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73300000043

第43章 奸人得志,必生祸端

李辅国,原名李静忠,生于武则天长安三年,死于唐肃宗宝应元年十月十八日。

李辅国家庭出身并不好,属于贫穷的百姓家庭。他小时候,被人阉割,送进皇宫。

李辅国为人谨慎,有人把他推荐给皇太子李亨。从此,他极力讨好皇太子李亨,把李亨最喜爱的大宛宝马喂养得很好。

李亨见李辅国的机智敏捷,便把他调到东宫,追随自己,负责外出安派。由于他忠心服侍着太子的起居,受到太子和太子妃张良娣的赏识。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率领十五万大军,在范阳造反,即"安史之乱"。因指挥失误,叛军攻破潼关,向长安挺进。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底,叛军直奔长安,玄宗率太子李亨、高力士等逃离京城,逃向巴蜀。

七月,唐玄宗率高力士、陈玄礼等人逃到巴蜀避难。李亨在儿子建宁王李偻、广平王李傲和李辅国的拥戴下,来到朔方,到达灵武。

追随太子的李辅国很了解天下的局势,他一直参与着太子的军事决策。他力劝太子趁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继承帝位。

八月,李亨在灵武继位,史称唐肃宗。太子虽然仁孝,但建功立业之心也很迫切。唐肃宗遥尊巴蜀的唐玄宗为太上皇,提拔李辅国为太子家令。

李辅国成为肃宗的开国元勋,公开参与军国大事了,与大臣们享有同样的礼遇,甚至超过了他们。

九月,唐肃宗采纳大臣李泌的建议,任命广平王李傲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率军东征;任命李辅国为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军政大事都委托他处置,凡天下表奏,御前符印发布军令,都由他处理。

李辅国知道自己出身卑贱,在宫里没有太大的权势,不敢专权跋扈。为了掩饰野心,不让外人察觉自己的阴谋,他在外表上尽量伪装,从不吃荤菜酒肉,伪装成道僧,朝事之隙,他手持佛珠,就像和尚念佛一样,人们都认为他善良。

李辅国当时的势力还小,不敢横行霸道,他在寻找另一个靠山。经过多次思考,他选定了肃宗最宠爱的妃子张良娣,后为张皇后。

张良娣为了保住地位,也需要李辅国的支持,两人狼狈为奸,为了共同的利益,站在了一起。他们对付的第一个目标是建宁王李伎。

张良娣每天晚上在枕边对肃宗哭涕,请求立为皇后:"陛下,妾追随您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名分,受人歧视。"

李辅国经常对肃宗说:"陛下,君不可一日无后,阴阳调和,龙凤呈祥,才是国家强盛的保证。张良娣贤德稳重,应立为皇后呀!"

李泌与肃宗的私交深厚,不愿意看到大唐王朝的衰落,为了大唐江山,他决心得罪张良娣。"陛下,请恕微臣再劝您的行为。您的心情臣知道,张良娣的确是贤内助,但目前国家动乱,天下未平,臣认为不宜过分于儿女私情。"

李泌接着说:"陛下当年在灵武继位,是应臣民所请。陛下曾说一切都要等收复长安,迎太上皇还京再定夺。如今天下未平,陛下却忙着册封皇后太子,天下人将怎么评价陛下在灵武的誓言?太上皇是否会怀疑您的居心?"李泌的话提醒了肃宗。

李辅国对李泌恨之入骨。他本来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甚至替皇帝做主。自从李泌主持军政后,皇上把李辅国的特权都收了回去。李辅国和张良娣一样,到处说李泌的坏话。有时,李泌求见,肃宗在屋里,李辅国却说不在,或者皇上正在睡觉,让李泌白等几个小时。

李辅国和张良娣排斥李泌,引起建宁王李伎的不满,他想为李泌教训两人一顿。他去找肃宗,慷慨激昂,列举了李辅国和张良娣自从得宠以来,如何把持内宫,贪污受贿,为非作歹,要求肃宗治罪。

没有料到肃宗不听他的话,建宁王李伎闷闷不乐地告退了。

广平王李傲大部分时间守在皇上身边,听朝臣们商议国家大事,做事很有分寸,性格比较稳重一些。他不像弟弟建宁王李伎那样喜怒形于色。

有一天,前线传来的捷报使李傲欣喜万分,他喝多了酒,半夜醒来看到床前有个身影举剑。李傲大惊,用臂一挡,剑刃刺进肩膀。刺客逃跑。

失血过多使李傲昏迷不醒,宫内大乱,这时建宁王李伎和李泌正在率军打仗。

肃宗知道后心痛不已,连夜去探望李傲,坐在床边,他流泪了。

李静忠动员了宫内大大小小的力量来搜查刺客,把一个蒙面黑衣人带到肃宗那里。

刺客说:"建宁王派小人刺杀广平王,小人也是被逼无奈呀!不刺死广平王,小人也活不了呀!"

