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1900000018

第18章 明末至清中叶回族代表人物哲学思想(8)

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是以维护信仰独一真主为出发点的,中国儒家文化把“明明德”看成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最佳途径。马注吸收了儒家的这种观点,认为“明德”就是“伊玛尼”(信仰),“明明德”就是培养信仰的最好方式。他指出:“明德之本,莫先于认主。”“至理不察,则德无能明;德无能明,则身不能修;身不能修,则家不能齐;家不能齐,则国不能治;国不能治,则天下不能平。”由此可见,马注在恪守伊斯兰教基本信仰的前提条件下,充分吸收了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养分,把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与儒家的纲常伦理学说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其宗教伦理思想既区别于外国的伊斯兰教伦理思想,又对中国古代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作了补充。

五、马德新的“大化总归”哲学思想

1.马德新的身世、生平及著述

马德新(1794~1874年),字复初,乾隆五十九年生于大理。幼年随父亲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其父马尊尚,字真修,是一位经师。他在少年时曾经在菜园子清真寺念经。及长,赴陕西著名学者周大阿洪处研读伊斯兰经籍。周大阿洪是“陕西学派”的鼻祖胡登洲的四传弟子,自此,马德新得到该学派的真传。

40岁后,马德新开始学习儒家文化。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至二十九年(1849年),马德新“诚意朝觐”,期间游历了阿拉伯、埃及、土耳其等伊斯兰国家和地区,并于1843年朝觐了圣地麦加。他在回国时还带回了许多伊斯兰经典。50岁时,马德新再次赴阿拉伯朝觐、求学,用了整整7年的时间“裹粮负笈,独行万里”。先取道滇西,经缅甸、印度、锡兰(今名斯里兰卡)、乘海船直航也门、沙特阿拉伯。朝觐结束后转赴埃及、土耳其、耶路撒冷,然后折返埃及、沙特阿拉伯,经新加坡,从广东回云南。他在开罗、麦加和君士坦丁堡都逗留很久,每到一地,皆勤搜书籍,抄录珍本,并向当地学者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哲学、法律、历史、天文及文学知识。马德新在《朝觐途记》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此次旅行的壮举。

回国后,他曾名噪一时,先后在临安(今建水)、回陇、玉溪大营等回族聚居区设帐教学,成为省内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中心人物。云南有许多著名学者都是出自他的门下,其中最杰出的有马安礼、马开科、马联元等,而再传弟子达1000余人。咸丰七年(1857年)春天,马德新以其在回民中的声望,号召“顾持穆民,兴兵报仇”,组织义军进攻昆明。后来,与清政府订了“城下之盟”,义军主力撤离,马德新亦退居幕后,继续著述。清廷特赐二品伯克,命他作滇南回回总掌教,并利用其威望招降各地回民起义军,致使杜文秀长期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马荣所部杀云贵总督潘铎于五华书院,昆明陷入大乱,藩司岑毓英使人恳求马德新出面维持。正巧他在礼拜,缠头巾尚没除去就被抬走,担任了“护理”云贵总督,但不久之后,他就挂冠而去,后于同治十三年被岑毓英杀害于呈贡县安江村。

马德新的后半生虽然处于兵戈战火之中,但他仍然将主要的精力投入伊斯兰文化的著书立说之中。他的重要成果几乎全是在此时期刊刻问世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他一生完成了大量的阿文著作和汉文译著,白寿彝先生曾经详列了马德新的5部著作。在此基础上,通过查证,估计马德新一生所著述的各类遗世作品有40余部,分别用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三种文字写成,其中阿拉伯文著作有《礼法启爱》《环宇述要》《道行究竟》《天方历原》《尔勒壁春秋》《礼拜真功》《据理质证》《理学折衷》《觉世宝箴》《爱思乐路》《幽冥秘语》《母哈克勒》《满退古》《欲望归宿》《信德之维持》《纳哈五》《算来夫》等。这些著作后来被选做经堂教育教材。他的汉文著述,基本上由自己口授其意,再经门人马安礼、马开科笔录、润色完成。主要有《宝命真经(古兰经)直解》《大化总归》《四典要会》《会归要语》《天理命运说》《性命宗旨》及《天方信源蒙引歌》《祝天大赞》等。

