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59500000007

第7章 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研究(2)

但是,无论是教学行为的激发还是约束,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都必须以对教学行为的分析为条件。为此,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时,需要鉴别出对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教学行为有哪些、各种教学行为彼此之间的关系、教学行为与高校内部的其他方面的行为,如科研行为以及社会服务行为等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还需要考察激发或约束的行为与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鉴别对于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乃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没有这种对教学行为及与其他行为之关系的鉴别,则一切有关教学管理机制之建立的构想都是虚空的。

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学行为的鉴别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作。对于教学行为的鉴别意味着为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管理机制能够被设计出来,却可能是无法自我实现的。它的有效实现需要一种额外的实施机制,鉴别正是这种额外的实施机制的表现。然而要做到准确地鉴别,则需要对鉴别者给予适当的激励,以使其忠于职守。所以,教学管理机制的设计就不仅仅是对教学者的行为激发或约束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对教学管理者的行为激发或约束的问题。

(第二节)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设计

高校教学管理机制设计是一个有关如何进行制度安排以约束和激励个体行为或群体行为的问题,它与对组织管理、对管理的对象--人、对学校作为社会组织之基本的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此,需要对有关教学管理机制的设计进行探讨。

一、设计的主要内容

教学管理机制的核心是通过有关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那么,从教学管理机制的设计内容来看,其主要应包括机制设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及价值设计要涉及的基本内容。

(一)机制设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高校教学管理机制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有关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行为激发和约束问题。具体应当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高校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

高校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是高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教学工作都是一个动态和发展的过程。不同的教学工作状态将会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说,高校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保持其教学工作处于一种有条不紊的状态之下,使得整个教学工作能够按照高校教学规律来展开。高校教学管理需要建立促进教学工作有序展开的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是高校教学规律的反映,也是实现高校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高校教学运行机制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工作的方向问题

教学工作方向问题主要是解决高校教学组织系统内部个体目标与教学组织目标之间不一致的问题,从而使得全体教职员工都能够努力工作以实现学校教学组织目标。人的各种活动,都有其目的性,都指向一定的预期结果。行为的预期结果就是人们所说的行为目标。人们之所以追求某种行为活动的结果,是因为这种结果会带来能够满足其需要的资源。但是利益上的冲突和价值观的差异会使得每一个人的行为目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能够满足个人需要的资源则是稀缺的。由个体组合而成的社会组织,是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社会组织的共同利益被称为集体利益。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个体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冲突。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所提供的理论模型则说明,个人追求个体利益的行动最终导致的结果则是集体的非理性,即它并不必然地会带来集体利益的最大化,最终是生活在集体中的每一个体的自我利益都受到损失。为此,高校教学管理必须能够做到使个体的目标服从教学管理目标。

(2)教学重大事项的决策问题

教学工作重大事项的决策机制,是要解决为实现教学组织目标而不得不作出的有关方法与手段的选择问题、有关教员的选任、教学计划的编制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等,都是高校教学决策的核心问题。不同的决策机制将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科学设计教学决策机制,将使得高校教学管理能够选择更好的实现管理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3)教学任务的分配问题

高校教学任务的分配同样是一项日常的管理工作。不同的任务分配方式不仅会影响到教师的直接利益,而且也会影响到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于非盈利性的高校教学管理组织来说,到底选择一种怎样的任务分配机制更有利于高校教学管理呢?这是高校教学任务分配机制所要解决的问题。

2.高校教职员工的行为动力

行为动力问题实质就是人们常说的积极性问题。从行为主体看,行为动力涉及对个体行为工作动力的激发及对由人所构成的组织动力的激发。高校教学管理的工作动力机制,由于其组织的内在逻辑,既不同于政府组织以权力为基础、以公共责任为机制的激励,也不同于盈利性组织以利益为基础、以市场为其机制的激励。学校组织的公共性以及有限的市场介入,使得高校教学组织与系统既需要责任机制,也需要一定的市场机制;然而它的责任机制不同于以权力为基础的公共责任机制即责任激励,它的市场机制也有别于以利益为基础的完全市场机制即竞争激励。

