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63100000008

第8章 《老子》道家学说的易学情结(1)

《老子》亦称《道德经》,是最早的道家经典。然而,《老子》道家学说的诸多思想观点却与《周易》有关。尽管《老》《易》之间有着根本的分歧。然而,同属先秦哲学原典的《老子》与《周易》,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在所难免。有鉴于此,笔者以为,探讨《老子》道家学说的易学情结,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老子》道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易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老子》产生的时代与春秋之筮卜

《老子》一书之作者及其时代,在历史上最权威的材料当推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的记载。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言:“老子者,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逢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娇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在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可以看出,从汉代起,人们便对老子及其生平事亦已不甚明了,所以,司马迁一连说出了三个老子。细检其言,其基本倾向乃老子即李耳,字聃,春秋末期周守藏室之史。在此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司马迁特意叙述了孔子问礼于老子,肯定了老子与孔子同时代且年长于孔子。据史料可及,孔子问礼于老子定必有其事。《史记·孔子世家》言:“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官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庄子·天运》亦言:“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不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未得。’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者,无佗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嚼,于又何规老聃哉?’”可见,孔子问礼于老子必有其事,老子与孔子当为同时代人。而孔子,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言,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鲁襄公二十二年乃公元前551年即春秋末期。以此而言,老子李耳当为春秋末期人应当没有什么疑义。

而春秋时代,据《左传》《国语》等典籍看,是卜筮盛行的时代。何谓卜筮?《礼记·曲礼》言:“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阴阳,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豫也。”故“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虽有明知之心,必进断其志焉,亦不敢专,以尊天也。”正因为如此,《左传》《国语》中记载了大量春秋时代之卜筮之例。可以推断,卜筮在春秋时代是非常盛行的。

当然,卜筮并非春秋时代之独有,春秋以前就已存在。《尚书·洪范》言:“天乃锡禹洪范九畴……次七,曰明用稽疑……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说明从夏商时代起就已有卜筮。今考古发现之商代数字之卦与甲骨卜辞即可为证。据《周礼·春官》所记,西周时代卜筮之事盖为筮官所掌,如言:“大卜掌三易之法”。查《周礼》,西周筮官计有大卜、卜师、龟人、占人、筮人等,其职责就是记录整理卜筮之象、卜筮之辞与占卜之法并用之卜筮之事。以此见,春秋之卜筮与夏、商、周三代之卜有其渊源关系。

正是在这样一个卜筮之风盛行的文化氛围中产生和形成的《老子》道家学说不可能不受其影响。事实上,通观《老子》一书,其有诸多话语类似于春秋卜筮之辞。诸如:“夫唯不争,故无尤”;“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不知常,妄作凶”;“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等等。依《左传》《国语》之筮例及文本《周易》之卦爻辞可知,所谓“凶”、“利”、“尤”、“不尤”、“咎”、“无咎”等均为卜筮之象与占断之辞。可以肯定的说,《老子》书中的这些类似于卜筮之辞的话语应当源自于春秋之筮辞。勿庸置疑,《老子》道家学说与春秋筮卜有关。

二、《老子》之学与《周易》古经

《老子》道家之学本不与《易》同。《老子》以“道”论说自然万物之生成。诸如,《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何谓之“道”?《老子》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子曰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而恍惚者,“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故“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然而,道有何特点?《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故“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可以看出,在《老子》看来,“道”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然“道”却是一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无形无状,恍惚混饨之存在,“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而“道”与自然万物及人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与《老子》不同,《易》则为卜筮的书。《易》的基本特征是观象知事,即通过卜筮,从事物的物象卦象出发,运用卦辞爻辞推测未来,占验吉凶。因而,《周易》古经即《易经》鲜言宇宙的生成。所以,《老子》与《周易》古经在学术向度上是根本不同的。然而,《老子》所涉及到的宇宙物象变化法则却与《周易》古经通过物象卦象变化推其吉凶的宇宙变化学说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

从宇宙变化论看,《老子》与《周易》相通。《老子》认为,万物是变动不居的,一切事物现象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如言:“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而《周易》则是专讲变化之书。《周易》由卦组成,每卦有六爻,而“爻者,言乎变者也”。因而,《周易》有一爻动而全卦变之说。对于《周易》的变化特征《易传》有其精妙之阐释,《系辞》言:“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故“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周易》看来,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客观性。

同类推荐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观念(3)

    观念(3)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孟子全书

    孟子全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于《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可见,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 阿德勒谈灵魂与情感

    阿德勒谈灵魂与情感

    人类对其环境所做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做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热门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肖邦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肖邦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生活的门

    生活的门

    罗伟章,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寿命

    寿命

    究竟人的寿命有多长?这个极具吸引力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科学研究人员认为,目前人类的寿命正在缓步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没有界限。从前,研究者将120岁视为人类年龄的极限,几乎没有人能超越。但是,通过人的寿命正在延长这一实例可以看出,人类的寿命很可能是可以无限增长的,没有统一的上限标准。
  • 何亦城

    何亦城

    他出生在繁华都市,家境显赫。他生活在普通县城,平平凡凡。他生活的安安稳稳,直到命运来打破平静,回归。眼前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他的生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起伏?是拐卖?是父辈的商业纠纷?又或者是..................
  • 恋爱三生

    恋爱三生

    她在初中就喜欢过他,面对毕业,他们不得不分开,她以为再也不会见到他。他现在是可以权倾一时的龙琛,而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爱我吗?”龙琛。“会,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会忘记你。”韩函
  • 金蛇

    金蛇

    他是昆仑山下一条小金蛇。他以为,只要认真去做,就可以走出自己的路。他不知道,世间的路,是早已注定的。。。。。。
  • 那朵乌云下的雨

    那朵乌云下的雨

    2011年夏,一朵叫代四同的乌云闷黑了“我”16岁的整片天空。
  • 潘家园

    潘家园

    本书中有许多古玩界的奇闻怪诞的故事,通过故事展现了潘家园各色人等的众生相。小说以盗墓与反盗墓为主线贯穿全书。《潘家园》描写众多人物形象、命运,把他们放置在古玩集散地的潘家园里,这里可不是一块狭窄地带,而是和广阔的社会密切相连,反映着现实社会人们心灵的善恶,生活追求,道德良知……
  • 迎风怦然星动

    迎风怦然星动

    初次见面,几个互不相识的女孩必定了好朋友。笙歌,我来了!男神,等我撩。贝筱筱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可不想到,进入学校以后,被南黎辰火热撩妹。
  • 不一样的经典阅读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不一样的经典阅读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本书秉承经典新读的创意理念,站在时代的角度审视历史,将经典中的精华充分发掘,让传统与现代在另类的解读中完美融合。运用新的思维对过去的经典进行新的加工,可以使经典具有时代新意。鲁迅先生就曾经根据神话故事,将其所在时代的现实生活,运用独特的时代思维写成了《故事新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我国神话经典的“另类演绎”。用新的形式对过去的经典进行新的演绎,使其在继承原有经典精髓的基础上,成就新的经典,是本书的初衷。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文学读物,它汇集经典的人生智慧,讲述先进的教育理念,指点人生迷津。它适合每一个人静心细品,无论是稚嫩单纯的孩子,还是热血沸腾的青年,抑或是年长深沉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