2.《大化总归》的神学本体论思想

《大化总归》是《甫苏思》一经的译名,数十年来,马复初之所以有心于此经,是因为此经所讨论的内容就是有关伊斯兰教的本原思想。他认为伊斯兰教的本体思想“实真宰之赏罚定于斯,天地之究竟全于斯,万物之归宿毕于斯,光阴之结局著于斯,理至大也,义至精也”。由于马复初对于王岱舆与刘智在其著述中对于后世复生思想的表述过于简略,故而著述此书以详细探讨伊斯兰教有关复生思想。所以马开科在“叙”中写道:王岱舆、刘介廉诸贤,对后世复生一节,多所阙略,马复初对此深为抱憾,认为“后世者,生死之大关,幽明之至义,原始返真之要道,造物之全体大用,圣贤之复命归真,庶汇之智能长养,非此概不能显,奈何王刘诸公之不著也,或著之而未刊也”。

“大化”指真主化育万世,化生万物;“总归”指万事万物都要“返本还原”,“复生归真”。《大化总归》即根据“化”与“归”的关系来阐述先天与后天的贯通和真主体用为一的特性,这就是“大化总归”神学本体论的核心思想。

具体说来,真主生化万物、人类,是属创世,即造化人本身及其所生存的现实世界,如说:“造化之初,大命也。大命著,则性理分;性理分,则元气出;元气出,则阴阳成;阴阳成,则天地定;天地定,则万物生;万物备,人类出,则造化之功全矣。”(《天方道行究竟》)这就是说元气、阴阳、天地、万物等是真主化生的,而“万物备、人类出”则是对伊斯兰教神学目的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人类出”是指真主的造化之功还未尽。《大化总归》一书的重点,正是为了阐述这一问题,即放在阐述人的后世方面。他在自序中说:“后世者虽斯人原始要终之道,实真宰之赏罚定于斯,天地之究竟全于斯,万物之归宿毕于斯,光阴之结局著于斯,理至大也,义至精也,其词则非千万言所能阐发也。”也就是说,后世系“真主造化斯之”,是“真一”(真宰)显示其大用大能的重要手段,所以真主是唯一的存在。因此,正文一开头就指出:“诚以主宰之全体大用,必至此而后显其造化之真者。此固有先天者之必有后天,有理世者之必有象世,且象世之必通乎理世,后世之必归于先天者,无非为天地复此真境,万物复此真机,光阴复此真时,人亦由此而复其真德焉,则主宰全体大用之真造化矣。”这也就是说,不阐明后世,则会使人只知尘世之幻,而不知后世之真,从而对真主赏罚、天地究竟、万物归宿、光阴结局……一句话,就是对真主的信念都将产生动摇。

此前,刘智也较深刻地谈论过这个问题,但较偏重于理论来源的探讨,不如马德新讲述得那么具体、广泛和多层次,因此后人对马德新的论述印象更深。正如其弟子马开科在序言中的评述:“我夫子所以必叮咛反复者,欲为真主了一造化之大局也。”

3.化与归、一与万的演化思想

在《大化总归》一书中,马德新从“化”与“归”的关系着手,认为宇宙的演化分为不同性质的阶段:先天、中天、后天。他首先认为先天“有理而无象”,浑然为一,属“理世”,只有真主之本然。中天灿然开化,即理而显象,为“象世”。后天厘然,由象复理,宇宙万物消失,复归于一理,即是“复命归真”。在这里,先天、中天、后天的相续演化,是由于先天浑然为一。所以真一开起化之原,中天灿然分明;所以数一立成化之本,后天厘然虚化;故体一顺化化之机。这样一来,变化的尽头,终而返始,回复到元初,即“化之自然,而归本然”,所以说:“要其化之尽终而反始者,皆其化之自然,而归本然也。是以起化之归,归于成化;成化之归,归于化化;化化之归,仍归于元化。无一物之不化者,实无一物之不归。此足证大化之流行,而信归真之非偶。”先天、中天、后天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它们的“归”。先天的起化阶段包含着向中天成化阶段的演进;中天的成化阶段包含着向后天化化阶段的演进;而后天的化化阶段则又包含着向先天元化阶段的归复。这也就是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着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最终都要复归于元初之状态。这样就完全可以证明大化的流行,复命归真就成为万事万物发展演化的必然。

