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62400000001

第1章 关于《红楼止梦》(代序)

我为什么要写《红楼止梦》?这一下子就说来话长了,恐怕还要从我最早接触《红楼梦》时开始说起。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是小学课本里面就有《红楼梦》中的场面,在《红楼止梦》正文里我也是这样写的。但是我又仔细翻了翻当年的功课记录,逼着当年的几个老同学和我一起回忆了良久,在大家共同的印象中,《红楼梦》录入语文课本的阶段也许应该是在中学时期,似乎是《黛玉进贾府》这段文字。不过那都是70年代的事情了,随着现在孩子们领略知识和接受信息的年龄大为提前,不知是否已经编入了小学课本,亦未可知。

但是我接触《红楼梦》确乎就是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而和《红楼梦》一起出现在我的阅读视野里的还有《水浒传》和《西游记》,不过我最先开始翻读的是《水浒传》,接下来是《西游记》,直到把“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武松醉打蒋门神”、“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经典章节熟悉到做梦能见的时候,才有兴趣翻了两眼现而今在四大名著中排名第一、红得发紫的《红楼梦》。

最初看《红楼梦》第一眼的感觉是没有《水浒传》和《西游记》好看,肉黏黏的有点看不下去,半天也没有个打斗的场面,公子小姐的概念在那时见面还都称呼同志的年代,距离也太遥远了一点,关键是也没什么激烈的冲突和好人坏人的英雄奸臣之明显区分,总是一些老婆子啊、小丫头们什么的晃来晃去的,说实话,凭那时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还真不太能弄明白其中的情节变化。

所以很不好意思,在那段青春懵懂期,也只是翻了翻其中故事情节稍微强烈点儿的段落,像研究者们根本就不会去注意的比如“包勇追赶贼人”等打仗的段落,而随着《三国演义》、《七侠五义》、《封神演义》等更有吸引力的小说到来,《红楼梦》基本上就被束之高阁了,因为实在是读起来不给劲。

朦胧中记得也许是到了语文课本里面出现了那段《黛玉进贾府》的文字的时候,好像又拿出来看过两眼,但也只限于完成语文老师要求读读原著的课外作业,之后就一直被尘封到大学毕业之后。不知道女孩子们关于《红楼梦》的早期阅读记忆是不是这样的一个历程,我想基本上男孩子们的阅读记忆应该都差不多如此吧。

似乎在刚参加工作后不久,在那段相对悠闲的日子里,没有了多年功课和考试的压力,也刚享受着初挣工资的成就感,才又有余暇翻出了《红楼梦》,第一次完整地读完了所有的章节。不过也只是完成了一遍阅读而已,除了感觉在小说中印证了曾经看过的越剧电影版《红楼梦》中的王文娟和徐玉兰的形象确有其人之外,最多的感触还是电影中“黛玉焚稿断痴情”的场景,觉得好像这两个年轻人的爱情生活太不如意了,还是社会主义好,能够自由恋爱。

至于后来被铺天盖地的文章书籍和电视节目解读出的那些“微言大义”的隐情秘史等等,可以说是一点也没看出来,现在想来可能因为是男人的缘故吧,没有女孩子那么细腻和伤情感怀,记得有些女同事们倒是抱着《红楼梦》唏嘘不已过,被里面的情状吸引过,人前人后的谈论过宝黛钗之间的情感纠葛。

但是那时的议论也都只是仅限于在书本的范围,最多对照现实论一论像什么找对象是找林黛玉这样的,还是薛宝钗这样的云云。谈论的方寸和男人们之间酒酣耳热之际挂在嘴边的关云长单刀赴会、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之类的豪情节义的范畴差不多在一个水平线上,只是恍惚觉得对《红楼梦》的态度似乎应该更尊重一点,因为毛主席都说过“《红楼梦》不看五遍就没有发言权”这样的话,感觉《红楼梦》里可能会有点特别的玩意儿。

但是,为了稻梁之谋而忙于生活的奔波,也没有太深入品味这里面的更多意味,心说不就一本小说嘛,四大名著又怎么的呢,水浒、三国好像也没什么太难懂的,独独《红楼梦》有什么特异之处不成?

我想大多数的人可能都有着和我一样的感觉,《红楼梦》作为一本小说的存在,并未掀起什么生活的波澜,日子浮华烟云般的过去,直到突然有一天,才猛地感觉《红楼梦》似乎成了个事了!

