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20600000020

第20章

某报纸曾刊登过一篇名为《成长的烦恼:你老拿自己孩子跟别人比吗》的文章,某中学高二的一个和记者聊天时说起这样一段话:“我经常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好像从记事起,我的爸爸妈妈就不断地拿别人和我比,尤其在每次开完家长会后。他们既然认为别人好,就让别人做他们的儿子好了。再说我不是不想学好,我也在努力,可为什么我的成绩他们都看不到呢?我甚至都不想再呆在家里了,我讨厌任何人。为什么他们都不能了解我呢……”

青春期男孩是很敏感的,有时父亲可能注意不到,在谈论其他孩子时一句无心的“小刚越来越懂事了”,都可能被孩子解读为比较。尤其是当男孩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时候,他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父子关系也会因此变得僵化。

物理单元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一脸惊喜的晓峰回到家里,一踏进房门就兴高采烈地对爸爸说:“今天试卷就发下来了,你猜我考了多少分?”“猜不出来,你到底考了多少分?”爸爸问。“90分,比上次单元考试的成绩高出10分呢!”晓峰有几分得意地说。

“哦,你知道邻居家的小刚考了多少分吗?”爸爸又问。“大概是95分吧。”晓峰满脸不高兴地回答。爸爸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儿子脸色的变化,接着说道:“怎么又比他考得差呢?你还得努力追赶人家才行啊!”“你凭什么说我没有努力呢?这次考试成绩比上次提高了10分,老师都表扬我进步了,而你总是不满意,永远不满意!”晓峰生气了,他提高嗓门冲着爸爸大声地喊起来。

“你怎么这样不懂事,我这样说也是为了你好。你看人家小刚,每次都考得那么好,哪像你时好时差,也不知道争气。”爸爸不甘示弱地说。“我怎么不争气了?你嫌我丢你的脸是不是?人家小刚好,那就让他做你的儿子好了,省得你总是不满意。”晓峰怒气冲冲地走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就知道分数、分数,你关心过我吗?你知道我内心的感受吗?我都烦死你了!”就这样,父子间的一场隔着门的争吵又开始了。

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是龙驹,因此不断用“比”的办法激励孩子的“上进心”。可父亲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实上,不管多么优秀的人,骨子里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都会不由自主地去和他人比较。这种自卑正是人不断地追求卓越的一种动力。但倘若父亲对孩子要求过高,总是拿他与别人比较,那么,孩子就会过于自卑,从而失去“动力”。作为父亲,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

一位父亲说,他以前很爱拿儿子跟别的孩子比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儿子在博客上写的文章:“爸爸,你不要再拿我跟别人比,我讨厌你这样的做法。如果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就离家出走。”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言语对儿子造成的伤害。从那以后,他不再拿孩子和别人比较。

这位父亲还举了个儿子练字的例子。他的儿子从五年级开始练毛笔字,写得还不错。由于五年级暑假开始去学武术,刚开始练基本动作很辛苦,他就没让儿子坚持每天写毛笔字。上初一的时候,儿子的毛笔字就写得差远了。他没有拿儿子和别人比,而是翻出儿子以前写得好的毛笔字让其自己对比,儿子看了,也觉得自己没以前写得好了。他鼓励儿子:“前面都能写得那么好了,以后每天坚持练习,应该很快就会写得好了。”儿子听了很开心,也很乐意练习,一段时间后,毛笔字果然突飞猛进。

这位父亲说:“现在,亲朋好友聚在一块的时候,我也不会再问人家孩子的考试成绩怎样,有时人家会问我儿子的成绩,我也不会说出来。不管儿子考得好与不好,我总是说现在教育都是不排名次了。也有的家长会直接说自己孩子考得很差,我同样会告诉他,其实孩子的成绩不重要,主要注重孩子习惯的培养。孩子有个好的习惯,成绩也不会太差了。”

生活中,很多父亲并没有故事中的那位父亲那么强的自控力,一下就戒掉比较的毛病。父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逐渐改掉“攀比”的习惯。

首先,父亲要正视孩子与别人的差异。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差异,孩子之间个体差异很大,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正如印度思想家奥修所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

其次,父亲没有不喜欢自己的孩子的,对孩子的指责、不满主要是从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而又对自己的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开始的。因此,父亲要设立合理的期望值。

另外,父亲要“容忍”孩子的暂时落后。有的父亲望子成龙心切,盲目攀比,过大的压力会成为孩子进步的阻力。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父亲要积极发掘孩子的特长,因人施教。

巧用激将法,让激励伴随男孩成长

在教育孩子上,多些赞美、夸奖已经成为很多父亲的共识。但是,有的父亲仍然有很多的困惑“不管我怎么夸奖孩子,他都无动于衷”、“我不夸儿子还好,一夸他,他的成绩反倒退步了”。夸奖没效果,肯定有原因。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齐鹏得了85分,这个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回家后,他把自己的成绩告诉了父亲。父亲认为应该赏识孩子,就非常高兴地对齐鹏说:“不错啊,儿子,恭喜你考了好成绩,今天晚上想吃什么?让你妈做给你吃!”

