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57500000021

第21章 《教育过程》——布鲁纳(1)

《教育过程》本是布鲁纳对伍兹霍尔会议讨论所作的总结报告,但它不是单纯会议记录或意见的汇总,而是在他自己的研究基础上对集体讨论结果做了更加科学的概括,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阐明了美国六十年代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过程》被列为“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并被誉为“教育理论的一个里程碑。”

[作者简介]

布鲁纳(JeromeSeymourBruer,1915—)是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哈佛大学教授、哈佛“认知研究中心”的创立者。191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

1937年在美国杜克大学获学士学位。1941年获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又获西北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坦普尔大学等9所高校的荣誉学位。

1943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海外服役。1945年,他回到哈佛,任讲师。1947年发表了“论需要在影响知觉中的重要性”一篇有价值的论文,为美国的认知心理学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51年在哈佛大学组织认知研究小组,开始从事认知机能的实验研究。1952年在哈佛大学晋升为正教授。1956年他发表了《意见与人格》研究报告,以后又与别人合作出版了《关于思维的研究》一书。

1960年他同米勒一起创立了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自1961年起任该研究中心主任。从1962年起先后承担认知研究中心主任、全美心理学联合会主席、美国社会问题心理研究会主席、美国科学促进会理事、美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1962—1964年任白宫教育委员会委员。1972年后任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他还先后荣获美国优异科学奖(1962年),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和教育出版社机构联合奖(1969年)等。

他的著作主要有:《人民的委任》(1944年)、《思维的研究》(1956年)、《论认识》(1962年)、《教育理论》(1965年)、《认知理论研究》(1966年)、《教学论探讨》(1966年)、《认识成长过程》(1968年)、《教育的适合性》(1971年)、《论教学的若干原则》(1972年)。其中的《教育过程》、《教学论探讨》和《教育的适合性》三本专著,一般被公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作品内容]

美国科学院于1959年在伍兹霍尔召开了有关教改的讨论会,美国科技学术界35位知名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布鲁纳任大会主席。会议着重讨论了如何改进中小学学科,特别是数学和科学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问题。

在大会结束时,布鲁纳做了总结性发言,发言稿名为《教育过程》。会议结束后,他以自己的结构论思想为主导,综合了专家们在会上发表的意见,最后写出了《教育过程》这本名著,于1960年出版。之后,很快传遍美国,而且也迅速传播于世界各国。

《教育过程》全书共分六部分,其结构如下:1977年版新序;原序;伍兹霍尔会议出席人员名单;正文:一、引论;二、结构的重要性;三、学习的准备;四、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五、学习的动机;六、教学辅助工具。

全书主要是“按照结构主义表达知识观”,和“按照直觉主义表达研究认识过程的”。书中所提及的有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理论都是经过实验假设所验证的结论。它围绕着课程改革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种大胆的、坦率的和新颖的理论。

一、引论

“我们将教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这种对教育质量和智育目标重新出现的关切,所表现的一个地方,就是中小学的课程设计。许多大学的学者、科学家和在各自学科里做出卓越成绩的知名人士,他们为中小学准备的教程,不但反映了自然科学和艺术上的新成就,而且也体现了对教育工作性质的大胆设想。这种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编写出有效的教材,也就是既重视内容范围,又重视结构体系的教材。

任何人只要一开始问到关于各专门课程的价值问题,他就是在问关于教育的目标问题。美国是个变动着的民族,他们在地理上的流动性,迫切需要在中小学里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但是美国社会和美国生活的多样性又同样迫切需要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虽然可以把追求优异成绩作为教育的一般目标,但是它在这里指的是,不仅要教育出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也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上的发展。

二、学科结构的重要性

布鲁纳继承并发展了“结构”主义的基本主张,提出了所谓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他强调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认为,知识总是有结构的,知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构造的一种主观模式。合理的知识在于使主观模式或者说结构能与客观事物相符,能很好地说明事物。既然知识是由人来构造的,那么就应为学校的课程设计最好的知识体系。布鲁纳所指的‘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布鲁纳在解释学科的结构时,举例子来加以说明。

例如,数学中的解方程。布鲁纳注意到,代数学就是把已知数同未知数用方程排列起来,从而使未知数成为可知的一种方法。在求解未知数过程中,可以运用三个基本法则: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三个基本法则所体现的思想,他就能认识到,所要求解的“新”方程式完全不是新的,只是一个熟悉的题目的变形罢了。在布鲁纳看来,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要掌握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培养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的态度。要在教学中培养这些态度,就要求比单纯地提出基本概念有更多的东西。一个重要因素是对于发现的兴奋感。曾经从事于自然科学和数学课程设计工作的各方面人士,都极力主张在提出一个学科的基本结构时,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

学科的基本结构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单纯化”:它可以把错综复杂的教材内容“单纯化”。这种单纯化可以给我们带来经济性的效果。例如,落体运动,单纯化后,可以以公式来替代,它可以用来求自由落体的下落距离。这使学习者容易理解和记忆。二是“迁移”:它可以使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易于举一反三,扩大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总结出了四点作用:(1)理解了基本原理就可以使学科更易于理解;(2)对人类记忆的研究表明,一件件放进构造很好的模式里的东西更容易记忆;(3)领会基本的原理和观念是迁移的基础。布鲁纳指出:“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理解更基本的原理或结构的意义就在于此——就是不但必须学习有特点的事物,还必须学习一个模式,这个模式有助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类似的事物”;(4)经常反复检查中小学教材的基本特性,能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以解决由小学至大学进程中碰到的部分困难。

三、学习的准备

布鲁纳在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同时,又提出了“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个大胆的假设。从而表明了他对儿童的早期教育的鲜明立场。