尽管在很多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文献中,人们通常把竞争看作是激励的一种形式或手段。但在此还是需要将他们区分开来。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解决人们的行为动力问题,这就是教学管理动力机制要解决的问题。

在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管理学家与管理实践者们对人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激励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这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理解:

第一,从目的上看,激励就是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解决被管理者工作热情、积极性、创造性不足的问题,发挥其潜能努力工作。

第二,从内涵上看,人们已经认识到,不管人们如何界定激励,但其核心都是激发人们按一定方式行为的过程。

第三,从激发的主体看,人们的某种行为的激发可以是来自他的管理者,也可以是来自他的从事相同工作的同行或同事。我们把来自前者的行为激发称为激励,把来自后者的行为激发称为竞争。这样,教学管理中的动力机制就可以区分为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

3.高校教职员工的行为约束

人们的行动总是有一定方向的。方向错了就如同南辕北辙,越是努力工作,工作的损失就可能越大。目标机制是要解决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开展之前的目标方向,是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工作的方向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管理者的教学管理行为并不必然地服从于目标的定向。人的行为的自利性以及理性的有限性,都会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行为偏离其预先设定的目标与方向。为此就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其行为加以约束。约束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保证人的行动方向不偏离目标,从而保证教学系统与被管理者个人的根本利益。

对教师及教学管理者行为的约束,可分为制约和监控两个方面,两者的主要目的都是防止隐蔽行动道德风险的发生。这样也就可以把约束机制区分为制约机制和监控机制。

(1)制约方面

制约就是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行为以某种外在的存在与变化为条件,强化其实现组织目标的正当行为发生。教学管理的制约机制,将着重分析能够对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行为加以有效制约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配合才能够有效地对其行为加以约束等问题。

(2)监控方面

监控则是监督与控制,即对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行为加以实际的考察与纠偏。教学管理的监控机制则主要分析研究如何以最小的管理成本,来获取有关教学被管理者的真实而较为全面的信息,如何对实际的偏差行为加以纠正等问题。

(二)机制设计涉及的基本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教学管理机制要研究的基本内容区分为: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教学管理的激励机制和教学管理的监控机制。

1.运行机制

高校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主要涉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机制、教学决策机制以及教学任务分配机制。

(1)教学管理目标机制

教学管理目标机制着重于研究解决学校教学系统不同个体、个体与教学组织、不同教学组织系统之间有关教学目标、教学管理目标的统一问题。明确而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可以为行为个体提供动力,而且可以减少管理活动的成本投入,提高教学管理效益和教学效率。统一整合教学目标系统将有助于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为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提供前提条件。

(2)教学决策机制

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目标一经确定,教学管理者就必须要考虑实现目标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等问题。在现实的教学管理中,对于目标的实现存在着各种可能的手段和方法。为此,就需要在各种可能性中加以抉择,使管理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然而这个问题在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有关高校教学管理理论研究,都是在假定目标统一的前提下来展开其理论框架、设定其管理模式的。

(3)教学任务分配机制

教学目标与教学管理目标不仅受到人们的利益支配,更受到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和管理理念的支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将形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管理目标。而教育价值观与教学管理理念的不同也是现实存在的。为此需要在形成较为一致的教育价值观和教学管理理念的前提下,努力形成统一的学校教学目标系统。

2.激励机制

激励是指根据活动参与者的心理需要,科学地运用一定的外部刺激手段来激发参与者的动机,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使之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过程。有效的激励手段必须符合活动参与者的心理需要。激励机制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运用激励方式启迪参与者的心智潜能的工作系统。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地调动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从而使管理活动获得良好效益。教学管理激励机制侧重于研究解决教学系统内部个体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问题。教学激励机制将依据激发的主体区分为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