本来已经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没想到却被爸爸夸了一顿,齐鹏非常纳闷。不过,他还是咽着口水告诉爸爸:“我想吃可乐鸡翅!”晚饭,妈妈果然做了可乐鸡翅。爸爸说:“这是你妈为你取得优异成绩专门做的,以后取得好成绩,你妈会给你做更多好吃的。来,多吃点!”齐鹏看到爸爸是真诚地夸他,于是放心地吃了起来。

“原来考85分爸爸就这么满意,这还不简单。”齐鹏一边吃,一边想。于是,齐鹏不仅没有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反而逐渐放松了。他想,反正爸爸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拿到85分就可以了,我就没有必要那么努力了。结果,齐鹏的数学成绩始终没有进步,甚至有时候还在退步。为此,齐鹏的爸爸也很苦恼,为什么自己这么赏识孩子,他却没有做到想像中那样好呢?

齐鹏的爸爸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只夸奖、不激励;只看到孩子的成绩,看不到孩子的不足。对于孩子的成绩,如果父亲只给予肯定和夸奖,甚至小题大做,把一个本来不是很理想的成绩说成是优异的成绩,把本来准备接受批评得孩子捧到天上,而不对孩子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作出提醒和激励。这样一来,会让男孩误会父亲的意图,认为父亲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从而忘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变得骄傲自满,最终放弃了继续努力和积极进取的想法。

所以,父亲不仅要对青春期男孩的成绩进行肯定和赏识,更要在赏识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鼓励,让孩子在欣慰的同时,感觉到来自父亲的殷切希望。父亲可以对男孩说:“成绩还不错,不过再努力一点,你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赏识孩子。

美国的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男孩都需要父亲不断的激励。那么,父亲应该从哪些方面激励青春期男孩呢?

一方面是关怀、表扬激励。父亲对男孩要从生活上关心,尤其要从精神上、心理上关怀,不仅关心其智力因素的培养发展,而且要关心其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形成激励。特别要让孩子明白,父亲的严格要求正是对他的未来的负责与关怀,是对他真正的爱。在家教中,对孩子每一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给予表扬激励。特别当孩子受到挫折时,要从正面说服,帮助其分析失败的原因,树立新的起点,奋起直追。

另一方面是动机、兴趣激励。父亲要鼓励男孩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社会活动和竞赛,积极为孩子创造条件,特别要注重智力投资。培养兴趣也是学习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父亲要从学习条件、环境、心理因素等多方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源头活水天天来,水到渠成步步高,尤其是对特长的培养,更要注意兴趣激励,才会产生较强的动力。

激励男孩有诸多的讲究,倘若方法不当,是难以达到目的的。那么,父亲应该如何正确地激励青春期男孩呢?

1.制定符合实际的激励目标

父亲给孩子设立的激励目标,应该是孩子在经过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之后能够实现的。目标过低或过高,对孩子都起不到激励作用。由于孩子的成长与进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父亲的激励目标也应具有渐进性。

2.斟酌激励语言

父亲激励男孩的语言要有余味。张国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父亲没有简单地对儿子说:“我儿子好样的,真有出息!”父亲觉得这种激励毫无余味,对儿子并无多大激励作用。他在后面补上一句:“当了班长,你就应该用一个班长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生活和遵守纪律等各方面,都应起到好的作用。”这句话既蕴含着父亲的信任和期望,同时又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嚼头也有余味,能对孩子产生激励作用,促使孩子努力进取。

3.针对男孩的需要进行激励

你知道孩子最喜欢的是什么吗?你是不是经常拿孩子不喜欢的东西去激励孩子学习呢?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得好:“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影响他人,就是提出他们的需要,并且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要想激励孩子向上,父亲就需要知道男孩最需要的是什么,然后针对孩子的需要给予有的放矢的激励,才能够让孩子产生动力,付出行动。

一般来说,需要分为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男孩年龄越大,对物质激励的依赖性就越小。因此,父亲就要多用精神嘉奖青春期男孩,比如,拥抱、抚摸、微笑、奖状、注视、亲子逗乐嬉戏、讲故事、口头夸奖等,激发男孩的内在动机。

4.变换激励方式

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父亲的激励方式也要变换一下。当孩子年龄小时,适合用语言、搂抱、抚摸、鼓掌、微笑、亲吻等方式激励男孩,但当男孩进入青春期后,这些方式可能会引起男孩反感。因为幼儿倾向于更为直接、公开的表扬;而青少年更倾向于含蓄的信任和幽默的表达方式。对幼儿表扬的次数频繁、间隔时间短可能没关系,但对青少年可能会招致他的反感情绪。但不管采取何种激励方式,父亲都要衷心地让孩子感受到一份热忱的鼓励。

同类推荐
  •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一个好家长胜过十所好学校,一个好妈妈胜过十个好老师,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给老师和学校,妈妈做对了,孩子就会真的优秀!妈妈应该学会用爱心和理性教育孩子,只有使用最正确的亲子教育,才能获得最佳的亲子关系,孩子才能真正听你的。不要抱怨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好,孩子有问题,家长也有原因……
  • 产孕妇宜忌全书

