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2500000012

第12章 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何去何从(1)

1.全球通货膨胀下的货币冲击

进入2008年,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石油出口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多数国家开始为国内高通胀而忧心忡忡。根据联合国统计,2007年联合国全球食物通胀指数上涨40%,仅以粮食为例,2008年初以来,玉米的价格已经上涨8.4%、大豆上涨9.92%、小麦上涨11.64%、大米上涨15.13%、橄榄油上涨了10.4%。即使日本这个通常被认为是长期经历通货紧缩的国家,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已经开始显现。

据日本有关方面统计,2008年1月份以来,日本的批发物价指数的上涨速度创27年以来的新高。根据日本银行披露,2008年1月涵盖16种主要原材料的期货价格的指数比2007年同期大幅跳升44.4%。同时,日本的电力公司决定在2008年春天将上调电力价格。专家指出,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能会彻底改变日本作为成功控制通胀模范的形象。

不仅发达国家面临着高通胀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更为突出,最典型的是非洲国家。即便是一些对经济管控较为成功的国家,通货膨胀也时时成为政府面对的头疼问题。例如,墨西哥以及印度曾先后出现过的小麦供应短缺而造成的居民抗争等。

全球通胀水平同时上升有多种原因:上一轮全球流动性过剩推高价格;消费升级、人口增加、能源短缺导致大宗商品尤其是农产品价格高涨;次贷危机以来,美国为首的央行降息、注入流动性,继续刺激流动性泛滥;全球化带来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有金融专家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货币因素是引起全球高通货膨胀的最根本的原因。持此观点的专家指出,CPI的上涨滞后于大宗商品涨价,后者则是动态地回应了货币冲击。

从数据来看,2001年以来美元相对其它主要货币币值下跌37.5%;同时期世界大宗商品的价格指数上涨131.3%,在美元与大宗商品名义价格一落一涨之间,存在着一个显著的对冲机制,亦即投资者将资金投注到商品交易基金,以此对冲通胀风险。不仅如此,大宗商品的名义价格上涨幅度大大高于美元调整幅度,这表明在货币供应冲击驱动下,大宗商品价格的超调现象发生了。

在货币供应冲击诱发超调的情形之下,大宗商品与消费品价格的表现大相径庭。专家认为大宗商品名义价格上蹿下跳的表现与其商品特性有关。一般而言,大宗商品短期的需求与供给价格弹性相对较小。因此,大宗商品价格灵活,而消费品价格更具黏性。换言之,大宗商品相对消费品对外部冲击更加敏感,反应更快且波幅更大。给定经济基本面,在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中,大宗商品价格先天具有更大幅度的波动。

而在同一时期,主要经济体的基本面比较稳定。自2001年以来,美、日、欧都出现较为平稳的增长。新兴经济体以中国为首,经济增长率连续达到8%~10%以上的高速,运行较平稳。良好的经济增长表现促进了对大宗商品需求的稳定扩张,构成价格上涨在基本面方面的支撑,并推动了实际价格上涨预期。

在中长期,大宗商品的相对价格存在上升趋势。与消费品部门迅速的技术进步相比,大宗商品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相对缓慢。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扩散,消费品实际价格往往面临着向下的压力,这是许多拥有超平均水平技术进步消费品价格运行的常态,典型的如电子电器产品。因此,给定资源约束,除非有重大技术革新与应用,大宗商品的中长期实际价格相对于消费品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上述分析,专家认为,2001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名义价格陡峭的上涨,是基于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结构性差异的基本面支撑,受到货币供应冲击时所产生的超调效应。大宗商品率先涨价往往被观察者称作结构性物价上涨。

货币供应冲击通过大宗商品价格的一个超调与传导机制,最终推动整体CPI与核心CPI双双上行。不过,在明显的通货膨胀爆发之前,货币已经在冲击全球资产价格,令诸多经济体经历了一个泡沫过程。

