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54900000072

第72章 走进动物生活的秘境(2)

像腕龙,身长20多米,体重几十吨,梁龙也是。但是,腕龙、马门溪龙和梁龙这些庞然大物却不是恐龙世界中最重的。

在侏罗纪晚期的大地上,有一种恐龙,它每走过一步,都会在地上引起重重的轰鸣和微微的震颤。它,就是地震龙。

1985年,在美国的新泽西州发现了一些令人瞩目和惊奇的恐龙骨骼化石,它就是地震龙的骨骼化石。

科学家们根据地震龙的骨骼化石推测出了它的大小,它的身长大约40米,体重约100吨。这个数字,足以让腕龙、梁龙它们让出最重的位子。

地震龙的英文名称叫做“selsmosauz”,意思是“震地者”。它长着蜥脚类恐龙的体形,长长的颈部,短而笨重的身躯,呈方柱形的腿,大而平的脚,长长的尾巴。

到目前为止,体形最大、体重最重的恐龙就是地震龙,但是否还有比地震龙更大更重的恐龙呢?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的进一步发现和研究。

■ 跑得最快的恐龙

食肉动物一般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捕获猎物的武器和方法,比如说老虎的利爪、尖牙、庞大的身躯,猎豹的闪电似的快速奔跑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猎食方法。

在恐龙的世界里,为了生存,都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优势,这其中,就有善于奔跑的。比如说鸡龙、木齿齿龙、鸸鹊龙等等。而其中,跑得最快的便是奔鸟龙了,它长得看起来像没有羽毛的巨鸟。

奔鸟龙是白垩纪时的兽脚类长跑冠军。喙状的嘴里没有牙齿,颈部比较长,后腿细而长,有利于奔跑。尾巴较硬,奔跑的时候,尾巴直直地向后伸着,起着掌握方向的作用。

奔鸟龙发现于加拿大,身长大约3.5米,在食肉恐龙中,这算是偏小型的恐龙了。但它的奔跑速度极快,科学家根据脚印化石推算出奔鸟龙的速度,大约为每小时65千米。在当时,可谓恐龙世界的“长跑冠军”。

■ 最聪明的恐龙

我们通常用智商高低来表示一个人有多聪明,而智商的高低是由脑含量所决定的,一个人的脑含量高,大脑表面积和人的体表面积的比例大,就说明这个人聪明,恐龙也不例外,但哪种恐龙最聪明呢?

那就是不大出名的锯齿龙。锯齿龙出现在白垩纪末期,属于兽脚类,它的个头不大,只有2米左右。也许是为了生存,它们终日为了食物“绞尽脑汁”。俗话说,“脑子越用越灵”,所以,它们的大脑慢慢地进化了,因此,也就变聪明了。

虽然人们至今没有找到完整的锯齿龙的骨骼化石,但生物学家根据它的一些骨片和牙齿已推测出了它的身材形状及大小,而且,还推测出了它的脑容量。

到目前为止,锯齿龙的脑容量最大,智商是所有恐龙中最高的。大大的脑容量使锯齿龙的视力和听觉很好,它们甚至可以在夜间扑食,以至于在中生代生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 中国最大的恐龙

中国最大的恐龙,是合川马门溪龙。

这具恐龙的化石是1957年在重庆市合川县太和镇出土的。它身长22米,高3.5米。它的脖子很长,达10米,将近体长的一半。估计它活着的时候可能有25~40吨重。

马门溪龙的骨骼化石比较完整,仅缺少头部及部分肢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一直是亚洲最大的恐龙。

合川马门溪龙的最大特点就是脖子特别长。它有19个颈椎,像梁龙就只有15个,到目前为止,它是脖子最长的蜥脚类恐龙。

马门溪龙通常都是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用钉状小牙咀嚼食物,当遇到外来侵犯时,便集体御敌。

1985年,在内蒙古发掘出了另一具大恐龙化石,叫做查干诺尔龙,体长达23米,身高6米,比马门溪龙显然大一点,因此,它也算得上是我国最大的恐龙之一了。

■ 鸟是怎样进化的

鸟类的起源在生物学上一直是一个难解的谜。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的地层中发现了一根孤零零的鸟羽化石,分析后发现它距今约1.5亿年。而第二年,在同一地区又发现了一具有鸟状羽毛和翼的动物骨骼的化石——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始祖鸟的化石。

