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4000000015

第15章 战役筹划现在时(6)

作为普鲁士的正统军人,他有自己的主意,1941年11月,他率领着自己的军团进逼苏联高加索山脉入口时,宁肯愤然辞去司令的职务,也不听从希特勒的愚蠢命令。此举使他在德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也令他周围的人崇羡不已,有人称他为“条顿人的最后一名骑士”,那些辈份小、资历浅的人干脆称他为“老人家”。

德国深厚的辩证思维的土壤,也造就了他双重特性。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大家都推崇他为装甲方面的天才,把这种武器运用得出神入化,可他一生从未上过坦克。那份肮脏、油腻和噪音,他受不了。战斗中他精于计划,有魄力、有胆量,但他从不想把自己打扮成深入下层的优秀指挥官形象,对于视察部队,检阅武器装备,参观军官食堂、鼓舞部下士气这一类作法,他连想都不想。

他私下里根本看不起那个靠“啤酒馆之变”而爬上帝国元首的希特勒,常称他为“波希米亚下士”,把希特勒的支持者说成是“一帮流氓”,不过当面还是对元首毕恭毕敬的。其实,打心里说,龙德斯泰特对希特勒心存感激,是希特勒给了他为实现自己普鲁士军人的梦想所需要的全部装备和信任。而他,作为回报,也把半个“文明”世界作为礼物,奉献给第三帝国。

这不,龙德斯泰特在前线愤然甩掉司令官的乌沙帽还没有几个月,普鲁士军人的荣誉感又搅动他耐不住寂寞,应那个“波希米亚下士”之招,又兴高采烈接受了西线德国总司令的职务。这个“条顿骑士”中的最后一位,为了他极端鄙视的那位元首和那个帝国,又重披战袍上阵了。这个野心勃勃的老将,是不打算销声匿迹的。

车在黑漆漆的山间公路上滑行,龙德斯泰特也在闭目养神中思考着他的打算:他有足够的武器和人,可以打退盟军。但为了获胜,从现在起,就要作好准备,有了正确的计划和部署,他就能像当年让波兰人、法国人和俄国人一样,也让盟军吃败仗,到那时他那胸前的绶带又该多一条了。

正想到美妙处,汽车“嚓”的一声停住了,腊斯登堡机场到了。

几天后,他带着他的参谋部人员来到巴黎郊外,司令部设在圣日耳曼昂莱,这可是福地,当年不可一世的路易十四就诞生在此地。他找到了一座长九十米,高十八米的三层楼的地下城堡,他想,他可以在这儿指挥,像一个伟大统帅那样,身边放着巨幅地图,左右围着高级参谋,远离炮火连天的战场。这样,他可以冷静地去考虑自己的伟大战略部署。

在西线总司令的任上,一晃过了近二年多。这期间盟军第二战场的开辟一拖再拖,西线除盟军的第厄普袭击,着实让他紧张了一会儿,不过很快就过去了。德军此次战役的胜利也着实让他高兴了一阵子,感到盟军也不过如此,作为对手,并不比那些波兰人、法国人、俄国人强多少。

再加上,年岁又增加了,现在已六十九岁了。虽然心有志,而到底精力不如人了,现在是风烛残年、疾病缠身。他的两眼昏花,眼睑松垂,皮肤苍白,行走无力。每天早晨十点以前很少开始工作,他的光阴不是花在阅读推理小说或卡尔·梅的冒险故事上。就是消磨在逗弄旅馆温房里的大猎狗身上。消磨够了,他便驱车到城堡中那个叫“大胆的公鸡”的法式餐馆,美美享受一顿法国大餐,他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吃过大餐后,便回到他那本是高级旅馆的卧室(据说是乔治五世的宾馆)享用去了。那里蔚蓝的天空阳光明媚,沁人肺腑,真是个好地方。

在每天有限的工作时间内,龙德斯泰特几乎都是在指挥所的地下堡垒中度过的。他很少去“大西洋壁垒”检查防御工程的进展,据说当西线总司令的二年半中,总共只去过两次,而且每次去都极不乐意。作为普鲁士的正统军人,他还对情报工作有着天然的偏见。他认为一个正直的军官若作那种见不得人的间谍工作是有辱身份的。他恼怒情报人员在各要塞安装的警报器的乱叫乱响,对情报工作根本不预重视。

他每天的例行公事是,摊开桌子上的地图,深信地图能告诉他所要知道的一切。

盟军会横渡多佛尔海峡,从加莱地区入侵欧洲吗?