事件起因是,在2001~2003年超低利率时代,普通美国人拥有房地产成本较低,刺激了房市过度发展。为刺激低端客户买房而创新的次级房贷市场,因其高风险溢价得到机构投资者追捧,以此为标的的衍生品市场也很活跃,掩盖了内在的脆弱性。一旦超低利率时代结束,低收入家庭无力付息,建立在风险贷款生意之上的整个金融链条随之断裂。在市场回归理性过程中,赌错的一方由于衍生品的放大本金其损失加倍惨重,看似完美的风控机制、评级体系形同虚设。次贷危机沉重打击了一些卷入其间的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它所诱发的信用与信心问题令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动荡不安,各国资产价格泡沫相继破灭。而持续疲软的美元与不加约束的流动性将大宗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推向新高。

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7年后,2007年下半年以来出现日用消费品价格显著上涨浪潮。2008年2月份美国和欧元区剔除了食品、能源、酒精与烟草价格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3%、1.8%,整体通货膨胀率分别为4%、3.3%,后者创下14年新高。美联储一向认为核心通货膨胀率介于1.5%~2%时物价处于稳定状态,而在过去47个月中,有38个月数据位于该水平上方。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与中低收入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则明显高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日益上升的通货膨胀对于中低收入人群的实际购买力造成打击。在亚洲的越南、巴基斯坦,中东的也门、摩洛哥、约旦、阿联酋等地,面包等价格大幅度上涨已导致不安定事件。

总而言之,金融专家认为,全球高通胀现象是货币驱动的,它是通过货币供应冲击、大宗商品价格、消费品价格这样一个传导与超调机制,首先导致结构性物价上涨,进而造成通货膨胀。

2.席卷全球的加息风暴

通货膨胀一直是宏观经济世界令人头疼的专业名词,有专家指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于是,在通胀抬头之际,市场的聚光灯无一例外地锁定在了货币政策制定者身上。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们首先做的却是争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不认为通货膨胀已经卷土重来,在他们看来,暂时的物价上涨不过是石油危机推动下的“货币幻觉”,而在长期中,真实的物价水平并不会受到这些短期幻觉的任何影响。

根据中央银行行长的传统操作管理,紧盯核心通货膨胀率是一条金科玉律。但这条古老的规律很快就从两个方面受到了质疑。首先受到的是社会公众的非议,在生活成本明显上升的情况下,对央行哲学一无所知的老百姓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央银行对眼前的通货膨胀视而不见。在他们看来,不管是石油还是玉米,价格的上涨实实在在。这种质疑显然来自于局内人和局外人对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不同理解,但无论如何,将食品和能源这些所谓的短期因素隔离在通货膨胀的界定范围之外显然有失偏颇。

也许普通人的“无知”并不能左右中央银行的政策选择,但如果业内人士也开始提出质疑,那么中央银行就更有理由三思而后行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师认为,不管核心CPI如何平稳,中央银行都应该对CPI上升做出反应。他们的理由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不能简单地将高油价视作短期干扰,而应该更多地看作世界经济增长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失衡,这毫无疑问将对经济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并在长期内推高核心通货膨胀率;二是高油价不仅通过对工资谈判、价格制定产生了长期影响,并将借力于通货膨胀的预期恶化,对未来时期的物价稳定带来负面冲击。

最终,两方面的质疑打动了并不顽固的中央银行行长们。在通货膨胀抬头的市场背景下,他们抛弃了紧盯核心通货膨胀的桎梏,形成了紧缩货币的全球性共识。于是乎,一场“加息风暴”席卷全球,“负利率时代”渐行渐远。

2007年6月,欧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至4%,达到6年来的高点。欧洲银行联盟表示,因经济发展和货币及信贷供应增长强劲等因素,欧央行在2007年年底之前再加息两次。

