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0500000019

第19章 做人要有好心态——想得开活得不累(2)

如果客观上即使不和这种人交往也还过得去,或者无论怎样与对方交往也得不到什么益处(包括精神和物质上的),那么就干脆和对方断交算了。因为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跟所有的人都保持良好的关系。如果所有的事都能干好的话,那肯定是天才人物。虽然无论和谁交往都应该真诚对待,但如果交际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的话,还是不交际的好,还不如把精力转移到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因为十减一还有九,百减一有九十九,少了一个并不会破坏你的整个人际关系网。

正像当前中国的企业改革一样,如果国家去全面地抓好全国所有的大中小企业的话,势必分散精力,而且国家也不可能把所有企业都搞好。所以还不如来个“抓大放小”,抓住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其他由其自谋生路,这样从整体经济效益来看,比全面抓还要好。人际交往也是这个道理,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这种人实际上是看得出来的,你稍微有点“心机”就会发现那些无论什么时候都笑眯眯的,既不恼怒也不发火,只是缄默不语,让别人单方说话的人很难交往,因为这种人深不可测,即使你费劲地跟他结交,也是干着急,对这种人你可以敬而远之,或只表敬意而不主动接近。不过,你没有必要对其恼怒进而怀有敌意,因为被对方觉察到的话他也会对你产生敌视态度,我们又何必自己去树一个敌人呢?

有时在一个公司里,碰到一个自己十分讨厌但又不得不与其打交道的人,这真是件不幸的事。这时候可以采取敬而不近的策略,表面上对其十分尊敬,但没有必要对其大献殷勤,随便敷衍过去就行了。不过,还是要忍耐,等待有利时机,扮演好“喜在脸,厌在心”的角色,不能被其觉察出来。这时你可能会说:“这样生活多累啊!”确实,活着不易,要活得好更是难上加难,如果只是任由自己性子去干而不“委屈一下”自己的话,是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的。

6.糊涂一下也无妨

糊涂是一种心态,一种做人的智慧。世上许多事,本没有搞那么清楚的必要,得过且过,偶尔糊涂几下又有什么大碍呢?

人们一向认为混沌就是世界的本源。在东方,中国有盘古开辟天地之说,有夸父身化万物之说,说明世界原本是混沌一片,无所谓天与地,亦无所谓有真假;现代科学也论证了,最初的地球上没有空气与生命,最原始的生命体在雷电中产生,在海洋中生存发展,尔后才进化成现在这样的大千世界。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从混沌空间走向明晰和精确:数字逻辑的严密、物理化学的缜密实验和论证、仪器仪表的精确完美。但是就在这精确与严密中,人们发现了人生的苍白与无奈,连人也成了一部精确的机器,凡事斤斤计较,凡事追求因果必然。

一切都清楚明白使事实反而更加苍白无力,雾里看花的效果才是最好的。在艺术审美中,所谓的“神秘”和“空灵”,所谓的“尽在不言中”,所谓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正是模糊朦胧产生的巨大效果。

追求精确是没有止境的,研究物质组成,人们发现了分子;深究分子组成,又发现了原子;分析原子结构,又发现了电子和原子核,今后还会有人继续研究下去,但世界的无极与太极,使人们犹如闻到香味而去追寻黄油一样,无休止地追求下去,但每前进一步都将显得更艰难和代价的昂贵,人们如一架精密仪器在为了寻求准确而工作。

但是,什么是“精确”本身就很模糊,人们认识到“精确”的无限,于是转而研究模糊,这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巨大转变和飞跃。混沌学、模糊理论产生了。人们高兴地发现,精确远不如模糊更符合事物的本原。而且这门科学亦开始应用于洗衣机、电脑信息产业等领域,前景广阔。

由此可见,人类的总体认知过程,包括世界本身恰似一螺旋:从混沌开始,归于混沌,中间走过了数字和精确。科学正返朴归真。

天道人事,从终极意义而言,无不归于混沌,归于糊涂。

自清朝文坛奇人郑板桥写下“难得糊涂”这一千古不朽的四字之后,“难得糊涂”便成了许多人的人生箴言、座右铭和行动指南。

历史发展到今天,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幻万千的万花筒般的景象,在这样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很多人处在事业未竞的悲哀、爱情失败的痛苦、人际关系复杂的苦恼与管理头绪的混乱之中,世界虽未走到尽头,但失望、沮丧的情绪却笼罩了这个纷乱的世界,于是乎,“难得糊涂”的书法作品四海泛滥,糊涂的学问五洲尊奉。然而对于糊涂学这一古老的命题阐释,正可谓“百家争鸣”、各有千秋。