最先惊了我一下子的是霍国玲姐弟俩合写了一本叫做《红楼解梦》的书,书中展示的事实令人心惊肉跳!我是第一次被人灌输这本书背后还有这么曲折离奇的隐秘事件,竟然在一部《红楼梦》里暗藏了曹雪芹、竺香玉二人用毒砂暗杀了雍正皇帝这样比武侠小说还要离奇的情节!这简直比当年我读过的福尔摩斯探案集里的故事还要震撼,我几乎是没有停歇地读完了这本《红楼解梦》,说实话,挺过瘾的!当时是坚信无疑地认为就是曹雪芹、竺香玉杀的雍正帝!只等着过两天新闻里会公布这个重大历史发现,为多年来围绕在雍正之死的原因上的争议划一个句号,而且我还觉得怪不得连毛主席都说《红楼梦》好,看来这里面确实大有千秋啊!

于是我在读完了《红楼解梦》之后,又再一次翻开了《红楼梦》,想看一看自己能不能也在里面看出点什么端倪来!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并没有听说有什么权威的说法肯定霍氏姐弟的发现,围绕雍正之死的原因,也依然有很多的争议和说法。

我才明白这只不过是研究《红楼梦》得出的一种结论和说法而已,也就是从这时才开始知道,原来围绕着《红楼梦》,还有这样的一些人在做这样的研究。也才知道原来还有一门叫做“红学”的学问已经持续进行了二百来年的研究工作,似乎有相当多的一群人在对《红楼梦》进行着极为专业神秘的研究,是一般人近不得身的那种高级研究。好在自己感觉“红学”的研究似乎也没怎么影响到我们这样一般人的生活的油盐酱醋,那就让它“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去吧。所以,为“曹雪芹、竺香玉毒杀雍正”的惊人发现感叹了一阵子之后,又继续遗忘着《红楼梦》的存在,专注于生活的团团麻麻去了。

第二次被《红楼梦》的事儿惊了一下子的时候,说话间就到了本世纪之初,刘心武老师在我们台的《百家讲坛》栏目讲解他的研究心得,指出那个我过去读《红楼梦》只关注贾宝玉和林黛玉,没怎么太注意的贾蓉媳妇秦可卿,竟然是废太子胤礽的女儿!《红楼梦》里竟然暗伏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雍正夺嫡”大戏!这令我马上联想起几年前看霍氏姐弟的《红楼解梦》时,也曾被惊着过的“毒杀雍正”事件!我立马一脑门子的纳闷:这《红楼梦》里真的是这般的大有沟壑不成?

就在我惊魂未定,还没来得及再度打开《红楼梦》去消化刘老师的说法之时,一场学术界声讨刘心武和民间拥护刘老师的论战运动,就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间风紧雨密地展开了。这一下,可不知惊着了多少人,不说根据刘老师讲演整理出的书籍卖了多少本,光是《红楼梦》原著,不管什么程高(甲或乙)本、脂批甲戊本,就得卖出去了几十万套,只可惜曹雪芹的大名虽赫然标在作者的位置上,却不知稿费被哪家出版商给赚了去。而关于《红楼梦》研究的书籍更是如雨后春笋,在很多书店都得专开一个陈列格子来摆,在网上书店,各种名目的红楼研究书籍,出自各个红学大师的研究书本也是大卖而特卖。

而这时候,我和众多被突然刮起的“红楼”热风惊倒吹晕的《红楼梦》阅读者们才发现,原来关于《红楼梦》研究竟然有这么多的说法和门派,但是当我也投入跟随这股“文化时尚”的潮流之中,薄薄厚厚买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红楼研究书籍之后,发现怎么越看反而越搞不懂了呢?

光看霍氏姐弟的《红楼解梦》时,感觉雍正就是被曹雪芹、竺香玉给杀死的,光看刘老师的演讲书稿时,也只感觉秦可卿就是废太子胤礽的女儿。但是,当看到很多书里的观点纷繁袭来的时候,却恰似“乱花渐欲迷人眼”,反倒有点摸不着门路,搞不清东南西北了。面对着好像一夜之间从地底下冒出来的各路红学研究的名流大腕们,觉得这里有八路,那里也有八路,只是不知该听谁的为准。

当对着学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各种版本和说法不能分辨的时候,好在自己有过一点理工科学生的逻辑思维底子,首先用了一下最笨的“龟息大法”!紧缩脑袋,充耳不闻,闭目不视,沉静思考整理了几天之后,突然地一种感觉电光石火般袭入脑壳,虽没有鲁迅先生笔下的狂人在历代史书中间看到“吃人”两个字时那样的惊骇,但是也颇有一点窥破假象的欣喜和领悟,也从这迷乱错杂的所谓红楼研究中看到了应该喊出的四个字,便脱口而出地念道“红楼止梦”!于是就想把我的体会和我的想法形诸文字,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篇《红楼止梦》。

