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6200000066

第66章 高科技:神出鬼没获情报(1)

科技的发展为情报人员技术和情报人员工具的演进开足了马力,使得情报人员能够神出鬼没地获取情报。

§§§第一节 网络情报人员,信息时代的王牌军

当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网络情报人员成为各种情报人员类别中的新宠。计算机网络为情报人员提供了高效、快速的手段,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情报人员手段的革命。网络情报人员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或一个可上网手机),再加上他们魔鬼般的大脑,顷刻间就可以轻取敌方的机密,将世界搅得天翻地覆。网络情报人员多为黑客高手。一个名为“下载大师”的“黑客”组织,也声称曾闯入美国国防部的电脑系统,并将系统中的一个控制全球定位系统的软件下载。此外,1998年2月,一名自称“分析家”的18岁以色列青年特南鲍姆,成功地闯入美国国防部的电脑网络。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里,网络化的社会以及由此导致的网络化的文化,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而且对国家关系和国家安全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网络改变了人类战争的方式,即不费一枪一弹的战争威胁已经摆在面前。当网络受到攻击时,你甚至可能会浑然不知。与那种明目张胆的武力进攻比较起来,网络进攻似乎要“文明”得多。在网络战争中,既听不到轰鸣的枪炮声,也看不见滚滚的硝烟,看到的只是键盘的敲击、鼠标的滑动。但是,网络进攻所带来的“杀伤力”往往是传统进攻所无法比拟的,也是破坏更大的。网络进攻可以导致国家政治失控、经济混乱、军队战斗力丧失……

美军是世界上最依赖计算机网络的军队,从军事指挥、武器装备,直到人员调动、发放军饷都高度依赖计算机网络。美国军方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被称为“国防信息基础结构”,这一庞大系统由210万台计算机、1万个局域网、100个广域网、200个指挥中心和16个大型计算机中心组成。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来自荷兰的自由情报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大量窃取了美军的军事情报,收集到几次战役中的人事调动、后勤及武器系统方面的数据,还有“爱国者”导弹发射情况及有关核武器、“沙漠盾牌”“沙漠风暴”行动等情报。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第一幕——美国的“斩首行动”,就是美国人根据网络情报人员提供的萨达姆行踪情报临时发动的。

与此同时,根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消息,俄罗斯逮捕了一名为美国中央情报局输送俄罗斯机密情报的电脑黑客。该黑客为立陶宛人。据说他已经详细交代了他通过非法入侵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电脑系统,以获取机密。他在将情报传给立陶宛国家安全部的同时又发一份给美国中央情报局。这名黑客窃取的情报包括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组织机构、全体工作成员名单以及俄罗斯对西方国家的一些对付措施等相关内容。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可通过黑客定期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获得及时有效的各方面的情报。该黑客还承认他曾经在波兰的一次秘密会议当中企图应征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情报人员情报员。

在经济领域,情报人员的活动同样猖獗。当代国际社会中,几乎每个国家的经济系统都通过电脑、光纤通信、卫星等信息技术手段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在一起,形成世界经济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先进的国家可以借网络为手段打败信息技术落后的国家,或者控制这些信息低端国家的经济运行。随着经济运行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密切,网络安全对经济安全产生的直接影响越来越大。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美国每年因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圆。美国网络安全专家声称,一次成功的“网络恐怖”活动也许能使美国整个金融市场或美国民航管理局的网络陷入瘫痪。在中国,仅CIH病毒就曾经使36万台电脑遭受攻击,经济损失达12亿元。可以说,网络安全已上升为一个事关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经济有序运行的全局性问题。

肆意泛滥的计算机病毒、无网不入的“黑客”正使网络变得更加脆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过:“网络和计算机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时也会成为‘黑客’和恐怖分子威力巨大的武器。”在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里,无网不入的“黑客”是网络安全最大也是最严重的威胁。