进而,马复初还提出:“且万有之形色,无不胥化;万象之义理,无不显化;万类之结束,无不浑化。化之所至,即归之所至也;归之所通,即化之所通也。化即化其所归,千古所以同此理;归即归其所化,万事所以复其初。”“化”是向“归”的转化,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归”就是使“化”向“归”的回复,所以,万事万物都必将要归复到元初。只有这样,真一的“全体大用之微义,而识大化之无尽藏,指归之有定在也”的特性也就完全地显现出来了。由此可见,“化”中有“归”,“归”中有“化”。“化”向自己的对立面“归”转化。“化”是由因导果,“归”是由果至因。“化”是显性的,“归”是隐性的,“化”与“归”互相包容又互相区别。其中无疑也包含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马德新在其《天方道行究竟》等著作中,不仅把伊斯兰教和人们的认识行为联系起来,还以此来揭示伊斯兰教的本质。但是,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探讨了宇宙的本原及其“显化流行之秩序”之后,又推论出这种演化抵达“复命归真”这个理论上的最高止境前,是不断进行、永远不停的。这一过程似实而虚,似有而无,从无到有再到无,既是“一”,又是“万”,又连续又中断,从而构成了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系列存在环节及其森罗万象的多样性特点。

在他看来,宇宙的本质被归结于“真一”,但宇宙的演化却是二元的,分为“理”“象”二世。马复初所谓的“理世”是指某种超越时间空间的存在。所谓的“象世”则是指形形色色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他看来,由于理世和象世互相沟通,因此人们的感觉、思维和自然界中的个别存在互相沟通,感觉和个别存在同一,思维和一般规定同一,这是人类能够认识世界的内在根据。

从一元到二元,从二元回到一元,这是一个从“一”到“万”再到“一”,从真有到幻有再回归真有的辩证发展过程,体现了“真一之全体大用”,表明宇宙运动的因果性。“真一”的全体大用,既体现了“真有”和“幻有”(以及“有”和“无”)的辩证关系,又体现了“一”和“万”的辩证关系,即所谓“体一而用数”。因此,马复初认为“一”就是“真”,是“真主自立之本然全体”;“万”就是“幻”(幻者非“无”),是“真主所本具之能事”——“用”。从“体”到“用”(或者从“用”归“体”),体现了从“真有”到“幻有”(或者从“幻有”回归到“真有”)的创生创灭的演化过程,由此构成本质和现象、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以及万化生生不已的变化发展规律。

既然“有”包括“真有”和“幻有”,那么,“有”和“无”就是相对的。马复初认为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世界先无而后有,将来仍然转化为无”,“有无之义,乃隐者转化为显,显者转化为隐耳”,“世界未显,则象隐于理,世界即显,则理隐于象”。他还认为“有”和“无”不仅取决于我们的感知,而且还取决于我们的思维,即理性认识。“有”和“无”的区别是不能单凭人们的感性认识所能分辨清楚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马复初的伊斯兰教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刻的挖掘和研究。

4.神人合一思想

神人合一是苏非派神学主张的核心,也是该派成员修炼的终极目的。马德新著述中的一个首要内容也是强调穆斯林应该摒弃尘世的声色,不忘人生的归途,如《大化总归》中说:“至真乘,则已举理欲公私之迹浑化之,并举理欲公私之态而胥忘之矣,是与天为一,纯然而见天理之公,人事不与。”其友人在读上述一书时亦表示:“今读马复初大化总归一书而始知先后天之贯通也,知真一之体用为一也,知真一之天人合一也。”另外,在《四典要会》的序中,也有类似评价:“复初先生,著幽明释义一卷,皆言明心见性,存养考察之功,以求尽人合天,尽幽明之理。”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学府,百余年来,北大培养了中国几代最为优秀的学者、智者。他们以博大的、达观的、聪慧的精神风貌,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传播文明与智慧的种子。当我们处在茫然不知所措、希望之光黯然失色的时候,不妨坐下来,翻开这本心灵书,与北大的智者们聊聊天。相信他们的人生哲思会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把,为我们照亮前路。
  • 书屋论政

    书屋论政

    这里集结了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公开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至今的40余篇论文。内容涉及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外交。中心是政治,文化只是从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观念形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说的,外交也是侧重于“政治”方面。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中华家训(第六卷)