布鲁纳的这一思想是与他结构主义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的,也于近年来儿童身心发展均有“成熟加速化”的趋势有关。他以其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为基础,从3个方面论证了儿童早期学习的可能性。

(一)儿童智力的发展

布鲁纳指出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某门学科,其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任何观念都能够用学龄儿童的思想方式正确地和有效地阐述出来;而且,这些初次阐述过的观念,由于早期学习,在日后学起来会比较容易,也比较有效和精确。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民间佳话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佳话故事

    本书为教学课外辅助读物。补充学生课外知识,选取一些中外经典名著供青少年课外阅读。本册选取世界经典民间故事作为经典主题。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甲骨文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甲骨文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从汉字起源到甲骨文的诞生;甲骨文概述;甲骨文的发现与早期研究;“甲骨四堂”等。
  • 鲁滨逊漂流记(彩绘版)

    鲁滨逊漂流记(彩绘版)

    从小就向往航海的鲁滨逊背着自己的家人,踏上了航海旅程。经历了几次海难后,他在巴西拥有了一份家产,不打算航海了。但没过多久他经不起诱惑,再次出海.在一场暴风雨中,船失事了,仅有他一人生还,游到了一座无人岛上活了下来。故事最精彩之处就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建城堡、种粮食、造船、养羊……后来,他还找到了一个仆人。他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和一位船长回到了英国,然而,物是人非……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烽火岛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烽火岛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生态学实验

    生态学实验

    本教材编写的基本框架是,体现生态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并贯彻实验教学大纲的设计思想,将内容分为生态学实验基础、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三大模块。其中,生态学实验基础主要介绍生态学实验开展的基础知识、常用的实验技术和方法,特别是与后述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密切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基础性实验主要是针对理论课涉及的生态学原理进行的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并做部分拓展;综合性实验是让学生在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整合一至多个生态学原理所开展的应用性较强的实验。
热门推荐
  • 圆珠记

    圆珠记

    圆珠记,本来想叫圆球记的,但圆球没有圆珠那么听着顺耳。简单的说,这是一个想象中的世界,主线是一个叫五月的拥有神力却无法完全控制的女子和一个叫无嫣的无师自通的诅咒师一起成长的故事。
  • 陛下,教主招您侍寝

    陛下,教主招您侍寝

    她,易千紫。七岁时,不负从教徒的期望成为江湖一代魔女,众教徒人人自危。八岁,一根筋没搭对决定学医,魔教众教徒松了一口气。十二岁,学医归来,恐怖指数暴涨,众教徒惶恐度日。十三岁,决定闭关修炼,众教徒吓退教,已经这么凶残了武功再高点不是分分钟弄死你吗?十六岁,突然出关,吓死众教徒出关不到半月,便危声远扬,一时江湖,朝廷人人自危,可不到半个月后,便销声匿迹。相传魔女易千紫嫁人了!!!魔教众教徒都松了一口气,终于祸害别人去了。文武百官气急,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们。
  • 末日囧囧

    末日囧囧

    一场灾难的降临...两个时空的交错...灾难为何降临人间?灾难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阴谋?现代与未来,两个时空的争锋对决!这里,有你想要的精彩...
  • 洪荒征天

    洪荒征天

    小村少年出大荒,神秘身世令人猜测,游走于天下之间,征战世界,看他登临巅峰,成世间武道主宰。
  • 风流

    风流

    小说从一位风华女性的视角,跟随着东晋风流宰相谢安的人生,为我们讲述了那个烟雨王朝三十年的盛衰,揭示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大历史;描绘了一场超脱尘世沧桑、飘逸而绵长的爱情;并用极为细腻优美的笔触,全方位地再现了那个“贵族时代”,那些“贵族”们,他们曾有过怎样令人遐想的生活和内心。小说中的每一位人物,都用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为我们诠释着那两个字:“风流”。
  • 欺天宝典

    欺天宝典

    一个青年带着一本宝典进到了风起云涌的神环大陆,蠢蠢欲动的魔族、神秘强大的恶魔、诡异的元素潮汐、人类帝国的复辟与战争…………一切尽在此发生。
  • 半掩玉夏半倾城

    半掩玉夏半倾城

    豆蔻年华如似水年华弹指之间便这么匆匆不返,你最引以为傲的容颜此刻不也如同过眼烟云不复存焉了吗?兰贵妃,如果不是你当年害死我的母妃让我年幼时丧母且亲眼见证母妃是如何痛苦的离开人世的,我不会这么恨你。我会让你体会到我尝过的痛苦,被亲生女儿亲手送上黄泉的滋味,普天之下也就你兰贵妃一人尝过吧。她五岁失去亲生母妃,她的父亲也总是透过她的脸庞像是在看谁…
  • 魅力

    魅力

    这是一本真正可以让你变美丽的书,它不单是告诉你如何拥有美丽的外表,更是让你拥有美丽的心灵,在岁月的流逝中也能永远保持自己的魅力。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很多时候,亦庄亦谐、精辟生动的小故事往往比大道理更能打动人。思路决定出路,这些对管理者和普通人都富有启发意义的管理寓言将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为了便于阅读,我们对这些寓言的寓义进行了适当的阐述,尽量做到既不影响读者对寓言原文的独立思考,又能引导读者一步步地深思其中的道理,力求让每一篇寓言都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
  • 龙夕谣

    龙夕谣

    在传说中,龙有无限的神力,它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传说中,神住在高高的九重天,他们掌管着下界的芸芸众生,而龙则是他们的信使,负责神与下界的联系。这个城市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个城市有很多属于我的故事……我叫林千山,不过四年前我又有了一个名字:龙,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