这是明摆着的事实,答案是肯定的。龙德斯泰特及其同僚们一唱一合,认为从加莱登陆完全合乎军事理论,而且历史上所有的战例都证明他说的是对的。自从法兰西成为一个国家后,多佛尔悬崖对面,法国的加莱地区以及阿图瓦和庇卡底的丘陵地带,就已经成了通向欧洲的大门,从这作为起点,径直向东,只需四天即可抵达欧洲中部,也即鲁尔区。

这一带有几处,英国和法国海岸仅隔三十公里。当年俊逸的奥地利大公、英国的亨利五世、弗郎德勒的伯爵们和勃艮第的公爵们,早就在争夺这块土地。这里的一些诸如克雷区和阿赞古尔的不知名小村,就因为他们在此战斗过,而载入史册、闻名于世。1940年,龙德斯泰特自己也是把这一地区作为跳板,准备发起入侵英国的“海狮行动”。

在这种“正确”的军事理论和历史实践的指导下,他们确信盟军进攻欧陆的登陆地必是加莱无疑。

据此,他们调整了“大西洋壁垒”的防御重点,军队主力十五军区防卫加莱,钢筋水泥在此地比在诺曼底多用了五倍。这一地区的几个港口壁垒森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军在整个海防线上修建了四座海军炮台,其中一座就设在法国的加莱地区的桑卡特海岸上。

这个炮台设置在悬崖之下,总共三门大炮,每门口径达四十点六厘米,是德国克虏伯公司当年为“俾斯麦”重型主力舰造的舰炮。这种炮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炮,每颗炮弹重达一点四吨,其射程能直接穿过海峡,打到海峡对面的多佛尔市以远几公里。有了它,多佛尔海峡中的一切船只都可成为射击目标,可谓:一炮当关,万船莫动。

炮台的基础,可以抵住两吨重的炸弹轰炸,这种炸弹是盟国所拥有的最大号的,大炮要放在厚一米四十左右钢筋水泥围着的钢塔里。

盟军早就发现此炮台威胁性很大,意欲毁掉,便于1943年9月20日,派了六百架“兰开斯特”轰炸机炸这座炮台,扔下了三千七百吨炸弹。第二天空中侦察发现,炸弹有百分之八十点二落在靶子周围二百五十米范围内,命中率算是很高了。虽然如此,轰炸并未对炮台的功能有多大影响,炮台运转无误。

除了修建坚固的水泥工事、巨型炮台外,德军还在加莱地区实行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加莱地区作为禁区,没有战地司令部的特别许可,任何人都不得进出禁区。人们在街上拎着的提兜和包袱,不断地受到搜查。晚上九点开始宵禁。

其中有的地区措施更严,如从加莱港到布伦港的沿海地区,除了家住在那儿的人以外,禁止所有法国公民前往。甚至这些城内六、七个妓院的卖身妓女,也受到严格审查,以免她们和德国嫖客的枕边细语传到抵抗运动的耳朵里去。她们每周只允许离开妓院两次,一次是星期日外出喝点饮料、买点衣物,另一次是身体检查,就这样,也得像嬷嬷出修道院似的由专人陪伴着。

在西线总司令的重点照顾下,加莱地区的“大西洋壁垒”的建设可谓“固若金汤”。其它地区则不可同日而语。

在诺曼底地区,“大西洋壁垒”经几年过程,只修建几十座孤零零的支撑点,象征性地埋下了几十万颗地雷,在漫长的海滩上,几乎没有采取任何防登陆措施。驻守在这一地区的第七军团,很多都是老弱病残人员组成。还有许多师都是从东线撤下来到法国修整的。由于人力不足,德国统率部决定把战俘补入德军。从1942年开始,外国士兵就以营为单位编入德国师中。有时一个团的薪金簿要使用八种文字,至少包括二十多个欧洲东部民族。