这具化石大小如乌鸦,有清晰的羽毛印痕。它的前肢变成飞行的翅膀,后足有4个趾,三前一后,这些特征都与现代鸟类相似。但奇怪的是,它的嘴里长着牙齿,翅膀尖上长着三个指爪,还有一条由许多节分离的尾椎骨构成的长尾巴,这些特点又和爬行动物极为相似。科学家经研究后认为,它是爬行类向鸟类过渡的中间阶段的代表,所以被称为“始祖鸟”。

也就是说,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而爬行动物是卵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是先有蛋。

我们知道,爬行类在地面生活,而鸟类飞翔于天空。那么原始鸟类又是如何从陆地到天空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原始鸟类先在树上攀缘,然后逐渐过渡到短距离滑翔,再进一步变为飞翔;另一种认为,原始鸟类是双足奔跑的动物,靠前肢抓捕小型动物为食,前肢在助跑过程中发展成翅膀。

本来关于鸟的祖先的问题已成定论,然而1984年中国甘肃鸟的发现,令人难以置信地证明始祖鸟并不是鸟类演化的直接祖先,这个结论使得全世界为之震惊。1993年,又在辽西发现了年代仅次于始祖鸟的更早的化石,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孔子鸟。从1994年后,古生物学家们云集辽西,数以万计的鸟类化石源源不断地被发掘出来。

虽然有关鸟类的起源与进化,至今仍在讨论和研究中,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化石标本的进一步发现,我们终究会找到这失落的一环,去衔接现在的鸟类和它们真正的祖先。

■ 北欧旅鼠规律性自杀之谜

旅鼠,顾名思义,就是经常过着“旅游”生活的老鼠,它们分布在挪威和瑞典的北极地区。每隔四年,就会有成千上万的旅鼠离开家乡,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旅鼠大军。它们日夜不停地前进,在遇到悬崖或是河流时,前面的旅鼠用尸体将其填平,后面的旅鼠就踏过同伴的尸体继续前进。

它们只要活着,就会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一直冲到大海,集体淹死在滚滚的波涛之中。人们把旅鼠的这种悲壮之旅称为“死亡大进军”。

对这种奇异的现象,人们发表了许多看法。

一些动物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主要原因是旅鼠的数量增长极快,几年内就会发生数量“爆炸”,约为原种群的100倍至1000倍。当旅鼠数量急剧膨胀、食物链已经断裂时,它们就通过这种集体自杀的方式来缓解食物危机。

至于这种复杂的“鼠口”爆炸、自我调节机制,是由自身的基因控制,还是由冥冥之中的某种自然力控制,至今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

一些地理学家则认为,古时候,波罗的海与北海都比现在要窄得多,旅鼠的祖先曾经泅水过海寻觅食物,那时是安全的。后来由于地壳变化,海面变宽了,但是这些旅鼠的后裔,由于祖传的基因,继承了过海觅食的传统。世异时移,旅鼠却不知道审时度势而改变生活习惯,因而铸成了大错。

还有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远古时候,在大不列颠海岸以南的大西洋里,有一块沉没的古陆“大西洲”,那是旅鼠的祖先生活的地方。那里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四季如春,有旅鼠所需要的丰富的食物。远征的旅鼠投海之后,常常在大西洋海面的一定范围内转圈游动,它们就是在寻找这一沉没的古陆,即它们曾经的故乡。它们是死于残存于自己基因中的“恋乡情结”。

至于北欧旅鼠规律性“自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还有待于解开的谜。

■ 印度群鸟自杀之谜

在印度东部阿萨姆邦的边远山区,有个贾廷加村。每年八九月间,只要是漆黑的雨夜,人们点亮火把时,就会有几百只鸟纷纷飞进村里,它们完全迷失了方向,昏头昏脑地到处乱撞。

有时它们莫名其妙地从天上掉下来,任凭人们捉它、赶它也不飞动,捉来的鸟不吃东西,不喝水,似乎决心要死似的。不到两天时间,这些鸟就会全部死光。

据有关方面统计,两周之内死亡的鸟类总数,可高达1500多只,平均每天死亡100只以上。而且,这些鸟并不属于同一个种类,来自附近森林或水泽各种各样的鸟都有,它们来到这里后,就好像疯了似的集体自杀起来。

