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6200000025

第25章 测谎宝贝:测谎仪(1)

测谎技术是基于心理学研究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其主要方式是用测谎器来检测人的心理活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测谎技术已相当成熟,测谎仪的运用也已相当普遍。本章将为你展现FBI常用的测谎宝贝——测谎仪的原理和应用情况。

§§§第一节 解读测谎仪

现代测谎仪由传感器、主机和微机三部分组成。传感器与被测人的体表连接,采集被试者生理参量的变化信息;主机是电子部件,将传感器所采集的模拟信号经过处理转换成数字信号;微机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分析,从而得出测谎的结果。

以市场上的乳白色PG-7型多参量心理测试仪为例,这个测谎仪只有一本32开的书本大小,由传感器、主机和微机三部分组成。测谎仪的传感器有3个触角:戴在人手指上的皮肤电传感器,这是一种不锈钢电极,用来测量皮肤电阻的变化;脉搏和血压传感器是一种压敏传感器或血压计,戴在人腕部或臂部,测量人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呼吸传感器是拉伸传感器,系在人的胸部,测量人呼吸的变化。主机发挥的作用是将传感器所采集的模拟信号经过处理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输入计算机。随后微机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分析,并得出测谎实验的结果。

测谎技术是一种心理测试技术,所谓的心理测试技术,是以生物电子学和心理学相结合,借助计算机手段完成的对人物心理的分析过程。按照心理学的理论,每个人在经历了某个特殊事件后,都会毫无例外地在心理上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记。

作案人在作案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心里会反复重现作案时的各种情景,琢磨自己可能留下的痕迹,甚至无法克制反复琢磨的想法。所以,每当被别人提及发案现场的一些细节时,作案人的这种烙印就会因受到震撼而通过呼吸、脉搏和皮肤等各种生物反应暴露出来。这种细微的反应被测试仪器记录下来后,便汇集形成或者知情、或者参与的结论。正因为如此,利用测谎仪测试嫌疑人时既允许回答“是”或“不是”,也允许被试者以沉默作为回答。根据了解,公安大学测试中心的心理测试技术在经过1000多例刑事案件的实战,嫌疑排除率达到了100%,认定率也达80%以上。

实际上测谎仪并不能直接探测人的内心,而是根据所要调查的内容事先编制好一系列问题,然后逐一向被测人提问,利用测谎仪对被测人生理反应的记录、并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测谎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三类:与调查事件无关的中性问题,与调查事件有关的相关或主题问题,与调查事件没有直接关系,而被测人又肯定会说谎的准绳或对照问题。

测谎专家一般不与被测人员面对面,而是将主要精力全神地盯在电脑显示器上的图谱,同时用余光注意被测人员的面部表情。再有,测谎专家的语调不带任何感情,而是一种机械的声音,这样才能得到最佳的测试效果。

现代科学证实,人在说谎时生理上的确发生着一些变化,有一些肉眼可以观察到,如出现抓耳挠腮、腿脚抖动等一系列不自然的人体动作。还有一些生理变化是不易察觉的,如:呼吸速率和血容量异常,出现呼吸抑制和屏息;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血输出量增加及成分变化,导致面部、颈部皮肤明显苍白或发红;皮下汗腺分泌增加,导致皮肤出汗,双眼之间或上嘴唇首先出汗,手指和手掌出汗尤其明显;眼睛瞳孔放大;胃收缩,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嘴、舌、唇干燥;肌肉紧张、颤抖,导致说话结巴。这些生理参量由于受植物神经系统支配,所以一般不受人的意识控制,而是自主的运动,在外界刺激下会出现一系列条件反射现象。这一切都逃不过测谎仪的“眼睛”。

现代测谎器又叫“多功能生理扫描记录仪”,它一般测定人的四个方面的生理变化,即血压、心律、呼吸和皮肤电阻(由皮肤表面汗液分泌所致)。这四个方面的生理变化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不易受人的意识的影响,因而能较好地反映人的情绪状态。在测谎过程中,将四种感应器导联在被试身体的相应部位,然后向他提出一系列的讯问。被试在回答讯问过程中因情绪变化而导致的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就会被测谎器细致地记录下来。