其军事装备也很差,且不统一。第七军团各部队之间有九十二种不同型号的火炮;二百五十二种不同口径的炮弹,其中仅有一百七十门威力强大的七十五毫米反坦克炮和六十八门八十八毫米大炮。这些部队除少数装甲部队外,绝大部分没有运输工具,是“动不了”的部队,但他们守卫的海岸却宽的惊人,在布列塔尼,一个师不得不防守一百五十英里长的战线,而另一个师却守着甚至更长的地段,达一百八十英里之遥。在他们防守的地段,很长一段距离才设一个观察哨,各观察哨之间和其后侧均未设防。

整个加莱地区以西的“大西洋壁垒”决不像戈培尔所吹的那样是如何坚不可摧。希特勒虽然从未视察过“大西洋壁垒”,但他确信德军凭借这个壁垒就能把登陆的盟军赶入大海。实际上,这些壁垒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是有名无实的。

1942年11月,盟军发动“火炬”战役,几十万部队突然登陆北非,几个月后,德国损失了一个精锐集团军,一个很有价值的阵地以及大量物质。这是一次成功的战略突然袭击,对德军的震动很大。1943年7月,盟军又把进攻矛头突然指向西西里,也登陆成功。

这几次登陆成功,引起龙德斯泰特的注意,他预料盟军很快就要把西欧沿海作为登陆场了,他开始忧虑西线防御状况。自1942年年底始,西线总司令连篇累牍的报告一封封送到贝希特施加登,送到柏林大本营。

这些报告一扫过去的乐观气氛,指出“大西洋壁垒”工程进展缓慢,如果与盟军在北非和西西里等地的成功登陆相比较,现有的“大西洋壁垒”根本无法阻挡敌人决意进行的入侵。

龙德斯泰特要求,必须尽快地彻底检查和加固海岸防御工事。

六、处心积虑的希特勒

拉斯腾堡……

一条从东普鲁士森林中穿过的铁路,通向这个地方。

坐落在一片森林之中的元首大本营戒备森严。通过第一道入口大门之后,透过高高的树干之间的空隙,可以看到用淡绿色伪装着的巨大水泥立方块、2米半高的通电铁丝网和机械地前后大步走动的哨兵。

在这些精心设计的工事和防弹掩蔽部的周围,布满了带刺铁丝网和雷场,安装了现代化的警戒设备。第一道大门内是布雷的地堡群。整个地堡群分布在直径不小于3公里的环型区内。那里设有双岗,不时地有巡逻兵走动,并有高度机动的应急分队。只有通过第二道大门才能进入元首大本营的工作室和行政管理室。它包括德国武装部队总司令部的作战参谋部和各种各样的附属部队。这里的各部、处彼此之间被警卫分队和岗哨分割开。担任警卫任务的核心是军官卫兵。

穿过这一层,走进了更里面的一层,这是专门留给高级司令官的,最里面就是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的私人指挥所——“狼穴”。这所大本营的元首避弹室的防卫更是固若金汤:有一套严密的保卫、安全、隐蔽、伪装系统,还有双层和三层监督系统,使“狼穴”成为一座坚实的堡垒。

在战争开始的几年中,拉斯腾堡宣布的总是胜利的消息,因而这个地方总带有一种欢快的气氛。可是,随着后来东线形势的逆转,俄国军队从防御转入反攻,以及情报部门提供的关于盟军可能在欧洲登陆的消息,这个营地的气氛很快显得阴郁了。与此同时,这个营地的主人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大约从1940年开始,德国元首希特勒逐渐从以前几乎完全公开的生活中隐退,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希特勒的隐退实际上是在战争爆发后开始的。他出头露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把演讲的任务主要留给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他本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军事作战的具体指挥上。

如今,在拉斯腾堡,这个隐退的过程完成了,狼不离开它的窝了,希特勒的生活缩小到操纵地图上的标志,而这些标志同由人组成的部队慢慢地越来越不相关了。现实正迅速地被一种梦幻所代替。

这一时期以来,希特勒的外表足以使那些了解他、但又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他的人大吃一惊。他的背驼了,他的左臂和左腿不时地抽搐,动作通常是迟缓的。他的眼睛除了激动时外,已经失去了原有光泽,似乎丧失了以前曾使每一个获准走近他身旁的人吓得呆若木鸡的那种可怕的蓝光。