高校教师及教学管理者是有限理性人,而非理想化的道德人。因此,高校管理者有必要在了解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需要的前提下,通过满足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需要,来激发其工作动力。而在理论分析与探讨的基础上,将通过高校所实施的分配制度本身的个案研究揭示不良的分配制度,不仅难以调动教学系统内部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反而有可能挫伤其积极性。那么如何调动高校教师以及教学管理者的积极性并避免激励机制表现出有违初衷的非预期结果是高校教学管理激励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3.约束机制

教学管理的约束机制主要是研究解决如何防止与纠正对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与偏离目标组织行为的问题。

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质量的监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关注,高等教育的实践工作者更是重视。在一个规模较小的教学系统中,教学质量监控可能通过传统的手段与方式来实现。而在一个规模很大的教学系统中,传统的监控手段就很难实现监控的目的。同样,对教学工作行为的制约也是如此。高校教学工作既有外在的制约因素,如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也有来自高校内部自身的制约因素,如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既有来自社会舆论的制约与监督,也有来自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制约与监督。如何将各种制约因素有效地整合与协调,以共同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是教学管理约束机制要解决的问题。

二、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

任何机制设计都必须首先明确所设计的机制要解决的问题。明确管理机制要解决的问题,是进行机制设计的前提。问题的类型不同、性质不同,要实现的管理目标不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管理资源就不同,从而要采用的管理方式方法也就会不同,管理的运行机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任何行动都是以一定的理论为先导的,即使是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行动中,某种先于行动的理论图式也是存在的。高校教学管理机制设计同样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高校教学管理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管理博弈论和制度理性选择理论。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是设计教学管理机制的依据之一。信息不对称理论作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学上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中参与市场交易的双方在掌握信息上处于不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较之另一方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因而存在着利用信息为获得己方利益进行欺骗或不公平竞争的动机。

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样也毫不例外地存在于高校教学管理活动中。非对称性信息的存在对管理与工作过程提出了机制设计的要求。

信息不对称是相对于信息对称而言的。所谓对称的信息是指在一种相互对应的教学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掌握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也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都了解对方所拥有的知识和所处的教学环境。信息对称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其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没有掌握有关信息的全部信息环境,即双方都处于“无知”状态;其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掌握度量一致或度量相似的信息环境,即被管理者知道的,管理者也非常清楚;其三,双方都拥有完全信息环境,即有关教学的所有情况,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了解得一样清楚。然而,教学管理中的完全信息对称是管理中的理想状况,在通常的情况下,任何组织的管理者都难以实现管理的完全信息对称。因此,表面上的信息对称,往往隐盖了很多的信息,从而形成信息不对称。社会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存在和发展,使得在实际管理中,管理者要想获得完全的信息也是不可能的。反之,非对称信息则是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在管理信息领域的具体表现。

同类推荐
  • 行业不能告诉你的秘密!

    行业不能告诉你的秘密!

    毒奶粉、毒胶囊,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无处不在,触目惊心,而我们却经常忽视,而且了解得也不全面。这本书就是专门为消费者打造,以规避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本书共分9大章节,分别以消费里的秘密、商场内幕、超市的“道道”、“美丽”的谎言、家电里虚招、房子里的“水”、旅游中被宰的那些事儿、酒店中的潜规则、机票里不得不说的真相几大生活中常见问题为出发点,为读者解密消费陷阱,提高生活中消费的警惕性。
  • 教育,诗意地哲思

    教育,诗意地哲思

    本书是由多篇散文式的教育随笔编辑而成,以一线教师的视野审视教育,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中倾注笔者对教育的理解。书稿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散文,第二部分是教育效应,第三部分是心理反思。书稿为随笔原创,随意洒脱,有别于一般的教育论文,有一定的可读性。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实践教学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实践教学

    为适应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第三次全教会提出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一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无疑对中小学教学管理提出挑战。显然,过去中小学教学管理与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不相适应,广大一线干部教师呼吁,中小学教学管理亟待改革,如果不紧紧抓住管理这根缰绳,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是不可能的。
  • 了不起的中国人