测谎者根据记录结果就可分析被试在回答相应问题(特别是关键性问题)时的情绪状态及其变化,并推知其说的是谎话还是真话。

§§§第二节 测谎仪的使用情况

测谎技术是基于心理学研究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其主要方式是用测谎仪来检测被测人的心理活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测谎技术已相当成熟,测谎仪的运用也已相当普遍。

最早借助生理心理仪器将神经生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测谎领域的,是19 世纪意大利著名法学家龙勃·罗梭。当时龙勃·罗梭使用的测谎仪器名为血管体积描记撂和水柱式脉搏描记器。

1902年,龙勃·罗梭亲自对一名杀人嫌疑犯进行了测谎测验,这次测验被视为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运用仪器对刑事案件进行的测谎活动。继龙勃·罗梭之后,对测谎技术的发展作出过较大贡献的有斯蒂克、弗莱古斯、马尔斯顿、贝纳西、拉森、基拉、鲁利亚等。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拉森和他的学生基拉,他们两位是多谱生理记录仪的发明者和最早应用者,也是20世纪30年代测谎领域的权威人物。拉森和基拉的“多谱生理记录仪”与现代的测谎器在原理上已十分接近。此后,经过科学家们几十年的努力,测谎仪器已经从单通道测试发展到多通道心理测试,而且测谎仪的精确度和操作水平都已日臻完善。

虽然测谎能够帮助和解决多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测谎涉及到人权问题,而对犯罪嫌疑人的测谎更牵涉到定罪量刑和执法的客观公正问题,因此,测谎的准确程度就变得十分重要。在科学的测谎技术刚刚出现的时候,由于方法单一,仪器不够精密,加之工作人员操作技术不佳,从而导致测谎的准确率不高,而对测谎的结果解释不一致,致使法律界怀疑测谎技术的可靠性。为此,美国国会在1923年下令禁止将测谎结果作为法庭证据使用。

随着测谎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美国对测谎器的使用率逐年上升。这在重视“人权”的美国,可以想象得到必然会引发一些抗议,如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里根政府的一项命令,美联邦政府曾想广泛使用测谎器,进行有关保护国家安全的调查。但如果这样,国防部的大约12800名雇员要接受这种仪器的测验。因此,这项命令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甚至连当时的国务卿舒尔兹也强烈反对。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艾伦·德肖维茨对此批评说,在一个号称民主的国家,有上百万人被迫绑缚在机器前,无论如何这是件滑稽的事情。于是,在国会的强大压力下,里根政府的这项命令被无限期地推迟了。

目前,在美国已有30个州允许使用测谎结果作为法庭证据。根据美国测谎协会的统计,在有关的3030个案例中,测谎的准确率为98%。今天,测谎器已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令人头痛的恐怖活动和清除内奸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7年,美国成立了隶属于国防部的测谎研究所,主要功能是训练美国陆军、海军、空军及反毒、缉私人员,为全美国提供测谎的准确度。美国最新研制出的CPS计算机测试仪,能对生理变化作出分析,并报告出受审对象的诚实性或虚假性的概率,使测谎器从单纯记录心理活动轨迹的仪器发展为集记录、分析、评判于一体的智能型仪器,成为名副其实的“测谎器”。

测谎技术和测谎器的运用,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直到1989年才研制出了u-I型心理测试器。20世纪90年代初,公安部和北京师范学院合作研制出了u-I型的改进版IZ-Ⅱ型心理测试仪。1991年公安部正式立项,在公安部科技情报所的协助下,由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制、公安部监制,于当年5月研制出PG-I型心理测试系统的样板,随后在公安部干部管理学院师生的协助下进行了深入的模拟实验,并于1991年6月通过了公安部科技情报局主持的审定。PG-I型心理测试系统使用于全国各地多起重大刑事案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中科院测谎专家张祖丰工程师称其测试准确率为99%。目前,在我国测谎必须经被测人同意方可进行,测试结果只能附于侦查案卷中,测谎还不能代替侦查和审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目前,测谎器已在我国北京、山东、辽宁、上海、浙江等地使用,正以其在刑侦、预审工作中特有的效能而逐步受到公安部门和司法部门决策者的重视,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国各地公安部门已经利用测谎器技术破获了多起刑事疑难案件。