写这篇《红楼止梦》的出发点和最终成篇的演变是这样考虑的:正像我刚才描述的那样,相信有很多人是和我一样被所谓的“红学”研究一下子给惊着的。搞所谓“红学”研究的毕竟是很少的那么一群人,最多作为红楼爱好者的我们,甚至只能被称为红楼阅读者的我们,其实是弄不清所谓红楼研究的“考证派”、“索引派”或者“探佚派”什么的,但是这些看起来专业性极强的名称却混杂在各种相关的书籍里,或是频繁出现在各种论证的文章里,让我们回避不得,又难以厘清,我自己就深受其扰!

而关于红楼研究所得出的种种结论,除了我刚才说的霍氏姐弟的“毒杀雍正”和刘心武老师的“秦可卿废太子遗孤”的说法,还有涉及到作者、版本、续书等等方面看起来更专业的说法数十种之多,其中更显诡异、离奇的说法亦不乏鲜见!而作为一般的读者,我们是不可能分辨这么多说法的真伪和是非的。这就造成了本来对《红楼梦》的里里外外很感兴趣的我们,却在诸多的说法不一面前不知所措,甚至连回头只是求得简单的读读书本也不太容易做到了,因为很多的说法老在干扰我们的正常阅读,似乎对书中的情节连基本的判断也失去了。一看到“秦可卿”就想到废太子,一看到“林黛玉”就想到竺香玉,甚至被所谓的版本考证所引导,看到八十回,就要想是不是还要继续看下去?因为据说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越剧电影里令人柔肠寸断的“调包计”有可能不是真正的结局等等。

所以,我就想能不能把这诸多的门派和主要观点结论给捋一捋,看能不能捋出个清晰的界定来,也好弄明白这《红楼梦》的书面和背后到底有什么东西。但是在整理这些线索的时候才发现,根本就没有可能理得清楚,因为且不说不断地老有所谓新的研究成果频频冒出,而且就现成的红学研究几大主要门派的观点来看,也还没有达成个一致的意见。所以,在“龟息大法”了一会儿之后,我决定放弃这个正本清源的努力,转而思考,就这么个《红楼梦》,怎么就成了个事儿了呢?顺着这么个思路一想,好像佛家有言的大彻大悟一样,从因果上得到了印证,关于《红楼梦》的所谓研究实在是该停歇一下了!

因此,考虑到和我一样的广大红楼阅读爱好者们,不一定都能搞清所谓红楼研究的奇经八脉,也实在是没有必要去搞清这其中的复杂关节,我就权且做一做导读人,虽然我的水平也不高,很大程度上只是比大家多做了一点搜集资料的工作而已,但是总是会省下大家宝贵的时间,毕竟比红楼研究更重要的事体要多的多。

所以,从这样的角度考虑,我把近些年来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有代表性的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流派和观点,简单归纳整理了一下,并且把主要的结论和意见简单做了一下通俗的解释,罗列出来,使得大家能够在短时间内“速补”一下,不必去花太多精力的红楼研究进展情况。

要说明的是,我是纯粹从一个《红楼梦》阅读者的视角去做的这些工作,自然难免和所谓的红楼研究的学术方法有很大差距,不过好在我已经反复强调过,不是为了参与红楼研究,只是为了众多的阅读者别再被不时冒出的研究成果给惊吓到而已。

那么,在做这些成果整理工作的时候,渐渐地发现,现而今的红楼研究似乎该停一停脚步了,具体的理由将会在《红楼止梦》中作详加阐述。在此只想略作唠叨的是,我做这样的喊止呼吁,还有这样的一些考虑,我仅代表一个普通的《红楼梦》阅读者,阅读的本意是享受文字的快乐,不想被各种观点指挥得不知所措;我是一个媒体工作者,媒体工作者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专业的理论和知识化解为简单易懂的东西呈现给受众;我是一个受过理工学科基本逻辑训练的人,不忍看到目前的红楼研究存在那么多明显不讲逻辑的地方;我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于法律事件的报道,于法理证据推理的严密性领悟至髓。基于此,遂有了《红楼止梦》的炮制出炉;也基于此,不想承担厮混红楼研究的嫌疑罪名;更基于此,万望如我一般的红楼阅读者能够体察一二。