但是,观察者们同样也注意到,元首的智力仍像以前一样敏锐。尽管他身体虚弱,但是他看上去一点也不忧郁,眼下他正在考虑如何对付盟军可能的欧洲登陆。

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早就预感到盟军在西线的战略意图。

为了对抗盟军可能的登陆,1942年3月希特勒派陆军元帅冯·伦德施泰特指挥西线战场,并下令从挪威到西班牙沿岸构筑一道坚固的海岸防御体系。希特勒把这个由成千上万个互相支援的雷达站、指挥所、岸炮连坚固支撑点构成的防御设施,命名为“大西洋壁垒”。

1942年8月19日针对盟军的破坏性登陆,希特勒下令以最快速度建成“大西洋壁垒”,使那些防轰炸和防舰炮的混凝土建筑组成一条连续不断的防御地带,以便控制各主要港口和海滩。9月29日在柏林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希特勒命令参加会议的军官们:“这条筑垒战线要配备30万德国哨兵,修筑15,000个钢筋水泥堡垒,要像齐格菲防线吓住法军那样镇住企图登陆的盟军。”

希特勒要求在重要港口和潜艇基地周围每隔约46米就浇筑一个钢盘水泥堡垒,使之构成串连的环节,海岸的其他地方则每隔约91米修筑1个。海军岸炮基地和潜艇基地另有特殊的要求,墙壁和天棚要用4米厚的钢筋水泥浇筑。希特勒要求“大西洋壁垒”上的重机枪、坦克、反坦克炮都要进行伪装防护,以便对付盟军的炮和轰炸。他提醒说,每个钢筋水泥掩体的设计必须把一切都考虑进去,要能防毒气,随时有氧气供应。盟军会使用凝固汽油弹,掩体必须有台阶和突出物,以便阻止燃烧的汽油流入掩体。每个大一点的掩体,要配备火焰喷射器。真可谓周详、细密,用心良苦。希特勒妄图把“大西洋壁垒”造得令人望而生畏,必须三思而后行。

希特勒特别命令:必须于1943年5月1日前构筑完成上述任务,并配备齐兵力。这个命令规定的时限太短了,简直无法完成。伦德施泰特在战后评论说:“如果‘大西洋壁垒’要建成像希特勒要求的,或像宣传的那样强大,需要10年时间。”

1943年10月,德军西线总司令伦德施泰特元帅仔细地视察海岸防御情况。这对于69岁的陆军元帅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视察后,他向元首希特勒上送了一份报告,大意是岸防工事不足,部队太分散。结论是:他的部队只能是“有条件地做好战斗准备”。

希特勒认真处理了这份报告,于1943年11月3日就西线防御颁布了一项具有根本性的第51号命令。

这份命令说:各种迹象表明,敌人计划至迟在1944年春入侵法国。最大可能的登陆地点是多佛尔海峡的加莱海滨。必须最大限度地加强该处的防御。未经他本人批准,不得再从西线调走部队,一旦敌人登陆成功,必须以强大的反击将其抛入大海。

同类推荐
  • 马踏天下

    马踏天下

    他,只不过是一个想发点小财的青年,命运,竟然让他成为了大将军。他,只不过想在乱世中活下去,命运,却让他成为鞭挞天下的大英雄。传言中,他有三头六臂,勇不可挡,但是,他其实只是个平凡人,有爱,有恨,还有凡人的小贪婪。为了自己想守护的,让这个平凡人以一人之躯,挡万夫之阻,杀人无算,呵斥王侯,鞭挞天下。这是一条孤独的路,多年以后,他不光没有了敌人,也没有了朋友,只是孤独的守护着这片天地,执着的维护着他心中所认为的公平正义。
  • 猎日神刀