贾廷加村的飞鸟自杀之谜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兴趣,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列举出其他地方有过类似的现象。

印度动物考察学会专家森古普塔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地球磁场有关,也许当地有磁铁矿,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磁场发生了微小变化,使得依靠磁场定向的鸟群迷失了方向,或者因此而干扰了鸟类的神经系统,使飞鸟的神经紊乱;也可能与当地气候环境有关,由于某种原因,气候的变化使鸟不适应,因而乱飞乱窜,轻易地投地死亡。

但是,这些解释都不能使人信服。

1982年,印度林业部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村子一头竖起一座铁塔,在塔上装有高亮度灯泡,希望以此把鸟吸引到塔上来,然后再放掉,以免被村民打死。然而塔的诱惑力很有限,只有少数的鸟飞来,仍有很多鸟飞到村里去。难道村子里有股神秘的力量,能吸引飞鸟甘愿来此轻生吗?

贾廷加村的鸟为什么集体自杀?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找到答案。

■ 鲸群自杀谜案

在各种动物自杀事件中,最为悲壮的是鲸群的“自杀”。早在公元前4年,在我国的著名史书《汉书》中就记载了7头鲸在莱州湾集体自杀的事件。而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有关鲸集体自杀的事件更是不胜枚举。

1966年12月1日,总计有102头鲸鱼,在菲律宾库约群岛海岸“集体自杀”。1972年2月3日,在离澳大利亚的贡纳玛牧海滨浴场半千米地段内,死去36头鲸鱼。1976年12月,一大群小齿鲸在加拿大东南部塞布尔岛集体自杀,死鲸的尸体排满了17英里的海滩。

鲸鱼并不是鱼,而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哺乳动物。然而它为什么会突然厌弃祖祖辈辈早已习惯了的海洋生活,把死亡置之度外,不顾一切地硬闯陆地呢?

这种现象,令许多生物学家、海洋学家迷惑不解。

一些科学家认为,鲸是因为定位装置发生故障,迷失了方向的结果。因为鲸的行动基本上是依靠听觉来引导的。它们的鼻部和咽喉部的气囊能发出一种特殊的高频声波,利用回声定位来辨别方向和觅食。如果它们游到平坦多沙或者泥质的浅海水域时,反射回来的是低频声波,使得鲸无法对环境进行判断,便会迷失方向,冲上海滩。

还有的学者认为,涨潮、退潮、暴风雨、海啸所造成的水位波动、海滩倾斜,水下沙嘴、沙洲、沙坝等地形障碍,是导致鲸类遇险的重要原因。

还有人认为,鲸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一旦有同伴迷路搁浅,必然会发出求救信号,其他的同伴便会奋不顾身地前来营救,最后导致集体搁浅,全部死亡。

美国的一些地球生物学家还认为,地球磁场与许多生物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发现,鲸搁浅的地方,往往是磁力较低或极低的区域。他们认为,当鲸沿着磁力较低的路线前进时,容易搁浅在海滩上。正是因为磁力作用,也很难把它们赶回深海。

还有人认为,高科技的声呐系统,是诱发当代鲸类频繁冲滩搁浅的一个重要因素。1996年在地中海进行声呐实验时,有12头鲸鱼海滩搁浅。两年前,当这种声呐在巴哈马群岛海域进行实验时,16头鲸鱼在海滩搁浅死亡。科学家发现,这些鲸鱼的耳内严重出血。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猜测,具体的原因还有待科学家们继续研究。

■ 角马大迁徙之谜

每年7月底或8月初,成千上万的角马就会从非洲坦桑尼亚的塞伦格提平原出发,向北挺进,目的地是马腊平原,行程500多千米,历时一个月。这就是著名的角马大迁徙。

在迁徙的途中,它们会受到雄狮和猎豹的攻击,河马和鳄鱼的袭击,洪水的侵袭,但它们义无反顾,毫不气馁,反而更加迅速地向前奔跑。

遇到雄狮和猎豹的袭击时,它们总是团结一致,奋勇迎敌。由于实力悬殊,常常会有老弱病残者,甚至青壮莽力者,挺身而出,从容迎敌;或者自动离队,孤身逃窜,把凶恶的猎食者引向偏远的角落,保障大迁徙的顺利进行。