在不断扩大的计算机网络空间中,几乎到处都有“黑客”的身影,无处不遭受“黑客”的攻击。计算机网络中存储、传输着大量机密信息,吸引着各国情报人员的注意力,计算机网络情报人员应运而生。海湾战争中,来自荷兰的自由情报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大量窃取了美军的军事情报。2000年10月,世界电脑软件业的龙头老大——美国微软公司被“黑客”盗走了最新版本的视窗和办公室操作系统。而一种叫做“情报人员”的电脑程序可以记录下在电脑上的一切操作过程,包括密码在内。它从来不会显现出来,电脑用户根本就不知道。

“千足虫”情报人员“千足虫”情报人员实际上就是网络“黑客”的一种。曾入侵过印度的核工业部门,也曾在美国军方“北约防空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中盗走许多核心机密,包括美国指向俄罗斯的全部核弹头的数据与资料等核心机密。未来的网络战,“千足虫”情报人员将同时担负双重任务,即在有目的地窃取重要的军事机密后,将以能疯狂吞食计算机数据的“逻辑炸弹”,能造成网络大面积堵塞,能通过网络传输、短时间内瘫痪网络系统的“磁爆炸弹”为手段,使敌方指挥控制系统彻底失去功能。

“机器虫”间谍是纳米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如“间谍草”“间谍蚊子”“情报人员苍蝇”“间谍蚁兵”“微型侦察器”等。是能够破坏敌网络系统、搜集情报信息的“微型攻击机器人”,体积似硬币大小。目前,瑞典科研人员已成功地研制了世界上最小的机器人。

由于其长度不足1毫米,故被称为“机器虫”,有8条腿,能以每秒钟1厘米的速度移动或以每秒钟100厘米的速度飞行。它最终可能成为网络情报人员中的一员。在它的顶部安装一部超微型摄像机,控制者能让其深入敌后进行情报人员活动,或让其直接进入敌方的指挥控制中心内,收集敌方的情报,并根据指令攻击和破坏敌方的网络系统,使敌方失去对己方部队实时控制的能力。

另外还有正在设想中的“混血儿”情报人员等等,都是成功获取情报的方式。

从网络情报人员与传统情报人员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着鲜明的特点:网络情报人员隐蔽性好,不易暴露。用计算机网络窃取情报几乎不留任何痕迹,通常也不会对目标计算机网络造成损害,因此很难被发现和分辨出来。

网络情报人员工作效率高、威胁大,一旦计算机网络情报人员侵入重要的计算机系统,特别是获得访问特权,情报人员们就能够以此为基地,源源不断地获得大量的高度机密的信息,而受害者一方往往还不清楚自己所受的损失。从理论上讲,网络情报人员可以从世界上任何一个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尝试进入敌方计算机网络。这样,计算机网络情报人员坐在本国整洁的实验室内,就可以窃取对方机密信息,而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网络情报人员可以在几千公里之外,一边品味咖啡,一边窃取对方的核心机密,悄然展开一场大战。

这种既没有硝烟,又无声无息的网络情报人员同样会令人谈虎色变。网络情报人员虽然不能像寻常的情报人员那样用手枪或毒药去夺取对手的性命,但却可以在一瞬间卷走或毁掉对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数年积累。使对手的网站陷于瘫痪。

将来,也许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比得上网络的瘫痪更可怕。情报人员是战争的产物,其自身的价值与战争的激烈程度成正比。网络情报人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在网络情报人员战中,知识和技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未来的社会是网络的社会,它仍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而网络情报人员在未来的竞争中始终是各方都需要认真研究和对付的一支可怕的力量。

