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写给咱们俩的!妈妈!”高影对发现她的动作,而探头过来看的高彩云说道。
“影儿!打开来看看!快看看写的什么!”高彩云急切地说。她隐隐约约地似乎感觉到什么,又有些说不清楚!也不敢十分相信!所以急迫地想打开来看!也许自己荒唐的猜测会变成事实!她想这封信也许就是那个白胡子老头儿,自称是太上老君的神仙写的呢!
高影抽出信笺,轻轻地打开来,只见上面用蝇头小楷工工整整地写着:彩云影儿:你们好!你们受苦啦!
你们相信这个世界有神仙吗?你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
希望你们能原谅我,因为我没有在事情发生前及时阻止!
但是我会给你们补偿的!我也会惩罚恶人!
今天上午,李昱将会去自首!他会交代自己的一切罪行!而他的父亲李劲松也会受到株连!从而暴露他这些年的欺男霸女的恶行,以及贪污受贿等等不可饶恕的罪行!他们父子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对于你们未来的生活,我有两个安排让你们选择:第一,在吉林市保持现状,我给你们留下100万元生活费,你们将衣食无忧地生活。但是由于这里许多人都知道影儿的事情,所以恐怕她将很难面对!
第二,去彩云的老家山西大同,我只能为彩云提供一份帮助,就是介绍一个人,为你安排一份普通的工作,你们的生活将靠自己的劳动争取!好处是你们将抛开所有的悲哀!重新投入充满阳光的生活中!
选择第一条路,只要拿出我留在信封里面的银行卡就可以了!这卡里面有100万元,密码是影儿的生日年月日全称。如果你们选择第二条路,则将此信装入信封,连同那张银行卡一起烧掉就可以了。
不论你们怎么选择,我都深深地祝福你们!祝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幸福快乐!
李耳敬上“妈妈!你说怎么选择吧?!这个白胡子老爷爷好有意思!也不知道他怎么想出来的!妈妈!你相信这信里说的一切是真的吗?”
“我相信!影儿!即使妈妈不相信神仙,但是妈妈相信正义!相信世界上的善最后必将战胜恶!影儿!让妈妈选择,自然选择第二条路!你跟妈妈回妈妈的山西老家吧!好吗?”高彩云坚定地说。
“好啊!妈妈!影儿听你的!”高影懂事地说道。
于是母女俩人,将信装入信封里,找来一个容器,将这寄托她们美好愿望的信点着火!一缕青烟袅袅升起……树岩加持在信封上面的能量,向高彩云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当你得知李昱自首的消息,就可以做离开这里的准备了。让高影给她们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说明情况和想去山西的想法,自然会有贵人相助,你们听他的安排即可!另外,影儿大脑里关于这个事件的记忆已经让我删除了!你今后不要对她提起,在她来讲,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对了,她的身体我已经为她修复好,她还是一个清纯的女孩儿!
高彩云收到信息后,不禁泪流满面,老神仙对我们娘儿俩太好啦!想得太周到了!让她激动万分!
不提高彩云母女的事情,单说树岩当晚能量体回归肉身,晚上睡觉的时候,又被以大姐为首的不良姐姐们,狠狠地吃了一顿豆腐!让树岩差一点儿就咬牙起身,把她们就地正法了!
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吃过早饭,树岩正在家里无所事事。三个姐姐在逗弄几个宠物玩儿。忽然有同村的邻居上门,说是要求他们家的大学生写对子!老爸老妈笑得合不拢嘴,感觉面上有光,一连声地督促树岩……这里过年家家都要贴对子(春联),村里谁的毛笔字写得好,人们就会带着笔墨和红纸,请人帮忙写副对子。腊月二十八、九就可以贴到门上了。但是要是谁家死了人,三年之内是不贴对子的,这是忌讳。养猪的要在猪圈上贴上“肥猪满圈”,粮囤子上要贴上“粮食满仓”,马车和拖拉机上要贴上“出入平安”的字样。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所以写春联还是很有学问的,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都特别钟情与对联,曾经留下许多千古名联和传世佳话……树岩虽然没写过对联,但是他有世界上最大最全的资料库,再经过他那超常的大脑整合,相信没有能难住他的问题!
毛笔字打小就练过,树岩的楷书和狂草写的都很有大家风范的!
于是树岩也不谦虚推辞,铺开红纸,开始落笔……来的王家二叔是开杂货商店的,就写“南北东西不缺”,“甜酸苦辣皆全”横批是“皆大欢喜”。王家二叔看了笑着夸奖树岩,喜滋滋地收起来告别,准备回家粘贴去了……不过这样一来,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老胡家的小儿子对子写的好,就都来求他写……乡里乡亲的,也不能厚此薄彼不是,倒把个树岩忙了个脚打后脑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