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56800000012

第12章 官治天下(3)

惠及富二代的是赀补。赀读如资,意思也是资。汉制,身家不足十万不得为吏,不足五百万不得为官。这项规定的本意,是认为富人做官便不会贪污。但久而久之,却变成了有钱就可以做官,因此这个制度很是遭人诟病。

但更不像话的,是卖官鬻爵(鬻读如玉)。

鬻爵的始作俑者是秦始皇,时间在公元前243年,价钱是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卖官的创始人则是汉武帝,时间在公元前114年,规矩是交够一定数量的粮食或牲畜,平民补吏,吏员补官,官位可到秩六百石。

据说,这个主意是桑弘羊出的。

选举、征辟、荫袭、赀补、卖官、鬻爵,帝国的仕途真是广阔,帝国的官员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这么多的官员该如何任用,便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这里面同样大有文章。

实际上帝国的官员队伍弄得如此庞杂,有一多半是因为不得已。功臣要酬劳,故有袭爵;高官要笼络,故有荫子;遭遇天灾或开支太大,便只好赀补、卖官、鬻爵。

好在秦皇汉武都不是糊涂虫。他们很清楚,官吏的任用不是小事,马虎不得。同为官吏,不能同样安排。有的给面子,有的给实权。结果,便弄出繁多的名目来。

拜,正式任命,往往用于高官,以示尊荣。

除,除去旧官,任命新职。

真,正式任命(相对于守而言)。

守,试用,兼任,代理。

假,正式任命前代行职权。

平,参与某事。

领,兼管某事。

录,统管某事。

兼,兼任某官。兼与平、领、录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兼官(有官职官衔),后三者是兼事(无官职官衔)。

待诏,等待诏书下达再上任。

加官,在正式官衔之上再加头衔,比如大将军加官大司马。凡加官,都是中朝官,可以出入皇宫。

计,官员年终汇报工作,又叫上计。

课,考核官吏,据此决定奖惩,也叫考。

迁,升官。逐级提升叫稍迁,越级提升叫超迁。

左迁,降职,也叫左转、贬。

免,罢官,是行政处分中最重的,再重就得判刑。

沐,例假,五天一次,每次一天,又叫休沐。

告,请假(事假或病假),又叫告归。如果是予告,则为奖励休假;如果是赐告,则为皇帝批准延长病假期。

宁,丧假,也叫告宁,一般三年。

致仕,退休,又叫告老、归老。

不难看出,从选拔任命到使用管理,汉的官僚制度已相当精细,很可能是世界上前后出现的大小帝国中最复杂也最完备的。后代文官制度和干部制度的诸多要素,在这里几乎一应俱全,堪称百代官制之祖。

更难得的是,汉代还建立了储备官制度。正是这一制度,打通了官、吏两道,贯通了儒、法两家,保证了帝国的人才辈出和吏治之隆。

那就来看储备官。

条条大路通长安

汉代的储备官,是郎。

郎就是廊,郎官就是廊官,即侍卫。秦制,殿上不准携带兵器,侍卫都只能站在廊檐之下,所以叫廊中,也叫郎中。后来郎中成为郎官的一种,统称为郎。

郎官们的长官叫郎中令,汉武帝改名为光禄勋,银印青绶,中二千石。下属三署,司官为左中郎将、右中郎将和五官中郎将(曹丕担任过此职),比二千石。

三署所辖郎官叫三署郎,有议郎(比六百石)、中郎(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他们的任务,是宿卫宫殿,侍从左右,备皇帝顾问或差遣,说白了就是皇帝身边打杂的。所以,也无定员。

换句话说,郎官其实不是官。

但,郎官也不是吏。相反,吏要成为官,往往得先成为郎。汉制,郡县和王国的吏员年终考核优秀,便由地方调入京城,补为郎官,叫“计吏补郎”,也叫“上计吏补郎”。这是地方基层小吏咸鱼翻身的重要途径。

当然,吏员还有另外两条出路:察举和赀补。但察举和赀补者也往往先要为郎,司马相如就曾“以赀为郎”,也就是花钱买了一个郎官。任子也一样。所谓级别二千石以上官员可以推荐子弟一人为官,其实就是为郎。

这是有道理的。郎官虽不在政府任职,却比正式官员更接近皇帝。朝夕相处,天长日久,皇帝对他们多少会有了解,他们自己也能学到不少知识。结果,郎官有了进身之阶,帝国有了培训机构,岂非双赢?

郎署,是帝国的干训班。

事实上郎官的出路相当好。外放可为县令、县长、县丞、县尉,最低也是副县级;内任则可为尚书郎,成为皇帝的政治秘书,然后步步高升,出将入相。

于是,为官先为郎,便成为踏入仕途的捷径,也成为帝国的制度安排:入选为郎叫郎选,由郎补官叫郎补。汉代有不少名流和政要,都是郎选和郎补出身,比如权倾一时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孔子的十二世孙孔安国。

郎,岂非储备官?

