捡到,是我人生最不幸的事情!”宋笑笑瞪:“是我好心!!哼!捡只老母鸡回家都比你好,好歹人家能下蛋!”宋小陌继续嫌弃,“不好意思,公寓只能养人。”
  • 神途幻灵师

    神途幻灵师

    那块石头里有成为灵神的秘密!拿到了!幻灵诀修炼到最高境界可以成就灵神!学会了!那么一切就开始了,骚年,为了成就灵神而奋斗吧!不是立地成神吗?!咳,可能是你没有听清楚吧!你......
  • 我要我们在一起

    我要我们在一起

    一个一次恋爱也没谈过的不婚主义,一个谈了十年恋爱却无疾而终的榆木疙瘩,以这个世纪最不科学的方式——相亲,组建了盲婚哑嫁的契约式家庭。她不相信爱情,却稀里糊涂地与那个男人开始了婚后生活。婚后惊涛骇浪、甜甜蜜蜜,居然开始期待白头偕老,没办法,遇上那样的男人,狐狸精都得投降。一个人一生中,至少要有那么一次全情投入地去爱。我们全心全意,彼此深爱着,进行中!
  • 一品心计

    一品心计

    她童桑做事向来随心所欲每次挑选任务攻略男配全凭兴趣深谙人心性情装的了无辜扮得了高冷上的了单纯正太搞得定成熟大叔(此文可狗血可深情画风变化多端)病娇弟弟前期忠犬后期黑化禁欲老师前期高冷后期无赖暴虐少年前期狂躁后期忠犬...防火防盗防女主专业助攻十三年
  • 豪门宠溺:18岁小娇妻

    豪门宠溺:18岁小娇妻

    白青珂是一个胖子,从小胖到大,姿色平平,不丑不美。没人看好她的未来,包括她自己。她最大的梦想就是买很多穿得上又很漂亮的衣服,仅此而已。但是这个小小的梦想,被一个转校生给打破了,他何止是打乱她的人生大计,简直是颠覆了她的命运。读者交流群:529315515
  • 意识的奏鸣曲

    意识的奏鸣曲

    当平凡人云墨凭借一个饰物进入一个神秘的洞穴后,一切都不会平凡。沉眠的女子,神秘的体术,以及若有若无的处世经验,同时,一个阴谋也在他身边渐渐产生。非人类,不存在的种族.....他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找个小偷当保镖

    找个小偷当保镖

    一次突发的事故,让本来威名赫赫的盗宝集团销声匿迹然而,却从此多了一个全能的保镖叶晨回到都市,本来是为了照顾队友的亲人,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自己不但被大明星硬拉去当了保镖,而且还莫名其妙的成了“驸马爷”“尼玛,这就是传说中的桃花劫吗?”叶晨不禁仰天长叹一声:“造孽啊,我只是个普通的小偷……”
  • 守护之战

    守护之战

    五年的分别,再次相逢时却是物是人非,认识的人,不再熟悉,自己的位置,也早已被替代,那我存在的理由又是什么?爱也好,恨也罢,无论再痛苦,也要生活,让痛苦的事,自己去悲伤吧!
  • 女总裁的超能保镖

    女总裁的超能保镖

    从希望中归来的神秘高手叶归,接到父亲下达的第一个任务竟然是保护海归女总裁,这个是什么情况?老头子,难得你给我下任务,却让我保护?毁灭我在行,保护我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