2007年7月12日,韩国央行宣布将利率调升至6年来的高点4.75%,是自2005年10月以来第六次紧缩货币举动。

2007年7月26日,新西兰央行宣布提高基准利率至记录新高8.25%,新西兰央行行长波兰德表示,持续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原油和食品价格上涨,都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从而导致了此次加息行为。

随着油价节节攀升和食品价格高企,通胀风暴席卷全球,并取代信贷危机成为各国央行的心腹大患。日益加剧的通胀将全球大部分国家央行逼入加息周期。

2008年3月4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再次提高0.25个百分点,升至7.25%,为12年来的最高水平,这是该银行自2002年5月以来的第12次加息。

2008年6月11日,印度央行紧急将短期借贷利率从7.75%提高至8%,这是印度央行自2007年3月30日以来首次提高短期借贷利率。6月10日,越南央行将指标利率从12%调高至14%。同日,俄罗斯中央银行决定再次提高再贷款利率,从10.50%提高到10.75%。

2008年7月3日,欧洲央行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上调0.25%至4.25%。

尽管存在着加息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担忧,欧央行仍然坚持决定,以对抗其15个成员国不断上扬的通胀水平。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6月通胀率相比5月的3.7%上升0.3个百分点,是欧央行设定“小于2%”的目标的两倍。欧央行主席特里谢曾在2008年5月5日举行的一次会议中表示,面对通胀,欧洲央行处在“高度警戒”状态,该行可能将欧元主要利率“小量”上升。

受市场对欧洲央行加息强预期的影响,7月3日,纽约原油交易价格创纪录地突破了144美元/桶。美国股指则出人意料地下跌至2008年1月以来的最低点。

此次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中国亦未能幸免。2008年1~5月,中国CPI较2007年同期增长8.1%,其中2月CPI增速高达8.7%,为近12年来高点。

作为此番全球通胀祸首的高油价亦主导着我国的通货膨胀。当前我国原油价格和国际接轨,成品油价格则由政府管制。作为50%石油需求依靠进口满足的国家,我国承受着国际油价不断飙升的冲击。高油价将加大国内通胀压力。而为购买原油多付的成本,还只是中国经济所受到冲击的一个极小部分。

有学者认为,油价的持续上涨已经给中国经济带来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可以预见,欧元加息将带来油价的持续上涨,全球通胀一时得不到缓解,这似乎为中国央行加息增加了预期。

与此同时,经济放缓也同样值得注意。2008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0.6%,增速比2007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2008年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和出口的实际增幅都同比均有所放缓,消费比较平稳,总体放缓了长达8年的加速奔跑的脚步,而加息可能进一步放慢国内经济增长。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戴国强表示,从流动性和热钱的性质考虑,欧元加息是好事,将给中国央行加息带来更多的余地。

2008年6月3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瑞士巴塞尔表示,加息仍是控制通胀的可选方案之一,不过,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外汇分析师施春光认为,在国内资金面比较宽松的情形下,加息会引起人民币升值加快。从人民币升值的角度来看,加息是不合理的。此外,一旦欧洲央行连续加息,人民币跟进,势必抑制中国的经济增长。他还表示,要抑制国内的通胀,仅靠加息是不够的,施春光说,只有美元走强、油价下跌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3.市场货币过多是通胀主因

2007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态势明显,CPI和PPI一直在高位运行。探索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学者指出,市场货币过多是通胀主因。

学者认为,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粮食、猪肉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必会引发粮食、食品、猪肉及制品的价格上涨,却不会成为从钢材、水泥、建材、原煤到房价、租金、服务项目、医疗、教育等全方位的物价上涨。因此,本轮国内出现通胀的原因并不在粮食和猪肉,而在于货币。

一个经济体的运行中,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市场上仅仅出现粮食需求增加、供给减少,的确会造成粮食及食品的价格上涨,却并不会造成社会物价水平的普遍和持续上涨。这是因为,当粮价上升时,会使得农副产品、各种食品及服务整体变得更贵,人们在吃饭方面的花费增多,必然减少其他商品和服务方面的开支。因此,又会有另一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下降,而整个社会的总体物价水平并不会上升。同理,若国内仅出现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令消费者增加购买石油产品的资金,却由此减少了购买其他产品的开支,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出现。