肃宗在一旁心痛如绞,他竭力想避免儿子之间为争权夺利的互相残杀,却仍无法避免。

李辅国故作为难地说:"陛下,这可如何是好呢?"

"杀!"肃宗说。

远在军中的建宁王李伎接到肃宗派人送来的圣旨和一杯酒,他想赶回去向肃宗申辩,却被李辅国的心腹们强逼着喝下了毒酒。

广平王李傲醒过来时,李泌从军中赶来探望,两人抱在一起大哭。

李傲不相信这是弟弟干的,李泌说一定是张良娣和李辅国干的。李傲想为弟弟报仇,除掉李辅国和张良娣,为李泌除去大敌!但李傲十分稳重,不急于求成。

收复长安后,肃宗深居皇宫,大封功臣。乾元元年(758年)二月,他提拔李辅国为太仆卿,三月改封楚王李傲为成王,立张淑妃为皇后。

肃宗对于二人过于依赖,致使二人更加胆大妄为,不再重视肃宗了。

回到长安以后,李辅国不仅主管皇宫,还控制了禁军,手中拥有很大的兵权。他住在深宫,日夜追随肃宗左右,凡肃宗发布的军政诏令,必须通过李辅国的签字,才能施行。宰相百官上朝奏事,肃宗不出朝时,都由李辅国代为发布诏令。

李辅国经常在银青台处理天下事,大小事情不管,都由他办理,再由他进宫向肃宗奏报。百官没有人敢违抗李辅国。

张皇后有个儿子叫李怊,被封为兴王,刚几岁。张皇后要求册封李怊为太子,每天举着儿子在肃宗面前流泪,皇上不知如何是好,他去问李揆。

"成王李傲追随朕多年,功劳很大,朕想立为太子,卿认为怎样?"肃宗问道。

李揆跪下说:"陛下的这一决定,真是社稷的福气,贺喜陛下。"

皇帝有了宰相的支持,高兴地说:"我意已决,谁都不准改变。"

成王李傲被立为太子,改名为李豫。但李豫整天处在惴惴不安之中。张皇后经常在肃宗面前说他的坏话,说太子手握重兵,容易造反,要求肃宗缩小太子的兵权,还说太子居功自傲,对皇后没有礼貌。

李豫对张皇后的挑衅每次都忍让,始终对她彬彬有礼,但心中却是充满仇恨。

李辅国的专权激怒了朝中一些官员,他们利用肃宗的力量来削弱李辅国的权势。乾元二年三月,肃宗任命京兆尹李岘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新任宰相。肃宗对李岘十分宠信,以解决财政危机为己任,一切军国大事都由李岘处理。

李辅国向李岘索要兵权,李岘揭露了李辅国的野心。四月,李岘在肃宗面前指出草拟诏书应由宰相代理,不能由宦官干涉,把李辅国专权的罪状一一列举,肃宗心动了。李辅国被迫放弃判元帅行军司马事,留任太子詹事。

对于李辅国的罪行,肃宗只是对以前的事情淡淡几句话一盖而过,不愿意深究。李辅国权力衰减,很不甘心,他对李岘恨之入骨。

一次,天兴尉谢夷甫逮捕了一名抢劫犯,定罪处斩。犯人的妻子不服,来到长安告状,李辅国派监察御史孙蓥前去审问,没有查出冤情。

李辅国又派御史中丞崔伯阳、刑部侍郎李晔、大理卿权献再审,仍未查出冤情。李辅国大怒,再派侍御史毛若虚审查。毛若虚把案情翻过来,归罪谢夷甫。崔伯阳要弹劾毛若虚,毛若虚跑到肃宗那里,躲在帘后。崔伯阳叩见肃宗,说毛若虚依附李辅国,审案不公。

肃宗偏袒李辅国,把崔伯阳、权献、李哗贬到外地,孙蓥革除功名,流放播州。李岘上奏肃宗三人没有错,惩罚太重,李辅国趁机说他们都是同党。肃宗大怒,把李岘贬为蜀州刺史,轰出长安。

长安收复后,肃宗迎回唐玄宗,唐玄宗有所顾及,不想回长安。在肃宗的多次要求下,他只好回到长安,住在兴庆宫。

玄宗为了显示威风,经常在长庆楼设宴,百姓和群臣路过时,三呼万岁,玄宗设酒肉赐给他们。玄宗的做法,引起了李辅国和张皇后的疑惧,他们认为玄宗想夺回皇位。

李辅国为了肃宗也为了自己,把玄宗幽禁在太极宫。不久,高力士被流放到巫州,陈玄礼被革职。

事后,李辅国才将事情经过向肃宗禀报。不仅如此,他还带来了六军统帅和各位大将,全都一身素服,见了肃宗一齐跪拜。

众将道:"臣等叩见陛下。不如此,皇位不保,将士们不安呀。陛下,我们都是您的旧部,不能容忍太上皇来破坏,李公公做得对!"