储备是必需的,何况还有见习的意义。因此,除皇帝征召和举为贤良者外,其余以各种方式(察举、任子、赀补、上计)成为预备官员的,都要先进郎署。

条条大路通长安,郎署就是中转站。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特殊的,也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干部选拔制度,因此很快就跟独尊儒术的基本国策结合起来:太学生毕业考试成绩优异(甲等)的入宫为郎,叫补郎;成绩合格(乙等)的外放为吏,叫补吏。

补郎的当然前途光明,下一步就是郎补。补吏的也不必灰心丧气,因为还可以通过察举、上计等方式由吏补官,只不过先得在郎署干一段时间。至于由郡守县令选举的孝廉,更是一定要先做郎中的。

也就是说,青年知识分子的出路有两条:一是由太学生而郎而官,二是由太学生而吏而郎而官。后一条路虽然曲折,却意义重大。

意义在统筹官与吏、儒与法。

前面说过,大秦帝国是吏治天下的。在他们那里,官就是吏,吏就是官。或者说,都是事务官或技术官。在秦人看来,有这些财会和法律人才便足以治国。汉人却认为,一个庞大的帝国要想长治久安,光靠技术不行,还得讲政治。因此,要有事务官,更要有政务官。

政务官就是文官,事务官则是文吏。

文吏和文官,缺一不可。

事实上,汉帝国的选官从来就有两个途径,一个叫文学,一个叫吏道。吏道就是由吏而官,文学却不是诗词歌赋,而是经典文献。武帝之后,则专指儒家经典。也就是说,饱读诗书是文学;从基层做起,由于廉洁奉公又精明强干而得到提拔,是吏道。

张汤走的是吏道,公孙弘靠的是文学。

这两条路线,在两汉是并行不悖的。武帝至东汉,都号称“三公辟召,四科取士”。四科是:

德行,看道德品质;明经,看学术水平;明法,看法律知识;治剧,看执政能力。

第四条最有意思。当时帝国中央根据治理的难易,曾把郡县分为剧、平两种。平就是容易治理的,剧则是穷山恶水泼妇刁民。所以,治剧科,看的就是吏能。

实际上无论哪一科,都要测试能力。确实胜任,才正式任命。否则,即便选举上来,中央也会退货。毕竟,治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不能只靠口若悬河。

汉武帝首选文吏,原因就在这里。

当然,最理想的还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既懂政治又懂业务,这就是公孙弘吃得开的原因。

同样,太学生补吏,上计吏补郎,用心也在于此。基层吏员能被选举,能力不成问题,但需要学习政治,掌握全局,因此补郎。太学生学问不成问题,但实际操作能力有限,需要锻炼,因此补吏。

补吏的太学生无一例外都要回到原籍。因为汉代有条不成文的规矩:郡守县令一定是外地人,郡县吏员则一定是本地人。各地青年由郡县而太学,又由太学而郡县,再由郡县而郎署,无形中便把中央与地方联系起来。

文吏与文官的界限也在慢慢模糊。尽管直到东汉末年,法家酷吏与儒家之徒仍然是两个群体,官治天下也非一蹴而就,但汉制已明显地不同于秦制,天平也从吏治向官治倾斜。至少,帝国政府不再是刀笔吏的一统天下。武帝在重用文吏的同时,也打开窗户迎接八面来风。

这扇窗户,就是郎署。

想当年郎署之中一定十分热闹。任子的官二代,赀补的富二代,乡里的穷秀才,郡县的刀笔吏,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济济一堂。没错,汉武帝用人是不拘一格的,进入郎署的也不乏各种奇人怪才。

比如东方朔。

东方朔走的路子既非吏道也非文学,他是靠上书得官的。据说,他的奏章用了三千枚木简,有关部门派了两个壮汉才勉强抬动,汉武帝则用了两个月才看完。

于是,这位自称“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的奇才,被任命为郎。

有一次,汉武帝跟他闲聊。

汉武帝问:先生看朕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

东方朔说:前无古人呀!陛下的功德,超过五帝,盖过三王。看看陛下的朝廷吧!丞相是周公,御史大夫是孔子,将军是姜太公,廷尉是皋陶,大司农是后稷,少府是伊尹,大鸿胪是子贡,博士官是颜回,郎中令是子路,郡守是子产,开路先锋是后羿,人才济济呀!

汉武帝哈哈大笑。

23东方朔这话当然是半开玩笑。但,汉武帝的是非功过却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呢?