到了12月份,角马又开始返回它们的故乡塞伦格提平原。它们似乎精疲力竭了,返回后,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就完成了。

角马为什么大迁徙?在大迁徙过程中,它们又怎么知道何地集结、何时启程的?是谁在统一指挥?在漫漫旅途中,它们凭什么辨别方向、认识路线?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它们不顾危险、勇往直前?

专家们说,角马大迁徙属于—种季节性移动。每年上半年,角马生活在塞伦格提平原上,这里气候干燥,凉爽,降雨极少,枯萎的野草、新生的青草都是角马的天然饲料。6月底,这里进入暴雨季节,角马的居处环境和食物条件受到威胁,就不得不向北面的马腊平原迁移。

然而,在大迁徙过程中,角马的那种严格的组织性,那种前赴后继,奋勇直前、不畏重重艰难险阻的精神,特别是团结一致、互相救助、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不能不使我们感动,使我们迷惑不已。

■ “彩蝶王”迁徙之谜

美洲金斑蝶色彩艳丽非常,有着“彩蝶王”之称。每年春天,“彩蝶王”们总是成群结队地从墨西哥栖息地出发,越过宽阔的墨西哥湾,经过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然后再向北,飞往新英格兰州、明尼苏达州,甚至远达加拿大,在那里避暑。

到了秋天,成千上万的“彩蝶王”,又从加拿大和美国东北部出发,经过美国中、西部,浩浩荡荡地飞回墨西哥马德雷山脉中的峭壁林立的山谷,在那里繁殖后代。

在几千千米的长途迁徙中,雄蝶总是飞在雌蝶的周围。它们既是蝶群的向导,又是蝶群的护卫。因此,很多雄蝶都会在半途中死去。

它们飞经的地方,大多是茫无际涯的大海、高山和荒漠,然而它们毫不畏缩,不避艰苦,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每天平均飞行路程竟达45千米,使有幸看到它们的人大饱眼福。

它们为什么迁徙?是为了生存的需要移地觅食,还是为了繁殖的需要去寻找交配和产育的场所?还是对某种自然现象有了不祥的预感,而仓皇地逃离此地?人们不得而知。

■ 千奇百怪的动物大迁徙

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伊犁山脉山前区,发生过多起群蛇搬家的迁徙事件。有一年,哈萨克斯坦南部出现了长时间的酷热,导致群蛇因“避暑”而迁往深山,多条蛇首尾相接,形成宽20米、长达1千米的“群蛇阵”,公路交通也因此而阻塞。

蛇并不是一种有组织的动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蛇集结并统一行动,像是有一个统一指挥似的,这个谜至今还没得到解释。

1981年春天,在我国西藏墨脱,一夜之间,不知从哪里来了那么多老鼠,铺天盖地,并且成群结队地聚集在江边的一个拐弯处。面对江岸悬崖,它们继续向前挺进,结果都掉进了江里。刹那间,江面漂满了密密麻麻的老鼠。这情景,有点儿像北欧旅鼠,是迁徙,还是自杀?人们不得而知。

蝗虫结队迁徙,一天可以飞10多千米,所过之处,庄稼立刻被吃光,形成蝗灾。

同类推荐
  •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本书从唐人尚诗、盛世风趣、仕进多途、文士风流、佛道盛行、女性风采和开放兼容等七大方面,较系统构筑了唐代社会的文明画卷,并且通过对相关唐诗的研读来展示这一文明。
  •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从礼仪概述、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餐饮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公务礼仪等七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礼仪知识和规范。既可作为党员干部和社会人才培训教材使用,又可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群体人们的阅读需求。
  • 读好书系列:消逝的世界(彩色插图版)

    读好书系列:消逝的世界(彩色插图版)

    楼兰古国消逝了,庞贝古城覆灭了,佩特拉城从人间蒸发了,“沙漠之狐”的珍宝不知所踪,渡渡鸟灭绝了,华南虎芳踪难觅,青海湖有什么危机?月牙泉还会存在吗?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对联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对联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