因为毕竟是要作为正式的文章,对于红楼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还是“叫停喊止”这样很激烈的看法,因此在写作上自然严肃规整了许多,这样一来,也就难免会沉闷、琐碎一些。其实,如果作街头巷尾般闲扯的话,所谓“红楼止梦”,完全不必要那样洋洋洒洒几万字的堆砌。

说白了,我对目前红楼研究纷乱现状的看法是,该停手歇歇了,有些问题已有阶段成果,快点推广普及去吧,大部分问题尚“未解决”,即使“未解决”也并不影响对《红楼梦》的艺术评价,而且随着时光流逝,“未解决”的问题也许永无清晰之日,就不要白费无用功了,另外比《红楼梦》不次的小说也还有许多,就别死追着《红楼梦》不放,这么几句话就完结了。

还有要说明的是,我在引用诸多流派的观点时,更多的是考虑到作为说明主题的论据支持,其中未能尽述和表现众多前辈高人的研究之精妙华美,万望见谅。同时有不妥和不完全之处也谨致歉意,非出本意妄为。另外本人实不愿陷入红楼观点之争,盖所有的疑问和质询惟愿就此言此。

同类推荐
  •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是一部优秀的散文书,本书语言真挚朴素,带有明显顾文显散文式风格。
  • 野鸟的禅

    野鸟的禅

    最初的高级物种,是因为生存学会了使用符号。其实符号按今天的学说来说是所谓的信息记录。正是这种信息记录,是这个高级物种的原始的意识行为得到了开发和进化……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鲁迅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鲁迅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欧阳修散文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欧阳修散文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热门推荐
  • 我的掌门媳妇
  • 汉末浮生记

    汉末浮生记

    因为一个机器人和一次事故,郁郁不得志的颜鹰奇异地回到了古代,从此开始了新的人生。但背叛、责难、攻击,重重阴影围绕在他的身边,他被迫为生活而努力,为生存而战斗。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冲破了重重迷障,在昏乱的汉末,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 与美艳女妖寻欢作乐

    与美艳女妖寻欢作乐

    只因慢了一步,他错过了喜爱的女人。看着他和她走在一起,他心如刀割。柏兰河边,他遇到了妖,那妖带着他展开了惊心动魄的人生。我是林镜,让我们一起享受重口,寻欢作乐吧。
  • 素质的打造

    素质的打造

    有些人将旅行视为生活,有些人的生活就是旅行。生活在京都的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旅行,每天都在发现。曾几何时,我们都被庸庸碌碌的生活磨损了敏锐的感性,忘记了这世界的许多美好。偶尔沉淀下来,想写下一点什么,才发现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将每天见到的事物记下,或摄影、或涂鸦,一把茶壶、一扇窗,点滴记下,都是生活。生活的味道就此氤氲地发散。
  • 校园神级特种兵

    校园神级特种兵

    神级特种兵退伍了做什么?学生?保镖?老大?总裁?还是再客串一下大明星?你的一生注定不平凡……每天能泡妞还要啥不平凡?
  • 辽金元宫词

    辽金元宫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秦汉三国皇帝传

    秦汉三国皇帝传

    本书主要撰写了秦朝从秦始皇(公元前247年)嗣秦王位起至三国吴灭亡(公元280年)止,共500多年的历史故事。以单列皇帝(正统)写其全传的形式,全方位介绍了自秦始皇至三国的37位皇帝的生平事迹,采取了相对按时间顺序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写法,《秦汉三国皇帝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情等方面的故事。以正史为依据,既全面具体又通俗易懂,是一本详细叙史的好书。
  • 婉若蓉汐

    婉若蓉汐

    有没有人在你心里的存在如同阳光一般,只要出现或是想起,身处再阴暗的角落亦会感受到希望的温暖,给你用不完的勇气。可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存在一旦消失,一旦离去,你的世界就会迅速的坠入没有光线的黑夜,入目皆是一望无际的绝望。粉丝群号:144610473求个封面~~敲门砖文中任意角色名字
  • 对不起,你太闪耀

    对不起,你太闪耀

    刘璟晗与安以贤,一个普通人与一个大明星。我以为我会一直以一个粉丝爱你;我以为你只是千万分之一。但偏偏造化弄人,你长得像她,让我不自觉的关注你。别忘了,是你先开始的;我没忘,只是有太多枷锁……但我好像真的爱上你了;可我已经累了。那就让我照顾你,带着你走下去;可我已经被别人先带走了……
  • 子夏易传

    子夏易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