    产孕妇宜忌全书

    了解孕产过程中的宜与忌,对优生优育非常重要,既有助于保证母体健康,也有助于保证婴儿的平安。分娩既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时刻,也是每一位准妈妈大功告成的时刻。在这关键时刻,准妈妈需要注意分娩方面的宜忌。因为,分娩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胎儿是否能够顺利地娩出有很大的可变性。
  • 历代圣贤家训

    历代圣贤家训

    拜托才识浅陋的人,与高明的人交往,不要干出小孩子那样的傻事,而要有大人的气魄和肚量。
  • 为何家会伤人

    为何家会伤人

    本书为经典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的全新升级版。该书出版七年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荡,好评如潮。在本书中,作者作了全新的修订,并新增六万字内容,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作者用最温暖有力的文字贴着当下读者的心,凭借十年行业经验,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 别让考分误了孩子的前程

    别让考分误了孩子的前程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没有哪一个家长不注重孩子的考分。然而,从孩子未来成才的角度看,家长更需要重视的应是孩子的素质培养。发展的时代向您呼吁:既要重视孩子的考分,更要重视孩子的素质!考分只是一时的手段,盲目追分有害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素质才是一生的根本,全面发展才能成就孩子美好未来!通过本书,希望让家长和孩子一齐走出“考分”的误区。
热门推荐
  • 下一个灯塔

    下一个灯塔

    “我不会恨你。”当初的那场游戏,真的只是迫不得已吗。霓灯望着脚下的夜市,飘渺的记忆,窒息的新鲜空气,定时炸弹也在哭泣,霓灯笑了。那一晚,又浮现而出。当时,她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女孩,瞧见漂亮的他在自家院里翻墙,精美的衣服划了几道口子,可笑的好开心。她也好开心,因为他在望着她微笑。当时,她好想也翻翻墙,而不是在背书写作业。那一晚,血不尽的流,她被痛苦扭曲成丑恶的魔鬼,医生革凉在她几乎昏厥的眼里成了她的爱,成了天使......她的第一个孩子也出生了。革凉说,那是她的孩子,应该是她来取名的。后来,她告诉革凉,他的孩子叫“夏末......”
  • 让生命燃如烈焰

    让生命燃如烈焰

    本书作者从小爱好诗歌诗词,这是作者十几年来的心血,本书选了作者近百首诗词,作者从不同角度的歌颂了人类的美好情感和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歌颂爱情。诗词从写作手法上很新颖、独到、成熟,是一本有学术价值的好书。
  • 吃酒!吃酒!

    吃酒!吃酒!

    本书精选70位中国现当代作家、学人谈论饮食文化的散文、随笔一百多篇。在这本书里,我们跟随着梁实秋、周作人、丰子恺、叶圣陶、汪曾祺的笔触,享受一场美食的盛宴,领略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书中众多名家笔下的吃喝“名品”,让人垂涎欲滴;品味出的意境和情趣,让人思绪万千。这种把名贵菜肴和家常便饭的做法与食法融为一体的文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广大读者不仅可以在阅读中品味文化,也领略到了食客在吃喝中的才艺和风采。
  • WAVERLEY

    WAVER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域无疆

    魔域无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蝼蚁一怒,视猪神为草芥。浩瀚疆域,羸弱少年凭借海量知识传承,走上逆天之路,脚踩众神尸体,横扫六合八荒。我心所向,魔域无疆!
  • 为何我会喜欢上你

    为何我会喜欢上你

    男女主角是从小青梅竹马的同伴,长大后发生的一连串的趣事.
  • 最后只剩对不起

    最后只剩对不起

    很多时候,我都会想如果遇到的时间再晚一点会不会就在一起了。脾气再好一点,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些矛盾了。其实后来我也想明白了,过程并不能改变结局。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啊,很多事情即便一开始就给了正确的选项,也还是会选错,更何况是爱情呢。
  • 黯海深蓝

    黯海深蓝

    华丽璀璨的蓝钻,带来的不仅仅是华贵尊荣,与之并存的还有无法化解的厄运诅咒。那被驱逐的两魄,一个封藏在深幽蓝光中,一个漂泊在迷离尘世间,该如何去解除深蓝的诅咒,又该如何找回真正的自我
  • 复仇大小姐!重生吧

    复仇大小姐!重生吧

    男友给自己戴的绿帽子还真不小哈!光天化日,还在她的眼皮下秀恩爱。吃了药,本想一死了之,老天却再次让她重生。遇到自己真正的另一半。虐死你。呵,小贱人,姐姐我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
  •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蒲永平编著的《莎士比亚》内容介绍:莎士比亚的戏剧突破悲剧和喜剧界限,不受三一律束缚,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人探索人物的内心奥秘,从而塑造出了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他的作品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使其既富有人生哲理,又具有批判精神。一起来翻阅《莎士比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