§§§第三节 测谎仪测验面面观

据FBI透露实际的测谎过程非常复杂,一个调查犯罪的测谎仪测验可能要花费3到4个小时,而其中用于生理测量的时间仅15分钟左右,其余大部分时间花于审核问题、测前讯问、解释程序以及评判、讨论测量结果等方面。

一般来说,在正式进行测量前,测谎者要与被测人进行一段长时间的交谈。这段交谈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通过交谈和讯问,了解被测人的个性和诚实程度,以便最后确定正式测量时的讯问问题和讯问方式;另一个是是向被测人介绍测谎仪的“一贯正确性”,使其确信测谎仪具有准确地分辨真话与谎言的可靠功能,从而对其产生威慑作用,以消除被测人的侥幸心理。与此同时,为了让被测人确信测谎器是不可欺骗的,测谎者还要求被测人参与一项示范性的验证。例如,让被测人在一副纸牌中随意地抽选一张,然后混杂于其他若干张纸牌中。当测验者拿着这几张纸牌依次问被测人“是不是这张”时,被测人一概回答“不是”,但测谎者总能正确地指出被测人所抽选的牌是哪一张,并告诉被测人,这是根据测谎仪对其作出回答时的生理变化的测量结果(实际上,这些牌通常是事先做了记号的)。

在实施正式测量的过程中,测谎者的提问或讯问方式对测谎的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问技巧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调查犯罪问题时最常用的提问技巧是参照系问题方式,即提问时不仅要问到有关犯罪本身的“关键”问题(如“你有没有偷那5000元钱”或“你在公司任职期间有没有拿过不属于你的东西”),而且要问到那些作为参照系的“无关”问题(如“今天是星期五吗”或“你是19X X年从X x学校毕业的吗”),以便测谎者对测谎仪记录的图表进行比较,查出被测人在回答“关键”问题与回答“无关”问题时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是否一致。

同类推荐
  • 杰出人士的九大思维突破

    杰出人士的九大思维突破

    美国成功学大师命破仑·希尔说:“思维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这说明思维的力量是巨大的。本书以朴实、通俗的语言从多角度、多侧面地介绍了大量古今中外杰出人士的思维突破,内容具体、翔实、说理透彻清晰,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激励性,对于今天渴望走向成功、成就杰出的人士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和资本。
  • 高效做事低调做人

    高效做事低调做人

    本书总结了众多成功人士高效做事的方法和低调做人的智慧,并结合大量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为我们如何为人、怎样做事提供了借鉴。每个后面的“经验与反思”强化了所论述的内容,突出实用性,给读者以启迪和指导。
  • 最受感动的经典文学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经典文学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本书中多个饱含快乐、阳光的小故事,融趣味、悬念和哲理于一体,用睿智的语言告诉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孩子,保持快乐的心态才能找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快乐,帮助你走向人生的顶峰。
  • 谈话礼仪

    谈话礼仪

    本书介绍了倾听、回应、表达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眼神、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的运用。
  • 精品女人的68个精致生活创意

    精品女人的68个精致生活创意

    在生活中创意,在创意中生活,让生活允满新奇和带着微笑的爱。生活过于平淡,生活需要创意。科技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太多的便利,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信手拈来。当人们在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下烦腻的时候,总想来点儿出新出奇的动作,创意生活正在我们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浓烈的气氛;休闲需要创意,家居需要创意,吃需要创意,爱需要创意……人们在创意中享受生活,品味生活。创意生活,是人们对于个性的表达,是人们对于生活乐趣的找寻,更是人们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热门推荐
  • 我脑海中的你们