§§§第二节 “超级情报人员”混战太空

随着科技的发展,情报人员卫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它有着传统情报人员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情报人员卫星在几百公里以上的高空绕地球飞行,它的一张照片所覆盖的面积就抵得上几百张航空照片,其包含的情报容量之大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情报人员卫星既可以对地球表面进行大面积覆盖式的普查,也可以就具体的目标进行反复的详查,而且不受大气等多方因素的干扰,因而能拍摄出清晰度极高的照片,而卫星上红外线传感器则可以剥下导弹发射场上的任何伪装,甚至连军事设施里的能够发出热量的炉灶、电钟、收音机都可以探测到。因此,情报人员卫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各国情报部门所钟爱。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用运载火箭向太空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美国紧随其后于1958年3月将“先锋号”卫星送上了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这颗卫星至今还在太空中正常运行着。这两颗卫星上天之后,各国都争先恐后地涉足外层空间。美国参议员林登·约翰逊就此曾公开发表评论说:“谁要是获得了控制太空的最后地位,谁就获得了对地球的控制权,不管他是出于独裁统治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自由。”这句话道破了太空争夺的实质。

随着人造卫星的升空,很快就被用于国际情报人员领域,成为最现代化的窃密工具。用于情报人员活动的卫星称为情报人员卫星或侦察卫星。

1959年2月2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情报人员卫星“发现者1号”耸入云端。1960年10月,“发现者1号”又运载着另一颗情报人员卫星“萨摩斯”升上了蓝天。“萨摩斯”情报人员卫星可以在太空运行中进行大量的录音和录像,比如它在前苏联和中国的上空轨道上飞行一圈所收集到的情报比一个最老练、最有见识的情报人员花费一年时间所收集的情报还要多上几十倍。

前苏联也不甘示弱,1962年前苏联向太空发射了“宇宙号”情报人员卫星,对美国和加拿大进行高空情报人员侦察。截止1982年底,美国和前苏联分别发射了373颗和796颗专职情报人员卫星,总数达1169颗。这1000余名“超级情报人员”在几百公里高的太空上,日日夜夜监视着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

根据有关专家统计,目前各国发射的人造卫星中,有70%到80%的卫星都属于情报人员卫星。前苏联的“宇宙596”情报人员卫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大放异彩。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几乎全军覆灭,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在战争发生之前,前苏联发射了一颗“宇宙596”情报人员卫星,其位置正处于可能成为战场的地区的上空。前苏联利用这颗情报人员卫星为埃及窃取了以色列的秘密,并及时向埃及输送情报。在犹如眼睛一般的情报人员卫星的“关照”下,以色列失败几乎就是定局。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马岛之战期间,前苏联、美国频繁地发射情报人员卫星,对南大西洋海面的战局进行密切的监视,并分别向英国和阿根廷两国提供敌方军事情况的卫星照片。在战争中,前苏联接连发射了“宇宙—1365号”和“宇宙—1372号”海洋监视卫星,以此来侦察英英国和阿根廷双方的军事战况,并把所获取的英国军队的有关情报立即提供给阿根廷军队,以致阿根廷空军一举击沉了英国特遣舰队中著名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由此可见,情报人员卫星对战争的作用可见一般。

情报人员卫星的可怕和令人惊叹之处在于更加细致、更加高科技、更加灵敏。情报人员卫星的高空摄像机拍摄的照片,放大后能够辨认出地面汽车上的车牌号码;情报人员卫星上的红外感应设备,可以拍摄到地面上经过伪装后的各种军事设施,因而,在情报人员卫星的眼里没有掩体;情报人员卫星上的电子信号截收设备可以截取各国无线电通讯信号和空间飞行器的遥测、遥控信号。

情报人员卫星使情报工作手段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巨大革命。一些国家的情报人员机关,还通过情报人员卫星与潜伏在其他国家的情报人员进行秘密联系,指挥情报人员进行秘密活动,而潜伏在别国的情报人员,也可以通过情报人员卫星上的无线电系统,直接向其上级的指挥机关请示或传送情报。这样一来,不仅缩短了情报传递的时间,而且减少了情报传递过程中被所在国的反情报人员机关中途截获的危险。