    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

    古代中国人是怎样看待传统中国文化圈以外的世界的?他们对外部世界所具有的文化心理,是在什么地理环境中形成,并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受到哪些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而进一步强化的?这些问题对于认识近代中国士大夫对西方挑战的消极的态度和反应,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就从考察这些问题开始。
热门推荐
  • 邪武战神

    邪武战神

    屌丝重生,与天争锋,谁若不服,直接揍懵!地球三无屌丝方逸为情所死,没想到冥冥之中,竟然重生到了九霄大陆!这一世,方逸修天道,炼魔体,铸神锋,横扫九天十地,冠绝寰宇八荒,誓要踏上武道巅峰!前世不敢想的,今生统统实现!前世不敢做的,如今统统做遍!
  • 七界山

    七界山

    在一个名叫七界山的基础世界上,实力为尊。少年废材齐炎因意外奇遇而走上了强者之路……
  • 我可以回到过去

    我可以回到过去

    “喂喂,小兄弟请留步!”“哇,不得了,不得了,小兄弟,你有道灵光从天灵盖喷出来,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资质,简直是万中无一的修仙奇才,如果有一天你打通任督二脉,还不飞龙在天啊,这串手链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奇宝,能帮助你成就无上仙道,我看与你有缘,收你一百块,就传给你吧,以后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傻~逼!”“小兄弟你怎么骂人?”
  • 龙凤为圣

    龙凤为圣

    少年的他,获得了龙皇传承;少女的她,获得了凤王传承。他们,注定会创造一代传奇。
  •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不论你是圣哲贤人,还是凡夫俗子,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做人的资本。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的做人资本,就能在生活中扮演各种成功的角色。
  • 噬道灭仙

    噬道灭仙

    这是个关于命运的故事命运真是个令人讨厌的东西啊明明许多东西都不在了去又让你看到旧迹真是烦人啊
  • 小萌帽扛冷大狼

    小萌帽扛冷大狼

    无知的小萌帽,被卖了都不知道。某一天,郝萌小朋友在学校的时候遇到了莫子琛同志,对他说:“快点把开学那天撞坏的东西还给我!”于是,莫子琛同志把自己还给了郝萌小朋友。郝萌小朋友从此过上了幸(惨)福(无)快(人)乐(道)的生活。小萌帽对峙冷酷大灰狼,谁会赢咧?
  • 妖孽王爷绝宠狂妄王妃

    妖孽王爷绝宠狂妄王妃

    她,现代的跆拳道高手,为了毛爷爷,而努力生活的公司小职员,她只是为了省钱,不坐公交,走路回家,被人撞就算了,被卡车撞又是什么鬼!被撞完本来以为肯定要挂了,结果穿越了又是什么鬼!不过她还算幸运的,还有一个对她好的哥哥,但是有一个在天边的人对她好,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还想好好生活,但是沦陷了怎么办?莫名其妙背负着重大的使命,对抗无数情敌又是什么鬼!还能不能行了?
  • 蹊跷的刹车失灵

    蹊跷的刹车失灵

    梁洪涛编写的《蹊跷的刹车失灵》共收录44篇故事,包括:《让绑匪自动送上门》、《谁动了我的爱心》、《开车不要抄近路》、《羊肉出在牛身上》等。题材多样,叙述方式有别于传统故事,注重悬念的设置,可读性强。《蹊跷的刹车失灵》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 音乐天才俏皮女

    音乐天才俏皮女

    他是国内著名音乐学院的高才生,情歌王子,文武双修,英气逼人,痴情专一,为爱情友情而百折不挠。他是豪门公子,舞蹈狂人,一掷千金,他专爱女主,为得到女主不择手段,和男主纷争不断。她是男主的青梅初恋,身世离奇,阴差阳错分手,成为暗杀组成员,心里却无限眷恋。她是将军子弟,永春世家,小小年纪成为军方秘密行动组首领,调查暗杀组织晓。男主情敌未退,旧爱又来,纷繁复杂的爱情纠葛,扑朔迷离的情感走向,他们的爱,将何去何从?幽默温馨感人又揪心的爱情故事开始了。小乐书友群:13443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