    中华家训(第六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系统之蓝色晴甜

    系统之蓝色晴甜

    虾米!买本书就中奖,奖品居然是一位帅气高冷的系统君!我完成任务他还吃醋!!!!!!腹黑校草是我的,黑道世子是我的,霸道总裁是我的,各路美男统统都是我的!你吃醋我管你啊,一边去吧,姐姐我要逍遥去了~可不想,当我们擦出爱的火花,我该怎么办......
  • 冷漠杀手俏跟班

    冷漠杀手俏跟班

    这年头,杀手不好做,没生意,好不容易接了个活,还他妈走漏了风声,追我的国际刑警是个大美妞,这追着追着,居然爱上了我,我只能呵呵,老子长的太帅。十五年前,我老五叔死的时候,让我十五年后的三月初三,将他挖出来,这不我被追刚好路过,顺便就干了这事。从此,我变成了天上地下,杀人、杀鬼、杀僵尸,无所不杀,各种都杀的杀手。
  • 大兵王

    大兵王

    他是数股国际海盗、悍匪的精神领袖,无数所谓‘恐怖分子’宣布向他效忠。无论是在中东还是东欧,亦或者是北非和东南亚,只要曾经跟他有过敌对关系的人,无不对之闻风丧胆。
  • 绝世无双:毒女太妖孽

    绝世无双:毒女太妖孽

    一场算计,一朝穿越,当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穿越到了丞相府的废材嫡小姐身上后。她天生废材无灵力?踹了;她丑陋不堪难入目?拍了;她懦弱无能任人欺?宰了。笑话,她堂堂二十一世纪令黑白两道都闻风丧胆的金牌杀手会斗不过这些古人?不过……这位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男人是个什么鬼,别以为你长得好看我就不忍心下手!某妖孽男人:“娘子,为夫洗白白了等你,”“……”她打开的方式好像有些不对……小说群号:540588827,欢迎亲们加群聊天
  • 末世吞噬进化

    末世吞噬进化

    末世降临,灾难爆发,不知名的病毒席卷了全球。余阳的右手意外被丧尸咬伤,却就此开始了全新的进化之旅......异能者、丧尸、变异兽,如果余阳可以窃取他们的力量又将变得怎样强大?末世,吞噬,进化。
  • 翻身弃妃不逍遥

    翻身弃妃不逍遥

    她是金钱世家的独生女,聪慧无双,腹黑无良正逢十八岁生日,本来期待着上天给她一个大大的生日礼物。却让她参加到了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中去。她成了小偷大哥手中的人—质。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身在一个莫名的时代。于是——她华丽丽滴穿越了……摇身一变,变成了擎苍国左相府中“废柴”一个的四小姐。只是,这些外表下的她究竟有着怎样的惊人天资?再次相见,众人哑然……片段:站在台下的女子冷清地望着坐在台上的男子。半晌,冷冷开口:“我只要休书一封。”坐在高台之上的男子颇有些意外,随即开口道:“好!只要你能赢得这六项比试。朕就让六弟赐你休书一封!”女子眼中闪动着别样的光芒。“在场文武百官为证。皇上,君无戏言!”
  • 皇后饶命

    皇后饶命

    她是杀手界的小甜心,萝莉的外表,邪恶的心肠。一朝穿越,成为贵国公主,被迫嫁给北水国的墨王。且看她如何治理墨王这条腹黑狼吧!
  • 乾清宝鉴——花影

    乾清宝鉴——花影

    捡到一块木质腰牌,偶然以太监的身份到了清朝偏偏就是她历史课最薄弱的近代,这个宝亲王到底是何许人也?知道他是女儿身之后,竟然会百般刁难,他分明就是花心大萝卜.可为什么一直缠着她一个,人生最悲哀的就是:明知道是个错误,却还是选择飞蛾扑火。
  • 道统文武

    道统文武

    大明正统九年,甲子年,公元1444年。这一年,大学士杨溥独木难支,只因为太皇太后和盟友们的相继离世;这一年,正统帝朱祁镇雄心勃勃,只因为大明朝终于由他乾纲独断;这一年,大太监王振意气风发,只因为压在他头顶的大山轰然崩塌;也是这一年,一个叫做王翦的道士从一处坟塚之中穿越而来,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七品芝麻官,经历过腥风血雨的他,能否给这个渐趋衰朽的世界带来改变?
  • 超神逆天抽奖系统

    超神逆天抽奖系统

    一个被人称为废物的人意外崛起,被地球的一个宅男占据了身体,一个新的神话,开始了