§§§第三节 隐藏在空气中的情报人员

在情报人员活动的领域里,对敌方通讯的“参与”占据着重要的分量。因为对于守密者而言,尽管某项技术的研发过程或某项战略的决策过程进行得何等神秘,知晓机密的内部人士是何等的如履薄冰、守口如瓶,但“封印”的秘密是没有意义的,秘密的价值就在于在别人不知晓的情况下付诸实施。

但矛盾就此出现了,秘密的实施离不开内部人士的广泛交流,交流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少不了一定的传播媒介。而这个传播媒介便成为了情报人员人员刺探谍报的主要着力点,无怪乎有人风趣地说:“与其撬开他的嘴巴,不如藏在他说话时的空气里。”这种“藏在空气里”的情报人员便是典型的通讯情报人员。

毫不夸张地说,美国中情局可以当之无愧的作为通讯情报人员的形象代言人,而树立起这个形象的便是形态各异的通讯“窃听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针对中国的。在这些通讯情报人员工具中,简单的只是玻璃纤维制的假树枝,它曾被用来收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重要情报,复杂者则如价值五亿美元的情报人员卫星。利用这些全方位的通讯情报人员工具,美国中情局在中国建立了全方位的通讯情报人员网络。

同类推荐
  • 做人要稳一点做事要活一点

    做人要稳一点做事要活一点

    本书分为做人篇、做事篇,介绍了“心平气和才能处变不惊”、“稳固的关系才能带来利益”、“稳健的形象价值百万”等内容。
  • 左脑心计右脑算计

    左脑心计右脑算计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汇集而来许多行之有效的运用心计和算计的方法。内容包括:交友讲的是心计,“玩”的是算计;开口说话少不了心计,缺不了算计;做事要一手心计,一手算计等。
  • 成就人一生的做事好习惯

    成就人一生的做事好习惯

    《成就人一生的做事好习惯》为那些渴望成功的读者提供具体而实用的做事习惯养成方法与实用技巧,如想到的事情就马上去做,明确目标第一步,制定合理计划,事前准备要做好,轻重缓急排一排,不拖沓,不散漫,万事皆有始有终,不能事事依赖人等良好习惯。
  • 享受工作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享受工作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工作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一天至少有8个小时坐在上班的地方,头脑中超过8个小时想与工作相关的事情。一天只有24个小时,除去吃饭、睡觉、上厕所、走路等,最多还有14个小时,如果我们至少8小时感到压抑、不快乐,那我们的生活将多么黯淡!我们必须学会享受工作,享受生活!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工作的价值,不要单单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从而感觉工作是为了应付差事。真正认识到工作的价值的员工,他会倾注全部的热情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即使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困难和不如意的事,他也能用一颗乐观的心和平和的心去面对。他不会带着情绪工作,不会怨天尤……
  • 从员工到老板的五个步骤

    从员工到老板的五个步骤

    你是不是在公司里做职员已经很久了?你是否对这种状态不满意已经很久了?是否每次想起年轻时的梦想,总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是如此灰暗,你是否不愿让那些梦想就此淹没在记忆的尘埃之中?或者你还很年轻,根本不愿意把青春浪费在这种碌碌的生涯之中?当老板从你身边走过时,你是否觉得他们走路都特别有活力,尽管他(她)的年龄比你大许多?你是否暗地里羡慕老板头上的那些光环?那你想没想过有一天将他们取而代之自己成为老板或者你做自己的老板?惊讶么?为什么不可以呢?你的老板一出道就是老板么?他们是不是也是从员工到老板的呢?从员工到老板,别人可以,你为什么不行?从员工到老板,你完全能够做到。
热门推荐
  • 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