凡是出现通货膨胀现象,惟一真实的原因是市场过多地注入了货币。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超额货币供给格局。通货膨胀最终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是经济体系中较多的货币追逐相对较少的实体商品。所以,如果货币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长速度那么产生通胀成为必然。从2007年9月数据来看,M1、M2的超额货币变化率分别为4.37%和0.75%,超额货币变化率表明货币供给扩张过快。

从数量角度看,货币供给增加很大程度是外汇占款造成的被动扩张。我国外汇储备连年递增,2001年1月之后1560亿美元,到2007年9月底已经达到1.43万亿美元。尤其是2008年以来国际收支顺差增幅明显加大,一方面缘于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另一方面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际游的大量流入。现在的结售汇制度决定了基础货币投放必须随外汇储备同步增加,所以顺差是货币供给扩张的主要根源。

同类推荐
  • 虎口夺单(白金版)

    虎口夺单(白金版)

    如果您是NBA火箭队球迷,您有两个选择,且只能选择一个。A:看一场50分钟的痛快淋漓的火箭队比赛……B:看一场25分钟的比赛精华片断,另外的25分钟姚明与您面对面沟通整个比赛过程,包括战略安排,战术执行……如果您选择A,请不要阅读本书。如果您选择B,请阅读本书。本书结构:虎口夺“单”=故事篇+培训篇故事篇,与以往读者大人所见到的商战类小说完全不通,我非常强调故事的真实性,为了真实性,我宁愿牺牲情节的精彩为代价。因为我相信理性的读者大人会更希望能从这个故事中找到做业务的方法和策略,而不是沉醉在精彩却与自己……
  • 做领导的五星级助手

    做领导的五星级助手

    领导与助手,是互相补台、荣辱与共的角色关系。一位高绩效领导,背后必定有一位高绩效助手。作为高绩效助手,必须具备48种特质,这48种特质由四大方面构成,即职位认知、职位职责、职位能力与职位态度。各类型助手如果从这四大方面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应付自如,成为领导理想的、不可或缺的亲密战。
  • 创业必修的10堂课

    创业必修的10堂课

    创业是现代人生存的第一需要,也是一种财富积累的主要途径。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事业梦想,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但创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创业,对每一个初尝者来说都会是一段十分艰难的历程。如何敲开创业的大门?如何迈出最艰难的第一步?创业成功的秘籍是什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创业过程中如何找钱、找人、找市场?与其自己长久地在黑暗中摸索,何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你领导,他们跟从:如何鼓舞、领导和管理你的员工

    你领导,他们跟从:如何鼓舞、领导和管理你的员工

    经理人的职业生活中最困难的部分便是对员工的管理了,而《你领导,他们服从》将使这一工作变得简单。本书囊括了首席执行官、总裁、业务总监、部门领导和其他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许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优办法,是一本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管理百宝箱”。这是一本经理人看了就想买的书,因为本书提出的理念和方法可以直接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从而极大地帮助经理人员创造卓越业绩、攀登职业高峰。
热门推荐
  • 邪帝狂宠,萌妃要逆天

    邪帝狂宠,萌妃要逆天

    他,对所有人都疏离冷漠,却唯一愿为她设置一个又一个的圈套,只为让她成为自己的人。她,腹黑无良,绝美无双,自以为自己绝顶聪明,却不料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落入他的圈套。终于,她受不了了,指着背后某个无耻抱着她的人,“你就不能离我远一点?”他深邃的双眸对上了她的眼睛,看的她一阵出神。“妖孽啊!”她心里大呼不平!他得逞地轻笑,冰薄的嘴唇轻启“我们之间还有空隙,这还不够远吗?还有……”霸道的话从他口中吐出“还有,本王不允许……”某女脸落几条黑线……
  • 末日猎尸