肃宗不敢反对了,只好安慰道:"众爱卿对朕忠心耿耿,朕怎么会怪罪呢,只是朕担心太上皇会想不开,你们先回去吧。"

肃宗真正看清了李辅国的面目,他完全代替自己把持朝政,哪里还把自己放在眼里!但自己已把兵权交给了李辅国,现在很难控制他了。但为时已晚,肃宗完全受张皇后和李辅国的摆布了。

同类推荐
  • 蒋介石全传

    蒋介石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民国那些腕儿

    民国那些腕儿

    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吴佩孚、张作霖、冯玉祥、阎锡山……大小军阀集团合纵连横,在民国版图上掀起狼烟阵阵。《民国那些腕儿》以全新的视角和丰富的史料回溯了民国军阀的往事,使人们看到往事并不如烟。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内容进行了深度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走进这些民国风云人物的世界,您将会看到一幅纷繁复杂的民国图景。
  •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当你在不经意间翻开他的扉页时,它就会将你的手牢牢地抓住,致使你一直往下翻。作者以深厚的写作功底为读者提供最愉悦的阅读乐趣,一同与笔者在书中畅游吧,看看能从书中收获什么吧!
  • 有趣的中国皇后

    有趣的中国皇后

    本书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从历代皇后中挑选了十五位有特点的皇后:富有政治谋略而又阴险毒辣的吕雉、舞姿动人专宠后宫的赵飞燕、心灵比外貌还要丑的贾南风等,每一位皇后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从这些文字中,读者能看到她们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热门推荐
  • baby丧尸

    baby丧尸

    2025年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开始向全世界蔓延.这种病毒在一天之内就向全世界蔓延开来了.这种病毒只对人类有危害.对其他生物无效.凡是种了这种病毒的人都会进入假死状态.醒来后会非常狂暴.见到非感染者就会攻击。也就是“丧尸”.在z国一个小镇.一个有特殊基因而可以免疫这种病毒小男孩.带着他深爱的丧尸女孩…
  • 时光倾城:冬至夏末恋微凉

    时光倾城:冬至夏末恋微凉

    纸醉金迷的城,荣光豪宠的你,遇见从来不需要既定浮沉世事,在这座城中爱恨纠葛然时光倾城,爱恨错对,究竟孰是孰非冬至夏末,原来只因我未在最好的青春恋上你
  • 道数

    道数

    道之精理天高地阔,流水行云,万法皆自然,顺自然万物而生,随自然万物而灭,是为顺其自然。以自然万物为基本采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溶于自然,既是自然,自然是你,是道。大道三千,所求之道皆是道,只是道的最后是什么,才是你人生的收获,是终结也是开始。
  • 至尊武神

    至尊武神

    无上神道,千万武魂,谁可无敌?家族废材,一朝觉醒,打爆天才骄子!这一世,不做碌碌之辈,要以热血,换无敌道法,登绝顶,傲万古,成至尊武神!——林跃
  • 仙门剑尊

    仙门剑尊

    这一方世界,有地上三千国,天上三十国,凡俗之中,等级尊卑如牢笼锁链;仙门之中,弱肉强食,攻杀不断。持剑人,仙门内最强杀伤力,亦是最后的守护者,抛弃防御功法,只修攻击性功法,他们唯一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打败对手最强的那个人!肉身法的极致,可以将肉身修炼至与天地同朽;神魂法的极致,可以出窍云游千里,抛下肉身躯壳,永生不死!拜天门,修肉身,定神魂,这是一个卑微的竖子,成为天门持剑人,然后用剑斩灭所有不服的故事。
  • 碧海青龙传系列一

    碧海青龙传系列一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重生校园之回到十五岁

    重生校园之回到十五岁

    28岁的大龄剩女夏季,突发脑溢血,命丧回家看望父母的路上,因为对生活,命运的不甘,怨念使她重生回到牵手都会脸红的年代,十五岁这年是她的人生转折点,面对父母被狗眼看人低的亲戚欺压,面对校园里的友情背叛,看她如何素手翻云,黑道风云,商途,玩转校园
  • 离歌行

    离歌行

    雨夜从高楼一跃而下,本只为解脱现实的一切,却不料落入一个一无所知的世界,一身嫁衣的她睁开眼却看到一个面目狰狞,全身萎缩的残废男人,········一个昏沉的夜里,她被人吃干抹净,却根本不知道那个男人是谁··········这一切到底隐藏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 邪虫神

    邪虫神

    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老子再也不当好人了。稀有灵诀,我的。天材地宝,我的。美女,还是我的。敢和老子作对的,老子就把死亡和恐惧送给你。正魔之间,善恶边缘,是为邪。身怀养虫秘术,誓要将其发扬光大,成就一代邪虫神。
  • 漫步成仙途

    漫步成仙途

    仙路渺渺,仙途坎坷,有机遇才有可能成功,抓住机遇才能步步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