其实,糊涂学并非神秘的高深莫测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人生随处可见的学问,回望我们祖先所创造的灿烂的传统文化,他们早已为我们解决了这个困惑,提供了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贯通的答案。

儒家说:“‘限我’是糊涂”。

道家说:“‘无我’是糊涂”。

佛家说:“‘忘我’是糊涂”。

兵家说:“‘胜我’是糊涂”。

每个人对于糊涂,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也会悟到不同的真谛。

糊涂是大智若愚、宽怀忍让;是大勇若怯,以柔克刚;是处事不悖,达观权变;是外乱内整,内精外纯;是有所不为,而后有为;是宠辱不惊,是非心外;是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是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是不为物喜,不为己悲;是乐天知命,顺应自然;是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是与世无争,宁静致远;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保静养神,清心寡欲;是沉默是金,寡言鲜过;是谤我容之,侮我化之;……。

难得糊涂,人才会清醒,才会清静,才会有大气度,才会有宽容之心。说到这里,你总会明白了吧?我们说的“难得糊涂”就是不糊涂。所以,“难得糊涂”也是做人的一种“心机”啊。

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任何人做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标,但要想成功就要有一如既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

鸟无翅不能飞,人无志不成才。治学成才,贵在立志。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十分强调立志在治学成才中的作用。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正因为孔子在十五岁时就立下了治学成才的雄心壮志,并且终身为之奋斗,因此才取得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的结果,使他成为一个古今中外闻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有了远大志向,就要去实现它。德国的歌德在《浮士德》中说:始终坚持不懈的人,最终必然能够成功。但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恰恰就是缺乏这种始终向前的精神,以至终生浑浑噩噩。可见,立志对一个人的成长、对事业的发展是何等地重要。

清朝末年,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时,外国工程师声称,如果没有他们,这条铁路就不可能问世,断言:“要走这条路,只能永远骑骆驼。”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挺身而出,勇敢地担起这副重担,立志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祖国的大地上铺出一条路来。当他决定京张铁路要通过尽是悬崖峭壁的吴沟地区时,外国工程师又惊奇地议论纷纷,有的甚至说:“中国能修筑吴沟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生呢!”但是,有着强烈爱国心和自信心的詹天佑,大志既立,不怕冷嘲热讽,迎难而上。这条铁路原定六年的时间修完,在詹天佑和中国工人的努力下,只用四年时间就完工通车了,而且工程费用还结存了二十八万余两银子。这是第一条中国人自己修的铁路,它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同时,也是詹天佑志向的成功。正是这坚定的志向,给了詹天佑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

为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而拼命努力,这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金的理论一致。他说:“人性中具有一种企图与自己集中注意力的目的物同化的倾向。”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只要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态度,并每时每刻地为如何得到这种东西而努力奋斗,那么,他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总之,除非有精诚所至的态度和为达到目标而付出的坚韧不拔的努力,否则他将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有首诗说得好:

肯做必然成,不做必不成。

凡事若不成,乃在不做人。

做人不要做那种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种只有三分钟热度,奋斗一阵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退却的人;那些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兴趣经常转移的人,是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不可能成为杰出的人才的。

8.知足常乐心情好

知足和不自满并不矛盾,想要有很好的心态,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现在的目标,可以瞄向下一个,但不要贪婪。给自己定好位,知足也是向上的动力。

你我都曾见过一种人:在大庭广众之间双目昂视,面色凛然傲气冲天,旁若无人。也有一种人,就怕人不知道他才高八斗,无论走到哪儿,说不上三句话,便开始为自己宣传,即使做谦虚之态,亦是以退为进,并无诚意。

这样的人必然有过人之处,但他的不凡和智慧一定不是最高,因他居然悟不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之类的真理,犯了量小易盈、自满自大的毛病,是让与他相对的人很难承受的。

还有一种人,眉眼之间洋溢着和平的神气,动不动笑容满面,说起话来风趣横生,不忧不怨的人,是属于知足常乐的一型。

自满与知足从字面上看来,仿佛都是对自身情况感到满意的反应,事实上内心的出发点和由外的表现给人的感受,却是大大的不同,其间境界的高低更是差之千里。而从根本上说,知足也罢,自满也罢,与外在客观条件并不一定有相互的关联,一个人自觉得生活到这个程度,于愿已足,并不代表他的生活真的一定就无懈可击,样样可打满分,主要是他能衡量自身的能力,正视客观的条件,不妄想不贪求,也不去与他人比高下,能够以宽容坦荡的心去对待生活,使自己的人生不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顺命随缘地和平渡过。