    末日猎尸

    意外使他颠沛流离,奇遇使他重拾信心!在智能系统的帮助下一道道基因锁相继开启!黑夜就要到来,黎明何时重现?在朋友和运气的辅助下!他将普度众生,拯救这个世界!末世生存,等你来战!
  • 乘着光掠过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乘着光掠过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孙阡陌是一个喜欢无限次一个人前往电影院的人,她喜欢在两三个小时的漆黑里,进入其他故事。然后在离开漆黑的电影院后,在生活中重见光明。她称之为浮光掠影的生活。作者针对2014年3月及之后院线上映的部分热映影片,写出电影和生活的通感。因为电影已经如同新闻般稍纵即逝,孙阡陌爱电影,于是愿意用文字留住它们。
  • 秦始皇与我

    秦始皇与我

    秦始皇竟然穿越到现代了!我作为个学渣你竟然会爱上我?爱上我也就罢了,你竟然为我回去焚书坑儒!嬴政!你个混蛋!
  • 神级高中生

    神级高中生

    “李小鸭,你这么吊,你爸妈知道吗?”“不知道。但是我爸妈比我还吊!”...(本书目前还没有完本,作者还在手不停爪的码子中——ing).(点击,收藏,推荐,评论。都是好东东啊,读者大爷们,心情好就赏一个呗。心情不好也赏一个,保佑你天天好心情!)
  • 痴女狂恋ING

    痴女狂恋ING

    你不爱我,我偏偏缠着你,我用行动感动你,用爱心护着你,我就不信换不来你的眼泪。可没想到你是个铁石心肠的笨女人,不要老是和我作对好不好。最后我们还是得分开,为了你,我牺牲了我的前程,这一次,你终于哭了,为了我。那么,我们以后还会再相见的。
  • 银发魔妃:持琴傲天下

    银发魔妃:持琴傲天下

    她本是创世神,这个异时空的主人,法力无边,无人能敌。却因为他,甘愿轮回千年,身体沉睡于冰棺。世世轮回,世世寻他……一朝回归,血瞳睁,银发飘;神器现,异宝出;寻夫君,看苍生。手持魔琴,俯视苍生。他是魔界魔皇,来到人间历劫,却遇见了爱他几世的她,动了情,爱她入骨……未知的结果,未知的明天……爱的结果是不是只能毁灭?
  • 闪婚宠爱:老公大人很闷骚

    闪婚宠爱:老公大人很闷骚

    她,普通的大学生,相恋了2年的男友劈腿,转身被表妹出卖,不知道的以为她抢了妹妹的男朋友,可谁理解她的感受,柔美的小脸上,写满了“生人勿近”的坚毅与果决。“既然他不要你了,拿上户口本,我们去登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浮世佳人:苦情女情感纠葛

    浮世佳人:苦情女情感纠葛

    苦情女嘉宝与N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但“发乎情止乎礼”。青涩初恋翟一明,生活于小康官宦之家,父母中规中矩,一旦超越想象之外,就会歇斯底里,腹黑老大乔云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对嘉宝一见钟情,苦于世俗只能金屋藏娇,然而嘉宝不是金丝雀,忠实粉丝宋仁诚,一路跟随,一路风雨,为情等待,为情牺牲自由,终生挚爱,最终能否俘获美人心,电眼服装设计师史蒂芬,私人生活乱糟糟,但是才华横溢,遇见嘉宝,却想为她守身如玉!
  • 这一生,只为爱而活

    这一生,只为爱而活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情,与生俱来,血脉相连,不以贫富贵贱而改变,不以个人喜好厌恶而取舍,这就是亲情。《六角丛书:这一生只为爱而活》中所精选的一个个温暖心灵的亲情故事,是每个人对家的深情回忆。你能感受浓浓的亲情、对父母的深深谢意、对父母的愧疚,或者有太多来不及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