同类推荐
  • 末代风云之争雄

    末代风云之争雄

    架空历史小说,纯属虚构,末代群雄争霸,志士仁人与君王的风云际会,朝堂争斗,沙场战绩......
  • 大唐第五王

    大唐第五王

    李二陛下嘴角抽了抽,这小子真是不当自己是外人呀……
  • 史上第一城镇

    史上第一城镇

    李远带着几个可以建造城镇的女农民和女步兵,来到了北宋末期济州梁山泊边上的石碣村。即将和这些真实的11C美女朝夕相处,李远以为从此迎来了自己的幸福人生。殊不知,他错了,真的错了……“我,我讨厌你们!”他在心里如是委屈地呐喊,“可是我又爱你们……”PS:纯属虚构,莫与史实对照入座。另外,希望大家收藏推荐!
  • 霸明

    霸明

    如果一个特工少校穿越到明朝花都。妻妾成群只是初级梦想,争霸称雄方是男儿的志向。不过首先,他得将土匪、鞑子和贪官污吏铲除干净。在能在这一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大明留下重重的一笔。格格、贤妻、秦淮风月,这是每个男人梦想的开始。
  • 大唐新世纪

    大唐新世纪

    附身早夭的李宽,虽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二子,却不得喜爱。在智能小黑的帮助下,以琉球为起点,发展属于自己的帝国。
热门推荐
  • 彪悍辣妈:错上无赖首席

    彪悍辣妈:错上无赖首席

    半夜女鬼上演秀!暮凌晨石化!他可不是什么柳下惠,送上门来的美女不吃白不吃。可等等,这女人为啥如此彪悍?吃了她一记熊猫狠拳,他还未来得及呼痛,下一刻居然被这该死的女人给压倒!有木有搞错?!他暮凌晨从来都是主宰,今天居然就这么被逆袭了!
  • 蔚蓝色

    蔚蓝色

    她,是一代才女,却为复仇宁不惜一切。他,是贵家公子,却是她仇人的儿子。她杀了母亲,他却不知情地顶罪。然而,意外的邂逅让他们重逢。阴阳师,噬魂师,结界师。灵异事件一起接一起。最终的结果是如何。全部人都会死?公告:各位给点力啊~→_→←_←更新慢,别在意~等寒假我会加更的~~亲(づ ̄3 ̄)づ╭?~好好等待撒!
  • 后宫起火

    后宫起火

    不小心落入男尊女卑的时代,却渴望一心一意的爱情。不过,她是谁啊,以她京城四大名媛之名还怎么还不能觅到良人?只可惜,老天从不遂人愿,当今圣上将她许配给了太子,没入门就又给自己添了两个姐妹。这下子她又有乐趣了,哼,现成的好戏岂有不看之理,就嗑着瓜子看着他后院怎么起火。
  • 飘渺仙神

    飘渺仙神

    全身穴位堵塞的修炼废物龙飞,机缘巧合下获得半部修炼法典后,将走出一条怎样的逆天之路?入都市,遇修真,升仙界,闯神界。不一样的修炼之路,不寻常的人生际遇。
  • 恶魔重现天使归来

    恶魔重现天使归来

    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有着一个这样的传说,在湖中央的低下曾封印着恶魔的一族。只要向湖投上七七四十九个人的纯阴之血,地狱的大门再一次重现人间,恶魔降临,人间将会引来一个崭新的未知世界。
  • 思考致富(智慧生存丛书)

    思考致富(智慧生存丛书)

    很多人都有一个弱点,就是以自己的成见来测度一切人、事、物。这本书的读者当中,仍有一些会坚信他们无法思考致富,因为他们的思考习惯已沉浸在贫穷、缺乏、失败和不如意之中。而无法自拔。本书就教读者转角思考遇到财富!
  • 玉瓶栀:长公主野史

    玉瓶栀:长公主野史

    她为了存活,无奈成为了长公主,不得不卷入了皇室斗争。行走在阴谋之间,她本想安静度日。一步错,步步错!她没有想到,自己在对抗阴谋的同时,惹到了一个又一个俊美的男子,她,该怎么爱他们?
  • 直播女神圣斗士

    直播女神圣斗士

    身带隐形直播系统,另附随身商店,可用赏金购买唯一属性道具,看我勇闯中古动漫界,直播圣斗士里泡女神,默示录里砍僵尸,物语系列里抓幽灵,新世纪福音里炮轰使徒……群:511077754,欢迎加入讨论
  • 教练机科技知识(上)

    教练机科技知识(上)

    本书介绍了教练机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内容包括:中国歼教-7教练机、美国T-6A联合初级教练机、俄罗斯苏-29教练机、德国马可隐形战斗教练机、意大利S.211中级教练机、日本T-2高级教练机、捷克L39教练机等。
  • 小市民的逆袭

    小市民的逆袭

    一个小市民意外重生后乱开外挂,其开挂程度令人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