    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

    本书从评说人物这一层面,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蒋介石的个性特征、人际交往、思想观点及政治谋略等多个方面,是从新的角度对蒋介石进行研究的有益尝试。与其他同类著作相比,本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在人物的选取上,该书所涉猎古今中外 170多位历史人物中,既有在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巨擘、将令、文人,如孔子、孙中山、毛泽东、罗斯福等,也有鲜为人知的“小人物”,如蒋介石的亲属,这就让读者眼中的蒋介石更加丰满,更具立体化。其次,本书对人物进行了合理的分类,给读者以脉络清晰的感觉。三是评说原文分别取之于蒋介石的论著、书信、谈话、命令和楹联等,对人物的评价,既有总结性的,也有随意性的,严谨而不失自然活泼。
  • 大禅宗师

    大禅宗师

    我们不必急着想当什么。先学习泰山一样屹立不动,不谄媚与世俗。如果受到他人的敬仰,自然而然的,世人自会评断你的价值。
  • 有你的青春才疯狂

    有你的青春才疯狂

    抓不住记忆的流沙,梦思中苦等的未来。最美的刹那,是遇见你的那一瞬间。我总是盼望与你再次相遇,再次凝望你的眼眸;最美的时光,是与你相知相伴,相濡以沫的那些日子。那些日子,我不曾有过勇气去捏自己的脸颊,闭上自己的双眸,深怕这只是一帘幽梦,幻影泡沫;最美的事情,是当你和我成为了我们。渴望与盼望早已在我的内心深处扎稳了根,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你一直伴随着我的青春,同我青春存在,是否亦同我的青春逝去。曾经的我,曾经的你,永不悔。
  • 仁心术

    仁心术

    不要去妄加猜测现在的医院到底是不是黑心,因为没有人了解真正的医生心里,他们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救死扶伤。
  • 宁夏长城

    宁夏长城

    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贺兰山下、黄河之滨的水洞沟文化,六盘山地区的炎黄文化,延续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在黄帝、炎帝两个集团内迁中原的时候,集团内部仍有少数部落成员留在北方、西方,保持着逐水草而居的原始游牧生活方式,后来的史书称这部分人为北狄、西戎。
  • 末世之活着走出去

    末世之活着走出去

    一个在社会底层打拼的神秘退伍军人陆浩,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空前灾难,他会如何选择?美丽的女刑警……采石场里夺命的刀光……屡屡现身的神秘部队……如铁塔般的巨型丧尸…………………………这一切的一切,尽在本书中!“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活过下一秒,但是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乌鸦的书友交流群:216718411
  • 宅女的宫廷生活

    宅女的宫廷生活

    现代都市的少女,自幼失去双亲使得她养成了孤僻敏感而坚韧的个性,莫名其妙的穿越时空,有了一系列的离奇经历:站在西域最富庶的国家顶端,掌控生杀夺予之权!
  • 迷惘城

    迷惘城

    本文没有任何历史事实,只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本文题材可以归类于智谋类,悬疑类,帝王类。作者一直想写完一本书,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
  • 唯妻独尊:大神总裁的独家宠爱

    唯妻独尊:大神总裁的独家宠爱

    没有说出口的爱情早早夭折,没有睡到的青梅竹马睡了别人,酒吧喝酒遭算计吐了男神一身……幸运了二十几年的白瑗,始终摸不透自己是水逆了,还是被诅咒。霉运接二连三找上门,顺便带来一个总裁大神?“我们在一起吧。”“啊?”果然狗屎踩多了,就能走大运。刚荣升校园风云人物之一的白瑗又开始思考人生,能有如此腹黑傲娇大神级男朋友,上辈子估计是生了亚当和夏娃吧?“季大神,你难道没听过‘秀恩爱,散得快’这句话?”“我只听过‘不秀恩爱,备胎都在’,不知道夫人你是否藏了备胎?”“行,你最大,说了算。”“嗯?夫人好这口?”What?!分分钟聊不下去!大神套路太深,小白要回农村!
  • 那里有你

    那里有你

    方芷茜,一名怀揣着音乐梦想的高中生,踏入了重点高中的大门直到大学与谭一帆学长发生的一系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