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某种看法或结论,于是先提出一个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紧跟着把自己的看法、见解或结论说出来,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做设问。设问,最主要的特点是自问自答。例如:
①春天在哪里?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青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②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海底世界》)
例①,先设问,问后立即写出自己的见解,意味无穷。例②,先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然后马上加以断定,并用一组排比句具体写出事物的结论;显然,这比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要醒目得多。
设问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而又灵活的修辞方法。可以直接用设问作文章的标题,以起到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可以用在文章一段的开头或结尾,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可以在记叙过程中的关键内容上设问,以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在“问”与“答”的形式上,一般的设问都是问后立即回答;个别的设问也可以在问后不立即回答,而是在下文中逐步作答,或是用整篇的文章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叙。
需要注意的是:设问要用得恰到好处,也就是要用在必要的地方,用在必要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