同类推荐
  •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本书讲述了想找工作的人如何找到工作,不找工作的人如何为自己工作,如何面对失业的危机,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等内容。
  • 正确请示高效执行

    正确请示高效执行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你是责任上推、困难上交?还是寻求方法、拿出方案?结果至上,行胜于言。在企业中,领导不应该是忙的代名词,更不应该是救火队员,而应该是搭班子、带队伍、指方向的舵手。善于请示、勤于执行的员工最让企业放心、省心、舒心。请示问题可以,但不能事事、时时请示;执行任务很好,但要以最好的状态给出最好的结果。这是一部帮助员工培养自动自发工作精神、为企业降低运行成本的培训读本!
  • 透视对手

    透视对手

    本书从职场的角度出发,通过古今中外的大量具体的案例,阐述了重视对手、透视对手、剖析对手到超越对手的过程。
  • 走向成功丛书:决胜人生

    走向成功丛书:决胜人生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灾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 黑苹果:袁岳的人情课堂

    黑苹果:袁岳的人情课堂

    本书的作者袁岳,开了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零点研究,主持着一档热闹的谈话节目——头脑风暴,还兼着教授、会长等若干社会角色,自称是个“有限的生意人、玩票的主持人、兼职的讲师和算不得正经的专栏作家”。
热门推荐
  • 位面之本源吞噬

    位面之本源吞噬

    章泽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当平凡的他得到了可以穿越无数位面的奇遇后,他该如何做?且看章泽在诸天万界纵横。
  • 萧红散文

    萧红散文

    “学生阅读经典”丛书是一套为中小学生编辑的语文课外读物,精选了多位名家的经典作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对你的语文学习也大有益处,更能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萧红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让心一起高飞

    让心一起高飞

    《让你感动的美好心灵故事:让心一起高飞》精选了中外最具有启迪性和故事性的各类故事,并采取归类排列的方式进行表述,同时透露出每一篇故事潜在的深刻哲理。故事是美文的表述,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哲理,使广大读者最容易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故事没有冗长的说教,而是用富于启发性的事迹来传达心灵和哲理的力量,以便我们产生共鸣和启迪。
  • 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诶,你说什么啊!你是不是搞错了?”“我没干什么,我是说真实的。”“你确定?这是我第二次被……”“被什么?”“告白。”“鬼在向你告白勒。”
  • 心族

    心族

    心族,十万年前大陆上最强的族群。十万年后,一个少年偶然拥有了心族最后的一丝血脉,从此背负上了心族十万年前的使命,寻找属于自己的“心”。
  • 血色计划

    血色计划

    为了复活那个人,她挺而走险,重回十三岁,但和这群小鬼的相处让复活的愿望越来越淡了。但是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无人可逆,当初的恶果该谁来买单?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大学》由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它对现代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所启迪和帮助。《中庸》为孔子后裔子思所作,其主题思想就是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本书配合全民阅读,特推出该套普及经典,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要。
  • 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

    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

    儒家的基本特征是开拓进取、积极入世,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道家的基本特征则是自然无为,面对残酷的现实,道家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能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熔儒道于一炉,张弛有度,方能进退自如。本书融合儒道思想精华,解读工作生活的智慧!
  • 性别兑换游戏

    性别兑换游戏

    对于夏献来说,可怕的不是好哥们忽然告白,要推倒掰弯他。可怕的是明明刚刚躲过了那个可恶的吴杰操,却又误入更加罪孽深重的异世界。这里美男如云,这里鲜花遍地……啊呸!这里的菊花开成了葵花!这里的葵花开成了……呃,那是什么花?妈呀,食人花啊,快跑啊!!!……………………………………………………………………………………这是一个欢脱的故事,有甜有虐,像那糖葫芦,咬一口,爽歪歪。
  • 高冷校草,丫头好美

    高冷校草,丫头好美

    高中爱情是美好也是纯洁的,我们的思想那么单纯。莎士比亚说过,相爱的人分手后不能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也不能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但是到了夏月桐这里就不同了。单纯的她,面对爱情,那么执着,那么迷茫。分手后问“你恨他吗?说要给你幸福的男子。”夏月桐两列清泪慢慢滑落说“我会微笑,微笑,深爱。微笑,然后深爱。”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最爱的人,在她一切生命中开过的花一一凋零。她终于相信,面对变化无穷的季节,谁能一览无余……曾经的爱情那么好,你为什么不懂珍惜——夏月桐我那么爱你,却不得不把你从我身边推开。如果再一次选择,我不会再放开你的手。——安谨涵新人新作√,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