    我脑海中的你们

    絮叨往事絮叨往事絮叨往事絮叨往事絮叨往事絮叨往事
  • 哎哟,手机大人别闹了

    哎哟,手机大人别闹了

    我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新手机,结果却结识了一个删不掉联系方式的神仙?没想到他转来我们班,长得真的很帅。学霸同桌爱上了我闺蜜,我闺蜜爱上我哥?我另一个姐妹和一个神秘转学生莫名其妙的在一起了?那个神秘转学生居然是某人的哥哥?天啊,这都是什么情况啊哎呦,手机大人别闹了
  • 好兵帅克

    好兵帅克

    作者通过主人公帅克这个普通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应征入伍到开赴前线的经历,深刻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恶专横及其军队的腐败堕落。对于帝国主义军队对人民的奸淫抢劫,官兵之间欺上压下的荒唐关系,他们对俘虏的禽兽般的凶残,以及各级军官的愚蠢、贪婪,小说都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 冷血三公主VS贵族三少

    冷血三公主VS贵族三少

    又名:《彼岸花and血色复仇》,她,原本天真可爱因一次变故就变成了冷若冰霜。她,火爆,冷艳。她,可爱,冷酷。虽然她们以前是那么的弱小,现在不一样了。十年以后,各自都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自己的父亲面前,当他们看到被自己赶出的女儿时含苞待放10年的血色彼岸,开了。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次复仇计划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遇上了自己的真命天子,浪漫的邂逅,诡异的身份,残忍的复仇都在她们身上一一出现。。。。。。。
  • Whirligigs

    Whirligi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惊世蛮妃:腹黑鬼帝野蛮妃

    惊世蛮妃:腹黑鬼帝野蛮妃

    手无缚鸡之力的她,差点被折磨死。就在她奄奄一息时,她的到来,令她得救。渐渐强大。阴差阳错下,她遇到了他两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EMBA前沿管理方法:权变管理

    EMBA前沿管理方法:权变管理

    EMBA前沿管理方法。《权变管理》从决策权变、人事权变、资本权变、规模权变、技术权变、营销权变等9个方面,阐述了企业如何面对急骤变化的外部经营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论证了如何把握战略控制、怎样进行有效决策、如何选择经营规模,怎样实现市场营销的惊险跳跃。书中介绍了大量的前沿理论和有关专家的意见,以便让经营管理者从中得到实用有效的权变管理知识。
  • 犯上冷医生,逆袭小贼妻

    犯上冷医生,逆袭小贼妻

    从小父母双亡,把坚强当饭吃,把乐观当衣穿,善良得很嚣张。为了帮助别人,她甘愿抹黑双手去做违法乱纪的“侠盗”勾当。只是那一天,一向秉承贼不走空的职业理念的她,在面对着杜辰枫空无一毛钱的昂贵名牌公文包时,决定抢走那里面仅有的一个户口本,一切的命运的线开始改变。
  • 二战悲歌:梦断莱茵河

    二战悲歌:梦断莱茵河

    为完成母亲遗愿,刚与好友决裂的女大学生蓝雨薇前往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不想由于携带的外祖母留下的日记,意外地来到一九三九年九月的纳粹德国,即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置身乱世,不可回避的烽烟狼火令她奋力迎面的同时,不得不踌躇于一系列爱恨情仇的纠葛,更由于她的意外现身,那些历史上的芸芸众生至此走向了既定的终点,再无回头……一场风云际会,终究是谁错过了谁,谁失去了谁,谁忘记了谁……待风流历尽,战乱远去,幸存的人们是否可以再度重逢,再续前缘?因果相承,不休不息。唯有真爱永恒,友谊千秋。这个故事,或许,你能猜中开头,但是,却永远无法猜中结局!
  • 凛冬之路

    凛冬之路

    不要相信什么权威,什么正统。光鲜的背后,都有血淋淋的事实,胜利的基础嗜血淋淋的尸体,英雄的的出现便是悲剧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