    猎日神刀

    漠然身怀绝技,却在深山中长大,没想第一天功成出山就碰上影响他一生的美丽女大学生龙雪然。于是引发了一场满腔热血之中华儿女与日寇豺狼血战的故事,作品以一线贯穿之手法,平凡地述说着不平凡的爱恨情仇。
  • 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九四四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已成败局。为建立国际帝国大厦,日本从德国搞来了原子弹资料,企图以原子弹征服世界,建立世界霸权。当时,太平洋战争海、空交通已经断绝,唯一一条路就是从陆地到威海,然后,乘船到东京。谁知,船到成山,发生海难,造成船毁人亡的结果。原子弹资料放在观音菩萨的肚子里,外加一个包装盒,失事之后,威海急电日本当局,日本当局知道不会沉入海底,必将落到某人手里,派了特工来到荣成。一时间,日本特工,汪伪特工,国民党特工,共产党特工云集荣成,围绕着观音菩萨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斗争……
  • 狙杀

    狙杀

    某特战大队连长为战友报仇雪恨后逃亡境外,开启了一段传奇人生书友群570804881
  • 追名逐利录

    追名逐利录

    凡我紫荆军治下之民,皆受我紫荆军之保护。辱我子民者必杀之......脚下是我夜郎的土地,头顶是我夜郎的太阳,身后是我等用生命守护的荣耀。今日我愿意用我的鲜血让紫荆军旗更加的鲜艳,更加的夺目。凡我紫荆军人跟着我,冲向死亡,冲向胜利......
热门推荐
  • 尸族崛起

    尸族崛起

    末世降临,丧尸横行,改变的是世界,叵测的是人心......
  • 神魔之子之徐家

    神魔之子之徐家

    一个皇室子孙,却流着上古真神和魔神的血液,还是传说中的预言之子,当他得知他体内流着神魔圣三种血液时他将成为整个神魔大陆的主宰吗,这个少年身怀上古十五神尊,那上古神魔的传承者。
  • 南極之失落的古文明

    南極之失落的古文明

    南極,世上殘存的一塊淨土,土地的95%以上被冰封,冰層厚達1500米,覆蓋住的大陸,會是一無所有嗎?埋藏在南極之下的,人類的起源,或者不像我們所想的片面。一次南極旅遊意外,讓我這平凡的一生泛起前所未有的波瀾。我叫姜宇,大學講師,一次悠長的假期忽發奇想的到了南極旅行,現在回想過來像夢一樣,你可以把我經歷過的當成一個冒險故事,我已經盡我所能去把一切闡述得清楚,也將我們所想的記錄下來,但這段記錄花上的不單單是墨水時間,更送上幾條性命……離開那零下50度的南極大陸回到27度溫暖家中,我的思緒還是混亂得很,或者我從頭說起,讓你更容易暸解一切吧。
  • 周家纪事

    周家纪事

    96年的时候,长生村周家得了一对双生女,两姊妹性格迥异,长得十分相似,一个文静,一个好动。故事从这里开始,不知从哪里结束。这是傻小子和傻姑娘的故事。
  • 权志龙之再次相遇

    权志龙之再次相遇

    一次分开,让他们变得更加成熟,再次相遇是他们冰封的心再次荡起涟漪,她能否放下当初的选择和他重归于好……
  • 奇怪,我们不懂爱

    奇怪,我们不懂爱

    散文集以小说人物为原型的散文故事呢不说唯美倒是小幸福
  • 复仇公主的魔幻之恋

    复仇公主的魔幻之恋

    她,因为他的背叛,被伤得遍体鳞伤,她发誓,一定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 三十二世纪末世

    三十二世纪末世

    科技与武道,交相辉映。战争与和平,一念之间。盛世与繁华,不复存在。史诗与悲歌,唯独你我。
  • 梦想之无限旅程

    梦想之无限旅程

    车祸中意外失去双亲的石磊,在都市中迷茫地生存着,失去了生存的热情和希望。在父母墓碑前,意外得到了一块封印着传奇强者石中天的石头,开始了一段传奇的梦想之旅。穿梭到灌篮高手这部热血动漫的石磊,如何获取世界之力和力量源泉?七龙珠中的龙珠能否完成复活石磊父母的希望?无限位面,无限传奇,无限梦想。非种马,不后宫,只为追求曾经的热血和感动!书友群:188139456
  • 中老年女性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中老年女性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中华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皆有“养生之道,莫先于食”、药食同源的说法,这是炎黄子孙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在历代宫廷养生中,“食养”的地位,堪称重中之重。饮食养生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今天,简便有效的饮食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