    了不起的中国人

    本书作者通过对众多案例的梳理,描绘出一群群中国人在海内外奋力拼搏的场景。具体内容包括:了不起的中国人、成功学与儒家思想的影响、温州人的成功等。
  • “东林学派”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东林学派”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热门推荐
  • 煞神

    煞神

    这不是传统的大陆升级,这是位面之战,按照玄幻的题材,写出仙侠的壮观,从基础位面一步一步踏上神界的征途,上千位面尽在我脚下,神挡杀神,佛当屠佛,苍穹之大唯我主宰!等级分化:引源,凝源,玄境,天境,虚境,入圣,圣君,帝阶,神级,次元境,每一个境界又分三重。
  • 霸宠狂妃腹黑王爷天才妃

    霸宠狂妃腹黑王爷天才妃

    他,南翼唯一异性王爷,性格乖张,阴晴不定,传闻不近女色。她,异世一缕魂魄,将门嫡女,当代天才,但却懦弱怕事。她们本是平行线,却交在一起。她躲,他找;她跑,他追。沐月:“你要什么,我给你。”“我要你”““还能不能认真说话了?”“我一直在认真说啊”“”沐月无奈,萧慕辰却勾唇一笑:女人,乖乖做我王妃吧。沐月心塞,尼玛,谁能告诉他,这卖萌求抱,真是那位冷漠无情,不近女色的王爷?小剧场:“报,王爷,王妃开店铺。”“以后有事多去买些东西。”“报,王妃要开茶楼”“渴了去喝几杯”“”“报,王妃开青楼。”咦,座位上的人呢?
  • tfboys—心之萌动

    tfboys—心之萌动

    有人问我“tfboys在你心里有多重要?““tfboys在我心里有200克”“为什么是200克呢?”“因为一个人的心只有200克。”
  • 极品女总裁的贴身狼兵

    极品女总裁的贴身狼兵

    陆风——华夏最强兵王重出江湖,只为保护昔日恋人的妹妹,兑现老爷子的承若,振兴周氏家族,却不料竟然得不到冷艳女总裁的理解,为此多次身犯险境,最终通过与黑恶势力的终极较量,征服了冷艳女总裁,却不料又陷入了另一场华夏江湖的血雨腥风中,请看屌丝兵王如何扮猪吃虎,如何周旋与众多美女之间,如何搞定黑恶势力,如何一统华夏江湖。
  • 庶妃三嫁

    庶妃三嫁

    她自幼被母嫌弃,生性良薄还处处与人为敌,兖州城内人人喊打的刻薄红颜。受尽欺凌和妹妹的陷害,竟以寡妇身份入宫选为妃。本是偏安一方的冷宫娘娘,却不想帝宠突降,将她卷入步步惊心的宫闱争斗!三宫六院,背叛与决绝,阴谋与暗斗,她要,负她的人都死无葬身之地!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 写作素材大全

    写作素材大全

    ██████████████████████████████████一点写作资料,希望有人用的上。仅供参考声明:本作品内容绝大部分来源于网络,本人不用其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果内容涉及到原作者权益请立刻与我联系。如果联系不上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自行处理。██████████████████████████████████
  • 情醉飘香

    情醉飘香

    贫穷是堕落的开始!财富是招祸的根源!真乃至理明言!不然,他这个堂堂帮派老大,怎么会接下烫手山芋,牵扯上这个贪吃嗜睡的蜘蛛女妖?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她)已经不小心中了她(他)的妖术,非本人不能化解的奇毒。听说,这种毒药就叫爱情……
  • 一海围城

    一海围城

    我建城于四海之境,以四海围一城,护四海之浪静,镇远疆之安宁,守一人之痴心。
  • 若爱逝去

    若爱逝去

    爱的旅途中有欢喜,也有磨难;天底下没有没有磨难的爱情,他们也是这样,让我们来一起看看他们会如何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